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霓裳铁衣曲

作者:克里斯韦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三十四章 新道旧道

书名:霓裳铁衣曲 作者:克里斯韦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8

“他可是王文佐的儿子,只是富贵乡里就够了吗?”崔云英问道:“彦良和护良也都是你的儿子,一个登基为王,一个留在长安尚公主,这孩子可还是你的嫡子呢?你怎么能亏待他?”

王文佐的眉头皱了皱,还是无奈的松开了:“不是我处事不平,只是这孩子着实太小了,我便是给他些什么,他也接不住,守不住,反倒害了他。再说你以为护良留在长安尚公主是啥好事吗?那就是个人质,一不小心要掉脑袋的!”

“那彦良为何可以出生即为王?”

“彦良是子以母贵,这谁也没法比,而且他这十多年日子可不好过,比起他,这孩子可幸福多了。这方面,你也应该知道吧?”

听到王文佐最后一句话,崔云英陷入了沉默,半响之后才点了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自家孩子,你对他长大后可有安排?”

“安排自然是有的,不过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了!”王文佐叹了口气:“其实我现在做的事情其实也可以说替孩子们的未来做准备,饼做的越大,孩子们将来就越不会争的你死我活!”

“饼?”崔云英闻言一愣,旋即笑了起来:“瞧你这比方打的,算了,希望如此吧!我只担心先来的人把饼都吃惯了,晚来的连点残渣都吃不到!”

“那是饼不够大!”王文佐自信满满的笑道:“只要饼够大,再大的胃口也能给他撑饱了!”

“那你可得加把劲了!”此时崔云英也被丈夫的乐观情绪给感染了,白了王文佐一眼:“我可是听说你在倭国那边还有不少儿子女儿,都是和别的女人生的,可不能厚此薄彼呀!”

“这个——”王文佐没想到妻子突然提到这茬,面上不禁有些尴尬,崔云英见状笑了起来,抢过丈夫手中已经空了的汤碗:“算了,不为难你了,我也懒得管那些孩子的事情,只是我们的孩子绝对不能亏待了。你还要喝汤吗?”

王文佐暗中松了口气:“喝,当然还要喝!”

片刻之后,崔云英拿着盛满的汤碗回来,一边将汤碗放在王文佐面前,一边笑道:“说来今日还遇到一个奇人!”

“奇人?什么奇人?”王文佐一边喝汤,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

“是这么回事,今个儿不是阿笙带着小舍儿出去散心吗?”崔云英笑嘻嘻的将嫂子出外散心,偶遇崇景师徒二人的事情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最后道:“我看那道士倒有几分本事,便将他们师徒二人留下来,款待几日,权当是结个善缘!”

“若是如你说的,这道士还真当的上奇人异事了!”王文佐放下汤碗,眉头微皱:“不过应该先探探底细,确认安全之后方可留下!曹师傅!”

“属下在!”曹文宗沉声道。

“你派两个得力的手下去查一下那道人的底细!”王文佐道:“切莫让歹人混进府来!”

“是!”曹文宗应了一声,他走出门外,低声吩咐了几句,便回来了。

“你倒是小心!”崔云英假作嗔道。

“没办法!”王文佐叹了口气:“今时不同往日,眼下盯着你我的眼睛实在是太多了,由不得我不小心!”

“这倒也是!”崔云英目光转向一旁的曹文宗,突然问道:“曹师傅,若是让您口中吐气,最远可以吹灭多远之外的烛火?”

“多远之外的烛火?”曹文宗闻言一愣,稍加思忖之后答道:“回禀夫人,在下未曾试过,也不知道能吹灭多远之外的烛火,不过想必也就五六步吧,再远之外就不成了!”

“五六步?”崔云英微微一笑:“那道人便能吹灭八步之外的烛火!”

“当真?”曹文宗面色变得凝重起来,崔云英看到对方的面色,问道:“这很难吗?”

“嗯!”曹文宗点了点头:“这吹烛比的是人的肺腑五脏之力,吹灭的烛火越远,那这人的肺腑五脏之力便越强。而且从表面上看,那道人只比我多吹两三步,但这吹烛越远,相差的肺腑之力就越大,若那道人没耍什么手段,他的肺腑之力只怕远胜于我!若是可以的话,属下想要去亲自看看!”

“嗯!那就一起去看看吧!”王文佐心知曹文宗是害怕派去探查的人不是那道人的对手,放下汤碗,站起身来。曹文宗应了一声,带上十多个护卫,簇拥着王文佐往崇景师徒所住的偏院走去。

————————————————————————————————

偏院。

崇景睁开双眼,深深吸了口气,月光照在他的脸上,已经有些花白的头发和胡须散发出柔和的光。他站起身来,走到院中,正想完成当天的最后一点功课,突然感觉到右手边的灌木丛里有点动静,他不动声色,装做没有察觉的样子,向前走了两步,就好像想要去闻一闻花卉的香气一般。突然他双手伸出,一把扣住灌木丛后的一支胳膊,全身发劲,喝道:“贼子出来吧!”灌木丛中就摔出一个人来。崇景眼疾手快,抢上前去一步,反拧住那人的胳膊,喊道:“普善,快取绳索出来,外面有贼子!”

“且慢!”

屋内的普善尚未有反应,灌木丛的另一边便跳出一个人来,倒把崇景吓了一跳,还没等他开口叫喊,那汉子便从腰间取出一块腰牌:“道长莫动手,我俩不是贼人!”

“不是贼人,你们这个时候鬼鬼祟祟的躲在草丛里作甚?”崇景冷声问道。

“我等是奉大将军之命,前来查问道长的底细的!”那汉子赶忙道。

“撒谎!”崇景冷笑道:“你们要查问我的底细,敲门进来询问就是,为何要翻墙而入,躲在草丛里面?分明是贼人,不过你们倒是好大的胆子,连王大将军的宅子都敢进来偷,我定要将你们两个交给将军府,让你们吃够苦头!”

不待那汉子说话,被崇景反拧住胳膊的汉子已经大声喊道:“老道你有本事就一直别放,乃公一定要给你好看!”

“师傅!”普善提着绳索跑了出来,喜滋滋的喊道:“师傅您真有本事,一来就拿住了贼人,崔夫人知道了,肯定又要赏赐我们的!”

崇景这时也发现有些不对,这两个不速之客未免也太硬气了吧?硬气的贼倒也不是没有,但跑到当朝大将军的家中行窃被抓的贼还敢大呼小叫,不怕引来人的倒是未曾见过。他犹豫了一下,对弟子道:“普善,你搜搜他身上,看看有没有腰牌之类可以表明身份的物件!”

“是!”普善应了一声,伸手就去那汉子身上摸,很快就笑道:“师傅,找到了,您看是不是这玩意!”

崇景伸手接过弟子递过来的腰牌,他借助月光看了看,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确实上面注明了持有者的官职姓名,看来那人说是来奉命查问自己多半是真话。他咳嗽了一声,松开手来,强笑道:“原来是贫道搞错了,当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

“哪个和你这老道是一家人!”那汉子一肚子的怒气,伸出手来:“快把腰牌还我!”

崇景正要还腰牌,院门外便传来一阵敲门声:“崇景道长睡了吗?快开院门,大将军来了!”

“大将军?”院子里的四个人都吓呆了,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方才被扭住胳膊的汉子,他一把从崇景手中夺过腰牌,低喝道:“还不快去开门,记住了,方才的事情你一个字也不许提,不然有你的好看!”

“来了,来了,请稍等!”崇景赶忙打开院门,只见院外站着十余人,当中的是一个身着紫袍的中年汉子,短须高鬓,头戴短脚幞头,正笑吟吟的看着自己。

“贫道拜见王大将军!”崇景赶忙下拜道。

“道长不必多礼!”王文佐虚托了一下,径直走进院来,崇景赶忙退到一旁。进院看了看左右,问道:“你们问的怎么样了?”

那两个亲卫已经跪在地上,机灵点的那个赶忙答道:“回禀大将军,小人也才刚刚到,还没来得及询问!”

“嗯!”王文佐不以为意的看了看崇景,又看了看一旁的小道士,径直问道:“小道,你跟你师傅多少年了?”

普善被王文佐吓了一跳,本能的向师傅望去。崇景暗自叹了口气,只得道:“普善,大将军垂询,你可一定要照实回答,不然我和你都脱不了干系!”

“是,师傅!”普善没有听出崇景的言外之意,向王文佐看了过去:“回禀大将军,小道是六年前跟随师傅的!”

“那你是怎么跟随你老师的?”王文佐笑道。

“老师来我们村子念经驱鬼救人,我看着稀奇,便跟随老师了!”

就这般,王文佐问一个问题,普善回答一个问题,站在一旁的崇景暗自叫苦,他先前为了顺利脱身,便说自己是茅山宗的弟子。茅山宗是南方有名的大宗,这也是他挟名以自重的把戏,却没想到王文佐居然直接单独询问其缺乏社会经验的弟子,这样一来,揭穿他撒谎的真相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大将军!”崇景跪了下来:“在下并非茅山宗弟子,原先虚言之处,还请恕罪!”

“你不是茅山宗的弟子?”王文佐笑道:“那你干嘛要虚报呢?莫不是有什么好处?”

“大将军您应该知道,贫道的弟子先前冲撞了贵府的车驾,所以贫道就伪称是茅山宗的弟子,希望贵府会看在茅山宗的份上,宽恕一二!”

“这不对吧?”王文佐笑道:“茅山宗在河北没什么势力,只凭区区一个弟子,也能让我家里人对你宽恕一二?说实话吧!”

“这个——”崇景愣住了,他没想到这位王大将军竟然思虑如此敏锐,闪电般的抓住了自己方才无意间露出的破绽,这下自己可就麻烦了。

“既然你不愿意说,那就算了,我问你的弟子算了!”王文佐笑了笑,目光转向普善:“小道士,你跟随你师傅这么多年,应该知道你的师门是哪里吧?”

“我也不知道!”普善摇了摇头。

“你也不知道?”王文佐一愣,他原本觉得并不难打破这小道士的心理防线,却没想到竟然撞了个钉子,他面上的笑容消失了,露出了上位者的威严:“你可知道我是何人?你若是敢骗我,一百条性命也不够死的!”

“我当真是不知道!”普善赶忙道:“我自从被老师收徒之后,就跟着他四处流浪,虽然老师也曾传授过我道经、仪轨,早晚功课,但从未和我说过师门来自何处!我自然就不知道了!”

“原来是这样!”王文佐仔细观察了一下普善的脸庞,确认这小道士未曾撒谎之后面色微和:“崇景道人,你是叫这个名字吧?为何你不告诉你弟子师门来历?”

“贫道修的又不是新道,师门不师门的有什么重要的!”崇景答道。

“新道?”王文佐皱起了眉头:“难道还有什么旧道不成?”

“是呀!”不待崇景开口,普善就抢着答道:“新道就是讨大官天子的欢心,在他们面前演练道术,讲授道经,求得道观、官职、财禄,最好是让他们宣布那一门是天下道法正宗,把秃驴的寺庙改成道观赏赐给他,就像陶弘景、寇谦之他们一样!”

“呵呵呵!”王文佐闻言笑了起来:“原来是这样,我倒是长见识了,那旧道呢?有什么区别?”

“当然有区别!”普善笑道:“所谓旧道就和我们师徒一样,奔走四方,每到一地就驱鬼治病、传授道术,教导人心,广募信众,总而言之就是主要和穷苦百姓打交道啦!其实我觉得新道更合乎我的口味,毕竟旧道又辛苦又危险,也没法像新道那般做大官,住在宽敞漂亮的道观里,有各种好吃的,穿柔软舒服的衣服!”(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