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霓裳铁衣曲

作者:克里斯韦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章 顾虑

书名:霓裳铁衣曲 作者:克里斯韦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8

英国公这三个字就好像有魔力一般,塞住了沈法僧的嘴巴,过了一会儿,他才低声道:“三郎,咱们在百济、倭国那些产业,还有琉球的糖庄、正在筹划的商队,那么多刚上轨道的事情要做,现在却要出兵打高句丽。那个泉盖苏文也真是的,为啥不多活五年呢?这样咱们的事情也都——”

“法僧!世事无常,哪有都如你所愿的?”王文佐笑道。

“是呀!无常,无常呀!”沈法僧苦着脸长叹了一声:“你知道吗?这次我去弗出,就发现了有多少可以做的买卖呀!琥珀、各种珍贵皮裘、上等的蜂蜜、药材,都便宜的不像话。只要一转手,就是几倍的利润,那些靺鞨人也很喜欢咱们的货物,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却要打仗,真是蠢死了!”

“你不是说那些靺鞨人不和唐人做买卖,你们装成倭人才把生意做成的吗?”

“屁!”沈法僧啐了一口:“那些家伙嘴上这么说,但看到咱们带去的货物,眼睛都直了,还管你是倭人是唐人,我就不信他们看不出来船上都是唐人,装傻不肯捅破那层窗户纸罢了!”

“原来是这样!”王文佐笑道:“那些靺鞨人也不傻呀!”

“打鱼打猎种地的可能不聪明,做买卖的怎么会傻!”沈法僧冷笑了一声:“送咱们走的时候一个个两眼泪汪汪,就和死了爹娘一般,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路上小心,下次来船上多装些丝绸,有多少他们要多少。”

“呵呵!”王文佐笑了起来:“真的假的?那些靺鞨人要丝绸做什么?他们都住在林子里,打猎抓鱼,穿丝绸衣服也不方便呀!”

“三郎你这可就不明白了,靺鞨人里也有穷有富的,穷人穿桦树皮的都有,富人就穿缎面皮袍,就是在皮袍表面蒙上一层缎子,又好看又保暖。一匹缎子卖给内陆的靺鞨酋长,能换十几张上等貂皮!”说到这里,沈法僧压低了嗓门:“那些靺鞨人还说如果我们要的话,他们还能卖人!”

“卖人?什么意思?”

“就是生口!”沈法僧笑道:“听他们说北边的黑水靺鞨更穷,想要唐货却没钱买,能卖的只有人了。三郎你不是有几百倭人孩子亲兵在操练吗?照我看,还不如干脆买几百个靺鞨人回来更好,靺鞨人七八岁的孩子就拿着小弓射树上的松鼠小鸟了,十一二岁射术就很熟练了,买回来操练个三年,就能派上用场了!吃苦耐劳,朴实敢战,比倭人强多了,也花不了多少,也就是千把匹绢的事情!”说到这里,他看到王文佐露出不忍之色,笑道:“三郎你又心软了,其实这也是帮那些蛮子,那边天气苦寒,每年冬天都是一道鬼门关,与其留在部落挨饿受冻,还不如出来当兵,还能省下口吃的给其他人!”

“也罢,这事情就交给你处置吧!”王文佐点了点头。

“你放心,都包在我身上!”沈法僧拍了拍胸口,这时仆骨把酒菜送上来了,沈法僧和王文佐两人都着实饿了,立刻狼吞虎咽起来。

阿至罗和大贺怀恩方才听到了王文佐的官职,都缩着脖子,一声不吭,唯恐惹来麻烦,后来看王文佐他们几个坐下来吃喝,并无多事,这才松了口气。

“大贺兄,这位倒是没啥架子,若是换了别人,只怕这里的人都要被赶出去,替他腾出地方来!”阿至罗低声道。

“是呀!”大贺怀恩吃了口菜,低声道:“他的事情以前也曾听说过,当时还以为多半是虚言,现在看来未必了!”

“怎么说?”阿至罗饶有兴致的问道。

“你看那位多大年纪?”

“三十上下吧?”阿至罗偷偷看了王文佐一眼:“好年轻,这么年轻便是五品官,他家祖上是开国勋贵吧?”

“不是!”大贺怀恩摇了摇头:“他四五年前和你现在差不多,就是个管着百把人的小官!”

“和我差不多?”阿至罗吓了一跳:“这怎么可能?他做了什么,四五年功夫就能升到一府都督?”

“做了什么?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大贺怀恩笑了笑:“你还别真不相信,我有个酒友叫王昭棠,当初在平壤城下和他共过事,这些都是我那酒友告诉我的!”

“一刀一枪打出来的?”阿至罗又抬头看了一眼,正好王文佐和沈法僧几个说的高兴,哈哈大笑起来。他摇了摇头:“真看不出来!”

“是呀!三十出头便是一镇都督,统领数万大军,再往上就是大都督府长史,四十出头便能出将入相!”大贺怀恩叹了口气:“贤与不肖的差别,当真是天地之间呀!”

大贺怀恩正感慨间,外间突然传来说话声,王文佐放下杯子,皱起了眉头,曹文宗使了个眼色,一名护卫便走了出去,转眼便回来了:“都督,外头有一队人马和我们的人起了点冲突,领头的自称是当地的守捉使!怎么处置?”

“守捉使?”王文佐皱了皱眉头,他这一路赶来,时间很紧张,辽东又不像内地州县密集,时常方圆百余里只有几家村落,根本没有人烟,所以并未与当地官府通报。

“你请领头的进来,有什么事情我与他说!”

“是,都督!”

片刻后,从门外进来一个枣红脸的军官,满脸的怒气,他看到酒桌旁的王文佐脸色大变,赶忙躬身道:“末将不知王都督虎驾在此,失礼之处还请恕罪!”

“你认得我?”

“在下王昭棠,当初在平壤城下曾经与王都督见过一面!”

“平壤城下?”王文佐努力回忆了片刻,这才想了起来:“对,对,对,是你!我想起来了,当初就是你迎接我的,当真不好意思,时日太久了,我一下子没想起来!”

“哪里的事!王都督事务繁多,一时想不起倒也正常!”那王昭棠见王文佐居然想起了自己,得意的笑了起来:“方才末将在外头看到兵士与我大唐将士有些不一样,还以为是高句丽贼派来的,所以才来询问,得罪之处,还请王都督海涵!”

“我手下这些卫士多半是百济人和倭人,你觉得异常倒也正常!”王文佐笑道:“我也是没法子,熊津都督府在海外,根本没几个唐兵愿意留下来戍守的,不用百济和倭人就没人用了!”

“王都督威名卓著,深得蛮夷之心!”王昭棠恭维了几句,正想告退,无意间却看到旁边长桌旁的大贺怀恩,吃了一惊:“大贺兄弟,你怎么在这里?”

“末将大贺怀恩,松漠都督府下部众酋长,安东都督府下当射生将,拜见王都督!”大贺怀恩只觉得自己倒霉透顶,他也没想到自己居然在这酒肆里也能遇到熟人,更想不到的是这熟人居然还认识这位王都督,这下想装傻都装不下去了。

“我这位兄弟乃是营州有名的射生将,又是藩兵中的贵胄,平日里懒散惯了,方才失礼之处,还请王都督恕罪!”王昭棠陪着笑脸,替大贺怀恩求情,方才大贺怀恩的事情说小可小,说大那可也大,军中最重上下阶级之分,他明知道王文佐官职远远高过自己,却托大在一边喝酒吃肉不过来见礼,王文佐若是追究下来,那可是不小的罪过。

“大贺怀恩,松漠都督府?”王文佐看了看眼前的汉子,在他的记忆里唐在击败了高句丽之后,对东北乃是朝鲜半岛的经营并不成功,高句丽的故地属民基本被新罗、渤海国以及契丹人所瓜分。唐得到的唯一好处就是这几个势力相互牵制,无力深入唐的河北地区,但没过几年就是安史之乱,等唐帝国最后平定之后,河北也变成了半独立的藩镇,经略海东的事情也轮不着长安朝廷来操心了。

而松漠都督府本来就是唐帝国管理契丹的羁縻机构,契丹人也成为了唐帝国在东北地区的有力鹰犬,但从后来的历史来看,这些契丹人应该在高句丽被消灭不久之后就发生了叛变,成为了后来唐帝国在东北地区的重要威胁,眼前这位大贺怀恩说不定还在这次叛变中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王都督?”王昭棠见王文佐一直不吭声,还以为对方已经恼怒,咬了咬牙:“大贺氏乃是契丹中之贵种,大贺兄弟更是得赐李姓,方才得罪之处——”

“没什么!”王文佐笑道:“我方才想起了一桩旧事,并无责怪二位之意!都起来吧!”

“多谢王都督!”大贺怀恩等人松了口气,站起身来,王文佐让人又搬了一张桌子来拼起来,众人重新坐下,问道:“柳城是安东重镇,最近如何呀?”

“还能如何?”王昭棠笑道:“泉盖苏文死了,谁都知道要出兵了,几十年的旧怨今日得报!大伙儿都等得心焦了!”

“嗯!”王文佐目光转到大贺怀恩身上:“你觉得呢?”

“高句丽这些年下来已经是民穷财尽了,只是凭一股子虚火撑着!”大贺怀恩道:“泉盖苏文这一死,这股子虚火也没了,灭亡是指日可待!”

王文佐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相比于这些中下层军官来说,他考虑的要深远的多。以唐帝国对百济的处置方式来看,在消灭高句丽之后,帝国最可能的处理方式是把高句丽的中上层人员迁往内地,然后将其划分为若干羁縻州县,安东都护府统辖。这么做的好处是打击了高句丽复国势力,毕竟高句丽建国于西汉,距今八百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而坏处就是更加加剧了当地地广人稀的问题,偏偏唐又拿不出本国人口来填补真空,结果就是靺鞨人、契丹人、新罗人等其他民族取而代之,一个处置不好,就会前功尽弃。

“诸位!”王文佐笑道:“你们都觉得此战高句丽必灭?”

“不错!”大贺怀恩道:“泉盖苏文死在这个节骨眼上,高句丽气运已衰,非人力所能挽回!”

“那你们觉得灭高句丽之后,怎么样才能让其故地长治久安,为大唐藩属呢?”王文佐笑道。

大贺怀恩等几人相互交换眼色,他们不知道为何王文佐会突然问这个问题,这和他们的身份有些不太合适。王文佐看出了几人的心思,笑道:“我随口问问,你们几个就随口说说,权当是我接下来要来安东都督府任职,先向你们这些本地人打听一下。”

大贺怀恩等人闻言,脸色微变,王文佐虽然是一副玩笑口气,他们可不敢当玩笑。大贺怀恩站起身来,指了指左右:“王都督,您看这酒肆,坐的都是当地人,有汉人、有靺鞨人、有铁勒人、有粟特人,还有突厥人,您觉得他们过得如何?”

王文佐看了看四周:“虽然有些杂乱,但看上去过得还不错!”

“都督您果然好眼力!”大贺怀恩笑道:“您别看这些人个个穿的破烂,但都过得都不错,放在中原,也算得上富户了。就拿方才那个给您让座位的家伙,他是养猪的,光是他家就有四五千头猪,每年秋天他卖出去的熏肉便有能装满几十辆大车,这时候的家中奴仆天天都能吃杂碎吃的满嘴油!”

“哦?那可真了不得了!”王文佐笑了起来:“原来给我让位的是这样一位大财主,倒是没看出来!”

“这也不怪您,咱们关外和中原不一样,便是富户也不会穿金戴银,绫罗绸缎的!”大贺怀恩笑道:“这些人里有放猪、放牛马的,也有养蜂采药的,还有淘金的,都过得不错。但是他们只怕一件事情!”

“哦,什么事情?”王文佐笑道。

“官府派人来征收捐税,发劳役,各色关卡公文,那他们就过不下去了!”

大贺怀恩大着胆子说出了这句话,就闭目等着王文佐的叱呵责骂,却没想到等了半天也没等到,正当他准备睁开眼睛时,却听到王文佐笑道:“这有什么奇怪,莫说是你们,就算是我也是怕的!”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