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霓裳铁衣曲

作者:克里斯韦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八章 锦之御旗

书名:霓裳铁衣曲 作者:克里斯韦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8

「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王文佐笑道。

「你昨晚对我有救命大恩,这点又算得什么?」琦玉皇女笑道:「若你替我平定了逆贼,千乘之国亦可并肩而治,这点又算什么?」

琦玉皇女这番话倒是有来由的,她口中的千乘之国从字面意思理解便是有能力出动一千乘兵车的国家,但这句话在古代东亚的文化背景之下,就有特殊的含义了。自从武王伐纣,建立周王朝之后,便一直施行亲亲尊尊的宗法制度,即一个封建统治者能够占据多少土地,拥有多少人民,城池有多大,多少军队,是由他的爵位,即与天子的亲缘关系决定的。

在西周早期,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而一军一万两千五百人,按照一乘兵车75人算的话,大概一军也就两百乘兵车上下。天子大概也就一千多乘兵车上下,大国也就五六百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繁盛,到了春秋中前时期,像齐、秦、鲁、晋、楚这样的大国也有千乘的实力,到了春秋后期,甚至鲁、宋、郑这样的中等强国也有千乘的实力,可以自称千乘之国,像晋、楚这样的霸主甚至可以拥有三千乘、五千乘的实力,被称为万乘之国也名副其实了。

所以在古代中国的语境里,千乘之国一般是代指齐秦晋楚这样的方伯,即拥有强大实力能代替天子征讨一方藩属的诸侯国(国家的内地是不可能出现千乘之国的)。琦玉皇女这句话,既有向王文佐示好,又有表明自己想要称为大唐帝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方伯,替其征讨高句丽、新罗等藩属的忠心。

「皇女的忠心,外臣会代您禀告天子的!」王文佐笑道:「不过眼下中大兄皇子生死未明,都城也尚未安靖,不知皇女有何打算?」

「自然是先传檄各郡国,征发丁壮呀!」

「这个自然要紧,不过如果昨晚扶余丰璋事成,把你我杀了个干干净净,而中大兄皇子还活着,您觉得他会怎么做?」

「多半会先登基,然后传檄各国讨逆!」

「嗯,我也是这么觉得,所以我觉得您现在第一步应该做的也是登基,名正才能言顺呀!」

王文佐的最后一句话打动了琦玉皇女,她点了点头:「您说得对,我立刻准备登基的事情!」

近江国,国司衙门。

国司衙门门口的大院铿锵作响,一片混乱,人们站在牛车上,把一桶桶米酒,一袋袋干谷,以及一捆捆新上羽毛的箭往上搬。铁匠们则忙着锻打灼热的钢铁,将锁子甲上的破损处修补,并给战马和载货的骡子上蹄铁。女人们则忙乱的缝补毯子、斗篷、缝制草鞋。在外墙外,大小帐篷纷纷拆除,士兵们提起水桶,将篝火浇灭,老兵们则取出磨石,在上阵之前最后一次仔细磨刀。马匹嘶鸣喘息,军官发号施令,士兵互相咒骂,噪音如同潮汐高涨,达到顶点。

「周围几个郡的丁壮都到了吗?」中大兄皇子一边举起双手,好让侍从给自己束紧腰带,一边问道。

「最快的说还要三天时间!」中臣镰足道:「现在赶到的只有相邻几个郡的!」

「太慢了,让他们快一些,最晚明天天黑前就必须赶到!」

「是,我立刻派人催促!」中臣镰足答道。

「那军粮呢?」

「这个倒还好说,国司的库房里有四千石米,附近几个豪族也送来了两千石!」

「很好!把出兵的时间调整为明天中午,如果那时候还没赶到的人就不等了,让他们沿路追上来!」

「明天中午?」中臣镰足吃了一惊:「这,这未免太急了吧?现在国司只有三千人左右,这么点兵力恐怕不够吧?」

「中臣卿,只要举起大旗,忠臣义士们就会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的!

」中大兄皇子笑道:「这个时候所有的英雄豪杰都在翘首以盼,等待着大义的旗帜,谁先打起大旗,谁的旗帜更高,就能募集到更多的军队。躲在国司衙门里是不会有人知道你的!明天中午就出发,把我的锦之御旗高高举起,让沿途的每一个人都能看到!」

「遵命!」

第二天中午,赶到国司的人又多了四五百人,中大兄皇子果然没有继续等待下去,他下令举起华丽的锦旗,然后骑在一匹精神抖擞的红马之上,离开了近江国国司。女人们和农夫们站在道路两旁,被大军的威风惊讶的合不拢嘴。事实正如中大兄皇子所预料的那样,随着他的大旗飘扬在路上,前来投奔的人就络绎不绝。当时的日本已经数百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内战了,社会阶层早已固化的一塌糊涂,有太多在郡国有人、有粮的土豪,因为出身实在是太低微,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而中大兄皇子的这番举动给他们带来了改变命运的希望——只要能跟着锦之御旗打进飞鸟京,他们就不再是无冠无位的地方土豪,而能成为郡守、国司、代官、舍人,实现阶级跃迁。

于是当中大兄皇子的大军穿过整个近江国,进入山崎地区的时候,总兵力已经从一开始的三千余人增加到两万人的大军了。

「天下大事,果然如陛下所预料一般!」中臣镰足心悦诚服的说道。

「中臣卿,佛法和血统固然重要,但人心才是真正的力量!」中大兄皇子指着一眼望不到头的行军行列:「看到没有,这就是人心,人心想要建立新的强大国家,谁也无法对抗人心的!」

「陛下,陛下!」一名军使大声道。

「什么事?」

「前锋截住了一名从飞鸟京出发的使者,在他的身上搜出了朝廷发出的令旨!」

「朝廷发出令旨?」中大兄皇子冷笑了一声:「把人带过来!!」

使者胸口的衣衫破了一个大口子,脸上有几道血痕,显然刚刚他吃了不少苦头,军官毕恭毕敬的双手奉上一只路皮口袋,中大兄皇子接过口袋,从里面摸出一只卷轴,他不屑的冷笑了一声,扯开盖有皇家徽章的封口,刚看了两行便笑了起来:「想不到琦玉登基了,看来我们又多了一位女天皇!」

「这倒是奇怪了,大海人皇子登基的理由应该更充分!」中臣镰足低声道。

「估计被这个女人害了吧?那个傻小子,如果他听我的话,早晚那个皇位也是他的!」中大兄皇子神情复杂的叹了口气,对那个被俘的使者问道:「大海人呢?他还活着吗?」

「大海人皇子?被扶余丰璋这个恶贼杀害了!」

「被扶余丰璋杀了?那扶余丰璋呢?」

「也已经死了!」

「也死了?」中大兄皇子皱起了眉头,他走到那个信使身旁:「如果你老老实实的把事情原委讲一遍,我就饶你一命!」

那信使看了看中大兄皇子,最后决定还是选择相信对方,他咳嗽了两声,便将那天晚上他知道的所有事情都细细讲述了一遍,最后道:「琦玉皇女已经登基为天皇,并下令各郡国征调兵士,讨伐幕后主使火烧飞鸟京之事的逆贼!」

「火烧飞鸟京?扶余丰璋这小子还真是大胆呀!只可惜没把该烧死的人也烧死了!」中大兄皇子失望的摇了摇头,对中臣镰足问道:「中臣卿,你觉得现在当务之急应该是什么?」

「应该尽快攻进飞鸟京,诛杀琦玉皇女!」

「不错,这的确是最要紧的,但这并不是全部!」中大兄皇子笑道:「如果是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个信使应该不是唯一一个,琦玉应该派出了几十甚至几百个信使,宣称罪状,征集士兵来讨伐我们,对吗?」

「那是自然,路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如果

是我的话,往每个郡国至少要派四个信使,以备万一!」

「没错,所以我们不可能截住所有信使,与此同时,应该有其他信使正在奔往美浓、尾张国,对不?」

「是的!」中臣镰足已经追上了中大兄皇子的思路:「陛下的意思是必须要考虑退路?」

「不错,正是如此!」中大兄皇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如果我打进了飞鸟京,活捉或者杀掉了琦玉皇女,那自然万事大吉,只要发出赦令,那些起兵讨伐我的郡国也都会放下武器。但如果我被打败了,或者战事僵持下来了,那些在我们身后拿起武器的郡国就是个***烦了。中臣卿,你必须赶往尾张和美浓两国去,收服这两个郡国,作为大军的根本之地。」

「臣遵旨!」中臣镰足低下了头,尾张和美浓两国是当时倭国的新开发地,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军事资源丰富,而且距离倭国的核心地区很近,划分东西日本的天然要塞不破关也正在美浓国境内。如果中大兄皇子被击败,就可以退入美浓国境内,扼守不破要隘,征发东日本的资源再战。

「很好,那我们就在这里分手吧!」中大兄皇子抓住中臣镰足的右手,高高举起:「你此番东去,我将我的锦旗也交给你,并授予你左大臣的官职。古代武王灭商之后,早早去世,由于儿子年小,便将国家托付给周公。武王的三个弟弟与商人勾结起来,发动了判断,周公便暂摄朝政,与吕尚分领大军,击败了叛军,保护了国家。你就是我的周公、吕尚,若有敢于抗命的,一律先处死事后向我禀奏。」

——————————————————————

飞鸟京。

「这些都是赏赐给你们的!」王文佐指着自己面前托盘上的一只只鹿皮口袋:「那天晚上你们做的很好,眼下海东动荡,圣天子有东顾之忧,正是壮士建功立业的时机。你们可千万不要错过了!」

「谢将军赏赐!」唐下的数十名壮士齐声应道,他们都是那天夜里立下了跳荡、夺旗、陷阵、斩将大功的将士,王文佐从安培部府中搜出的黄金中拿出一些来重赏了这些有功之人,以激励士气,为接下来战事做准备。

王文佐挥了挥手,堂下众人鱼贯上来,依照功绩领到了或多或少的金沙,其中最少的也有三、四两,捧着手中沉重的鹿皮口袋,众人无不笑的合不拢嘴。

「明公!」崔弘度低声道:「刚刚安培家的生口中有人出首,举报扶余丰璋的妻子也藏在府中!」

「什么?扶余丰璋的妻子也在府里?」

「对,那天夜里安培府邸被包围后,她无法逃走,就乔装打扮,躲在奴仆里想要蒙混过去,却不想被手下人出首举报,已经被我派人看管起来了!」

「这女人还真倒霉!」王文佐笑了起来:「嫁给扶余丰璋这种家伙,人家摆明了就没把她当老婆,否则怎么会干这种大事,却一点风声都没透露?这下好了,整个家族都赔进去了!」

「是呀!如果让琦玉知道,一百条命也没了!」崔弘度笑道。

「那倒是!」王文佐点了点头:「这样吧,先不急,过几日我们先审问了,再做主张!」

「是!」崔弘度道:「还有一件事情,回百济的船已经出发了,但往返最快最快也要一两个月,这段时间里我们就是个纸老虎,手头只有这三四百人!」

「三四百人就三四百人!」王文佐笑道:「正是因为我们人少,又路途遥远,倭人才不对我们提防。琦玉、大海人、中大兄他们才会这么肆无忌惮的大打出手。琦玉才会授予我官职,让我领兵对付中大兄皇子。如果我带着几千人,他们还不同仇敌忾,兄弟阋墙外御其辱?远有远的好,近有近的好,世间事不能一概而论的!」

「明公

说的是!」崔弘度笑道:「不过就怕打到最后,我们寸土未得,白白辛苦一场,那就不好了!」

「金沙和皮毛不是好处?」王文佐笑道:「将来还有银矿、贸易,这还不够?人嘛,也不能啥都想要,到头来只会什么都抓不住,那才是一场空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