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霓裳铁衣曲

作者:克里斯韦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十九章 走私者

书名:霓裳铁衣曲 作者:克里斯韦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8

作为当时最大的海外贸易港口之一,扬州每年都会有数千条各种各样的船只前来,这些船只带来了各色各样的人,不过他们来这里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财富。所以扬州人并不在意与陌生人交易,只要这些人肯付钱,自小狗儿就听大人们说过这样的话——掏粪佬的铜钱不臭,卖花郎的钱也不香。

扬州人这种豁达的态度无疑影响了这座城市,与位于蜀岗之上的子城不同的是,位于蜀岗之下平地的贸易区就比较简陋、粗糙和肮脏,也更为嘈杂。这里虽然也像长安洛阳那样划分为若干里坊,但并没有那么多坊墙,夜间也没有严格的宵禁。来自各地的水手商人挤在码头和街道中间,招待别人,并寻找猎物。

走遍整个扬州,狗儿最喜欢这里。他喜欢嘈杂,喜欢奇异的气味,喜欢看那些船趁晚潮抵达,看那些船出发。她也喜欢水手们:喧闹的河北人嗓音洪亮,胡须浓密;身材消瘦的江西人斤斤计较,试图压低对手的价格;闽越人身上都有刺青,用难以听懂的话语喃喃咒骂;还有来自海外的南方蛮子,皮肤如柚木般乌黑光滑,鼻孔大、嘴唇厚,就好像酒肆里说的昆仑奴,他们的狭长船上桅杆高耸,船帆是用树叶编成,是跨越重洋而来。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船只和水手都能来到扬州城内,依照规矩,只有押蕃舶使的官吏们允许的海外商贾才能来到扬州城做生意,同时他们还要缴纳不菲的税赋,并向相关的官员献上礼物。或者为了逃避税赋和官吏的勒索,或者因为他们的生意不那么能见得了光,许多商贾干脆在扬州附近的某个荒凉的沙洲或岛屿进行交易,尽管官府没少派出巡船清剿,将其叱之为海寇、贼商,并声称与这些海商交易,或者为其服务的百姓为通匪,要除以鞭打、流放甚至处死的重刑,但参与者还是屡禁不止。原因很简单——回报实在是太丰厚了,按照当时唐人的说法——“一夕之利,可抵一年之耕,故黔首不畏重刑,妻送夫,母送子,争皆为之,视国家法度如无物!”

船只距离岸边还有十几步远,一个健壮的小伙子就跳入水中,他踩着水下的沙地,轻轻的托着船首,以免被水中的暗礁撞破。沙滩上已经停靠着十几条大小不一的船了,人们站在自己的船旁边,各自成团,窃窃私语。

狗儿小心将绳索丢给岸上的大人,待其栓结实了方才下了船。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这种神秘的聚会了,知道这里看上去很平静,但那不过是一种表象。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他小心的握紧腰间的短刀,警惕的看着四周。

首领上了岸,走到一根石柱旁,和一个灰衣汉子低声交谈,那首领每说几句话,那灰衣汉子便摇了摇头,好似在拒绝什么,最后那汉子才点了点头,从腰间解下一个钱袋给首领。首领回来了,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停留在狗儿身上:“狗儿,今个儿有桩买卖,风险很大。你和猫儿还小,就别去了。待会我们会把你和猫儿丢到岸边,你俩自己回去吧!”说到这里,他将那个钱袋递给狗儿:“这个你带回去交给家里人!”

狗儿没有伸手接:“阿叔,这么多钱还是让我和猫儿带回去岂不是更危险?不如换别人吧!我和猫儿虽然年纪还小,但小也有小的好处,有时候大人不方便干的事情,我们小孩子反而好干!”

“这倒也是!”首领笑了起来,他拍了拍狗儿的肩膀:“有长进,平日里饭没白吃。好,你和猫儿就留下,阿三,你和钱七两个人把钱带回去,前往别出岔子!”

两个年轻汉子应了一声,众人上了船,先把同伴送上了岸,然后便驾驶着小船向东南方向驶去。

海上的空气潮湿温暖,出奇的平静,余皇号漂浮在岸边的淡绿色海水中,她修长的船身就好像一条漂浮在水上的海豚,光滑、漂亮、迅速,似乎下一秒钟就会在水面上滑行。

“你说的那些人什么时候才到?”曹僧奴拿起酒壶,给对面的人倒了一杯酒:“我的船停在这里的时间越长,就越危险!”

坐在曹僧奴对面的是一个身穿华丽蜀锦宽袍汉子,高鼻深目,胡须浓密,一双眼睛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淡淡的绿色,他喝了一口酒,笑道:“好酒,味道甜润爽口,却有股强烈的余味,就好像有火在我的舌头上燃烧一般。我还没有喝过这种酒,僧奴,这酒是用什么酿造的?这次船上可有?”

“有,是用甘蔗酿造的!叫火酒!”曹僧奴有些不耐烦的答道,对方逃避自己的问题让他很不高兴,但他也知道谈判中最重要的就要保持冷静,谁先被激怒,谁就要吃亏。

“火酒,这个名字不错,不过我也喝过甘蔗酒,不是这个味道呀?”那胡商问道。

“同样的高粱,用不同的手法,水源,甚至不同季节,酿出来的酒就不一样!”曹僧奴笑道:“这确实用甘蔗酿成的,但与寻常的甘蔗酒不一样,其中的妙处,自然不足为外人道也!”

“是,是,是!”那胡商笑了起来:“不过僧奴你我几年不见,你却变了一个人,这船、这酒,还有船上的各种珍货,活脱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我听长安那边传来的消息,可都没说你什么好话呀!怎么了,其中的原委你就不和老朋友说说?”

曹僧奴冷哼了一声,原来这胡商姓安名泰顺,也是粟特商人,与他乃是旧识。他此番从琉球前来,尝试打通从倭国——琉球——扬州的南路航线。他自然不敢直接入城递上文牒请求交易,于是便找到了自己这位旧识。

“长安旧事,安兄你也可以向第三方打听。当时若非我和家叔出力,不要说他们的性命,就是长安的祆庙也会一同覆灭,那时庙中库中再多的金银又留给谁花用?他们现在能够在众人面前说我和叔父的坏话,还要多亏了我和叔父!至于这船舶、酒和船上的珍货,你也是做惯了买卖的,岂有生意还没做成,就去打听对方底细的道理?若是你什么都知道了,我这生意还怎么做?”

“呵呵呵!”安泰顺听了曹僧奴这番反驳,笑了起来:“曹兄说的是,不过我也是听了他们的一面之词嘛!唐人不是有句话,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么多人都说你的坏话,我也难免有些疑虑嘛!”

“生意做的大了,是非就多,自然就有人说你的坏话,这个道理难道安兄不懂?若是在下也如安兄一般四处打听,只怕也会听到不少坏话吧?”

安泰顺干笑了两声,他们这种富商巨贾,生意做到了这种程度也不知道沾了多少人的血泪,名声自然好不到哪里去,他方才提起长安的旧事无非是想要借机敲打曹僧奴两下,为接下来的讨价还价抢个先手,却不想对方寸步不让,反唇相讥。不过他能走到今日,一张面皮也早就到了金钟罩铁布衫的地步:“曹兄说的是,你是做大买卖的,肚量如海,方才那几句都是小人之言,莫要放在心上。不过货物的来路你不说也行,总得透透底,让小弟我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吧?”

“透透底?”曹僧奴看了一眼安泰顺,心知自己这次是躲不过去了,否则以对方狡猾如狐的性子,若是不透露一二,安泰顺也绝不会迈出那一步。

“也罢,我便透露一二,剩下的便由你自己猜吧!”曹僧奴笑了笑:“安兄应该听说过几年前长安有废毁祆庙之事吧?”

“自然听过!”安泰顺脸上那原本油腻的笑容消失了:“听说令叔在其中还出了好大的力气,保住了祆庙。明尊在上,令叔是好汉子,我等皆蒙其恩惠!”

“呵呵!”曹僧奴笑了两声:“家叔和我都是明尊座下弟子,祆庙受损,出力气是应当的。只是我等不过是个商贾,虽然囊中有些钱财,但在这种事情上又哪里说得上什么话?若非凑巧搭上了一位大人物,否则只怕长安祆庙早已是一地废墟了!”

“大人物?”安泰顺何等机敏,立刻就听出了曹僧奴的弦外之音:“曹兄是说这船货物与那位大人物有关?”

“我可没这么说!安兄想多了!”

听到曹僧奴的否认,安泰顺反倒笃定了几分,笑道:“是,是,都是在下想多了,这桩生意包在安某身上,曹兄且安心等待,这船货出不了差池!”

“你总说没有差池,可等了这么久,也没看到接应的船舶!船在这里停一日,便多一日的风险,要是遇到官府的巡船大风什么的,怎么办?”

“曹兄放心!巡船每日的去处我都是知道的,你这船停在这里至少半个月是没问题的。至于大风嘛!”安泰顺突然站起身来,指着西北方向:“你看,不是来了!”

“嘿呦,嘿呦!”

随着有节奏的号子声,桨手们倒划了几下桨,小船的船首便轻轻的撞到石桩上,狗儿敏捷的跳上岸边的岩石,将绳索在石柱上栓紧,以确保船只稳定。

“这么小的船!”曹僧奴失望的叹了口气:“要多少条船才能把我的货运完呀?你就不能雇几条大点的船吗?”

“扬州船有的是,但大一点的都属于帮会,里面到处都是押蕃舶使的眼线!”安泰顺道:“如果让他们运货,最多到明天早上,押蕃舶使的人就会知道你的事情,没办法,如果押蕃舶使抓住你的船货,出首之人可以拿到货物价值两成的赏钱!”

“货物价值两成的赏钱?”曹僧奴吓了一跳:“扬州押蕃舶使给这么多?”

“要是抓住了,他们自己吃下的更多!”安泰顺冷笑道:“你想想,整整一条船的海货值多少?一下子吃掉八成,而且可以没入私囊,谁也不知道。比起这个,朝廷的那点俸禄算啥?”

曹僧奴点了点头,他自己这条船上就装有上等鱼胶、筋丝、各色兽皮、上等松子、松香、鲸脂、甘蔗酒、糖、铜锭等各色珍贵货物一共一千三百多石,粗粗一算价值就近百万贯,如果能吞下去,那立刻回乡当富家翁都足够了。在这个水平的诱惑面前,什么商业信誉都是狗屁了。

“那这些人你为何信得过?他们不会去找官府出首?”曹僧奴问道。

“你放心,他们都是些水上人家,平日里自成体系,就算你和他们起了冲突,他们也只会私下里找你报仇,绝不会去官府出首告你!”安泰顺笑道。

“水上人家?”曹僧奴露出了迷惑不解的神情,安泰顺便解释了起来,原来他说的水上人家便是当时漂泊于水上的特殊人群,有人说他们是古代越人后裔,也有人说他们是东晋时孙恩卢循叛军残部,还有人说是隋平陈后,被杨素击破的江南土豪残部。这些特殊人群以船为屋,沿水而居,不受官府编户齐民的统辖,自成一体,受到其他陆地居民的歧视,即便受到伤害,也绝不会去官府出首出告。安泰顺就是雇佣了这样一群人来转运货物。

“你放心,这伙人虽然被外人瞧不起,但只要能够得到他们的信任,行事反倒更加稳妥。而且他们对当地的水路清楚的很,即便是官府的巡船,也没法管得住他们。只要用他们,你的货物就肯定能安安全全的送到!”

“这些人难道不会乘机吞没我的货物?”曹僧奴狐疑的问道。

“曹兄你放心,这些人在哪里都被人瞧不起,他就算偷拿了你的货物也要拿出去卖,立刻就会被当成盗贼拿住,就算收买货物的人不拿他,也会把价钱压得低低的,他们最后能拿到半成一成的价钱就不错了。他们又何苦为了这么点钱去做恶人,坏了后面的生意?”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