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作者:余沉香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全都要

书名: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作者:余沉香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6

前往府衙的车辆层出不穷,短短几日接连发生“堵车”、“撞车”、“撞人”交通事件。

富户的随行家奴互相对骂,甚至为了抢道打起来。

奴仆的家主亲自出面解围,惊奇发现对面是平日里吃酒骂乞活贼的好友。

两人在酒席上把乞活贼骂得狗血喷头,转头就带着家产来卖身投靠,灵活的道德底线比虾还软。

两人难为情地对视尬笑,旋即各退一步让出了道路,但冲到府衙的时候还是并肩走进大堂的。

眼见每天都有“卖家”投靠的富户与郁郁不得志的底层乡绅,玩家们再三强调——

“我们不要投献!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要!”

“不要以为我们不知道你们做官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几年内捞回本再大赚一笔!想都别想!”

富户们犹自不信,搬出孙先生的例子,表示他们也可以谈,也可以忠诚乞活军。乞活军想要什么,他们也能给。

“孙岩与我们志向相投,相见恨晚,是个符合我乞活军要求的大才!即便如此,我们也会对孙岩的生平作风进行审查。

若有作奸犯科的往事,也会严惩其人,不是被我们授予大任就是自己人,就可以免罪免罚、万事大吉了!”

即使乞活军做足了解释,还是有人三天两头往府衙里跑。

“好哇,非要给我们卖命是吧,那就成全你们的报效之心!”

于是玩家表面开启严格“政审”,实则是开衙放告,广收罪人的犯罪证据。

凡是举报属实者,最高可获得罪人逆产财富的十分之一,至于最终给多少奖励,一切解释权归乞活军所有。

重赏之下,果然有大量含冤的苦主与“热心”邻里打官司,一连查出好几家罪孽深重的“富老头”被逮起来抄家灭族。

富户士绅人都傻了,自己张扬“求官”,结果引起乞活军的注意,不少人弄巧成拙导致自己被灭了族。

加上清点完毕的藩王劣绅的财产,乞活军总计缴获黄金一万七千两,白银一百二十万两,粮食三十九万石,耕地两百三十四万亩,还有绫罗绸缎,宝石首饰,家具房屋等等资产无算。

收编官军降卒、本地卫所军六千余人,战马四千匹,驮马骡牛驴羊共一万一千余头。

这大量的资金分成三个部分。

三成留给“文职组”维持行政司法开销,三成打包秘密运回主基地换取功勋点,四成用来招兵买马。

乞活军将在汝宁府周边精选一万精壮者编入民兵序列,再正式组建一支两千左右的骑兵部队。

乞活军的总兵力将达到46000.

当然其中大部分是民兵部队,玩家与前官军加起来的“骨干”差不多一万五千余人。

与此同时,“吃”乞活军部分财政的李牧也在扩充军备。

原先的一千家丁队扩编成三千战兵,一千骑兵,两个炮兵连12门滑膛炮,一半铁炮一半铜炮。

其麾下尚有无数个屯田村,只要武器充沛即可动员成千上万民兵。

“乞活军”与李牧给麾下民兵的待遇和装备基本一致。

战时民兵领取统一制式的武器——

一根九尺长矛,一面明军常用的梯形虎饰盾牌,一把腰刀,一顶廉价的量产铁头盔。

若有闲暇余力,所有民兵都要练习弓射。

战斗组花掉军费完成扩军,文职组表示自己也要“招兵买马”。

考虑乞活军基本控制汝宁全府,也没时间等待战斗、种田玩家转换职业。

于是趁着寒冷冬季、败军之将不敢来攻的真空期,引导人颁布了汝宁府的支线任务。

【招贤纳士】

一声令下,报纸、说书人等宣传渠道全面启动。

乞活军举办“公务员考试”消息很快覆盖汝宁府地区,甚至传播到河南其他州县。

不管是官绅出身,还是普通市民出身,只要有过人的才能,并且拥有基础的读写能力,都可以前往汝宁府参加选拔考试。

汝宁府士绅仔细打听一番才知道,乞活军原来要挑选一些卑贱小吏,而不是选拔体面的官员。

还说乞活军是官吏一体的制度,就算是未来的部堂高官此时也得从基层小吏做起。

士绅们登时失去响应热情。

士绅心说自己一个劲往府衙跑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在乞活军高层施展治国的抱负么,最次也要捞个县丞、知县之类的主官吧?

区区办差小吏算的了什么。

他们这些有功名的体面人,跟那些卑贱胥吏同堂领俸,就像在破碗里跟野狗抢食,成何体统?

更何况乞活贼还是反贼,说不定三年后就被朝廷讨灭了,不拿点重要位置拉拢人才,哪个人才愿意去?

士绅们对选拔小吏的“公务员考试”兴致缺缺,但基层市民百姓、郁郁不得志的老童生却欣喜若狂。

自从科举制诞生的古代王朝不能说没有上升渠道,至少可以说是极其狭窄。

古代社会光是昂贵的学费就拦住大多数穷苦人家,这还没算昂贵的笔墨纸砚。

明朝后期的地方义学早已崩溃,饶是一些教书先生大发慈悲免除学杂费,普通人家撑死念几年私塾,会读写几个字罢了。十年寒窗苦读的脱产开销,绝非一户普通人家所能承担的。

更多穷苦人从出生到老死都是半文盲,甚至纯文盲。

现在乞活军抛出一个全新的上升渠道,等于在两山之间的悬崖搭建一条人人皆可走过的桥梁,把科举制度抬升至新高度。

尽管大多数士绅对“求贤令”嗤之以鼻,但积极报名的总人数却超过两万人。

其中就包括一些嘴上骂骂咧咧,实则很诚实地报了名的士绅子侄,乃至他们本人……

参考汝宁各县的“底册”数据,全府人口大约一百四十万人,乞活军实控一百二十五万人。

按照先前的县村干部比例,所需两千五百人左右。

眼下总计有两批玩家干部填入汝宁府南北,将近四百人,再招募两千人即可。

第一场考试的读写与常识题,主要用于淘汰不学无术,甚至是半文盲的充数者。

复试的考题五花八门,包含算术,医术,历史,策论,地理,建造等等。

但凡有一技之长的人,都能答满整张考题获得及格分数。

真有两把刷子的考生顺利通过复试晋级下一轮。

而那些只知道闭门造车、满脑子四书五经的“好好先生”即便在语言、历史获得高分,但在综合评价上却远远落后于有实用技能的人。

起初参与报名的两万人经过激烈竞争,只剩下六千人进入最终的思想测试。

压轴的题目很简单,只有几个口述问答题——

『大明才是正统朝廷,为何你要背弃正统报考‘反贼’的公务员?你觉得这合乎忠义么?』

『大明当前征收的辽饷与剿饷,对百姓生活造成了何等后果?』

『为何白银一两兑一千文变成如今一两兑一千三百文?』

『你的家中是否出过高官,家里高中功名的有几人?』

『如果你是大明皇帝,你该如何应对关内农民起义,关外东虏入寇?』

『底层百姓为何困苦,他们的压力从何而来,如何消解?』

如果说官绅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人脉关系,或许能过五关斩六将,但在这道精心设置的最终考验面前,都会暴露自己的“政治倾向”。

文职玩家们自认经验不足,个人能力一般,没有一双火眼金睛可以看穿善恶忠奸。

不过他们作为生活在华夏的现代人,都明白一个人的思想状态不仅取决于屁股位置,更在于想选择成为哪种人的强烈动机。

官僚士绅家庭出身的人,长久浸泡在“权贵思想”的精神海洋,哪怕这人有多在乎底层的贫苦百姓,他都无法真正做到感动身受。

因为他没有穷过。

他没有感受过为了混口饭吃日夜苦熬的麻木,没有灾荒年间不得不远离家乡,卖儿卖女的悲戚与无奈,更没有被丁点芝麻官纠缠到走投无路的绝望。

富人一顿早饭都要吃上千块,而穷人却一天吃不到二十。

一个官僚士绅家庭出身的富家子弟,思考社会问题的角度与穷苦百姓思考问题的角度,先天就不在一个世界里。

而这正是文职组想看到的,他们也确实看到了。

文职组从最终“厮杀”的数千份答卷中挑出了两千多份“上岸者”,其中就包括一些匠户、学徒。

尽管这两千多人不是最优秀的,文笔和阅读能力甚至是中下水平的,但是他们从头到尾所展现出来的政治思想,绝对符合乞活军的当前需求。

能从数万报名者中挑出两千多符合乞活军要求的“思想种子”,已经圆满达成此次“公务员考试”的目的。

考中者欢欣鼓舞,在公示板下又喜又跳,而那些惨遭淘汰的,则一个个捶胸顿足好似科举落榜的读书人,沮丧地连连叹息。

通过测试的两千三百人,会根据每个人的技能特长,分配到对应的岗位,跟在文职玩家后头实习一年。

一年内无大错的人,需再进行一次考核测验,成绩合格者才被乞活军正式聘用为办事吏员。

“记住你们不仅是乞活军的吏员,同样也是乞活军的颜面,若是谁觉得当了芝麻小吏,就有压榨百姓捞油水的权力,那我劝你趁早脱下差服,自己回家悬梁自尽!以免我乞活军死士杀上门去,误伤了你全家老小!”

内政处理告一段落,新募的民兵需要数月的时间调养、训练,部分玩家也将转换战区、加入伐清志愿兵。

为防止官军主力在这段时间集结重兵来攻,主线任务衍生的特殊任务按时启动。

这是从许多天前就精准分配给极少数潜伏玩家的“特殊任务”。

【到谷城去】

那一天,『杨文理』看着任务列表突然弹出的特殊任务有些迷茫,因为他询问周边一圈队友,都没人收到相关提示。

他好像是被选中的“幸运儿”。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