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作者:余沉香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零七章 王爷家也没有余粮啊

书名: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作者:余沉香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6

乞活贼有“法术”破城的消息在城中不胫而走,各种说法有鼻子有眼。

街道暗巷,客栈酒肆,农贸市集,都有无心者、有心者传播乞活贼的流言。

有人说乞活贼使的一手“画皮易容术”,三百人扒下官军的脸皮给自己换上,险些骗过城东的陈总兵。

有人说乞活贼修炼邪术,将全身血水炼成火油,只要榨取友军的鲜血便能使出三昧真火融化石头钢铁。

还有人说乞活贼死士是朱明立国两百余年,冤死贫民的怨气所化的妖孽,此次修炼成人形,便是要报仇雪恨杀光所有权贵。

当塘马发现乞活贼主力的情报传入城中,原本就濒临崩溃的官兵士气瞬间引爆。

陈洪范调集麾下数千步骑要求城北开门,临时提拔的一位副总兵也跟着要走,不到一日便有万余官军拥挤在城北。

要不是监军极力阻拦,这一万多官兵怕是已经出城,向北直奔开封。

部众闹着要走的消息传到李仙凤耳中。

“什么!”巡抚老爷心头一惊,只觉全身一震,四肢变得僵硬起来。

城中两万余卒好端端的,怎么忽然有六七成兵马抗命欲出?

“市面上都说乞活贼有高人相助,使出的三昧真火能把铁闸门烧穿——三百人被困死在瓮城,也能烧坏闸门逃出去。

在下本以为是无稽之谈,亲眼去瞧了才知道是真的。”

一位幕僚言之凿凿,满脸坚定,就像关云长说亲眼看见曹操轻松斩杀百人一般笃定。

另一名文官当即驳斥,“一派胡言!不过是丘八不能尽力的粉饰之言你也信?三百贼寇被封死在瓮城插翅也难逃,可他们却逃了,为何?定是有人指挥不力,忘封了闸门才放跑了贼寇。”

“依我看,八成是当日守将与贼寇达成默契,收受了贿赂才放跑贼寇,后为了免除责罚才编出荒唐的‘三昧真火’谣言——这天底下哪有仙人妖魔!

至于那闸门的缺口,就不能是他们事后砸出来的么?”

“可缴获来的粮袋装的都是泥土。”

“便是那厮偷梁换柱,命心腹亲兵以土换粮。若不狠狠惩戒丘八一番,他们日后再跟贼寇眉来眼去还了得?”

“说的没错!近来丘八们见贼寇并起,朝廷多有倚重,愈发嚣张跋扈。平日里别说一员参将,就是一员总兵见了我们也要行大礼,如今区区一个游击也敢在面前蹬鼻子上脸,这成何体统!”

“咳咳……”巡抚老爷清了清嗓子,将众人的议论打断,“陈洪范指挥不力,我定会参他一本,但眼下乞活贼主力不日抵达,还需要丘八们用命杀贼、坚守汝宁,不能苛责太过。”

当然巡抚不敢动真格的原因——

他因为豫南一战,被陛下责问、戴罪立功。

尽管他的权力并未变化,但在武将面前的威压大损,时常有统兵数千的总兵、副总兵阳奉阴违,甚至是曲解、拒绝执行他的军令。

而仅有一支标营嫡系的他又不敢杀鸡儆猴严肃军纪,害怕激起兵变,只能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当前局面。

巡抚沉吟片刻,冲着户外大喊一声,“方世豪!”

统领四千标营兵马的副总兵立时走进厅堂,单膝跪地,“末将在!”

“本抚命你手持令箭,督促陈洪范等人带兵回营!若有人不听号令……”李仙凤犹豫片刻,还是没能放出狠话,“本抚一定参到御前。”

“末将领命!”

看着副总兵走出厅堂,李仙凤又选中知府,命其责问陈洪范当日“纵贼之过”。

李仙凤也不是要问罪总兵,只是暗示对方交几个倒霉蛋出来顶锅。

如此一来总兵没受到责罚,巡抚“秉公执法”面子上好看,苦的也只是几个微不足道的小丘八,堪称一举两得。

当然仅仅安排这些是不够的,还需给将士们发一波厚赏提振士气,否则难以抵挡来势汹汹的乞活贼。

李仙凤手里头的军饷紧缺,维持饷银不断都够呛,那么在这汝宁府城谁最有钱?

士绅和藩王。

他不能像乞活贼一样挥刀砍死所有权贵,把他们的钱财田亩逐一充公,因为做完之后他自己就先被海量的弹劾淹死了。

他只能舔着脸,像个衣冠楚楚的“乞丐”向这些有钱人请求资金援助。

李仙凤申明利害关系,号召大户捐献钱粮激励官兵,招募更多民壮充实城防。

若是乞活贼攻破汝宁,以乞活贼高举的“劫富济贫”口号,诸位贫民百姓或许可以幸免,但诸多富户士绅绝无幸免之理。

一名本地树大根深的士绅却婉言拒绝,语气里透着浓浓的侥幸心理。

他们表示贼寇不愿裹挟百姓,纵使沿途县城不战而降,等他们抵近汝宁城下,那点贼兵也困不死汝宁全城,兵员与粮草还能偷偷运输进城。

有人带头发言拒绝“助饷”,其他士绅便开始努力表演。他们诉说今年收成不济,佃农饿死逃亡甚多,朝廷加派繁重,而前任巡抚因为筹粮剿贼的事,已经对本地筹措过数次钱粮,就算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士绅还说汝宁城高墙厚,绝不是豫南几个破落县城能比的,一群刚放下锄头的泥腿子哪懂得行军打仗,攻城略地?

先前豫南战败,只是一些官兵喝酒误事,让贼兵侥幸大胜罢了。

李仙凤知道这些人是在哭穷,今年收成的确不好,但绝没有一蹶不振的地步。

诸位士绅大户家里必有相当规模的钱粮储备,每户出个百石粮食,千两银子渡过眼前的难关足矣。

可他们一个个千两、万两的家业,竟连百两银子都不愿出,要是贼兵破城,他们纵使有万两家业又有何用?

只是慑于士绅大户背后的人脉关系网,巡抚老爷也不好强逼过甚,只能再费口舌劝说他们为民也是为己。

兴许是士绅们也觉得一毛不拔实属面子不好看,便你十两,我三十两的拼凑起来,数十家士绅大户本可以拿出四万两银子而不伤根基,到头来却只七拼八凑了四千两银子。

四千两能做什么?

均分给两万余官兵,每人都分不到二钱银子。

这年头河南一石粟米的价格已经涨到一两六钱,比过去八钱一石的价格贵出一倍。

陕甘一带旱情极为严重的区域,一石粟米飞涨到八两银子,已经沦为人间地狱。

崇王殿下更加抠搜,他一家相当数十家士绅的总和,被李仙凤再三劝说惹烦了,才不情不愿地掏出二千两银子,就这还是一脸“我竭尽全力”的为难模样。

李仙凤再劝说几句,藩王便要变脸大怒,斥责李仙凤身为一省长官,却不自己解决问题,尽想着从别人手里扣钱。

就算打退贼寇立下功绩,他崇王又有什么好处,当他藩王是好欺负的么?

李仙凤简直快被气笑,心说打退贼寇保你全家性命与财产,还不是好处,那天底下就没有好处了。

崇王殿下在河南省内多有庄田,还有家奴在周边府县经营店铺,每年收入数不胜数,就算掏出三万两银子也绰绰有余。

至于有人说藩王的“年禄”屡遭拖欠,藩王也没有余粮度日,都是愚蠢屁话。

宗室底层被拖欠禄米确实过的很苦,但也只是底层而已,中上层,乃至藩王这种顶级宗室会缺米少银?

用屁股想想也知道,藩王要是没钱,两百多年哪里能诞生那么多宗室子孙,全是妖怪变出来的么?

光是河南一省就被分封七王,挤占的田亩不知多少。

“若是贼寇打破汝宁,殿下阖家性命财产如何保全?”

李仙凤冲着藩王离去的背影大吼,但后者像是没听见似的,逐渐加快步子。

李仙凤再想求见藩王,就被告知藩王生病,近期暂不见客。

糊涂!糊涂!贪婪至极!

李仙凤被气得脑袋疼,却又无可奈何,藩王殿下都是当今重视的“香饽饽”,他也不敢强迫。

无奈,他只能先将六千两银子发下去提振士气再说,六千两均分到两万余士卒,每人大概可得两三钱。

……

某天早晨,听说上面发赏的士卒们美滋滋地前往校场集合。

每一笔赏钱先发给小兵的大领导,然后由大领导的亲兵发给小卒。

士兵们排成稀稀拉拉的长队,偶尔有威猛的兵卒喝令兵卒让开,自己带人插进去。

当前面的小卒陆续离开,轮到猛男领受赏钱。

他接过一颗银豆子,还以为自己看走了眼,他捏着微小的银豆询问,“这多少银子?”

“一钱?”猛男有些不悦,一把揪住分银小兵的脖子,“一钱银子连一斗粮都买不到,你特么糊弄谁呢!”

“不许闹事!”参将的亲兵拔刀走过来,猛男只好瞪着对方缓缓退回。

诸位此类的叫骂声与冲突声不时发生,几乎每一个将领麾下的将士都心生不满。

唯有标营守备『林登万』麾下的士兵拿的最多,每个人分到五钱银子,听说原本也是一钱银子,但林氏三兄弟自掏腰包,将部分俸禄拿出来分赏给麾下一千士卒。

两相对比之下,官兵们更加愤怒,甚至有流言说,抚台老爷实则募捐到六万两银子,若是全数分给每个小兵,人人可得二三两。

可眼下他们只有一钱银豆子,这缺失的一两多去了哪!

“老子给这帮达官贵人卖命守城,他娘的就给我们发这个!”一员游击愤怒抛出银豆子砸向墙面,旋即扭头看向一旁主位上的男人,“大帅,干脆开城降了乞活军吧!”

主位上的男人身子微微前倾,在烛光下露出完整的面容,不是总兵陈洪范又是谁。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