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作者:余沉香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三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书名: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作者:余沉香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6

孙岩站起身,对着周围一圈大帅恭恭敬敬行了一礼,一脸的坚定与坦然仿佛做好哪怕会死的觉悟。

“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拒绝。”

“为何?乞活军要夺取天下,就算不用缙绅大户,底层读书人也要用吧?内政,仓储,文书,钱谷,刑名,转运,教化……诸多繁杂事务若没有明事理的人,如何调理内政?”

“这世上万万的穷苦人就是我们的帮手。”

“天下百姓确是国家柱石,学生也明白大帅们能顷刻间聚集十万饥民横扫中原。可是打天下终究要坐天下,大字不识一个,如何传阅公文。”

“乞活军白天行军打仗,查抄劣绅逆产,晚上挑灯教书,教那些大老粗识文学字,先前在豫南创过识字班。现在我们拿下一府之地,也该正式创立书院招收孩童学习了。”

“大帅们也精通文墨?”

孙岩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在他印象里武官都是大老粗,识文断字的不多。

“来兄弟们,给他整个活!”

安陆山骄傲地昂起脑袋,像是没花钱抽到高星干员来群里炫耀一般,立刻便有人钻进签押房拿出笔墨纸砚。

“从小报的书法兴趣班现在算是派上用场了。”

数名玩家当着孙岩的面,握笔在纸上书写起来,好几人的书法水平直接粉碎孙岩对武夫的刻板印象。

那笔墨勾勒之间的文字功夫,没有数年的沉淀必不可能成,每个人书写的字体风格还各不相同。

甚至有人则炫技画出一幅传统写意的山水画,或用炭笔速写孙岩的肖像。

当孙岩看到两幅中西皆有的绘画,顿觉诸位大帅竟比他想象的更有才华,甚至比一些死读书的秀才举人更加优秀。

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孙岩觉得大帅们就是造反成功的秀才!

而且一位大帅默写出来的内容还是陈寿的《隆中对》。

孙岩面上一红,只觉得两团热气聚集在脸颊,暗想大帅们写出隆中对,难道是在讽刺他上门献策是在妄比诸葛丞相么?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今日得见诸位大帅才知人外有人,学生惭愧——方才学生的妄言,诸位可任其随风去吧。”

孙岩顿了顿,问出一个困扰已久的疑惑。

“学生知道诸位大帅胸怀经世之才,堪称文武双全,用人方略也是学生班门弄斧了,但学生有一问不解,恳请大帅们为学生解惑。”

“什么问题?”

“为何大帅们对官绅大户如此仇恨?传言说大帅幼时被权贵欺辱……”

“哪里来的沟子文学,谣言都传到我们头上了!”一名玩家嚷嚷起来。

“杀大户哪有什么理由,纯粹是想杀,爱杀,必杀!”

“士绅豪强除了架空基层,就是蹬鼻子上脸,不把他们宰光难解我心头之恨!”

玩家们七嘴八舌地表达憎恨,一改先前写字绘画的文雅姿态,变成狰狞癫狂的战斗狂人,满嘴都是杀杀杀。

孙岩满脸尴尬地端茶喝水,那一脸的惶恐不安,像极了误入大佬聚会的萌新,不敢说一句话。

还是安陆山开口给他缓解了尴尬——

“因为藩王士绅兼并土地,让太多本该有地的农民变成了饥民、流民,吃不饱饭的饥民遇到绿林好汉登高一呼,便会揭竿而起。

好比是这一盘糕饼分给五个人,正好一人一个,但要是一个人独占全盘,另外四人就没了糕饼吃。

我们要做的便是杀掉这个人,把四个糕饼分出去,自己只留一个糕饼,如此一来人人皆有,人人不怨,而我们也有资金维持官府运转……”

抑豪强,均田地?

孙岩心说这是古代就有的,但做官的人如何保证公平,保证自己不会给自己多分几个糕饼呢?

“若一户田主靠着几代人积攒坐拥不少田亩,平日里也是老实本分,雇农佃租,不曾犯法,也在诸位大帅的该杀之列么?”

“老实人积攒的基业都有定数,一代人勤恳劳作,加上一些精明经营,积攒下数十上百亩田产已是全力。

就算是三代积累,也不过二三百亩田,一旦家族分户,这田土也就分出去了,这些人我们当他们是良家子,不仅不打压,反而会重用。

可是那些士绅,哪一个不是坐拥千亩、万亩田地。而做过部堂高官的老爷们,家中田亩何止十万,皇亲藩王更是百万有余!

他们若是告诉你,并无土地兼并,也没有谋财害民,更无官绅勾结,是老老实实积攒下来的,你信吗?

他们坐拥雄厚财富,不出钱粮保境安民,也不花钱赈济灾民,坐视官府崩塌,朝廷毁灭,谁强他们投谁,到了新朝就摇身一变成顺民,继续维持他的富贵生活,吃香喝辣。

他们家中奴仆依旧困苦,庄内佃农依旧受盘剥,如此立起来的新朝与那旧朝又有何异处?

我们便是要杀尽这些土豪劣绅,给世代受辱的贫苦百姓一个新的活法。”“新的活法”四个字犹如一支利箭穿胸而过,孙岩忽然觉得二十几年的人生仿佛活在迷雾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士的终极梦想,他参加科举中秀才,中举人,去做官,走的都是前人走过的路。

可是官场腐败、陋规横行,他不想同流合污便只有寸步难行。

别说造福百姓、顺便满足自己的治国理想,光是跟贪官污吏智斗,就占据他绝大多数精力。

他殚精竭虑做官数年,也只能做点小修小补的“改良”,待他离任一去,所有政策也会被后来者推翻,到头来忙得一场空。

当乞活军横空出世、大闹河南,他才明白腐坏的不止一个个“千里为财”的官员,而是整个天下都腐朽了。

这就像所有顶梁柱都腐坏,只做些小修小补挽回不了大屋垮塌的命运,索性把大屋全数推倒,在废墟上重打地基,再立顶梁柱,造一间更大更稳的新屋子。

即使这间屋子某一天会被岁月摧垮,那也是下一代后人要解决的,一代人做一代事……

孙岩发现自己顿悟了。

原先只能在迷雾中摸索前路的他终于看清世界,乞活军就是他的答案!

他也要为万民乞活,为天下乞活!

无论乞活军是否接纳他,他都要跟着乞活军走到底!

“学生受教了。学生自知军略才智文采都比不过诸位大帅,但学生愿意为乞活军的大志奉献毕生所学所想!”

孙岩说罢便要跪下去献出自己的“大礼”。

“诶,在我乞活军不兴这一套。”安陆山的大手钳住孙岩的胳膊,将他提拉起来。

“诸位大帅可愿接纳我这位酸腐文人……”孙岩没了刚进门的自信,反而有种看清大佬的羞涩腼腆。

“我们也不是什么胡乱杀人的恶魔,有愿意听我们说道理,还能听进去的聪明人,我们也是愿意接纳的。”

“如此说来我也是乞活军一员了!”孙岩喜笑颜开。

“当然,不过也不知道你想干文还是从武。”『安陆山』说。

“无论文武,但凭大帅吩咐!”

“那就做文职吧,最近乞活军就来了两百多个新人,虽说一百多人是干文职的,但要填满新占的几个县远远不够。

“我西部战区眼看着吸引力骤降啊。”

“干他马的北部战区,人都被尼玛要杀鞑子的志愿兵抢去了!我们乞活军以后也要大作宣传,把新人都抢到手!”

西部战区?新人?鞑子?志愿兵?

孙岩心说乞活军不是刚收缴大量钱粮田产么,怎么可能只够招募两百新兵?

另一个大帅补充道,“我们不可能一来给你安排知府、知县的官职,最多给你安排几个村子当个乡长,从基层做起是我乞活军的定制。”

“学生明白,古制便是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学生必定竭尽所学为乞活军效力!”

“好好好!跟懂道理的聪明人说话就是舒服,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若是你在下乡期间贪污腐败、损公肥私,我们一定不会饶你!”

“学生谨遵法度!”

“你的钱财地契都拿回去——我们用你,是看重你的为官经验和思想觉悟,与你奉献的钱财无关,我们也不希望别的士绅看见,以为乞活军可以花钱买官职,你明白吗?”

“明白。”

“另外,交你一件差事。你回去后把你为官期间的事例写成日志,再按照你印象中乞活军官吏应当如何行事,写一个基本守则,也就是教官员什么该做,怎么不该做。”

“学生……”孙岩看着诸位大帅视线投来,立即改换称呼,“属下必定全力以赴!”

孙岩“求职成功”的消息在汝宁周边引起轩然大波,乞活军甚至没要他投献的全部身家。

难道这是乞活军想做大做强,形成稳固的割据政权,所以“礼贤下士”向周边大户传递的友善信号么?

一些受到鼓舞的士绅富户们有样学样,拉着一辆辆地契与金银来到府衙门前,请求乞活军大帅见面策对。

他们也有诸多治国平天下的良策,急需一个施展抱负的舞台。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