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隆万盛世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1278有矿

书名:隆万盛世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1

“这里是大明广东,然后是福建、浙江.”

俞大猷手指点在海图一角开始给李如松讲解起来,“从广东出海南下直奔吕宋,补给后走旧港,穿过满次加海峡就能到勃固”

俞大猷把整个海上旅途告诉了李如松,而李如松也是第一次知道大明之外还有如此辽阔的土地,特别是海洋,对李如松的冲击是巨大的。

“这里是缅甸,那这里是哪里?”

李如松对辽东地形比较熟悉,可是对西南,他以前看到的都是明缅边境,而对周围是完全陌生的。

“那是暹罗、老挝,这里是安南。”

李如松手指指着的地方,就是东南亚,于是俞大猷又把这些国家,还有那些海岛上的王国也都和李如松好好说了说。

“你说旧港也是我大明的疆土?”

听到俞大猷提及旧港,李如松觉得有些熟悉,但又想不起来。

毕竟,这块飞地对于大明人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都百余年没有关注过那里。

“旧港之前百余年就脱离了大明,在下西洋完全停止后,旧港就被外藩占据。

这次我们也是奉旨巡逻旧港,重新将其纳入我大明版图。”

俞大猷颇有些自豪的说道。

“提督大人,大哥,你们在看什么?”

俞大猷和李如松看着面前的地图,李如柏刚完成清点任务,过来是看到了。

不过李如松没有回答,只是摆摆手,示意他不要管,但是眼睛就没离开这份海图。

李如柏无奈,但还是开口小声说道:“箱子里的财物已经清点完毕,我让他们封箱。”

“好。”

这次,李如松总算给了回答。

“提督大人,这边有事那里?”

“榜葛剌。”

李如松指的位置,也就是后世的孟加拉,此时还是孟加拉苏丹国,大明称其为榜葛剌。

俞大猷统领水师,虽然朝廷还没有让他们继续往西航行,到访三宝太监到过的地方,但他还是经常看海图,熟悉西面那些国家。

“榜葛剌国家不算大,它的西面还有个庞大的国家叫印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竺。”

俞大猷继续说道,“不过朝廷没有旨意让我们继续西行,所以这次缅甸之战后,我们就要返航。

届时,我会在勃固和达贡留下一支船队,巡逻保护缅甸沿海。”

对于这支水师是否要接受李成梁的命令,朝廷并没有明确旨意,所以俞大猷也没有多说,还得回去后上奏此事才能定夺。

如果将其纳入缅甸卫所,自然水师就会被划拨给缅甸。

但是也说不好,魏广德明显是打算让水师脱离卫所,或者说陆师,单独成军的。

“倒是,水师还有万余战兵,都会进驻勃固和达贡。”

俞大猷开口说道。

“提督大人请放心,此两城暂时由水师兄弟们驻守就是,我们上奏朝廷,等朝廷有了决断我们再执行。”

李如松很干脆,他倒是对这两城没有放在心上。

之前和俞大猷商议时,俞大猷就提到这两个海港城市,水师需要驻军,水师的战兵也会进驻。

其实,潜意思就是暂时不希望李如松派兵马进城。

毕竟,一个城里出现两部人马,很容易发生磨擦惹出祸事来。

明军窝里斗的本事,不管是俞大猷还是李如松都是心里清楚得很。

说起来,似乎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存在这样的矛盾,三军之间为了争夺国防资源,大多相互不对付,无出其右。

现在大明的水师其实也没有完全脱离卫所,但是明朝卫所之间的矛盾,其实也是存在的。

这些细节,都是魏广德早前没有考虑到的,也只有下面发现以后上奏,最后由兵部拍板确定制度。

这其实很重要,特别是战时,谁听谁的命令。

现在,李如松就是表明在朝廷明确以前,他不会派兵接管这两座城池的城防。

这里面,自然也是因为不管是李成梁还是俞大猷,背后都是站的同一个人,下面内斗的话,上面就不好看了。

“对了,提督大人,我看这海图,如果水师走这里绕行,是不是更快,距离更短?”

李如松指着安南和暹罗沿海问道。

俞大猷明白李如松的意思,笑道:‘确实,如此走距离最短,时间也会更少,不过缺乏补给点,航行风险有点大。’

“是因为水师在这里没有海港吗?打下来就是了。”

李如松不解说道。

看海图也能知道,那些国家都小的很,听说之前也没少受缅甸的掠夺,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些国家根本就没什么战力,只要大军开过去,还不是手到擒来的功劳。

刚刚下缅甸,此时李如松也是信心爆棚的时候,自然也想累积更多的功劳,为自己谋取更好的封赏。

“如松,你的意思我懂,非不能实不行。”

俞大猷摇头笑道:“我看你也是读书之人,当听说过太祖‘不征之国’之事吧。”

“提督大人的意思,他们都是太祖定下的不征之国?”

李如松心里一惊,这才了然,怪不得俞大猷不打这些国家,只是要个海港而已,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

知道是太祖的旨意,李如松也不能继续说下去了。

“其实,也不是说不征之国就不能打,但得看情况。

成祖时,不是就打过安南,那也是不征之国中一个。”

俞大猷笑道,最后手指点在海图上福建外一个海岛上说道:“这里名曰小琉球,也是太祖不征之国之一,但现在此地已经是南海水师的营地,整个岛都是。”

俞大猷的话,让李如松开了眼界。

成祖打过安南他是知道的,不过后来明军败退他也很清楚,民间还都在说是因为没听太祖之言,才让明军在安南损兵折将,所以祖训得听,还要认真执行。

不过水师不声不响就把小琉球给占下来了,李如松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个事儿。

朝中知道的人本就不算多,大家也被打了招呼,不要过多议论。

所以,李如松也是到现在才知道这个事儿。

于是好奇问道:“提督大人,那朝中就没人反对,小琉球也是不征之国之一啊。”

“什么不征之国,小琉球岛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国王,就一些大大小小的村庄各自为政,所以内阁才下了命令,以剿倭的名义进驻东番,现在朝中凡是说东番岛,其实就是小琉球。”

俞大猷笑道。

“哦,原来如此,直接名字都改了。”

李如松微微点头,如果继续使用小琉球,怕是朝中也会有非议。

说是东番,大部分人怕是一时半会儿而反应不过来。

“至于西边,如松,你最好也别多想。

我记得早年魏阁老曾说过,大明疆域基本已经定型,除非有更快捷的通信方式,对于遥远地方如果不能建立有效联系,朝廷就很难有效控制。

就如同前朝元帝,大军西征,据说西去数万里之遥,天高皇帝远,元帝根本就没法控制,最后还不是只能脱离元帝控制,分裂成若干王国。

如果当初西去大军还在,太祖北伐怕也不会那么容易成功,划江而治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俞大猷也很看好李如松,年轻有拼劲,所以把过去魏广德和他书信里提到的事儿也说了下,就是因为他看出来李如松不是个安分的主儿,说不定还会打西边榜葛剌,甚至印度的主意。

倒不是不能打,主要是朝廷很难实施有效控制。

单单就是缅甸,其实也不好控制,否则当年也不会在这里划分几个宣慰司进行所谓的管理,直接就划为行省了。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提督大人,受教了。”

李如松不笨,知道是俞大猷在教他,急忙躬身抱拳行礼道。

最后一批财物清点完毕,该装箱的装箱,该封库的封库,清单一式三份,都有李如松和俞大猷的签字画押。

水师和陆师各自保留一份,还有一份则是准备飞报京城等候命令,李如松还从俞大猷手里要了一份南海海图。

下午,李如松就去看装车的粮食,数百辆大车,由李如桢率领五千明军北运阿瓦城。

第二日,大军北上,长长的车队带着庞大的粮草远去。

第三日,俞大猷率领南海水师官兵在码头登船,顺流而下直接往勃固城而去,不过码头上还是留下几条福船等待李如松差遣。

现在,东吁城里只剩下李如松和李如柏二人。

临时府邸里,李如松也正在敲打兄弟。

“如柏,我知道你的想法,但是你想过没有,俞大猷都不敢打那些东西的主意,你又凭什么认为你可以?

就算是爹在这里,怕也不敢这么做。

不止是有财物清单,更是那些东西如果我们持有,那就是逾制,一旦泄露可就是杀身之祸。”

俞大猷离开东吁城不过两天时间,李如柏就不断围着仓库打转。

李如松派身边亲兵盯着,知道情况马上把兄弟叫到跟前来一番教训。

此时,李如柏就站在下面听着大哥的训诫,虽然知道大哥说的有道理,可他就是不服。

家里几个兄弟,凭什么最好的都是大哥的,他们连点汤汤水水都不能喝到。

也不说拿多少,雁过拔毛总行吧,一箱子挑点东西放进自己口袋里,京城那边未必就会发现。

看到老弟的表情,李如松知道怕是很难说服自己兄弟,除非用以前在辽东的手段,那就是把人揍一顿。

不过现在缅甸刚平,甚至战事还未结束,他还真不能因为老弟有错,上去就是一顿老拳。

他其实明白父亲的安排,他是家族下一代领军之人,家中所有资源都会倾斜给他,让他能走到更高的位置,好继续光大门楣。

小老弟儿只是求财,那就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好了。

只思索片刻,李如松就有了主意,开口对李如柏说道:“这样,你带三千人马出去巡视。”

“大哥.”

李如柏急忙开口,但直接被李如松挥手打断,继续说道:“还记得南下路过那几个寺庙吗?”

“嗯?寺庙?”

李如柏一愣,他先前以为大哥要撵他走,可现在听到大哥提到寺庙就是一脸迷糊。

“那帮手脚快的,听说从那些佛像上弄到不少金箔,不是一个寺庙,而是所有寺庙皆如此。”

李如松已经说得很是明确了,李如柏哪里还不知道什么意思,让他带兵出去打野,不由得心里就是一动。

据说那些佛像是真的金身,那得是多少金子。

想到这里,李如柏开始搓手,已经跃跃欲试起来。

“想好了,钱财不是非得冒险才能得到。

这缅甸刚打下来,发财的地方多得是,没必要提着脑袋去搞银子,你说呢?”

李如松循序渐进的诱惑道。

“大哥,不用说了,兄弟我懂,我听你的,不去想那些东西了,我带兵出去巡视。”

李如柏急忙表态道。

好歹他还是能分清楚的,大哥说的没错,缅甸佛像都用金身,那说明这里的百姓手里应该有不少金子,想点办法还能搞到不少。

“还有,那些箱子里的宝石,你想想,小小一个缅王就能弄到那么多宝石,这说明什么?”

李如松可不打算这么简单就过去,而是继续说道。

“有矿。”

李如柏双眼放光说道。

“哈哈.”

李如松大笑着点点头。

李如松其实也和老爹、兄弟们一样贪财,只不过他和老爹贪财不完全是为了穷奢极欲,他并没有那么多欲望,而是为了养家丁。

这个非常耗钱,不搞到财路就只能像以前在辽东那样,通过克扣士卒军饷和走私,甚至在辽东欺行霸市垄断商业的办法来筹集经费。

缅甸这里这么多金子和宝石,让李如松自然而然想到这里应该是有矿的,特别是宝石矿。

他可没少听人说缅甸的宝石,连宫廷都派人定期前来采购。

把金矿和宝石矿抓在说理,就能为家族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富。

有了银子,养家丁队就有钱了。

李如松其实想的挺不错的,他已经和冯保、魏广德想到一块去了。

相对于缅甸丰富的矿产资源来说,到时候也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

任何一家想要一家独大也是不可能的。

别看冯保在内廷是第一人,甚至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为过,可真能影响到缅甸吗?

这里可是山高皇帝远,京城其实也不好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