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隆万盛世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1176失魂落魄

书名:隆万盛世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1

不管承不承认,就李成梁所做的一切看来,他的大局观似乎都超过马芳、俞大猷等将领。

像这三位在大明名气很大的中后期武将,大多都是针对敌人制定合理战术,取得战争的胜利,攻防战都打得很不错。

但是,他们对于开拓大明疆土所作出的贡献,则比较有限。

虽然李成梁在后期,第二次出镇辽东时,选择放弃他主建的宽甸六堡,让大明之前向北扩张的努力付诸东流,许多人也因此认为建州女真的崛起,正是这个失当的命令导致的。

但客观说,当时大明在辽东的兵力严重不足,主动收缩防线其实并无不妥之处。

大明援朝战争,把辽东精锐损失巨大,还没来得及补上,所以当时明军应对建州女真的扩张,兵力应对上确实捉襟见肘。

纵观李成梁一声戎马,或许唯一的失误就是错看了努尔哈赤,给了他机会。

由此得出,老话「斩草除根」是真的很有道理,哪怕某些时候显得似乎有些残忍。

和线贵告辞,李如松登船,向着河对岸驶去。

座船之后,一大串大小船只也满载着腾冲军民跟在座船之后。

「走,我们回城。」

线贵站在码头上,看着李如松的座船过了河中心,这才吩咐一句。

有士卒牵来战马,线贵接过马缰抓住马鞍,随即左脚踩上马镫翻身上马。

从亲兵手中接过马鞭,一鞭挥出抽在马屁股上,战马吃疼先前小跑而去。

马后,一队亲兵快步跟上,向着潞江城而去。

潞江城城墙算不得高大,比腾冲城城墙差远了,一月之期实际上还是有些难度的。

不过好在东门离码头不足一里地,还有明军战船在河道上接应,所以线贵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全。

这么点距离,冲出来还是很容易的。

只要把火器集中到东门,对着围堵的缅军一阵轰击,他就可以带兵杀出城去。

很快线贵就进城,此时原本热闹的街市除了搬运物资的士卒,已经看不到百姓的踪影。

在缅军打到城下时,城中百姓大多选择东渡,逃亡保山城而去。

而城中大户,一些则直接选择往昆明走。

毕竟潞江城的情况他们清楚,后面的保山城怕是很快也会变成战场。

「都查过了吗?城里还有多少百姓?」

线贵马到了城中繁华街市,忽然勒马问道。

身后亲兵快步上前答话道:「大人,城中现在出了军士,已经没有百姓了。

有些百姓不愿离开,都被我们强行驱逐出城。

线三爷他们这会儿应该已经在城东那边开始挨家挨户搜查了。」

「嗯,很好。」

线贵此时脸上完全看不到即将面临大战该有的担忧,而是一脸欣喜之色。

此次和缅甸的战事爆发有些突然,当然,这只是对民间层面而言,其实官府和大商贾早就得到了风声,做了相应的准备。

但就算这样,那些中小商人和大户遗留在城中来不及带走的财物也是非常庞大的。

以战事为由驱逐百姓,目的自然不是为了他们的安全,而是方便线家人带着亲兵四处搜集这些遗留下来的财物。

把东西归拢到一起,通过河边船只运送出去,以后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潞江城反正也保不住,到时候那些商人和大户去找莽应龙讨债好了,与他线贵何干?

潞江城本就是滇西重要的交通要道,他相信此次收获的财物不会少于十万两银子。

看着街市上关门闭户的场面

,线贵此时心情就更好了,这里面可存着不少东西,当初趁着两支缅军兵临城下的机会,才把这些商人吓跑的,都没来得及打包货物,最多就是带着金银离开。

透过门窗缝隙,还能看到货架上摆放的商品。

「走,回府。」

线贵大喊一声,打马就往自己的安抚使府邸而去。

府邸就在潞江城中心,这里四面大街交通方便,通过戒备森严的府门,线贵很快就进了二门。

「棉布二十匹,锦缎三匹」

进入二门里的院子,传进线贵耳中的就是府中下人清点物资的声音,还有就是噼里啪啦拨打算盘的声音。

如同一曲美妙的音乐,让线贵本就欣喜的心情变得即将高潮了。

看着占了大半个院子的财物,线贵叫来一个下人问了几句,知道这是三弟抄了两家城中大户所得。

「啧啧,这帮土财主还真特么有钱。」

线贵也不急着回去休息,乐呵呵走到财物堆里,左看看右瞧瞧。

这些财物当然不是他没见过,但是这么多白捡的东西,还真是第一次。

「这两家还留了几个人看家,不愿意走,三爷就叫人把他们做」

那家人是长期跟随在线三爷身边的小厮,这时候还在线贵耳边小声嘀咕着。

「嗯,知道了,告诉老三,手脚干净点。」

这种事儿既然做了,那就得做干净,不能留下活口,传出去对他的官声不好。

线贵,还是想进步的,一个知府算个什么。

等把城里的财物收拾好,拿出一部分运作一下,应该就够自己升迁了。

线贵心里打定主意,美美的想到。

「还有,叫老三动作快点,人手不够就从府里调人。」

「是,老爷。」

那下人点头哈腰答应一声,随即就跑了出去。

腾冲丢了,下一步应该就是兵发潞江城,算算时间,五天时间还是有的。

城外就有缅军前锋,莽应龙带领的中军应该不会急着赶路,所以还有时间。

五天,足够把大户人家都一网打尽。

至于百姓的那些,就算了,都是穷的揭不开锅的人家,能留下什么东西。

而腾冲城方向,也正如他所想,莽应龙亲自率领的中军拔营,向着潞江城而来。

一路上行进速度并不快,毕竟是十几万人的大队伍,为了避免行军混乱,所以行军速度一直压着,并不是全力杀向潞江。

现在已经失去了突袭的优势,明军已经有了准备。

应该说,除了潞两城被突袭得手外,腾冲这边防守就要严密许多,让缅军快速突进的计划落空。

而且,潞江城其实也是类似的战术,但是明军似乎早有准备般,也被挡在城外。

也是因此,莽应龙就更不会选择开战初期那种突袭的方式攻城了。

明国不是说进兵要杀气腾腾吗?

现在,莽应龙纠集起来的,缅甸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一支军队,就在仿效这书中所说,全军齐整的向着潞江城杀来。

他相信,沿途明军的哨探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定会被大军严整的队形吓到。

那个词儿怎么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这个意思。

大军前队,就是由二十多头战象组成的象兵部队,后面则是大量步卒紧随其后。

他此时就站在大军行进道路一旁的小山坡上,看着麾下缅军的行进,心中不由得豪情万丈。

有这样的军队在手,明国还真未必不能手到擒来。

「大王,你看我

们的军队多么雄壮,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的军队有如此气势。」

罕拔看出莽应龙此时的心情,急忙凑到他身边小声说道。

「是啊,我也没有想到,军队能走出如此气势来。」

莽应龙颇为自豪的笑道。

「这样的军队开到潞江城下,保山城,还有楚雄,昆明,怕是都不用我们攻城,就明军那些贪生怕死的将领就要向着大王跪下称臣了。」

罕拔继续溜须拍马道,这次说话的声音可就大了不少,让身旁其他人也都能听到。

「对,直接把军队开到潞江城去,让明狗看看我们的军容,就问他们怕不怕,哈哈」

「怕是被吓得屁滚尿流,投降的话都说不出口了,嘿嘿」

「明国也就是看着吓人,其实他们那些官儿胆子都小,你给他来硬的,就怕得要死。」

缅军君臣的一番贬损大明的话,引得周围缅军一阵哄笑。

其实,站在这里的人,看到们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了。

「信送出去没有?」

莽应龙看到手下将领这么放肆的大笑,忽然觉得自己作为大王,是不是该矜持点,可不能和他们一样。

于是,莽应龙很快就收起笑容,虽然心里依旧欢喜,看似随意的说道:「信送出去没有?」

他这话是对罕拔说的,罕拔自然也明白是什么信,急忙躬身答道:「大王,昨天我就派人把信送到潞江城去了,明日那线贵就该看到书信。」

「嗯。」

莽应龙淡淡答了句,自我感觉这样好像给人一种莫测高深的意思,想那《三国演义》里所写的曹丞相,应该也就不过如此了吧。

三国的故事,不管怎么说,最后都是曹魏夺得了天下,成为最后的赢家。

所以,莽应龙丝毫没有因为曹操只做了个丞相就看不起他,没有他为曹丕打下的基业,怎么建立魏国。

自己呢

貌似就算最终自己不能亲手灭掉明国,吞并它,也是为自己的子孙在打江山,创造基业。

或许,到莽应里的时候,他就可以坐在明国京城的金銮殿上对着明国皇帝发号施令了。

想到这里,莽应龙嘴角一扬,挂出一副意味深长的笑容。

而此时成都城外,一匹驿马快速奔驰而来,马上驿卒看着城门川流不息的车马行人阻路,大声高喊道:「八百里加急,拦路者死。」

驿卒的喊声,惊动守门军卒,急忙冲到城门口挥舞长矛把路人驱赶到路旁,让出大道中间的区域,旋即快马奔至,直接穿门而过。

这就是兵部向云南发送的紧急军情,驿卒从北京出发,过保定、涞水等地,然后继续向南走阳泉、太原,穿过西安走汉中进入四川境内。

一路爬山涉水,片刻不敢停留,通过建昌府就可以到达云南。

真的是不要命的跑法,一路上不断换人换马,只为了最快速度把公文送到保山去,交到李成梁手里。

算起来,也不过三、四天的时间,就该结束这趟艰苦的行程了。

而此时的李成梁,丝毫不知道情况有变,京城派出来的快马正在紧赶慢赶而来。

他已经收到消息,腾冲卫剩余两千残兵已经过了潞江城,几日后就会抵达保山城。

这样一支败军,他当然不会留在保山城,即便可以因此增加一支防守力量。

腾冲卫军队战力如此低下,留在保山城,他怕带崩其他军队。

所以,刚刚他才召见了云南总兵沐昌祚,让他派这支残兵以后就负责押运粮草。

对此,沐昌祚自然乐意从命,高高兴兴答应下来,心里

多少还对李成梁有了好感。

及时雨,太对路了。

腾冲卫吃败仗,按说他应该狠狠收拾卫指挥才对,可是毕竟有那么一层关系在,那个指挥使的妹妹还是他很宠爱的小妾。

他其实也难啊。

安排到后方去,嗯,其实挺好。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李成梁盘算的方向进行,所以李成梁心里其实也很欢喜。

不过他不知道,他的好心情很快就没有了。

几天后收到兵部急报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潞江城就传来噩耗。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时候命运就是如此奇特,主动把机缘送到他的面前。

而此时潞江城守备府里,潞江安抚使线贵此时失魂落魄的坐在书房里,脚下一张信纸掉落在地也没有察觉。

那封书信自然就是罕拔派人送来的,威胁线贵的信件。

若是平时,线贵只会嗤之以鼻,可是今时不同往日,两军交战时爆出自己曾经三年多前偷偷把一批军械和铠甲卖给缅甸,用屁股想也知道后果会有多严重。

可麻烦的是,当初自己确实因为这桩生意和线贵之间有过两封书信往来。

信中是否有明示这桩生意,线贵也有些记不得了。

但是对方既然把威胁信送到自己手里,显然是有恃无恐。

大明和缅甸,那些本就无法无天的土司当然无所谓怎么选择,可他不行。

他知道大明的实力,若是真和缅甸较真,缅甸必败无疑,差异不过就是大明需要付出的代价不同。

而且,他还不是普通官员,因为潞江城位置的特殊性,他是知道朝廷老早就有准备的,李成梁的到来根本就不是意外遇到,而是朝廷的布置。

甚至,他还知道川贵等地的大军已经进入云南,只是具体布置在哪里无从得知。

所以,线贵从未想过投降缅甸。

这个节骨眼上,对方拿出这么一份致命的证据,一时间让他无从选择了。

免费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