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隆万盛世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1167争取

书名:隆万盛世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1

旧港码头,此时南风呼呼刮着,码头上人头攒动。

码头上一队队士兵列队登船,而在装满一船士兵后,很快就会离开让出码头,后方就会有别的船靠过来,继续上人。

大明南海水师并没有组建专门的陆战队,所以自然没有运兵船。

这个缺点,已经被俞大猷注意到,所以此次回去就打算为水师打造一批专门的运输船,可以运送士兵和车马。

以后若有战事,直接调运兵船运送陆战队到战区就可以了。

当然,这个时候他们还不叫陆战队,而是叫步战营,俞大猷打算从沿海卫所挑选精兵组建一支专门的募兵营用于作战。

「子龙,旧港就交给你了,在朝廷没有下旨前,按照你的想法弄。

对那些地方势力,听话就算了,若是不听话,就果断处置。」

俞大猷看了眼远处送行的人群,小声对邓子龙说道。

水师大队抵达旧港后,庞大的船队无形中形成了巨大的压迫力,让当地的世家大族们感觉到恐惧。

谁能想到,都百多年不曾下南洋的明朝水师还能有如此实力。

近三百艘大小战船,特别是其中百艘都是大型福船,这样的实力在南洋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实力。

别看夷人或许能够凑出二三十条武装商船,战力也是不俗,可是和明军水师怼上,胜算也是不大。

又不是没打过,葡萄牙人两次和明军交战都是以失败告终。

西班牙人倒是聪明,没有选择和明军交手,一是知道葡萄牙人的结局,二就是看到了明军的实力,自然没有了打一场的心思。

否则,半个吕宋岛,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交出来的。

不过,俞大猷还是从旧港潜伏的锦衣卫密探那里获得了一些消息,知道这里的十三家大家族打算奏请朝廷,由旧港选出宣慰使,把这里的控制权还是交给他们。

好吧,俞大猷都懒得去管他们,反正这是朝堂上那些人商议的事儿,只要这些地头蛇不给他找麻烦就行。

只要不闹事儿,服从他们管理就好。

现在大军离开,顺道还带走飞龙营去缅甸,在旧港就只剩下邓子龙本部十条战船和千余士兵。

这点兵力,若是十三家联手发难也是不够应付的,但是若各个击破还是没问题。

所以,俞大猷才会这么一说。

毕竟,锦衣卫收集到的情报就未必准确,其中若有居心叵测的家族,后果难料。

顺着俞大猷的目光,邓子龙看了眼远处那十三家的族长笑道:"大帅放心,我晓得的,他们任何一家若有异常,我就先把人拿下再说。"

其实不止是邓子龙,南海水师里许多将官都感觉到了,这些在南洋生活的汉人,其实对大明归属感很低。

特别是那些已经在此地扎根几代人的家族,这样的理念就更深。

毕竟,当初他们可是因为各种原因才背井离乡到的南洋,对大明的感情自然很淡漠。

或许一开始看到他们的到来还很欣喜,毕竟周围和他们一样长相的人不多,乍一看到就很是热情。

可时间处久了,一些想法就变了。

特别是在吕宋和旧港要实行大明的律法,不再是他们商量着来办事,让他们失去了很多权利。

「还有就是北面的亚齐王国,你也要时刻关注着。

虽然魏阁老只说要恢复旧港宣慰司,可这苏门答腊岛上,大半土地都是这亚齐王国的,只有南面才属于旧港。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睡,听说这亚齐王国一直都对马六甲城虎视眈眈,若有机会,

可一并拿下。

兵力不够,就从吕宋、苏禄国借兵。」

俞大猷这么说,自然也是不知道此次去缅甸会耽误多长时间,以后水师主力和朝廷的联系,就要依靠旧港作为中转站,大体路线就是旧港到玳瑁城再到福建这么一条海路。

至于走南海,距离过长,需要大船才可以携带足够的物资,其实并不方便。

「大帅放心,若是有可能,我会拿下整个亚齐王国。」

邓子龙抱拳答道。

若是能够完整拿下苏门答腊岛,自然是最好的。

随着明廷收回巨港,原先巴章王国的实力已经彻底退出了苏门答腊岛,龟缩到爪哇岛,周围的局势也因为大明的介入变得稳定起来。

终究是传统意义上的宗主国,不管现在这些王国国王是否承认,都不敢反对大明的决定。

码头上集结的明军都已经上船,为此已经耽误半天时间。

整备完成后,俞大猷也上了自己的座船,在邓子龙等人的欢送下,水师船队离开旧港,想着西北方向行去。

此次明军的行动并没有保密,所以在知道明军水师要过马六甲海峡进入西洋后,当地十三家族长还曾找到邓子龙,想要派出商船跟随大军行进,沿途贩卖商品。

那里已经是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即便是他们,平时也不会派出商船进入到那片海域。

海商和海盗只是一字之差,但其实又有什么差别。

货物不运送到马六甲城进行贸易,而是想直接进入西洋诸国进行销售,路途上风险难料。

实际上旧港华商早就经营过这条航线,只是想把货物运到中东***国家进行贩卖,但是能够安全返航的船只太少,现在几乎已经绝了西行做生意的打算。

只不过在知道此次大明水师西行并不是二百年前那样的远航,而是奔着收拾缅甸去的,各家族长这才作罢。

马来半岛和南洋的距离,因为海贸的原因,联系还是非常紧密的。

搜易,这些年缅甸的崛起,和在马来半岛的扩张,南洋各方势力其实也是心知肚明。

有大明对缅甸动手,各方也就乐见其成。

不管缅甸是否有对南洋的心思,反正这样极具侵略性的国王,绝对不是邻邦希望看到的。

水师离开后,邓子龙当即命人把旧港码头一分为二,把靠近军营方向的一半泊位划入军事营地,以后只对明军水师舰船开放。

而另一半则供来旧港停靠贸易的商船使用,同时也按照月港的规矩,建立了临时钞关,对进出货物开始征税。

而此时,因为旧港宣慰司重建,围绕旧港税收,明廷高层也展开了角力。

虽然魏广德最初就提过,不管是东番还是吕宋,亦或者旧港,所得收入皆作为南洋水师供养所用。

但是月港在税改后,已经展现出强大的吸金能力,自然被内廷和户部更加看重。

旧港的位置,虽然在朝中大佬们眼中,貌似不如月港,毕竟远离大明本土,货物有限的,但架不住处于进出西洋的关键通道上。

实际上,朝廷已经有意让旧港取代马六甲,从葡萄牙人手里夺得对西洋贩卖货物中转站的地位。

随着大明海贸这些年的发展,在京城高高在上的官员们多少也意识到海贸的重要性,太来钱了。

而大明对外输出的货物,大部分就是运往马六甲城,再有那里的夷人商人收购贩卖到西洋诸国。

但就是凭借这样的转手贸易,就让马六甲城赚的盆满钵满,自然就让人眼红。

一开始还只是大明海商对这样轻松赚银子的方法眼馋,久而久之自然就流

传到京城,朝廷高层官员们耳中。

和马六甲城近在咫尺的旧港,自然也是有这样潜力的。

之前,旧港还是文官集团口中的禁忌之地,毕竟在他们的影响下,大明曾经的海外领地就莫名其妙的没了。

朝廷既没有下旨废除旧港宣慰司,也百年里对那里不闻不问,就好似遗忘了般,不得不说是大明官员的一个污点。

何况旧港早在英宗时期就被周围藩国侵占,他们就更没理由再提起。

即便责任不在他们身上,可终归很是难堪。

现在南海水师发回消息,已经恢复旧港宣慰司,并晓谕周边,大明算是重新夺回这块被遗忘的领地,自然官员们心思就活跃起来。

「魏阁老,朝廷的情况你不是不知道,这些年来为了支持南海水师发展,东南沿海各省调集大笔银钱支应着。

这些银钱,其中近半都是应该运抵我户部的。

如今水师有成,自然就该逐步减少对水师的投入,朝廷各处都需要银钱。」

户部尚书王国光和魏广德相向而坐,大谈朝廷财政的困局。

这次来内阁,就两个意思,一是以后朝廷对南海水师的银钱支持肯定要减少。

工部出银子给水师造船他管不了,但是户部那份银子,以后是不打算给了,而是要让东南各省运回京城。

至于地方上出的部分,那是水师和地方上的事儿,户部也不打算过问。

魏广德就静静坐着,等待王国光下文。

他也不是一点风声都没有,户部打银子的主意,自然也是户部召集五品以上官员商议后的结果。

魏广德虽然没在户部当差,可在吏部的时候多少也拉拢了几个人,这些年下来他们也算挤入了户部的权利圈子。

户部对东番岛、吕宋和旧港有个讨论,得出的结论是东番岛就是无底洞,不知道要砸进去多少银子才会有成效。

他们倒是能接受,水师是因为造船的木料缺乏才对那里产生兴趣的说法。

实际上,东番岛现在的实际情况,已经在京城广为流传,那里并不是独立王国,没有国王和朝廷,而是有些大小不同的部落划分了一些地盘。

所以,大明吞并东番岛在朝堂上几乎没有引起什么议论。

只不过要定县设府还早了点,一旦设置官府,就得为当地百姓生计考虑,即便可能增加一点赋税,但都不够朝堂投入的。

这种情况下,户部自然不愿意插手,而吏部态度也是类似,以百姓为教化的理由,不愿意设立府县派遣官员,而是把皮球踢给礼部。

而礼部则以吏部没有设置官职为由,不肯举荐教谕去那里。

其实不管是礼部还是吏部,心里都清楚的很,没人会愿意去那个地方。

所以,对于把东番岛划入南海水师直管,几乎没人反对。

烂摊子丢出去,那才是为官之道。

而这个时候的东番岛,对于水师来说确实也是个烂摊子。

别看后世对土地如何看重,可这是在十六世纪末,这样的土地遍地都是,真的没啥吸引人的。

若不是东番岛地理位置特殊,但凡距离福建再远几百海里,魏广德都不会费心去经营那个地方。

而户部对吕宋的分析,则是认为玳瑁城取代马尼拉城的机会不大。

西班牙商人在东亚海域经营的航线是马尼拉城到月港再到倭国这条线路,所以就算大明把货物运到玳瑁城进行交易,也未必能把西班牙人引来。

人家的海船可以经营月港到倭国的路线获利,足够抵消增加的费用。

除非废除月港,月港

货物直发玳瑁城,西班牙人只能在那里购买大明商品。

但是月港如今已经是「天子南库」,想要废除月港通商口岸的地位,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不止内廷会反对,内阁也不会支持。

玳瑁城或者说吕宋的优势,更多还是体现在军事方面而不是商业。

正如消息传回京城后,魏广德在内阁所说,西班牙人在马尼拉城,葡萄牙人则是占据马六甲城,而大明如今在玳瑁城和旧港都有驻军,则可以就近监视两地夷人动向。

对于这两国,现在大明朝廷已经能分清楚了,知道过去他们口中的夷人,其实是西洋两个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甚至他们一东一西来到大明的原因,在朝堂高层也已经不是秘密。

瓜分世界,开什么玩笑。

大明虽然没有对外扩张的打算,但是也绝对不是任人宰割的,所以自然是生起了防范之心。

南海水师必须维持,就近监视也势在必行。

总之,大明的藩属国范围内,是不能容许他们继续扩张,夺占大明的藩属国领地的。

至于藩属国以为的领地,还是算了,大明暂时没有那么多财力支持向外扩张。

自身内部问题多多,那里有能力扩大地盘。

东番和吕宋都不行,相对来说旧港的位置优势就出来了。

毕竟到大明的商人,不止有夷人,还有阿拉伯商人。

大明货物集散在旧港,就能吸引他们的到来。

到时候,就算葡萄牙商人不愿意,也不得不选择到旧港来做生意。

果然,王国光接下来的话,就是户部想在旧港设钞关,对进出货物收税。

魏广德知道很难阻止,只能在税银分配上争取更好待遇。

免费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