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隆万盛世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1204争创卫生城

书名:隆万盛世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1

下午,王之垣就穿戴好官服,离开顺天府衙门坐上轿子去了皇城。

因为是内阁相召,皇城门口的禁卫自然不会拦下他,何况人家可是三品高官,也是能上殿面君的大人物。

进入内阁,他直接被门口等候的中书舍人带到魏广德值房外,卢布已经等在这里。

见到王之垣到了,马上迎了过去,见到他就陪笑道:“王大人到了,快请里面进,老爷一直等着呢。”

“卢布,今日魏阁老召我来此有何事,你先给我透个底儿呗。”

王之垣在京城算是和魏广德走得比较近的,自然也来过内阁,特别是遇到京城出现一些突发大事儿,他都得参与协调。

所以,见到卢布,两人说话也比较随意。

虽然卢布和他地位差了十万八千里,可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一般人还真不好低看了卢布这个能在魏阁老面前说话的红人。

“集体我也不太清楚,今儿早老爷到了值房后不久,就去了隔壁说了还一会儿才回来。

回来后就给顺天府和兵部、工部下了帖子,估计就是这个事儿。

哦,对了工部江治江侍郎已经到了,兵部那边应该是孟侍郎过来。

到底是什么事儿,我还真不清楚,老爷没提过,但应该不是坏事儿,老爷今天心情并不差。”

卢布只是小声说了句,就带着王之垣直接进了魏广德值房。

“魏阁老,江侍郎。”

王之垣进门就冲屋里两人拱手行礼,魏广德、江治也都起身还礼。

“尔式稍等片刻,兵部的人来了,我们就说今日的正事。”

相互行礼后,魏广德就让王之垣坐下,乐和和对他说道。

“魏阁老,你还是先说说吧,到底是什么事儿,也好让尔式安心,不然我还不知道是不是我顺天府哪儿没做好。”

王之垣看看魏广德的笑脸,也是笑着回道。

“是啊魏阁老,到底何事,先说说,也好让我们有个准备。”

说话的是江治,他本来主要工作是督促运河河工,不过因为朱衡身体不好,所以被叫回京城,随时准备接班。

私底下,他们也都是以表字相称,不过这是在内阁,江治就改称魏广德为魏阁老了。

看到两个人都想知道今天是什么事儿,魏广德也不是个喜欢卖关子的人,只是微微沉吟就把今天自己想到的事儿简单说了下。

“清理京城卫生?”

听到魏广德的想法,江治和王之垣都愣了愣。

是的,他们自己的府邸和衙门里,都是有人打扫的,自然干净整洁。

至于这北京城嘛,地方太大,自然没有想过。

和大家一样,他们这些人其实早就习惯了,哪个地方不是这样?

也就是因为习惯了,所以即使是魏广德这个来自后世的人,这么多年了,也就是今天才意识到大明卫生状况堪忧,也难怪古代动不动就闹瘟疫,死许多人。

虽然卫生做好了,并不代表就一定不会发生疫情,但总比不做好。

最起码,生活在北京城里,可以享受到干净卫生的环境,难道不比这个脏乱差的京城好?

当然,中国人也是好面子的,自然自持礼仪之邦,又是千年文明古国,总得有点超越同时代其他文明的地方。

环卫,似乎就是个不错的路子,看得见摸得着。

大航海时代来临,地球神秘面纱被揭开,以后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会更多。

等到海外藩使到京,看到干净漂亮的北京城,他们会是个什么感觉?

记得后世看到过,马可波罗可是在游记里把中国夸成一朵花。

让这些夷人,从走进京城城门开始,先领略下大明的气魄也是好的。

说话间,魏广德就把写好的章程拿了出来,交到王之垣手里。

这事儿他是主抓,自然要第一时间看到,有什么问题也好尽早提出来,该协调的协调,该出主意就出主意。

毕竟,后世的环卫工作已经很成熟了,套用过来就好。

其实,不管是什么事儿,有多难,只要有钱,都能解决。

王之垣拿到章程展开阅读,一边的江治也坐不住了,直接凑到近前一起看起来。

到现在他还在想魏广德说的搞好京城卫生是个什么意思,一个家打扫一下好理解,把垃圾清理丢出去,可一座城

“让百姓在甲长里长监督下自觉清理房前屋后垃圾,统一运到各坊市垃圾点,有官府招募专人进行清理出城衙役出动检查各处卫生.京城各大街道建公厕,招募粪工每日早晨运走

这个,好像现在就有做这个活计的。

大街上粪便垃圾全部清运出城,这得多少人力,还有沟渠疏通.”

江治越看越觉得头大,魏广德的章程可谓把四九城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想到了,不过看到最后,所有进城牛马都必须在屁股上套袋子,免得畜牲粪便随意排泄就直皱眉。

以前可没有这样的规矩,多麻烦啊。

不过想到街市上那些东西,江治又觉得似乎套上还是很好的。

还有,顺天府招募这些负责卫生的差人,他们的工钱就是沿街商户承担,根据地段和位置由官府差人收取,名为卫生费。

最后,就是对所有违规行为进行的处罚,比如垃圾不运到坊市设置的垃圾场随意丢弃,罚款。

牛马不套粪便袋子,罚款。

大街上不入公厕随意大小便,罚款.

有权罚款的差人包括官府差役,五城兵马司和巡捕营官兵,罚款收入一半归衙门,一半交卫生费里面。

也就是罚款罚的多,他们自己的分成也多。

魏广德知道,这种钱肯定不会直接给抓到人的官兵,衙门里上官肯定要先分一块,剩下才会给他们。

但是,只要有钱拿,这些人就会很负责的去做。

魏广德写的章程之全面,几乎把王之垣和江治能想到的问题都提到了,也解决了。

其实,清理城市卫生和清理各家府邸也是一样的,那就是规矩。

只要规矩立起来了,那以后好多事儿就好办了。

“魏阁老、江侍郎,王府尹,让你们就等了.”

两个人还在边看边思考魏广德章程的时候,兵部孟侍郎到了。

几个人相互行礼寒暄几句,很快就进入正题,魏广德又简单把意思说了一遍。

“魏阁老,五城兵马司和巡捕营那边,一定全力配合此事。”

听到是要在京城搞什么卫生工作,由顺天府住持,工部和兵部只是协作,他自然不会多话。

不过,在王之垣和江治看完那份章程后,孟侍郎也拿过来看了眼。

虽然觉得有些新奇,但也没多话。

兵部在其中差事儿不多,回去给那两个归兵部管辖的衙门行个文,让他们听顺天府招呼就好了。

等他们从内阁中离开以后,内阁次辅魏广德召集顺天府和兵部、工部的人研究,搞好京城卫生的消息就不胫而走。

所又知道消息的人,首先都是感觉到新奇。

全城卫生,多麻烦一个事儿。

对于官员们来说,自然没多少想法。

因为他们一天时间大部分在衙门里,剩下的也都是在酒楼或者其他府邸,至于回家,那就是睡觉的地方,都是有人打扫的,也算干净。

虽然街上脏乱差他们知道,但大部分时候他们都在骑马坐轿,倒是少有在大街上行走。

至少,有了官职的人是这样。

毕竟,有了官身的人,都有皂吏银子可能,也就是雇人做事。

虽然有些家世普通的人会省下这笔银子,用来供自己在京城的花销,但直接走在大街上的官员还是比较少的。

所以,他们见识过四九城雨天的场景,但却很少尝试,自然体会不深。

倒是衙门里的吏员感觉颇为兴奋,因为他们地位低,福利差,而且还是办差主力,不管刮风下雨他们都要上值,可是没少受卫生影响。

想想街上变得干净了,貌似下雨天就不用深一脚浅一脚赶路,打这伞还要盯着路面,好像,挺好的。

而此时的顺天府,王之垣回到府衙,马上派人通知大兴和宛平二县县令来府衙议事。

此事已经得到首辅认可,也是好事儿,自然不会拖着不办,所以第一时间就召人开始商议,打算尽快布置下去。

而兵部也是,回去就行文,让那个京城的衙门全力配合顺天府工作,搞好京城卫生。

至于工部那边,虽然看似只有一个部门牵扯其中,但也是事儿最多的,因为魏广德可是在下午临时加入一条,那就是整个四九城的排水沟渠都要清理,不合理的地方还要修改。

是的,虽然永乐朝营造北京时,对京城进行了详细规划,包括排水沟渠,但百多年过去了,许多地方都有很大变化。

别的不说,但就是外城,当初就是百姓自己搭建的房子,除了几条大街是工部划定,其他大多都是百姓自己搞的,排水沟渠自然是落后的。

当初没有外城墙的时候,自然不算是北京城的一部分,大雨漫水也就漫了,没人在意。

可嘉靖朝建了南城墙以后,那一片就成了外城,已经算是北京城的一部分,自然就不能再对排水工程视而不见。

以前,街道厅也不是没做过,但是都很敷衍,就是修了几条渠道排水,至于能不能满足需要,这他们不管。

反正,就算有人看到了,报到工部,他们去的时候,水早就退了。

这也导致京城人都怕大雨,想想路面啥情况,再一漫水,那简直不敢看,满街都是污秽之物。

当然,这说的主要是外城,内城的排水就要好很多,总不能让水漫到皇城去吧。

官员们的府邸,大多也在内城里。

这次,街道厅得到的指示,那就是江治要住持,认真做好京城排水沟渠和道路的修整。

当然,道路修整排到最后,要先等路面清理干净以后再说,但他们先得把沟渠的规划方案拿出来并实施。

就在京城这边紧锣密鼓筹备卫生大会战,准备把北京城打造成全球最干净城市,第一卫生城的时候,南疆战事依旧在继续。

保山城下尸横片野,随着远处传来的锣声,刚才还在城墙下聚集准备攻上城墙的缅军呼啦啦往回跑,对身后城上明军的弹雨视而不见,只想着尽快逃离到离城两里外去。

缅军维持高强度的攻城已经进行了好几天,这些天各路土司的兵马轮流上阵对保山城发动暴风骤雨的攻势。

不过效果并不理想,最好的一次也不过是有人登上城墙,然后被明军刀盾手顶下来。

再次击退缅军,这本该是大喜事儿,没看到城墙上明军都在欢呼雀跃,庆祝他们取得的胜利。

只要活下来,一会儿就有其他队伍前来接防,他们就可以回到军营里喝酒吃肉,这都是长官们给的犒赏,祝贺他们又打赢一阵。

不过当兵的可以欢呼,而知道详情的李成梁、沐昌祚和罗汝芳却都是笑不出来的。

“李都督,你说这莽应龙为嘛不退兵,还在疯狂发动攻势,难道他还真以为能夺下保山城?”

沐昌祚对这几天缅军完全不顾伤亡的打法搞糊涂了。

虽然是在城里,但城外的斥候已经发回来消息,缅军后军并没有赶到保山城下,而是退回到潞江城。

如此反常举动,只能说,莽应龙应该是接到缅南战事的消息。

但知道了消息,却没有抽调精锐兵马回援,只是让后军退回,前锋和中军各部反复攻城,这就很说不通了。

李成梁没答话,一边的罗汝芳开口道:“或许真如李都督所言,莽贼想夺下保山再退兵,重创我军使其不敢尾随追击。”

“可这代价.”

沐昌祚指着城下堆积的尸体,不断摇头。

“拼凑的三千骑兵,这两天一定要保证供应,他们随时都要出动。”

李成梁没接话茬,而是开口说道。

这话是对罗汝芳说的,现在保山城明军的补给全部由他在负责发放。

“李都督放心就是,昨日开始骑兵的粮草都是足额拨付,还预备了两日的豆饼等物,绝对不会耽搁大事。”

罗汝芳抱拳说道。

“所有部队都带上来打了一场,估摸着缅军也该扛不住了。

这么打下去,那些土司的家底儿怕都要折在保山城下,到时候头疼的就不是我们,而是莽贼了。”

李成梁看着远处重新整队的缅军,淡淡说道。

这几天缅军越冲越疯,都是号角声响起,就不顾一切冲到城墙下,给明军的压力不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