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作者:不敢轻言语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二百一十章 姜子牙与苏妲己

书名: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作者:不敢轻言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22

【苏妲己竟然背锅数千年#历史#商周#苏妲己】

妲己究竟有着怎样的美貌,才能被历代百姓所记恨?她又有着怎样的不幸,才让商朝灭亡的黑锅数千年来都稳稳地扣在她的头上?

从有苏氏部落之女到战败礼物,再到人人唾骂的亡国妖姬,妲己是如何实现这三次“职业转行”的?今天,咱们就一起看看妲己,究竟是亡国祸水还是背锅侠?

故事中的祸国妖妃妲己其实根本不是自愿入宫的。她的“商王宫一年游”的起因竟然是一场战争。约公元前1047年,商纣王将矛头对准了有苏氏部落。

面对战斗力爆表的商王朝,有苏氏部落根本不是对手,不久之后就战败投降。而投降必不可少的财宝、马匹、美女“三件套”,

自然也在不久之后被“快递”到了商纣王手里。其中有苏氏部落的美女就是大名鼎鼎的苏妲己。

因为有苏氏部落的所在位置是当时的冀州,而且据传苏妲己是部落中一个小首领的女儿,所以后世演义的作者就为苏妲己的父亲升了个官,把他塑造成了冀州侯苏护。

这样一来,苏妲己听起来似乎姓苏。但您要是这么认为那可就错了,毕竟苏妲己根本不姓苏,她应该姓李。

当时人们称呼女子时往往将姓放在后侧,比如褒姒姓姒不姓褒,齐文姜姓姜而不姓齐一样,因此妲己是苏氏喜姓名妲。

而“苏妲己”名称中的“苏”,其实是因为她是来自有苏氏部落,所以冠以“苏”字而已。

作为一个战败国的礼物,可以推测妲己刚刚进入商王宫的时候,地位应该不会太高。那么,她究竟是怎么在一年时间内逆袭,从一个“会喘气的礼物”成为让纣王言听计从的“妖姬”的呢?

这就要说到妲己的必杀技——美貌了。能迷惑得了见识美人无数的商纣王,妲己的容貌必然很不一般。

《说文》和《自统》中都记载妲己“白上有黑,黑而有夜”,因此推测妲己的脸上大概是有雀斑的。可哪怕脸上有斑,妲己的容貌却依旧美艳。遇到如此貌美的妲己,纣王秒速沦陷也就不足为奇了。

除了美貌,妲己还“点亮”了发明技能。据传筷子就是她发明的。一次,纣王与妲己正在吃饭,席上有些过烫的食物。

可纣王对于食物温度要求很高,一旦过烫的食物入口,周围伺候的人很可能就要“入土”了。眼看自己的生命将要进入倒计时,妲己慌忙放大招补救。

她用玉簪将菜夹起来,吹凉之后再喂给纣王。这次喂饭让纣王打开了新思路,也让妲己“量暴增”。此后吃饭,纣王负责张口,妲己负责伸手,夹菜。

因此,工匠为妲己打造了一双加长款玉簪用于夹菜,这是筷子的雏形。

然而,在后世的演绎中,妲己发明的可不只是筷子了,连“炮烙之刑”都是她一手发明的。所谓的“炮烙”,就是在铜柱的下方升起炭火,让犯人从铜柱上方通过。

犯人受不了滚烫的铜柱往往会“通关失败”,跌入炭火之中。虽然这项极其残忍的刑罚确实是在殷商时期被发明的,不过发明它的人可不是妲己,而是商纣王。

毕竟《韩非子》一书中记载“纣为肉脯,设炮烙”,《史记·殷本纪》中也写道“祝乃重刑有炮烙之法”,这两部史籍都说明了商纣王其实才是“炮烙之刑”的创始人。

妲己替商纣王背的锅可不仅仅是一个“炮烙之刑”。

比干的挖心惨剧,其实也不该算在她的头上。在周王胡作非为的时候,比干在摘星楼下连续三天劝谏纣王,还说自己之所以敢直言进谏,就是倚仗着仁义道德。

纣王被怼得气不打一处来,当场就要剖开比干的心,看看圣人的心是不是真的有“七窍”。

由此可见,比干是得罪了纣王才坐上了“地府直通车”。妲己借口用比干的心入药治病,因此害死比干应该属于《封神演义》中的文艺创作了。

除此之外,妲己的另外一些罪状,例如见有人赤脚走在冰面上,让人砍下他的脚,以研究他的脚为什么不怕冷;与纣王打赌剖开孕妇的肚子,猜测胎儿的性别。这些也都是《封神演义》中的艺术创作。

那么,商朝的灭亡到底和妲己有什么关系?她为何成了商朝灭亡的背锅侠?要想弄清楚这两个问题,这就不得不提妲己的顶头上司——商纣王了。

作为商朝最后一位国君,商纣王不但还是个“理财小能手”,他剥削百姓,兴建露台,还留久维持肉为林,使人裸行相逐其间。

这些所作所为让他自己掉了一波民众好感度,也让百姓将矛头对准了陪纣王玩乐的妲己。毕竟在当时的百姓看来,纣王搜集奇珍异宝,那必然是为讨好妲己;纣王荒废朝政,那自然是在陪妲己玩乐。

此外,为了讨妲己欢心,纣王还让乐师创作了靡靡之音、北里之舞。这帮妲己招了一波黑。

《史记》和武王伐纣的檄文中还写着“纣为妲己之言而侍从”,这更是把妲己推上了风口浪尖,让她在等级森严的古代背上了“惑君乱政”的罪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接二连三的黑锅砸过来,妲己自然是被钉在了“妖妃”的耻辱柱上。连李白都曾写诗“妲己灭纣,宝女祸州来”,为她的“妖妃生涯”添砖加瓦。因此,武王伐纣之后,妲己也被斩,以安抚民心。

不过,从妲己入宫到商朝亡国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仅仅一年,一个弱女子就能灭亡一国,这未免过于不可思议。所以,您认为商朝的灭亡真的是妲己的锅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姜子牙钓鱼钓上来的offer#历史#姜子牙#封神】

姜子牙靠钓鱼从一穷二白逆袭成一代诸侯,靠的不是彩绘龟甲,也不是占卜。他留下“文王拉车800步,朝江山800年”的传说。

有人说,他是天子的岳父,是天子的外祖父,还是天子的太公。那么,姜子牙究竟有多少能耐?他又是如何靠钓鱼逆风翻盘,从一介布衣一跃成为周朝灭商的杀手锏呢?

要弄清楚这些,就要从渭水之畔的一场偶遇说起。

姜子牙的祖先原本是帮助大禹治水的功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家逐渐破产。等到姜子牙出生的时候,他的家庭条件已经和寻常百姓无异了。

为了谋生,姜子牙也打过许多份工。他当过屠夫,宰不牛;开过酒店,卖过酒。然而,他最成功的一次“投资”,还得是在72岁那一年。

那一年,周文王姬昌在外出狩猎之前给自己算了一卦。原本他只是想问问狩猎的收获,没想到卦象却显示他这次狩猎一定会得到“五星装备”。

据说文王此次所得的“飞龙”“飞驰”“飞虎”“飞雄”,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最佳辅助。文王见此,高高兴兴地出门了。

姜子牙此时也抱着“1号道具”鱼竿,坐到渭水河畔,准备钓一条大鱼。后来的故事大家就都熟悉了:周文王遇到了直钩钓鱼不挂鱼饵的姜子牙,他自愿咬上了姜子牙的鱼钩,成了“上钩的愿者”。

不仅如此,文王还对姜子牙说,周国的钱他的太公武功赶赴,一直盼望着会有圣人来周国,带领周国逆风翻盘。

这个人如今可算是被他给得到了。也是因为一直被太公盼望的原因,姜子牙又多了一个称号“太公望”。

然而,在调到文王后,姜子牙又出了一道“超纲题”。他要文王亲自帮他拉车,文王也不含糊,马上就开始客串车夫。

后世的传说还为这段故事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据说周文王一鼓作气向西走了301步,随后操作失误,意外跌倒。

等到他再站起来时,竟然弄错了方向,开始向东前进,又走了507步之后,文王的体力值告罄,这才停下脚步。

此时姜子牙却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他说文王拉车808步,而他则保周朝江山808年——西周301年,东周507年。听闻此话,文王还想继续拉车,可已经为时已晚。

进入周朝阵营后,姜子牙也很有职业道德地为周朝筹谋。为击败大boss商朝,他提出了两项战略:一是拉队友,把对商朝好感度为零的诸侯国全都拉到自己阵营之中;其二就是提升自己的段位,实行仁政,鼓励生产,训练兵马。凡是能提升战斗力的方法,周文王和姜子牙都照做不误。

然而,在搞这番大动作的同时,他们还要打消商纣王的疑心。此前商纣王就对姬昌起了疑心,还曾把姬昌叫到羑里监狱,让他吃了一段时间商朝的“国家饭”。

所以这一次姜子牙再出奇谋,他让原本与商朝有过节的诸侯国纷纷给商朝纳贡交保护费。这样一来,商纣王自然会以为这群诸侯国已经被他打得心服口服了。

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诸侯们竟然暗中抱团,图谋推掉商朝的“水晶”。

就这样,在姜子牙的筹谋下,姬昌终于达成“成就”,三分天下而有其二。然而,就在周朝养精蓄锐,要对商朝发起冲击的时候,周文王姬昌却突然“残血下线”了。

肩上的重任只能落到周武王的头上。为明确诸侯讨伐商朝的决心,姜子牙还和周武王商议,做了一个讨伐商朝的“假动作”。

约公元前1048年,周武王在孟津举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史称“孟津观兵”。在这次演习中,800诸侯到场,只等周武王一声令下,大军就能直指商朝。然而,他们还欠缺一个合适的时机。

很快,这个时机就到了。商纣王杀了王叔比干,又囚禁了箕子,一下子让自己的人气跌到了谷底,他失去了民心。

而周朝却抓住了这个“天赐良机”。可就在出兵之前,周武王例行占卜。占卜的结果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卦象显示此时出兵是“大凶”。

Yeah,等待已久的时期就要被错过,又是姜子牙出面,他直接踩碎了占卜用的龟甲,还对周武王说:“龟甲怎么能预测吉凶?”

果不其然,公元前1046年,武王兴兵伐纣,周朝取商朝而代之。姜子牙也立下了灭商的一等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姜子牙立下了赫赫战功,周武王自然要为他准备一份丰厚的“年终奖”。这份“年终奖”就是大名鼎鼎的齐国。

姜子牙也摇身一变,成为了诸侯齐太公。降落到新战场齐国之后,姜子牙开启了“击剑模式”。当时天下初定,民心不稳。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除贪官。

当时任齐国司寇的营丘,相当于齐国的大法官,但是他非但不依法办事,反而贪污受贿。姜子牙见此,直接斩杀了营丘,敲山震虎。

此外,齐国地区的贤士黄华氏两兄弟对新生政权不支持、不称臣、不合作,这无疑是在姜子牙的“雷点”上蹦迪。

很快他们就因此坐上了去地府的“列车”。

此外,因为齐国地区的东夷人相当多,姜子牙见此就在当地颁布了“因其俗,简其礼”的政策,也就是说东夷人不必完全遵循周礼,可以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和礼仪制度。

这种齐国版的“一国两制”,很快就收获了当地百姓的民心,齐国混乱的局面也因此成了过去式。

姜子牙的功劳可不仅仅在于稳定齐国,连周朝王室的稳定也有他的一份功劳。约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驾崩,年幼的周成王继承王位。

此时辅政的是周公旦,然而这种安排却让周武王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心生不满。他们决定搏一搏,诸侯变国君,于是这三人联合起来造反,史称“三监之乱”。

然而,他们没想到周成王还攒着两个大招,一个是放在明面上的周公旦,而另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

要知道,周成王还有一个隐藏身份——姜子牙的亲外孙。

他的母亲,周武王的王后,正是姜子牙的女儿邑姜。于是乎,在姜子牙和周公旦的强强联手之下,“三监之乱”还没激起多少水花,就被迅速平定了。姜子牙也在此声名大震。

可能是因为姜子牙每战必胜,平乱有功,后世的传说中还因此给姜子牙安上了一个特异功能。

据说姜子牙离世之前曾让周王在他死后将他的棺木吊在房梁之上,哪里有叛乱,就将棺木的头部转向何方,这样叛乱自然就会平息。

然而百年之后,周平王把棺木从房梁上卸了下来,此后周朝就叛乱不断了。

喜欢诸朝陪我刷短视频请大家收藏:(cwzww)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