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作者:不敢轻言语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一百八十二章 贾诩和诸葛亮

书名: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作者:不敢轻言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22

【一口气看懂三国最聪明的人之一——贾诩#三国#历史#贾诩】

他本是一个谋士,却能搅动天下大乱,让长安变为废墟。他被誉为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曾害得曹操损失惨重,却仍然被曹操奉为座上宾,最终成为曹魏的开国功臣。他就是三国的贾诩。

贾诩,字文和,甘肃武威人,公元147年出生。早年以孝廉入仕为郎官,贾诩性格狡猾,足智多谋,世人评价他有张良、陈平的智谋。

有一次贾诩在回乡途中遭遇强盗,一行数十人皆被抓获。贾诩自称是太尉段颎的外孙,对方果然不敢害他,还与他立下盟约,送礼回去。

公元189年,董卓进京废少帝刘辩,改立刘协为帝。时年四十三岁的贾诩投入董卓麾下,在董卓的女婿牛辅帐中担任府军,曾与李傕、郭汜一起大破孙坚。

三年后,司徒王允联合吕布杀掉董卓,清算董卓余党,坊间传闻王允想杀掉所有凉州人,董卓旧部人心惶惶,李傕、郭汜还想各自出走。在这个紧要关头,贾诩建议他们先回凉州招兵买马,杀回长安,为董卓报仇。贾诩此举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

作为董卓的部下,出身凉州的贾诩早已上了王允的死亡名单,而且他也看出王允在杀死董卓后日益骄傲自负,不得人心,因此他才建议李傕、郭汜杀回长安。

解决掉王允,然而这却让局势陷入进一步的混乱。李傕、郭汜带兵杀回长安后,长安城内士兵叛变,引其入城,王允死了,吕布逃了,而李傕、郭汜在长安城中烧杀抢掠,尸横遍野。贾诩知道这二人难成气候,不足与谋,刻意与他们保持距离,拒绝了高官厚禄,很快离去。

郭汜两人就爆发了内讧,真刀实枪地在长安城里打了起来,李傕还把贾诩找来当帮手。不久,在郭李二人交战之中,长安城几乎成为一片废墟。

刘协在张济、杨奉、董承等人的护送下离开长安前往洛阳。贾诩听说桐乡段煨在华阴驻军,于是前去投奔段煨。虽然表面对他十分客气,但由于贾诩没几天就被段煨部下所敬服,因而段煨心中对贾诩十分猜忌。

贾诩为了自保离开了段煨,投奔了张济的侄子,号称北地枪王的张绣。此时张济已战死,张绣接受了叔叔的部队,奉养了婶母,屯兵于宛城。

在贾诩的建议之下,张绣与荆州刘表联合对抗曹操。不久,曹操出征宛城,张绣投降。曹操纳张济之妻,也就是张绣的婶母。

这让张绣非常不满,用贾诩之计再次叛乱,打得曹操措手不及,兵败逃走。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还有典韦都死于乱兵之中。

这一战是曹操离死亡最近的一战。然而在两年之后,贾诩竟又劝张绣归降曹操了。那么曹操会不会报复贾诩呢?

公元199年,袁绍派人招降张绣,张绣正想答应。贾诩看出袁绍不能容人,并非明主,于是建议张绣归顺曹操。其原因在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

虽然实力不如袁绍,但是志向远大,能不计前嫌,张绣投奔曹操必然能得到曹操重用。曹操见张绣归降,果然不计前嫌,封张绣为扬武将军,让儿子曹均娶了张绣之女。

曹操亲自接见贾诩,高兴地说:“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在之后的官渡之战中,贾诩果然帮助曹操打败了袁绍,统一了北方。

在赤壁之战前,贾诩就建议曹操不要急于打江东,而且应该先经营好荆州,以后不用劳师动众,就可以让江东屈服。曹操不听,果然在赤壁之战中铩羽而归。

公元211年,曹操与马超、韩遂相持于渭南。贾诩提出离间计,使马超、韩遂发生内讧,曹操趁机大败马超,平定关中。

由于贾诩智谋过人,曹操对他非常重用。但是贾诩自知不是曹操旧臣,担心曹操猜忌,于是闭门自守,不与他人私交,也不掺和曹操的家务事。曹丕曾向贾诩求教如何不被弟弟曹植抢走魏王之位,贾诩只说让曹丕好好磨练自己。

后来曹操也找贾诩问立嗣的事情,贾诩沉默不语。曹操问他为何,贾诩回答说我在想袁绍与刘表。曹操知道了贾诩的意思,于是在同年立了曹丕为太子。

曹丕登基后对贾诩封官进爵,拜贾诩为太尉,晋爵为魏寿乡侯。其长子为驸马都尉,幼子为列侯。曹丕向贾诩问计,应该先伐吴还是先伐蜀。

贾诩认为应该先修内政,曹丕不听,执意出征东吴,后无功而返。

公元223年,贾诩去世,享年77岁。

【一口气看懂诸葛亮的一生#三国#历史#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多智近妖,但是为何总是北伐失败?从成都到洛阳,诸葛亮为何会走了一辈子?

政治上的诸葛亮和《三国演义》中的又有什么区别呢?本期视频就让我们按照时间顺序一起走进诸葛亮的一生。

诸葛氏是琅琊的名门望族。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在琅琊阳都。他的父亲诸葛珪是泰山郡丞,但在诸葛亮8岁时就因病去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只好随叔父诸葛玄先驱荆州。此时正是天下大乱之际,群雄混战,干戈不止,而荆州在刘表的治下没有遭受战火的冲击。

叔父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隐居于襄阳城外的卧龙岗,自号卧龙先生。诸葛亮身材高大,自比管仲乐毅,每日躬耕陇亩之间,喜欢吟诵《梁甫吟》。

当时刘备屯兵于新野,访求名士,于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卧龙凤雏。后来徐庶也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刘备忍不住对这位卧龙先生感到好奇,于是亲自前去隆中拜访诸葛亮。

但是第一次没见到,第二次也没见到,直到第三次才终于见到这位传说中的卧龙先生。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三顾茅庐。此时的刘备已经年近半百,屡败屡战,向诸葛亮问计。

诸葛亮提出了着名的隆中对。首先拿下荆州和益州,然后外结孙权,内修政理,等天下有变再出师北伐。刘备深以为然,当即请诸葛亮出山,事事请教于他。

诸葛亮时年27岁。在《隆中对》中说,荆州四通八达,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然而其主不能守。前文提过,荆州在刘表之下没有被中原战火冲击,如何不能守呢?

其原因就在于刘表。因为后期蔡夫人的关系,不喜欢长子刘琦,偏宠蔡夫人所生的幼子刘琮。刘琦为了避祸,央求诸葛亮出个主意。

诸葛亮建议他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于是刘琦就跑到了夏口。不久,刘表病逝,曹操出兵南征,刘琮竟直接投降,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得到荆州。

大祸临头,由于事发突然,等到刘备收到消息时,曹操已经近在咫尺。在这个危急时刻,诸葛亮建议刘备攻打刘琮,可以拿下荆州,但是被刘备拒绝。

于是在曹操的追击之下,刘备等人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冒险,《三国演义》中脍炙人口的长坂坡之战,其民渡江都是来自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的好友徐庶也是因为逃亡时母亲被曹军俘虏,所以离开了刘备。此时正是《出师表》所说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渡江说服孙权与刘备联合,共同抵抗曹操。赤壁之战即将开场,虽然曹操号称有80万大军声势浩大,但是实际兵力远没有这么多,而且士兵都是北方人,水土不服,新恢复的荆州军队各怀鬼胎。

在周瑜、黄盖的火攻之下,曹操惨败,功亏一篑,留下了荆州七郡成为留两方的战利品。刘备拿下了零陵、武陵、桂阳、长沙四郡,又从东吴借了南郡,再加上刘琦所有的江夏郡,刘备拿下了荆州大部分地方。然而荆州人口最多的南阳郡、襄阳郡始终被曹操掌握,三国鼎立之势隐然成形。

刘备能从屡战屡败到与孙权、曹操争雄,诸葛亮居功至伟。如果没有他的隆中对和出使东吴,那么刘备还不知要再失败多少次。公元211年,刘备受刘璋之邀入益州,帮助刘璋攻打张鲁。

诸葛亮则留守荆州。不久之后,刘璋发现张松私通刘备,便杀了张松。刘备回师攻打成都期间,凤雏庞统战死,诸葛亮率张飞、赵云入川,留下关羽镇守荆州。

公元214年,刘备与诸葛亮会师包围成都,刘璋被迫开城投降,刘备至此跨有荆益二州,隆中三策完成了第一步。

之后的汉中之战中,诸葛亮坐镇成都,保障后勤粮饷兵员,使刘备有充足的底气打败曹操,拿下汉中,称汉中王。期间孙权不满于刘备久不还荆州,派吕蒙攻打刘备,将江夏郡、桂阳郡、长沙郡分给孙权,暂时没有让后方起火。

然而孙权对此并不满意,不久关羽攻打樊城,禁止许昌。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吕蒙白衣渡江,兵临江陵城下,傅士人糜芳开城投降,荆州易主,关羽腹背受敌,最终被吕蒙的部下潘璋所杀。消息一传来,刘备悲痛欲绝,是与孙权决裂。

不久又传来曹操去世,曹丕篡汉的消息。诸葛亮劝刘备称帝,此时已是诸葛亮所说的天下有变之时。然而失去了荆州,北伐还能成功吗?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国号为汉,史称蜀汉。诸葛亮封为丞相、录尚书事。不久,张飞也被部下张达、范强所杀。

这二人带着张飞的首级逃到了孙权那里,新仇旧恨加一起,刘备决心伐吴。诸葛亮阻止不能。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退回白帝城,临终前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死后,诸葛亮开府治事,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对内亲自平定南中诸郡叛乱,对外重新与东吴修好,继而将北伐计划提上了日程。

公元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兵北伐,临行前写下了千古名篇《出师表》。曹魏派大将军曹真迎战,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归降蜀汉。诸葛亮出师告捷,关中震动,魏明帝曹睿亲自坐镇长安。

再次派出了张合,而诸葛亮这边则派出了马谡守卫街亭,没想到马谡竟然惨败于张合之手。诸葛亮不得不放弃三郡,撤回汉中,诸葛亮自贬三级,降为右将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公元229年,诸葛亮夺取武都、阴平二郡,重新晋升丞相。也就是这一年,孙权称帝,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两年后诸葛亮再出祁山,用木牛流马运粮。

此时曹真病重,司马懿独享大权,面对诸葛亮的进攻,司马懿固守不战,最终诸葛亮还是因粮尽退兵。

在几百年后的盛唐,尚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谈,更何况是三国时代。后勤不足,运粮困难是困扰诸葛亮北伐的一大顽疾。

为此诸葛亮用了三年时间屯粮练兵,准备下一次北伐。公元234年,诸葛亮出兵北伐,屯兵于五丈原。双方对峙百日,诸葛亮多次派人挑战,而司马懿固守不出。不久,诸葛亮病逝于军中,享年54岁,葬于定军山。

【一生只挥一次剑的男人,一口气看懂司马懿的一生#三国#历史#司马懿】

他是三国时期最能活,最隐忍,最苟得住的男人,如履薄冰的侍奉了曹氏4代君主,他蓄谋通审灭蜀平吴。为曹魏立下了不世之功,他只挥剑一次就轻易夺走了曹魏君臣辛辛苦苦建立的江山,尽显枭雄本色。

本期视频就让我们走进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的一生。司马懿出生于河内温县的世家大族司马氏,司马家族最早因军功而兴。

高祖司马君是东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司马良官至豫章太守。从曾祖这一代起,整个司马家族开始演武修文,父亲司马房是曹操的伯乐。

他26岁在中央担任尚书右城时,曾举荐曹操做了洛阳北部尉,曹操正是在这一职位上开始崭露头角。这位日后其子司马朗,司马懿,司马被曹操重用奠定了基础。从此开启了曹氏与司马氏两大家族的姻缘。

喜欢诸朝陪我刷短视频请大家收藏:(cwzww)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