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作者:不敢轻言语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一百八十七章 历代农民起义

书名: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作者:不敢轻言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22

这些士兵训练有素,且披挂了由青铜和硬木制成的护甲,面部则带有护面,背上还背负了一个木质战楼。上面有一名长戟手、一名弓箭手,各两名在楼上的士兵远用弓弩射击。

站楼上的士兵远用弓弩射击,禁用长柄青铜戈击杀对手,同时驾驭战象,用象鼻象牙去攻击敌人,而战象四周始终有步兵跟进,以掩护战象免受对方步兵袭击。

1000多头重甲战象组成了空前庞大的象军,同时向敌军发起冲锋。在中原中央王朝所拥有过的最强大的象军面前,东夷士兵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商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东夷之战是一场漫长的消耗极大的苦战。经数十年方才决出胜负,但商朝的版图相比之前整整扩大了一倍。

《史记》中记载帝辛在位时期,商朝的疆域北到辽宁,南到湖北江淮,西到陕西,东到海滨,几乎奠定了中国古代时期的版图。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在内部被攻破。两件在当时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将彻底改变大商帝国的走向。

帝辛在东征时得到了俘虏、财货无数,其中苏国的战利品当中有一名骨肉停匀、眉清目秀的女子深得帝辛欢心。

此女名叫妲己,因来自有苏氏部落,故被后人称为苏妲己。直至妲己风华绝代之前,帝辛都还是一个相当有志向和作为的君王。

自从妲己进宫之后,帝辛便开始纵情声色犬马,而与此同时,周国又奉献了一大批的天下奇珍和美女良居,以求换回他们的国王姬昌。

最终帝辛在收下所有进献礼物,又得到了漯河西岸的一块土地之后将姬昌放了出去。姬昌回国后便下定决心准备灭商,他表面上臣服于商,私下里却在背后为灭商行动进行积极的准备,派兵征伐,施行仁政,修德行,一边广纳天下贤才,四方诸侯纷纷归附。

当时的名士如伯夷、叔齐、太颠、闳夭、散宜生等人,都前往投奔姬昌。直到姬昌在渭水边遇到了垂钓的姜子牙之后,在他的策划之下便开始征服西北地区的犬戎、密须、阮、共等方国,解除东进后顾之忧,接着渡过黄河。

进入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一带,灭掉了位于太行山西麓的黎国,打通了穿越太行山最重要的通道,向东可以覆盖商朝都城,向南可以直取商朝核心区域,河洛地区。随后又将周的都城由岐山周原东迁至渭水平原,并在丰邑称王,史称周文王。

而此时的帝辛却正在享受平定东夷后天下太平的闲暇,即时请帝辛喜爱喝酒,他不仅自己喝,还在诸侯前来朝觐时举办盛大的宴会,并且要求与会人员必须无不醉。宾客奉命醉酒后场面失控,极度混乱,以至于在商人最为重视的祭祀环节上开始出现轻慢神灵的现象。

这一段被《封神榜》演绎成帝辛醉酒写淫诗调戏女娲,女娲怒换三妖乱商,但帝辛确实非常宠爱妲己,并让乐师为他创作不同于传统的音乐曲调,还有北里之舞。这便是成语“靡靡之音”的由来。而周的灭商计划此时已经进行到了最后的阶段。

为便于进攻商都朝歌,纣王姬发在即位后就将都城迁到了位于沣水东岸的镐京。迁都之后,姬发又以祭奠文王陵墓为由,亲率大军在祭奠的途中突然转向朝歌进发,以至于在大军抵达黄河南岸的盟津,竟有800诸侯不约而至,并同时表态愿意支持姬发攻打朝歌。

姬发此时人心向周,商纣王孤立无援的形势已形成,但却并不急于进攻,他在告诫诸侯诸位不知天命之后,便下令全军返回镐京。

他在等一个机会。不久姬发在商朝的内应向西方汇报,王叔比干被剖胸挖心,王叔妻子装疯被囚,王兄微子启出走隐居,百姓心有怨言却没人敢说。大师邵石、江抱着他们的乐器前来投奔姬发,听后觉得灭商的时机已到。

公元前1046年,姬发拜姜子牙为帅,发兵5万渡过黄河东进。大军赶到孟津之时,800诸侯也率兵前来助战。

武王便在孟津举行了誓师大会,之后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地奔向商都朝歌。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便打到了离朝歌只有牧野。

双方军队就在牧野附近摆开了阵势进行决战。直到此时,帝辛仍然还在相信他是天命所归,可战争的结果却让帝辛乃至全天下都为之震惊。

号称70万的商朝大军,竟然被姬发的区区5万军队打败。原来此时帝辛的主力部队还在征讨东夷,朝歌的所谓70万士兵大都是从各国俘虏来的奴隶,再加上商朝内部又有当年姬昌安插的焦、葛等人作为内应。

帝辛的军队一触即溃,非但没能进行有效的抵抗,甚至临阵倒戈,回过头来和姬发的军队一起进攻朝歌。帝辛见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便独自登上露台自焚而死。

最终大将恶来战死,大臣费仲和妲己被姬发斩首示众。延续了近600年的商朝顷刻间轰然倒塌,帝辛山河梦断,史称武王克殷。

但经营了数百年的商王朝底蕴深厚,不可能一朝覆灭,而且姬发以小邦之军统治如此大的疆域更不容易。

因此牧野之战后,姬发并没有立刻将商朝的皇族赶尽杀绝,而是将帝辛的儿子武庚封于殷地,让其管理殷民,又将商的王畿封为邶、鄘、卫三国,让姬发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分别管理,以监视武庚。

同时为了巩固政权,姬发把王族、功臣以及现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封神农的后代于焦,皇帝的后代于蓟,尧的后代于祝,舜的后代于陈,大禹的后代于杞。上述姜子牙于齐,周公旦于鲁,昭公之子于燕。

姬发计划通过分封,最终形成以王畿为中心,众多诸侯拱卫周王室的局面,并计划周的王都建于洛水与伊水之间的地区,但没有来得及兴建就去世了。

姬发去世后,儿子周成王姬诵年纪尚幼,由姬发的弟弟周公旦摄政。蔡叔度、管叔鲜、霍叔处怀疑周公旦篡夺王位,三人便扶持武庚一起叛乱,史称三监之乱。

公元前1039年,周公旦以周成王的名义发兵东征叛军,很快就将叛乱平定,武庚和管叔鲜被杀,蔡叔度被流放。周公旦平定武庚叛乱的过程我们不得而知,但在此之后,商朝都城内的殷民被强行迁走,商都就此变成了废墟。

故后人称其为殷墟。经过三年的东征之后,周人再也不是西方的小邦,而是一跃成为东至海、南至淮河流域、北至辽东的泱泱大国了。

公元前1039年,周公旦将周朝的都城迁到洛邑,完成了姬发的心愿。九鼎迁于洛邑,自此周王朝定鼎中原。而从此这万里沃土也有了一个延续3000多年的名字——华夏。

【古代农民起义哪家强历史朱元璋小知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自陈胜吴广开始,历史上每个朝代的灭亡都离不开农民起义的身影,他们用贫贱的身份为皇帝的家天下敲响丧钟。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那么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都有哪些呢?

尽管农民起义众多,但是为何大多不能成功?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起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

第一位:陈胜吴广陈胜,阳城人,年轻时以给人种地为生。然而陈胜并不甘于碌碌无为的过完一生,而是胸怀大志,希望日后能得大富大贵。

他对当时秦朝的政治局势处处留意,还成了秦朝的一个小公务员——屯长。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征兵戍边,陈胜也在征发之列,由此结交了同行的另一位屯长吴广。

吴广是阳夏人,早年经历不详,但性格友善,与士兵关系非常不错。恰逢天降大雨,道路不通,眼看就有失期的风险,陈胜和吴广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策划起义。陈胜这边用鱼肚藏书造势,吴广那边去拉拢士兵,万事俱备之后,陈胜登高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千古名言开启了2000年农民起义的大幕,也为秦朝敲响了丧钟。陈胜吴广打出公子扶苏名将项燕的旗号,自立为将军,接连攻下陈县等地,在攻下陈县后陈胜自立为王,号张楚,各郡县纷纷响应,一时间秦朝烽烟四起。

秦二世急令章邯征发囚徒为兵,大败张楚大军。周文自杀,而吴广则因内讧遇害,张楚政权内部勾心斗角,争先称王,作为领袖的陈胜则日渐骄傲自满,使众人离心。

不久张楚军败,陈胜败退被自己的车夫所杀。三年后秦朝灭亡,刘邦追封陈胜为隐王,按王侯待遇祭祀。

第二位:张角“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乱政,徭役繁重。张角和兄弟张宝、张梁都信奉道教,懂一些医术,平日用符咒为百姓治病,吸引了众多信徒。

张角创建太平道,四处宣扬道义,迅速笼络了一帮信徒。在现代人看来,张角就是一个招摇撞骗的神棍,然而在东汉时期,谶纬之学盛行,王公贵族、儒生术士利用天象祥瑞预言未来,以此来达成政治目的的行为数不胜数。

在民智未开的年代,张角利用宗教天象一说融入人心,为自己造反塑造合法性。公元184年,张角自称天公将军,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起义,因信众都头戴黄巾,因而被称为黄巾起义。

短短一个月战火迅速燃遍,东汉汉灵帝大惊失色,匆匆忙忙组织起军队镇压。这场大乱虽然没有成功推翻汉朝,但是却为三国时代拉开序幕,不少三国豪杰都是借由平定黄巾之乱而起家。

东汉为了镇压让州郡自行募兵,也导致了各地割据自立,群雄并起。不久张角病死,黄巾起义被镇压,但是400年汉朝也从此走向灭亡。

第三位:黄巢皇朝彻底打废大唐的男人,自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内有宦官专权,外有藩镇割据,勉强维持了平衡。但是皇朝的出现彻底终结了唐王朝。

黄巢出生于公元820年,山东菏泽人,他的出身并不贫寒,父母都是以贩盐为生,家境十分优渥。黄巢幼年时就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能吟诗作对,而且擅长骑射,算得上文武双全。

长大后的黄巢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考中,于是继承祖业,成为盐帮首领。在黄巢35岁那年,山东爆发王仙芝起义,黄巢聚众数千人加入王仙芝的阵营。

兵力迅速扩张至数万人,声势席卷全国,官军不能抵挡。于是便许诺要招安王仙芝,黄巢十分不满,两人便分道扬镳。

不久,王仙芝战死,黄巢自立为王,公元878年。黄巢进攻东都受阻,于是接受招安封右卫将军,但是没多久又再次造反。经过多地转战,最终在880年占领东都洛阳,继而占领了唐朝首都长安。唐僖宗逃亡入川,黄巢称帝,建国号大齐。

但是长安城内的士族名士对这个草莽皇帝并不买账。再加上黄巢的军队军纪败坏,四处劫掠,百姓很快就失尽人心。没过多久就被官军反攻,黄巢逃出长安,然而官军的军纪和黄巢相比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入城之后也是到处劫掠。

黄巢趁官军放松警惕时重新占领了长安,又将欢迎官军的百姓们全部杀死。公元883年,黄巢带着15万大军逃离长安,继续流窜作战,在次年兵败自杀。值得一提的是,黄巢有一个手下接受了招安,在20年后终结了李唐江山。

第四位:宋江相比于前面几位,宋江在历史上名气并不大,但是由于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的精彩演绎,使得宋江这一北宋农民起义领袖得以家喻户晓。

那么历史上的宋江究竟是怎样的人?梁山好汉有哪些是真实存在的呢?

历史上的宋江是北宋宣和年间的义军领袖,在淮南起家,带领36个手下横扫四方,官军数万而不能敌,因此北宋朝廷想要招安宋江,让宋江去攻打方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