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作者:不敢轻言语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一百九十四章 楚国的兴衰

书名: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作者:不敢轻言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22

没能见到病重的父亲,李亨气急攻心之下,自己也越病越重,生命垂危。此时的张皇后与李辅国也为了自己的利益,队友变对手。

张皇后想改立越王李系为太子,自己进一步把持朝政。李辅国得知消息后率兵冲入宫中,将皇后当场杖毙,随后成功扶立太子李豫登上皇位。

有了拥立之功,李辅国开始肆无忌惮地耍大牌。他甚至说出了让皇帝万事不管,把朝政交给他的胡话。

对此,唐代宗李豫选择隐忍蛰伏,明面上称李辅国为尚父,为他封侯拜相,背地里却悄悄派人架空李辅国,收回他手中的兵权。

一切准备就绪后,公元762年的一个深夜,李辅国被唐代宗李豫暗杀,连头颅都被砍下扔进茅厕,最后落了个死无全尸的下场。

第四位,魏忠贤。与唐代的李辅国相比,明代的魏忠贤以其权势和恶行更为人所知。他不仅把持朝政,铲除异己,还导致皇帝断子绝孙。

魏忠贤原本是街头混混,公元1589年,因赌博输了一大笔钱而决定进宫。进宫后,他与皇长孙朱由校的奶娘客氏结为对食,从此步步高升,并逐渐得到朱由校的信任。

公元1621年,朱由校登基,是为明熹宗。他对朝政不感兴趣,更热衷于木匠工作,因此封魏忠贤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并将朝政外包给了他。

公元1623年,为了牵制朝中的东林党人,朱由校又让魏忠贤掌管东厂。魏忠贤利用东厂的权力,打击异己,尤其是东林党人。

他编造证据,罗织罪名,将东林六君子牵扯到熊廷弼一案中,拷打致死,并贬出与他作对的50多名官员,让自己的亲戚得以升官。

魏忠贤的权势达到顶峰时,朝堂成了他的一言堂。各地官员为讨好魏忠贤,争相替他修建生祠。然而,魏忠贤并不满足,他企图在朱由校死后让自己的人选登上皇位。

他与客氏合谋,将养女送入宫中为妃,但由于她们都不能生育,魏忠贤和客氏甚至不惜杀害有孕的宫妃,以确保下任皇帝是自己人。这些行为最终导致明熹宗朱由校断子绝孙。

公元1627年,明熹宗病逝,魏忠贤的保护伞倒了。崇祯皇帝朱由检登基后,朝中大臣列出了魏忠贤的十大罪状,崇祯皇帝大怒,魏忠贤知道自己难逃一死,最终悬梁自尽。

【一口气看懂出国的兴衰历史春秋战国小知识】

它曾是火神的后裔,带领百万雄师问鼎中原。楚国历经820多年的历史,存在的时间甚至比周王朝还要长。

那么,拥有天时地利的楚国为何最终会被秦国灭亡?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口气看懂楚国的崛起和陨落。

自公元前1042年,周成王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开始,到公元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正式灭亡为止,楚国共经历了43位君主,约820年的历史。

楚国的故事,还要从第一任君主熊绎开始讲起。熊绎芈姓熊氏,其先祖原为鬻熊,女性始祖是火神祝融的后代。熊绎的曾祖父鬻熊早在商朝末年就已经是周文王的火师了。

公元前1040年,周成王将鬻熊的曾孙熊绎封在南方的蛮荒之地,成为了楚国的第一任君主,并赐给他土地仅有50里的子爵爵位。

后来在成王举行会盟诸侯的岐阳大会上,熊绎却被直接拦在了殿外,周天子命他和鲜卑部首领一起看守火堆。

直到这时,楚人方才明白他们在周天子的眼里是和鲜卑一样的蛮夷。熊绎回去以后便开始奋发图强,一边大力发展生产,一边扩大疆土。

等到熊绎的儿子熊艾继位时,楚国已经可以和周王朝的军队抗衡了。在两次击败周昭王的伐楚大军后,楚国自此雄踞南方。

在熊艾之后,楚国又经历了熊达、熊阳两代君主的励精图治,经济已经遥遥领先于周围的蛮夷。因此各部族纷纷前来归附,楚国得以快速壮大。

公元前887年,熊渠继位,他一上位便开始开疆拓土,将整个江汉平原以及江南地区纳入楚国版图。

至此,楚国已经由一个方圆仅有50里的小国发展成了一个泱泱大国。熊渠最大的功绩就是占领了有丰富铜矿资源的鄂地,这直接奠定了楚国之后数百年蓬勃发展的基础。

因此,熊渠也开始变得肆无忌惮起来,他仿效周天子,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分别封王,成为周朝诸侯国中第一个僭越封王的君主。

熊渠去世后,三儿子熊执疵杀死兄长熊延,代之为君。公元前847年,熊仪(应为熊坎)去世,他之后的几位国君都很短命。

公元前791年,楚国迎来了他的第14位君主熊仪。熊仪是一个有创业精神的君主,史书记载他“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进一步开垦山林,发展楚国的经济。

熊坎死后,其子熊鄂继位,他将熊仪葬在若敖,并以灵寝之名尊称他为楚若敖,成为楚国第一个有谥号的君主。熊绗死后葬于郢都,所以后人也称他为楚霄敖。

公元前758年,楚霄敖的儿子熊咢继位,他向其祖父楚若敖一样也曾乘柴车穿破衣开辟山林,大兴开疆拓土之势,后来又出兵征服邢国,进一步扩大了楚国的疆域。因其为政残暴,后人将其视为楚厉王。

公元前741年,楚厉王去世,弟弟熊赀杀死楚厉王之子自立为君。熊通即位后奉行铁腕政策,他在兼并各国后将各国设置为县,因此楚国变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

此后楚国每灭一国,便把该国的公族迁到楚国后方严加监管,对该国的统治日益加强。

日渐强大的熊通开始不满自己的低级爵位。

公元前704年,他逼迫随国君主去向周天子帮他讨要更高的爵位,被周天子断然拒绝之后,熊通便自立为王,称楚武王,开启了诸侯僭号称王的先河。

楚武王在位期间一直四方征伐,势力已深入江汉地区腹地。周围小国无不惧怕楚国,楚国自此开始强盛,成为春秋三小霸之一。

公元前690年,楚武王死于讨伐随国途中,其子熊赀)即位,是为楚文王。楚文王为了削弱汉东诸国,将都城从丹阳迁到了郢都。

然而楚文王却在伐申的途中去世。之后其子熊艰(应为熊艰)继位,是为楚成王。楚成王继位之后就开始反复对郑国用兵。

眼看郑国就要招架不住,齐桓公以尊王攘夷的旗号,率领齐、鲁、宋、陈、卫等八国联军南下攻楚。楚成王虽然丝毫不惧,但也不想与齐国为敌。

于是便以谈判的方式与八国结盟,史称召陵之盟。此后楚国虽然继续北上东进,但却一直避免与齐国正面冲突。

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后继无人,开始由盛转衰。郑国、宋国开始臣服于楚国,宋襄公也在与楚国的泓水之战中兵败身死。楚国自此称雄中原。

公元前626年,楚成王因想废黜太子之事泄露,被太子商臣率军逼宫上吊自杀,商臣继位是为楚穆王。

楚穆王即位后,先后灭亡江国、六国、蓼国等国,攻占陈国、胡国,俘虏宋国君,宗国君攻打朝国,使楚国势力扩展至江淮地区。

公元前614年,楚穆王去世,其子熊旅继位,是为楚庄王。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三年后改革朝政,一举攻灭庸国,从此开始争霸中原。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以秦王的名义渡过洛水,在周王室边境陈兵示威。周定王惶恐不安,派周大夫王孙满前去打听虚实。

之后便发生了楚庄王问鼎中原的故事。公元前597年,楚国在邲之战中大败晋军,从此陈、蔡、郑等国都臣服于楚国,中原地区除了晋、齐、鲁之外,晋国也承认楚庄王为霸主,楚国由此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去世,弟弟子重按照他的遗愿拥立年仅10岁的审继位,是为楚共王。楚共王时期,楚国国力直线下滑,很快被晋国反超。

子重为了缓解楚国局势,于公元前579年和晋国定下了互不侵犯的盟约,史称华元之盟。然而仅仅过了4年,双方就发生了鄢陵之战。

在这场晋楚两国最后一次主力军队的会战中,楚国被晋国击败,霸权开始动摇。

公元前560年,楚共王去世,其子熊昭即位,是为楚康王。楚康王一即位就面临既要与晋国北上争霸,又要应对吴国不断骚扰的局面,而此时的晋国也是内外交困,于是两国再次建立盟约,平分霸权。

这次结盟之后,晋楚两国40多年相安无事,吴楚争霸正式拉开序幕。楚康王在位期间曾多次出兵攻打吴国,更是在公元前549年在朝邑摆下空城计,一箭射杀吴王诸樊。

这位和楚康王同年即位的吴王变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战死沙场的君主。

4年之后楚康王去世,次子熊围杀死大哥熊员自立为君,是为楚灵王。楚灵王是春秋时代有名的暴君,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说法。

但他为了压制吴国,常年出征在外,以至于最后竟被弟弟篡位,最终客死他乡。

公元前528年,楚灵王的弟弟熊弃疾即位,是那个抢走儿媳、滥杀忠臣、逼反伍子胥的楚平王。楚国在他的带领下继续沦落。

等到楚平王的儿子楚昭王继位后,更是被吴国打得几乎灭国,楚国彻底跌落霸主神坛。

公元前489年,楚昭王之子熊章继位,是为楚惠王。楚惠王重用贤臣,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楚国国事得以迅速复苏。

他平定白公胜之乱,灭亡陈国、蔡国,将楚国领土扩至东海、淮海,使楚国重又富强,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公元前432年,在位57年的楚惠王去世,其子熊疑继位,是为楚简王。

楚简王先是灭亡了东北方的莒国,使楚国的势力达到沂水流域,但在向中原推进时又受到了三晋的阻挠,处境之间接连爆发三次战役,楚国三战三败。

公元前408年,楚简王去世,妻子楚声王继位。楚国在他主政期间混乱不堪,仅仅当了6年的楚王就被盗贼杀死。

他死后两个儿子争位,最终熊疑在国人拥立下胜出,即位,是为楚悼王。

楚悼王不是50年,吴起因为武侯猜疑而投奔楚国,之后对楚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楚国国力暴增,一度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威震诸侯。

然而随着楚悼王的去世,吴起也遭到了贵族大臣的攻杀,即便他抱着楚悼王的尸首也难逃一死。吴起死后,改革也随之宣告终止。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的儿子熊臧继位,是为楚肃王。

楚肃王刚一继位,立刻就宣布按照楚国法律规定,作乱于王师者诛灭三族,把在悼王遗体前作乱杀害吴起的贵族大臣70余家全部处死,并收回其封地,沉重地打击了旧贵族势力。

但他在位期间虽然实行与民休息政策,不再对外攻伐,却因此先后败于蜀国、魏国,失掉了楚国大片领土。

公元前370年,楚肃王去世,因其无子,弟弟熊良夫即位,是为楚宣王。楚宣王在继续奉行休兵新民政策的同时,也在审时度势。

公元前343年,楚宣王突然发兵灭亡陈、蔡两国,威震北方诸侯,楚国再次强盛起来。

三年之后,楚宣王去世,楚威王继位。他在位期间,楚国的国力达到了战国时期的顶峰,号称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

然而楚国自楚肃王开始,经过近60年的休养生息,积攒下来的家底都在楚威王的儿子楚怀王的手里付诸东流。

公元前312年,秦国张仪骗楚怀王说,只要楚怀王闭关绝齐,秦国便将商于之地600里双手奉上。楚怀王信以为真,可是在齐楚绝交之后,张仪却只承认献地六里。

楚怀王大怒,举兵伐秦,结果惨败。又被秦昭襄王骗去秦国,最终客死咸阳。

楚怀王被困于秦后,当时还在秦国当质子的太子熊横逃回了楚国,即位为楚顷襄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屈原投河自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