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作者:不敢轻言语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一百六十九章 明朝皇后

书名: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作者:不敢轻言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22

正在大明朝的文官们为了立太子一事吵得不可开交之时,一场场战争正在酝酿之中。1592年,夏宁起兵造反,明军围城6个月攻克夏宁城,平定了叛乱,史称夏宁之役,也就是万历三大征中的第一征。

不久之后从鲜朝传来了军日入侵的消息,刚刚统一本日的丰臣秀吉为了转移国内矛盾,竟做起了称霸亚洲的美梦。以鲜朝为跳板大举入侵华夏。

短短一个月,日军就攻陷了鲜朝三都八道。鲜朝宣祖李昖仓皇出逃,派使臣去明朝求援。本着保护藩属、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原则,万历派李如松统领4万大军入朝作战。

在平壤之战中取得大捷,以死伤不到千人的代价歼灭了上万日军,小西行长仓皇逃窜,明军顺利收复了朝鲜的多个城池。

之后一路南下乘胜追击,在汉城以北的碧蹄馆与日军遭遇,双方激战一日,死伤惨重。由于粮草供应不足,朝鲜国内瘟疫流行,战争陷入了僵局,中日两方开始议和谈判。

正当两方议和使臣互相坑蒙拐骗的时候,明朝的播州又发生了叛乱,杨应龙起兵造反。由于明军准备不足,被叛军打得节节败退。

而那边本日与明朝的谈判也随之破裂。次年正月,日军再次出动14万大军入侵朝鲜。明朝再次派兵入朝,与朝军联合作战。这时丰臣秀吉突然去世,日军无心恋战,只想赶紧撤回本日。

在露梁海战中日军死伤惨重,仓皇逃回本日。万历朝鲜战争的胜利是大明王朝最后的辉煌,第二年4月大军回师。

一直懒得上朝的万历也特意出席了受俘仪式,将61位本日俘虏斩首,颁布了“平倭诏”,表明对我国家人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远,15分扬跳梁者,虽强必戮。两个月后,播州杨应龙之乱也彻底平定,万历三大征全部获胜而告终。

然而谁也想不到短短20年后,明军竟然会一溃千里,走向灭亡之路。

1601年,在吵了10多年之后,万历终于下旨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皇三子朱常洵为福王。然而这并不能让朝中的争论平息下去,万历对福王朱常洵非常偏爱,文官们担心皇帝有一天会废长立幼,于是又纷纷吵着要让朱常洵赶紧就藩。

万历也因此对王恭妃母子更加反感。朱常洛被立为太子后就搬到了慈庆宫,而王恭妃从此处于后宫之中,再也不能看见儿子一面,直到临终前才与儿子相见。

1614年,福王朱常洵就藩洛阳,万历下旨划拨湖广4万顷庄田给福王府。然而湖广全省上下也就找出了顷地给了福王。

除此之外,万历还给了福王一大堆礼物,多到用马车船只都装不下。相比之下,贵为皇太子的朱常洛就非常不招万历待见,整日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然而谁也没想到,此时距离明朝的灭亡仅剩30年。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自称大汗,两年后公开起兵反明,派大军围剿,在萨尔浒之战中遭遇惨败。明朝再无力遏制后金的崛起,灭亡的丧钟已经敲响。

1620年,万历皇帝朱翊钧病逝,享年58岁,庙号神宗,葬于定陵。

【一口气看懂明朝的那些皇后们#历史#明朝#皇后】

众所周知,历代皇后大多出身显赫,但她们中的许多人却以坚贞、协调、温暖着称,甚至还有被比作女中尧舜的典范。那么明朝为何会有那么多的贤后,为何唯独大明的皇帝对皇后的身世不加挑剔?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明朝的那些皇后。

第一位:孝慈高皇后马秀英出生于1332年,因父母早逝,被亳州元帅郭子兴收养。21岁时由郭子兴做主嫁给了朱元璋。

当时军阀们都有收养义女联姻的习惯。郭子兴想通过联姻让朱元璋安心为自己效命,但他很快就发现朱元璋不是池中之物,转而开始打压朱元璋。

马秀英通过说动郭子兴之妻才让朱元璋化险为夷。在朱元璋争夺天下的过程中,马秀英安抚将士们的家眷稳定后方,还亲自制作衣服鞋子送往前线。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立马秀英为皇后。马皇后生性节俭,空晓经史,时常劝阻朱元璋不要屠戮大臣。1382年马皇后去世,享年五十一岁,谥号孝慈皇后。

第二位:仁孝文皇后徐氏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长女,天资聪慧,自幼饱读经史,有女诸生之称。15岁时嫁给了燕王朱棣为正妃,夫妻二人非常恩爱,共生有三子四女。

朱元璋死后,建文帝大举削藩,燕王朱棣决心起兵造反。徐氏全力支持自己的丈夫,在靖难之役的4年中,徐氏和世子留守BJ大本营,使得朱棣能够安心在前线征战。

然而徐氏的弟弟魏国公徐辉祖却是坚决地站在朝廷这边。此外,徐氏的另一个弟弟徐增寿则是坚决站在朱棣这边。

在朱棣即将胜利时,徐增寿被建文帝拉到左顺门处死。朱棣登基后立徐氏为皇后,但徐辉祖却被圈禁在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徐增寿的儿子徐景昌则被封为定国公,从此徐家分出了魏国公与定国公两大分支。1407年,徐皇后在幽禁中去世,终年46岁,谥号仁孝皇后,葬于BJ明长陵。

第三位:诚孝昭皇后张氏河南永城人,明朝第一位出身平民的皇后。其父张麒因为女儿被选为燕王世子妃而受封兵马副指挥。

在朱元璋驾崩,新登基的建文帝与燕王朱棣剑拔弩张之际,作为燕世子妃的张氏生下儿子朱瞻基,朱棣见到长孙出世格外高兴,更加坚定了造反的决心。朱棣攻入南京登基称帝之后,虽然并不太喜欢肥胖的朱高炽,但对朱瞻基倒是非常喜欢。

出于对孙儿的喜爱,朱棣还是册封了朱高炽为太子,张氏也成为太子妃。然而朱棣却因为汉王挑拨,对太子非常不待见,幸亏有张氏这个儿媳带着儿子在公婆面前为夫君刷好感,否则太子指不定哪天就被废了。

1424年,朱棣在北征归途中驾崩,朱高炽登基为帝,立张氏为皇后。10个月后朱高炽突然暴亡,朱瞻基登基尊母亲为太后,军国大事都要听从太后的裁决。然而张太后年仅38岁就英年早逝,仅留下了8岁的儿子朱祁镇,张太后成为了明朝的第一位太皇太后。

她告诫孙儿不要相信身边的宦官,还要重用像“三杨”这样正直有才学的人。然而从最后结果来看,朱祁镇完全是把奶奶的教导当成了耳旁风。1442年,太皇太后张氏去世,谥号诚孝昭皇后。

第四位:恭让皇后胡善祥山东济宁人,光禄卿胡荣的女儿,16岁时被选为皇太孙妃嫁给了皇太孙朱瞻基,但是婚后不久,朱瞻基就转而宠爱侧妃孙氏。在朱棣、朱高炽两代皇帝先后驾崩之后,27岁的朱瞻基登基为帝。

胡善祥也被立为皇后,而宠妃孙氏则成为贵妃。不久之后朱瞻基又破例给孙贵妃赐了金宝。孙贵妃生下皇长子朱祁镇,朱瞻基非常高兴,将朱祁镇立为太子,并逼迫胡善祥辞去后位,以孙贵妃为皇后,使朱祁镇名正言顺地成为了嫡长子。

胡善祥退居长安宫后,张太后对儿子废后一事颇为不满,时常糟蹋在清明宫居住,有时宫中夜晚太后还会让胡善祥坐在孙皇后前面,朱瞻基也开始后悔当年轻易废后的冲动。1435年朱瞻基驾崩,8岁的太子朱祁镇登基。7年后,太皇太后去世不久,胡善祥也随之而去,孙太后终于成为后宫的主人。但是皇帝朱祁镇越宠信太监王振,任由王振乱政。

1449年,朱祁镇在王振的鼓动下御驾亲征,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朱祁镇被瓦剌俘虏。消息传回BJ,孙太后大惊失色,连忙组织后宫筹钱送给瓦剌,结果自然是无济于事。

也先携使朱祁镇直奔BJ而来,明朝危在旦夕,而孙太后却册立3岁的皇长子朱见深为太子,于谦等大臣上书拥立成王朱祁钰为新君,故于形势危急,孙太后同意让朱祁钰登基,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朱祁钰登基后当即重用于谦负责保卫北京城,打退了也先的进攻。

然而朱祁镇却也被也先带回了漠北,孙太后非常思念儿子,每次使臣去瓦剌谈判,孙太后都会让他给太上皇烧一些御寒的衣服。

一年之后朱祁镇终于被送回明朝,然而一到BJ他就和后妃们被软禁在南宫之中,孙太后虽有太后之名,但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孙儿朱见深从太子被废为王。1457年朱祁钰病重,孙太后之使石亨、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位。6年后孙太后去世,享年63岁。

第五位:肃中钱皇后朱祁镇的发妻,在朱祁镇被俘后前皇后担惊受怕,每天流泪不止,不仅哭坏了眼睛,嘴角也出了问题。

朱祁镇归来之后,钱皇后的境遇也没有好到多少,她被关进南宫生活窘迫,但是还要安慰心情郁闷的朱祁镇,每日带着女眷展示绣品补贴家用。1457年,朱祁镇复辟,前皇后重新成为皇后,但是太子生母周贵妃却想将前皇后取而代之。

虽然不愿再抛弃发妻,但是在朱祁镇死后周贵妃就让儿子尊自己为太后,这一下引发了文官们的强烈反对,最终以两宫并尊而结束这场风波。4年后钱太后去世,终年四十三岁。

第六位:孝贞纯皇后朱祁镇临终前曾为儿子选了秀女王氏为太子妃,但是还没来得及册立朱祁镇就死了。

朱见深登基后周太后听信了越见言立了另一个秀女吴氏为皇后。但是这个吴皇后性情急躁,竟把宫女万贞儿打了一顿板子,这位万贞儿就是大名鼎鼎的万贵妃,她比朱见深年长17岁,是朱见深最爱的女人。

朱见深见到万贞儿被打,非常生气,当即退了吴氏,改立原定的王氏为皇后。王皇后虽然无宠,但是却足足当了23年皇后。18年太后以及13年太皇太后,在1518年去世,谥号孝贞纯皇后。

第七位:孝康章皇后堪称是史上最幸福的皇后。她的丈夫应为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只娶了一个女人,夫妻二人同吃同住,宛若民间夫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孝康章皇后的兄弟张延龄与张鹤龄却非常跋扈,四处欺压百姓,引得民怨沸腾,而皇帝却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明孝宗的放纵也导致了张家日后的悲剧命运。明孝宗驾崩后,明武宗朱厚照即位,他对两个舅舅虽然很反感,但是碍于母亲的面子也没法做出实质性的惩处。每次言官弹劾,最后都是不了了之。等到明世宗朱厚熜登基以后,张家的好日子也到了头。

当朝太后的弟弟张延龄被人告发图谋不轨,明世宗借题发挥,把张延龄下狱论死。张太后苦苦求情,而明世宗却一门心思要处决掉张氏兄弟。

由于朝中大臣强烈反对,明世宗只好把张延龄一直关在牢里。几年后张鹤龄也被抄家下狱,最终死于狱中。1541年,张太后病逝,享年71岁。5年后张延龄被处斩。

第八位:孝洁肃皇后朱厚照的妻子原配陈氏,在怀孕时被朱厚照罚跪流产身亡。其后张七姐因为受张太后之托给张延龄说情也被打入冷宫。

第三任皇后方氏的结局比前面两位稍微好一些,她在壬寅宫变中救了朱厚照。却因极度下令凌迟了曹端妃和王宁嫔。朱厚照醒来后十分感谢皇后的救命之恩,但是在得知曹端妃和王宁嫔被冤杀之后又有些后悔了。

1547年方皇后去世,年仅30岁。坊间传闻方皇后是被大火烧死,皇帝坐视不管。但是根据史料考证,方皇后应是正常病死。

第九位:孝哀皇后明熹宗朱由校登基后,时年十五岁的张嫣通过层层选拔,从5000位美女中脱颖而出。在1621年被立为皇后。

当时正是政治最黑暗的时刻,大太监魏忠贤把持朝政,迫害忠良,就连朱由校的嫔妃也要对魏忠贤忍气吞声,否则就会横遭陷害。

身为皇后的张嫣也被处处刁难,甚至被陷害到流产。1627年朱由校病危,张嫣让人找来信王朱由检进宫,说服朱由校传位给弟弟。

朱由检登基后立正妃周氏为皇后,皇嫂张嫣为懿安皇后,日常饮食用度均与周皇后一致。1644年,李自成攻入BJ,周皇后和懿安皇后自尽殉国。

——“明朝这些皇后基本都不错啊。尤其开头的马皇后和收尾的周皇后,都是一等一的好皇后。”

——“朱棣媳妇也挺贤惠的啊。”

喜欢诸朝陪我刷短视频请大家收藏:(cwzww)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