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作者:不敢轻言语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二百零七章 奴隶皇帝石勒

书名: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作者:不敢轻言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22

按照明朝的官方说法,也就是朱棣及其子孙的说法,这场大火是建文帝无颜面对燕王,因而在皇宫放了一场大火,以死谢罪。

建文帝皇后马氏、太子朱文奎也跟着一起死了。朱棣对着烧得已经看不出模样的尸体痛哭流涕地说道:“侄儿为何如此?”

哭完以后,朱棣下令将建文帝夫妇以帝后礼安葬,没有谥号,没有庙号,没有陵墓。就这样,建文帝在政治意义上就成了一个死人。

那么建文帝真的是死了吗?虽然朱棣一再对外宣称建文帝是自焚而死,但是仍然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就连朱棣自己也不相信建文帝是真的死了。

在明朝中期关于建文帝下落有一种说法非常流行:朱棣为了寻找建文帝派出了两路人马,一路是郑和下西洋,在海外寻人;一路是胡濙巡游天下寻找新人。

然而郑和下西洋耗资巨大,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宣扬国威、扩展朝贡贸易,就算想找人也只能是顺路找找。胡濙奉朱棣之命巡游天下,名为寻找仙人,实则是访查人心向背。

朱棣得位不正,忧虑人心不服,于是派人去查访民心如何。公元1423年,胡濙突然在半夜求见朱棣,汇报完毕后,朱棣的反应是“以此使事”。

那么这个“一”真的是建文帝吗?倒也未必。根据大学士李贤为胡濙撰写的墓志铭,朱棣怀疑太子朱高炽背地里搞阴谋,于是派胡濙去调查。

在知道太子依然澄清孝敬后,朱棣长舒了一口气,不再怀疑太子。

那么胡濙有没有找到建文帝呢?没有人知道。此时建文帝的母亲、弟弟和妹妹都已经死于幽禁之中,幼子朱文圭被囚禁在凤阳不见天日。

建文帝对朱棣皇位的威胁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也有好事之徒想借着建文帝的名义图谋造反。公元1416年,蜀王朱椿派女婿进京向朱棣告发谷王朱橞图谋不轨。

朱棣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谷王竟然放出风声说自己王府里有建文帝,想以拥立建文帝为名推翻朱棣。然而这个所谓的建文帝实际上却是蜀王的三儿子朱悦燇。

因为犯错被父王责罚,所以私自跑到叔叔谷王府。谷王就在侄儿身上大做文章,说他就是建文帝。这个蜀王吓坏了,连忙让女婿去找朱棣举报。

朱棣派人将朱悦燇送回蜀王府,将谷王废为庶人,并且嘉奖了大义灭亲的蜀王。在这次事件后不久,朱悦燇就去世了,年仅二十五岁。

随着朱棣的离世,他与建文帝的恩怨也终于宣告终结。继任的明仁宗下旨释放了一些建文忠臣的家人,使他们不再世代为奴。

然而建文帝的行踪依然是下落不明。公元1440年,一个叫杨应祥的老和尚在广西到处和人说他是建文帝。

当地官员连忙把此事上报朝廷,发现这个和尚并不是建文帝,因为建文帝此时应该是60多岁,而这个和尚却有90多岁,年龄不符。后来这个和尚被人打入天牢,死于狱中。

明英宗后下令释放建文帝的家人,建文帝的小儿子朱文圭被释放出来时已经50多岁,不识牛马。放出来以后很快就死了。

建文帝的弟弟朱允熥还有后代,但是最迟到明宪宗时也已经绝嗣了。此时建文帝就算还活着也已经90多岁了,距离靖难之役也有60多年了,社会风气相比明初更加开明,各路野史也纷纷问世。

建文帝的下落也成了热门问题,有人说他出家了,有人说他出海了,众说纷纭,没有人能知道答案。

那么小伙伴们认为建文帝究竟去哪里了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从奴隶逆袭称为皇帝的励志人生#历史#皇帝#小知识】

中国古代最低贱者莫过于奴隶,他们无权无势,甚至自己的性命都做不了主。然而晋朝时期就有这样一个奴隶,一路升级打怪,最后甚至逆袭做了皇帝,他就是石勒,历代皇帝中起点最低的一个。

那么石勒是怎么完成从奴隶到皇帝的三段跳,建立后赵政权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奴隶皇帝石勒的发家史。

公元302年,并州闹饥荒时,石勒当时正好在并州做佃农。眼看着就要吃不饱饭,他果断辞职跑路。跑路途中,石勒遇到了一个熟人郭靖。

乍一见面,他就忍不住向郭靖倒苦水,吐槽自己忍饥挨饿的经历。吐槽到一半时,石勒灵光一现,想到了一个赚钱的好法子,借口饥荒引诱胡人西周谋生,待他们上道后就趁机将他们抓起来当作奴隶卖掉。

就这样,石勒和郭靖一拍即合,做起了奴隶买卖。盯上这笔生意的还有一个大人物,东瀛公司马腾。比起石勒,司马腾获取奴隶的方法可谓是简单粗暴,他选择直接绑架胡人。

石勒很不幸成为了被绑架的一员,他一路被卖到奴隶主师欢的手下。对石勒而言,成为奴隶意味着人生的低谷。

但对于喜欢投资的师欢而言,石勒这个潜力股落到他手中,无疑是刷龙傲天好感的最佳时机。于是师欢见石勒相貌奇特,直接免除了他的奴隶身份。

几经波折后,石勒决定跟随刘明军统帅汲桑一起打游击讨生活。公元304年,成都王司马颖挟持天子,引得各路诸侯讨伐。

石勒几经思考,与现任上司汲桑一起投奔司马颖的部下公师藩。然而公师藩是个草包,不久之后就被三镇出局,死在了狗西的手中。

汲桑和石勒也只好收拾残兵败将,开始跑逃亡地图。逃亡途中,石勒看到了东山再起的机会,他一路释放囚犯,吸纳亡命之徒进入军中。

随后领兵支援汲桑,在石勒的鼎力相助下,汲桑打出替司马颖清剿司马越和司马腾的旗号,再次出兵。这次没了猪队友拖后腿,石勒一路势如破竹。

公元307年,他攻入邺城,杀了东瀛公司马腾,狠狠地抢了一波财宝和美女。

这一招让石勒赚得盆满钵满,也让东海王司马越心有戚戚焉。作为石勒的2号目标,司马越觉得与其等石勒打过来不如主动出击。

为保命,他请来了石勒的老对头苟希。苟希接受防御任务后,将石勒挡在阳平地区,任对方发起30多次决战都无法前进一步。

公元307年7月,司马越也趁势驻军官渡,为苟希加油助威。见此,汲桑想起了前几次被苟希暴揍的经历,赶忙令手下在城墙外设下栅栏加强防卫。

苟希见状却没有立刻强攻,而是选择打心理战,他派人到汲桑镇前连蒙带吓。汲桑本来就对苟希有阴影,被这么一下,扎好的栅栏也不要了,直接退回城里,想要固守。

苟希却趁此时机率兵攻城,汲桑和石勒再次战败,迎来被苟希暴揍的命运。而这次汲桑的命运就没那么好了。公元307年12月,他被禁军所杀,退出争霸赛。

汲桑死后,石勒总结了失败经验,得出结论,想走上人生巅峰,还得找个好老板。此时他看中的老板是汉朝开国皇帝刘渊。

为得到他的赏识,石勒决定献上刘拉来几拨人马做《投名状》。一番考量之后,他选中了张卫都、冯莫突所率的数千人。

石勒先假意投奔他们,随后对张卫都说军中众人受单于的赏赐,已经想要背叛他,跟着柴鱼干了。

但是以残余的实力显然难以夺取天下。如果继续下去,大家都要在乱世当炮灰。张卫都信以为真,赶紧向石勒追问破局之法。

石勒趁机提出,索性大家一起投靠刘渊吧。他有望逐鹿中原,跟着他好歹还能做个王侯将相。就这样,石勒成功为刘渊拉来了一支几千人的部队。

随后石勒又假意投奔了张福力度,趁机架空了他的权利。再次率领张福力度手下的人马投靠了刘渊。这两波操作后,果然在刘渊手下得到重用。

公元308年,石勒又得到谋士张宾的相助。张宾此人才高八斗,和张良、庞统相比都毫不逊色。只可惜西晋是个拼爹的时代,张宾只是太守之子,出身不高,自然屡屡不得志。

但石勒却不拘一格用人才。张宾在他帐下奇谋百出,石勒也因此一路开挂,攻陷无关巨鹿常山,又拿下冀州郡县堡垒百余个,被刘渊立下不世战功。

在此期间胡人杰人也纷纷前来投奔。石勒终于完成了从流寇到枭雄的进阶,他也帮刘渊得到了与西晋对决的资格。

公元310年,刘渊去世,刘聪继位为汉赵皇帝,而此时的石勒也有了一个新目标,那就是和西晋打擂台,夺取江南地区。

然而西晋名相王导并不是软柿子,他很快就打得石勒军中粮草不济,石勒也因此打起了退堂鼓。

好在张宾及时出手打断了石勒的退堂鼓演奏,他告诉石勒如果此时退兵会给王导可乘之机,不如继续前进,攻克江夏,获得补给后再图谋后路。

石勒听后依计照做,然而他的前进却把留守西晋都城的司马越吓破了胆。为防止石勒打到洛阳,司马越干脆主动出击,率兵20万讨伐石勒。

可司马越一离开中央,西晋皇帝晋怀帝就坐不住了,他对司马越掌权不满已久。此时趁他不在,晋怀帝干脆下诏秦王讨伐司马越。

公元311年4月,内忧外患之下,司马越超负荷运转,很快就暴毙在行军途中了。接任他的统帅是王衍,然而王衍此人除了甩锅别的都一窍不通。

很快他就败在石勒手中,西晋都城洛阳也在两个月后被汉朝皇帝刘聪亲自攻下。

随后石勒又在张宾的帮助下占据相国地区,为自己的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础刚打好,公元318年,汉朝的皇帝刘聪就因病离世了。

而新任皇帝刘粲竟然被自己的岳父靳准踹下皇位。此时不出手尚待何时?心理刘聪的养子刘曜和石勒同时出手想要诛杀叛贼,借平叛之功登上皇位。

可还没等他们攻下城池,诛灭叛贼,叛贼内部就发生了分裂。靳准被杀,他的堂弟靳明捧着传国玉玺直接投降了刘曜。

刘曜登基改国号为赵,是为前赵。石勒其差一招错失皇位,只能继续向前赵称臣,做千年老二。这时石勒在隐忍蛰伏,那刘曜却坐不住了。

公元319年,石勒遣使臣为刘曜呈送捷报的时候,刘曜竟误以为使臣是来探他虚实的,直接斩杀了使臣。

他这一刀斩断了自己与石勒的君臣之谊,同时也让石勒明白,与其给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公元319年11月,石勒自立为王,建立后赵。自此与前赵相互攻防,王不见王。

公元328年,为争夺洛阳,刘曜和石勒这两个曾经的同事终于在战场上碰面了。可在这场巅峰对决当中,刘曜竟然关键时候掉链子,他饮酒误事,被石勒三面夹击,最终战败被俘。

公元330年,解决外敌后石勒正式称帝,但这位马背上的皇帝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忽略了不讲石虎的野心,以至于石勒晚年病重,石虎却封锁了消息,图谋登上皇位。

公元333年,奴隶皇帝石勒就这样死在了病榻之上,而他苦心经营的后赵政权也仅仅存在了32年。

【盘点靖难功臣的一生#历史#朱棣】

众所周知,在明朝当开国功臣是个危险系数很高的职业,无论资历多深,功劳多大,都有可能性命不保,甚至株连九族。

但是如果在明朝当靖难功臣,那么回报率却高的惊人,高官厚禄,享300年富贵。跟着朱元璋开国不如跟着朱棣造反,那么明朝的靖难都有哪些功臣?

他们为何比开国功臣的结局要好?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起盘点一下靖难功臣。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入南京登基为帝,随后大封功臣,册封了两位国公,13位侯爵,11位伯爵。此外还追封了已经战死的功臣。

相比于朱元璋对功臣们的血腥清洗,朱棣将主要精力都用来对付建文遗臣,清除反对势力。对跟随自己造反的兄弟们则要宽容许多,因而靖难功臣们大多得以善终。不过也有个别不走运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