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作者:不敢轻言语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一百五十六章 宋朝皇帝和文人大盘点

书名: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作者:不敢轻言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22

【一口气看懂宋朝皇帝那些事#宋朝#历史】

这是中国历史上高度繁荣的朝代,Gdp总量占当时世界经济的22。7%,没有宦官专权,也没有军阀割据,儒学复兴,科技井喷,人口迅速增长,共历18帝,享国319年。

本期视频就让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来看一看宋朝皇帝的那些事。

宋朝从公元960年到1279年,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史学家曾评价它为“华夏民族之文化,隶属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了帝位,建立了新的朝代。因为赵匡胤没有自己的爵位和封地,所以他便以自己曾经做官的地名将这个新的朝代命名为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完成了全国大部分的统一。

为了避免晚唐时期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的乱象,赵匡胤采取了重文抑武的方针,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的局面。

赵光义在位16年,在一天夜晚同弟弟赵匡胤饮酒之后十分尽兴,可第二天清晨却被发现离奇去世,享年50岁,这便是“烛影斧声”的故事由来。

赵匡胤去世后,皇位由其弟弟赵光义继承。赵光义在位的22年里使用政治手段迫使吴越王和割据漳泉二州的势力纳土归降。

之后又亲征太原,消灭了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在其统治期间采取治国御将的方针,使得宋朝在崇文抑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还曾两次出兵企图收复丢失的燕云十六州,但都被辽国击败。从此宋朝对辽国开始采取防守态势。

在高梁河之战中,赵光义大腿中了两箭,伤势始终未能痊愈,最终导致病情加剧,驾崩于万岁殿。赵光义病逝后,由他的三儿子赵恒继承了皇位。

赵恒在位之初任用贤相,勤于政事,开启了咸平之治。在主战派宰相寇准的劝说下,曾御驾亲征挫败辽军,达成澶渊之盟,为宋辽两国换来了百年时间的和平。

在位25年后在开封的延庆殿病逝,享年55岁。

宋朝的第4位皇帝就是被称为老好人的宋仁宗赵祯。赵祯即位的时候只有13岁,因为年幼一直由皇太后垂帘听政。

赵祯在位期间爆发了第一次宋夏战争,经过三年的苦战,双方签订了庆历合议。辽朝在这次宋夏战争中趁机逼迫宋朝提高了岁币的数额,也就是历史上的庆历增币。

赵祯在位四十二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期间也曾开展了庆历新政,想要进行改革,但最终因为反对势力过于庞大而被迫终止。

54岁时病逝,但赵祯并没有留下直系的骨血,而是将皇位交到了他的养子赵曙手中。

赵曙虽然不是宋仁宗的亲生儿子,但好歹皇位还是在赵光义一支的血脉上。但这个赵曙虽然有当皇帝的命,却没有享乐的福气,只做了4年的皇帝就因病去世。

将皇位交给了自己的长子宋神宗赵顼。此时的宋朝已经陷入了积贫积弱的困境,赵顼只好以军权的力量强行支持王安石进行熙宁变法,推行了大量的新政并出兵攻打西夏,收回的五州之地。

可在守旧派的不断施压下,新政开始摇摇欲坠。宋朝也在之后与西夏的战争中两次战败,38岁的赵顼最终忧郁而逝。

因为赵顼的英年早逝,朝政大权由垂帘听政的皇太后高氏所把控,守旧势力再次走上朝堂,直到8年后高氏去世,宋哲宗赵煦才开始亲政,新党得以重新执政,同时党争也愈演愈烈。

赵煦公在位15年对西夏发动了两次战争,最终使西夏臣服,只可惜年仅25岁便英年早逝。他的弟弟赵佶成为了宋朝新的皇帝,这个宋徽宗赵佶就是开创瘦金体书法的那个艺术性皇帝。

他在位时期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了,利用皇权推动绘画,金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将皇位禅让给了儿子赵桓,最后父子二人都在靖康之变后被金人俘虏押往了北方。

靖康之变发生后,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转至南京登基,建立了新的政府,史称南宋。他任用岳飞、韩世忠等名将抵抗金军,以放弃旧有的疆土和对金朝称臣纳贡为代价,达成了绍兴和议,奠定了南宋偏安的局面。

而赵构却在事后听信谗言,诛杀了岳飞,长期委任秦桧为相,走着不知道对金朝求和的路线。在位35年后将皇位禅让给了养子赵昚,自己则退居太上皇,开始颐养天年,活到了81岁。

有意思的是这个赵昚却是赵匡胤的7世孙,宋朝皇帝自此回到了赵匡胤一脉的手中。

赵昚平反了岳飞冤案,开始启用主战派人士,势必要收复中原。百姓的生活也开始逐渐安乐,史称乾淳之治。赵昚当了27年的皇帝后也要想想当太上皇的福,就把皇位禅让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敦。

赵敦刚刚继位的时候确实有想着革故鼎新的想法,但是赵敦这个人惧内心理严重,以至于荒废了朝政,听信谗言,疏离的太上皇,引起了南宋的政治危机。

在位5年就把父亲的成果消耗殆尽,使南宋开始走向衰败。不久之后赵敦被逼退位,宋宁宗赵扩在大臣们的拥戴下继承了皇位,追封岳飞为鄂王,削去了秦桧的封爵,着力打击了投降派。

但赵扩在位的30年里,前期朝政被大臣韩侂胄把持,后期则被杨皇后控制,57岁时病逝。

宋朝的第14位皇帝是宋理宗赵昀。赵昀在位的前10年王权一直被权相史弥远所把持,赵昀只好不理政务,纵情声色,直到29岁时赵昀才开始亲政。

他一改往日纵情享乐的态度,开始澄清吏治,整顿财政,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派兵联盟灭金,立志要忠心大宋。

但晚年的赵昀又开始沉湎于醉生梦死的荒淫生活之中。朝政相继落入到了贾似道等奸相之手,国势岌岌可危。赵昀死后,因为膝下无子,皇位便交给了他的侄子赵禥。

赵禥继位的时候,金朝已经灭亡,蒙古帝国的军队开始大举南下。但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赵禥却把军国大权交给了贾似道执掌,使得南宋的形势变得更加危急。

赵禥当了10年的皇帝,在35岁时驾崩于临安。他的次子赵显即位时,元军已经兵至临安,没过多久,赵显投降了元朝,被元世祖忽必烈遣送到吐蕃留学。

文天祥等大臣决定在福州拥立赵昰称帝,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张世杰为副元帅,图谋再度中兴。此时天下还有小部分在宋朝的控制之下,军队也有20多万,但他们显然低估了元军的实力。

不久之后就失去了长江以北最后的据点。宋朝君臣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在海上度过,士兵远离故土,家眷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宋军只好在崖山展开最后一战。

崖山海战战败后,陆秀夫背着宋朝的末代皇帝赵昺在崖山跳海而亡,10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国祚319年的宋朝至此灭亡。

——“这么看,版图不是很大,但是还能撑这么旧,还是挺强的,可惜了燕云十六州啊。”

——“宋朝因为先天原因,丢失了燕云十六州,没有战马的供应,导致永远都用步兵扛着骑兵,所以觉得宋朝军事太弱。”

——“实际上就算有燕云十六州,宋朝该是这样还是这样。因为制度在那呢,文人当国,自古以来就没有军事能强的。”

——“宋朝有雄才大略的皇帝都死的太早了,真是可惜。”

——“错了,是死的太早的都是雄才大略的皇帝,要么就早死,要么就让你绝嗣,你说这事都是谁干的?”

——“宋朝之后,文化基本就已经停滞了,科技基本也没有更多的增长了。”

【一口气看懂宋朝文化到底有多兴盛。#宋朝历史#历史小知识#宋朝文化】

都说宋朝的文化繁荣,人才辈出,那些耳熟能详的文化人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本期视频就让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一起捋一捋横跨319年的人物关系谱。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也就是北宋。在北宋的167年里,是欧阳修和苏轼两代文坛领袖为代表的时代。

967年,隐逸诗人林逋出生,他一生不做官,不娶妻,只喜欢吃梅养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后人称他为和靖先生。

8年后,南唐千古词帝李煜身陷囹圄,不在一个七夕之夜被毒酒身亡,临死前留下了那首“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虞美人》。

公元984年,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出生,他也是第一个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人。5年后,范仲淹出生,他一生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准则,发起了庆历新政,推行改革,世称范文正公,后辈似于孔庙及历代的帝王庙。

公元991年,晏殊出生,晏殊以词着称于文坛,后世孙启为北宋以生家出祖。年之后,晏殊将会老来得子,生下人生中第7个儿子晏几道,这父子二人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二晏”。

而北宋的第一代文坛领袖欧阳修则在1007年出生。和他年龄相仿的有宋诗的开山祖师梅尧臣,以及与梅尧臣并称为“苏梅”的苏舜钦。

公元1009年,苏洵出生,直到28年后,他将生下北宋的第二代文坛领袖苏轼,所以这么算起来,我们比较熟悉的范仲淹应该算是苏轼的爷爷辈。欧阳修则是苏轼的父辈。

10年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出生,世称南丰先生。1021年,王安石出生,拜相后开始主持变法,因受保守派的排挤,多次被罢相复相,同时开创金陵新学,以风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史称王荆公体。

虽然王安石和曾巩都比苏轼要大十几岁,但他们也算是同一时期的人物。苏轼的弟弟苏辙则比他小4岁。苏轼的门人遍布,有前四学士,还有后四学士,其中苏门前四子中的黄庭坚1045年出生。

秦观则比他小4岁,年龄小一点的晁补之和张耒相差1岁,为1053年生人,另一位苏门的学子陈师道也是这一年出生的,再加上后来的李廌,这6人又被称为苏门六君子,这些人才则比苏轼要小10多岁,可以说苏轼是在北宋文坛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人物。

而在苏门后四学士中,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就是其一。1084年,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出生,成为了日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在宋徽宗即位到北宋灭亡的这最后27年中,苏轼、苏辙、苏门中的4位君子也先后去世,北宋的文坛伴随着朝廷的灭亡也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一路南下偏安漂泊的李清照仿佛就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写照,而这国破家亡的背景也造就了南宋文武双全的一干词人。

1103年,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的岳飞出生,先后4次从军,带领岳家军挥师北伐,收复失地,其代表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更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

靖康之难前后的两年中,南宋四大诗人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先后出生,他们将成为南宋文坛未来的领军人物。

1140年,南宋历史上武力值最高的文化人辛弃疾出生,然而就在辛弃疾出生的两年后,岳飞去世,整个两宋期间最能文善武的词人硬挺着托起了整个王朝。

1143年,辛弃疾的好友陈亮出生,他是宋词中豪放派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创立的永康学派反对和议,力主抗金。辛弃疾的那首《破阵子》就是为他而作。

1155年,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出生,人称白石道人,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所不通。他一生不曾为官,终身许身江湖,靠着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背着琴箫天涯流浪。他也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

1190年,那时候写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元好问出生,他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学的代表。

他的词也是近代一朝之冠,高于两宋的名家。不久之后,辛弃疾、陆游先后与世长辞。1236年,文天祥出生,成为了南宋最后的脊梁。

在最后的几十年南宋文坛出现过永嘉四灵、江湖诗派等文人群体,直到1278年,42岁的文天祥被捕,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后从容就义。

随着南宋的末代皇帝赵昺在崖山跳海而亡,10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319年的两宋文化史也就此落幕。位卑未敢忘国忧,事定犹须待阖棺,这便是南宋最后的挽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