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文豪1983

作者:小时光恋曲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22章 余旋风来了(三)

书名:文豪1983 作者:小时光恋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2:52

他旗帜鲜明:“我个人反对使用核武器,核武器一旦被使用,就只有零或者全部的区别。”

“所以,如果我们来撰写核子相关的文学,可能也要把核子这种威力无限,难以预测的恐怖写出来。”

这有点像核子版本“克苏鲁”,不可直视,不可猜测,只能逃离,用它去形容核子文学恰如其分。

井上靖是个老头,对核子的威力很有感受,却没有写过相关的文学。

他问余切:“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假设?”

余切说:“核子有毁灭和创造两种属性,但毁灭比创造容易得多,最后它在文学创作中,就更容易表现出毁灭的一面。”

“那么,毁灭之后还有什么吗?”

“毁灭之后还有人类社会,那就可能是无序、混乱、高科技和低生活水平相结合……他是这么一个情况。”

这种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在场没有人能完全知道,他们只能听余切讲述。

八十年代虽然兴起了这种文学,但极其小众,核子方面的文学,真正开始井喷,并且引起了大众的广泛注意,需要等到切诺尔贝利爆发之后。

而这一场大灾难,也导致核子文学直接被抛弃掉好的方面,大家纷纷往最恶劣,最糟糕的设定去套。而且它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废土美感,逐渐在新世纪这个人类远离核大战的年代,重新得到发扬。

各种电影电视游戏啥的都出来了。

这个话题几乎是余切的个人秀,他描述的世界栩栩如生,设定完善,大家都不愿意讨论了,只想听他来讲故事:

“核爆过后,人类根本无法在地面生存,所有的生活都转入了包括地铁线路在内的地下,幸存的人们分化成数个派别……”

“地下与地上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在地下,除了没有阳光之外,喧嚣热闹的景象与正常的城市几乎无异,商店、酒吧、剧院,各种生活设施应有尽有;在地上,是遍地的废墟与残骸、泛着绿色泡沫的水面、空无一人的街道城区……”

这个设定出自后世俄国《地铁》系列,写于2003年。俄国人感兴趣,是因为后来发生了切诺尔贝利核电站大爆炸。

而日本人对这种后核爆时代的故事感兴趣,是因为他们既挨过核弹,又有庞大的地下交通网。

可以说,全世界对废土最有情怀的就是俄国人和日本人了,这是他们的民族“伤痕”。

但余切没有讲太多,就转为对核武器的批判——这是当期节目的主题,也是这一届国际笔会想要宣扬的。

原因很简单,日本作为笔会的东道主,是全世界唯一挨了两次原子弹的国家。

在当下,作为邻国作家表达对核武器的批判,对平民的同情是有必要的,余切借用了巴老《核时代下的文学》演讲稿上的观点:

“对核武器的抵制,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核军备竞赛,就像悬在世界人民头上的达摩克里斯的利剑,一旦落下,受害者绝对不仅仅有广岛和长崎这两座城市……”

他每说一句话,在停顿的间歇期,底下的日本人就激动的鼓掌,好像这事儿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一样。

就连原先和余切争论的国谷裕子也闪烁大眼睛,泪涟涟,如同余切在为了他们主持公道!

余切谈到了中国这边,南方的冲突:“国际之间的局势十分紧张,但务必要克制战争的烈度,只有和平建设才能够促进人类的昌盛繁荣,保卫世界和平正是作家们不可推缷的责任。”

“作家的声音应该得到更广泛的重视,成为更强大的力量,成为亿万人民的声音,让我们为后代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更美的未来!”

可以看到的是,无论原先喊打倒帝国主义的,还是原先不太愿意鞠躬的,全都激动的鼓掌,表达他们对余切的支持。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支持呢?

恐怕如果是一个埃及人,或者是韩国人来说这些话,是不能让台下的日本人这么激动的。

正因为他是中国人,而中国虽然贫穷,却是关键的有大棒子的国家。先有了这个东西,然后再表达同情和“抵制”,才得到了日本人的真心支持。

你可以揍我,但你竟然没有揍我,因此你是个品德高尚的人。

余切最后说:“人类创造丰饶的文明,绝不是用核武器来毁灭的,而和平也不是一种武器可以去毁灭的。”“作家们可以创作出核时代下的文学,团结正义的力量——争取将来避免世界大战、核战争。”

他的发言到此结束,轮到了井上靖,这个老头负责介绍挨了原子弹之后的一些情况,这是独属于日本人的悲痛记忆。

演播厅播放相关资料:各种原子病患者,包封在熔化的玻璃中的断手,有关于蘑菇云、火海、黑雨……还有一个十二岁就发了病的小女孩,掉光了头发,因为相信折好一千只纸鹤就能够恢复健康,最后这个小女孩折了一千多个千纸鹤,还是死了。

井上靖一边介绍,一边哭。连带着底下许多人也跟着哭。最后,他们把其中的一只千纸鹤,作为礼物送给余切,余切表现的相当郑重,他表示:

“我会把这一只千纸鹤放在我的桌前,无论什么时候,都能看到这一只千纸鹤。”

井上靖通过电视台的电话,连线在病房内的巴老。

巴老为余切的“鲁莽”做了一些解释:“我们之所以要理清楚关系,是为了更好的向前看。”

“但不理清楚关系,是对过去的不尊重,所以道歉这样的形式也必须存在……好在我们度过了这一关。”

然后说了一些祝语:“世界人民团结,世界作家团结,东方国家团结……世界不再有核战争的阴影。”

国谷裕子本人是国际关系毕业的,是日本的华族,她之前采访过许多政商界的大佬,平时的话题很宏大,这一刻她感觉余切还有很多货没有掏出来。

比如那个核爆时代之后的故事,比如怎么写出这一类的文学——总得有个章法。

但访谈节目的导演提醒她:这一环节时间并不够了。

八嘎!

真是没有文化的国贼,只知道做节目,该诛了你们!

国谷裕子只能在这总结,面对着镜头,她激动道:

“我们听到了两代作家之间的思辨,它将我们再一次带到了作家本来具备的能力:他们是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人们去做正确的事情的——思辨,是作家最根本的能力。”

“我们还听到了不同国度之间的思维,它因此产生了不同的角度,在节目的一开始时,我们说日中作家曾经谈到了诗句、以及六祖慧能的禅学……今天我们畅想核时代下的文学,数千年的时间并没有变过。”

“作家依然是引导人类社会思想的职业。”

观众提问环节开始。

这个环节时间不多,只有少数几个幸运儿可以被选上来提问和对话。

大部分人讲的话很质朴:希望世界不再有战争,希望两国之间长期友好。

还有的人告诉余切:他们正在为争取到中国参加国庆,一定要把祝福带到广场去。

“余切?你也在广场吗?”

“我应该不在,但我会从电视上看到你们。”

“请你务必要看着我们,现在你也成为我们去中国的动力之一了!我们要去见中国朋友!”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