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文豪1983

作者:小时光恋曲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七十三章 谁才是最受欢迎的人

书名:文豪1983 作者:小时光恋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2:52

“你是燕大的,怎么会来前线呢?我是说……哎呀,我犯了错误!对不起。”

宫雪意识到话说岔了,立刻慌张的道歉。

你长得这样浓眉大眼,学历又这么高,一般来说不会跑前线去。

你要是死了,要比其他人更可惜——人们不能公开的讲这句话,但说实在的,心里不免这么想。

她扯开话题:“川省这个地方,我以前也去演出过。”

“欢迎你来我家做客。”

“到时候一定去!”

有个指导员看见了全过程,握着宫雪的手说:“前线的战士早就盼着你们来了!”

说着他把一个笔记本送到龚雪面前,从本子里拿出一张剧照说:“这是我们连一位战士,在报纸上看到你们要来前线慰问的消息后,从画报上剪下你在电影《大桥下面》中的剧照,想等你来后,请你签个字。可惜他在战斗中牺牲了,没等到……”

宫雪接过笔记本一看,失声痛哭了。

自己刚刚抱有了错误的想法,立刻就听说有小战士牺牲了,羞愧和难过共同交织下,宫雪噙满热泪,泪水不断滴在余切的慰问信上。

“——余切?余切!”

谁叫我?

余切朝着声音方向看去,原来是《军文艺》的刘家炬,他正带着川省电视台的团队来拍摄素材。

“余切啊,你怎么换完衣服不来找咱组织啊……你这一身……”刘家炬上下打量,突然喜道,“倒是特别像个战士,你天生就是写军旅文学的料……”

女演员宫雪的泪水,仍然没有得到控制。而余切电影明星般的脸终于得到了用处。

他俩一个低头哭诉着,一个抬头凝望着……见到此情此景,电视台的记者灵感来了:“两位同志配合拍一张照片好吗?”

“什么照片?”

“我们用来宣传给全国人民看的照片啊,这就是前线的英雄和后方的巾帼!”

“看看,多好的一幅画啊,坚毅的战士和来探望他的对象,战士直面危险却面带笑容,而女孩子被保护在身后,却深刻的知道是谁来保护了她!”

记者越说越激动,恨不得哐哐开始拍。

事情到这,余切可装不下去了,他可没扛着枪去前线挨枪子儿,不能抢了人家的风采。

“我只是个搞创作的,没有上过战场。我来这是受了总政和《军文艺》的任务前来采风的。”

“有没有可能让其他真实作战过的士兵来拍?”

电视台的记者犯了难,支支吾吾起来,为了宣传效果应该让余切来做男主角,但不能伤了战士们的感情。

老道的刘家炬看出了这一点,他忽然道:“余切,你配得上这一组照片……这个事情,无非是你到底能不能代表来我们青年战士来拍照,但我认为你创作出了军旅文学,你亲身犯险来前线,没有一句推辞,你就是配得上的……”

刘家炬说到这,声音越来越高,而此时围在他们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多,刘家炬高声道:

“这是余切!写出《未婚妻的信》,写出《天若有情》的余切!”

“大家原先可能不了解他,他是燕大的学生,但是他的心一直都在前线的各位战士身上,从去年开始,他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回前线发来的信件,从来没有停过,我们《军文艺》看到了他的真诚!这是根本装不出来的!”

“他告诉过战士,回来要好好考大学……”

“他告诉过战士,不要对爱情失去信心……”

“他告诉过战士,真正伟大的人不是做一件酣畅淋漓的大事,而是积年累月的坚持,日拱一卒,这正是我们在前方的真实写照,它不轰轰烈烈,但十分伟大!”刘家炬开始回忆起《未婚妻的信》的经典情节:“高干子弟秦云终于被侦查小队找到,问他是否要回去,但是他说,他说什么……”

“我们在一起!”回答刘家炬的是现场所有的战士。这声音简直是震耳欲聋。

一双双渴望的目光看来,一个个期盼的眼神望着,战士们情不自禁大喊,他们的很多人都鼻酸了,在洞穴里,在炮火中,在丛林里……在一起的没有别人,只有战友。

女人和爱情!固然是那值得珍惜的希望,但和他们并肩作战的,流过血流过汗的,却是自己身边的战友!

余切,就是我那未曾逢面却神交已久的战友啊!

他一边写信劝哥们不要失去对爱情的幻想,一边又写来告诉我,战场上靠得住的还是自己过命的兄弟!

几乎每一个人都看过这篇,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这个口号。

刘家炬说:“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他每一声,都要比前面更加高亢,等到余切也参与进来的时候,刘家炬就不说了,只是在那随着声浪挥舞他的手臂。

“我们在一起!”最后这一声是余切来呐喊的,战士们回应了他的呐喊,山呼地动!

记者把照片拍了下来,把现场录制下来。

在这幅构图里面,余切不是一个作家,而像是一个攻占山头的先锋,正在呼喊底下的战友赶快上来。

我们在一起!

连这一幕的标题,记者都想好了。

此时余切是否有资格,已经是一个不需要再来争论的问题。

现场的指导员激动道:“原来你就是余切老师,请你为我们讲几句话,再也没有比你更适合代表我们的人了,自从你的《未婚妻的信》登上《军文艺》以来,战士们做梦都想到看到,是谁写出了他们的心中所想!”

“几千封的信件发给《军文艺》,数十万人的前线部队流传你的故事,你就是我们现在最想看到的文艺工作者!”

“说得对!”

“没错!”

有个姓金的朝鲜族师长也在这,他恨不得把余切的嗓子抢过来,“说些话吧!兄弟们都等着你,你不说话,我们要睡不了觉了!你是作家当中的英雄!”

气氛已经烘托到这里,余切不得不把他写好的慰问信提前拿出来读。

他直接跳过了冗长的前文,而直接转到最后的呼唤:

“亲爱的战友们,英雄们,在你们身后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股不可抗拒的改革洪流正在洗涤着一切旧的藩篱!”

“被你们崇高献身精神所激励的各族青年,决心以你们为榜样,投身到这一伟大的时代变革中去!”

“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你们承担了最艰巨的任务,做出了最大的牺牲。祖国人民将永远记住你们,祖国美好的未来会感谢你们。”

余切兴奋极了,他临时喊道:“前线万岁,战士万岁,祖国万岁!”

此话一出,现场“前线万岁!”“战士万岁!”“祖国万岁!”的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

《大桥下面》是83年上映的电影,拿到了当年的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内容就是一个带着孩子的女裁缝和摆修车摊的个体户,冲破了世俗观念,过上了幸福生活。宫雪演那个女裁缝。很纯爱的一个片子,可以找来看看。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