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文豪1983

作者:小时光恋曲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2章 余切买房记(一)

书名:文豪1983 作者:小时光恋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2:52

内地最早的商品房出现在81年的鹏城,小区名叫东湖丽苑,鹏城房地产集团开发的,这个集团隶属于鹏城zf。

而燕京就不一样了,有规模的现代商品房出售得等到89年,这几乎是全国最晚一批开放的城市。

但这并不代表当下的燕京没办法购买房屋。

民间有二手房进行销售,每平米均价四五十元左右,主要是一些四合院居民们合起来卖房子。后来很出名的四合院在当下的居住体验并不好。居民们急于搬家到新的筒子楼、大板楼,他们再也受不了四合院了:

一套房子被隔断出了几间屋子,然后不同姓氏的几代人住在这里面。没有经过现代化改造,当然不会有热水热管,也不会有私人卫生间。83年有个电影《夕照街》的发生地就在四合院里边儿,住着五六家人。

今年4月份,漂亮国来的记者跟随总统来访,然后写下他自己的一些记录:“这里有一间屋子13平方米,挤着3口人,在一个不到1.2米高的阁楼上,男主人的女儿住了十几年……”

所以在八十年代的这会儿,四合院又香又臭,总归还是臭的居多。除非愿意做一系列改造,然而人们并不愿意这么折腾,宁可搬出去到新的地方,大房化小房,那里至少一家人有一间房子。

从燕大出发,余切骑着自行车一路遛弯,沿着城市的中轴线,但凡是看到了胡同就切进去看看。

发觉卖房子的还不少,他进去问价格,事情就变得搞笑起来了。

在靠景山公园的地方,景山前街附近,这里有一处四合院等着开卖,先是出来了一个人说:“四十块钱一平方米,但是,不能有借贷的行为,也不能有给钱不爽快的行为,得一次性给……我家分得二十三平方米,是个大地方,你得全付了!”

余切说:“你确实住了好大的地方,但是咱这个四合院看起来得有三四百平方米,剩下的怎么办呢?”

“那就不管我的事情了,还有九户人,你得劝他们接受你。”

余切说:“那我得一个一个全谈判过去,通通同意才行?”

“你明白了!是这么理儿!”

“我全买了呢?”

“啊?这可得一两万块钱了!年轻人,你莫不是回国探亲的华人?还是港地来的富豪?”

“你甭管我什么地方来的。”

“——有人要买咱这破房子?我呸!买我们这个好地方!这可靠近故宫呢,原先是封建帝王住的地方,天子脚下,怎么着也算城里!”

然后,又出来一个人,是房子里面的另一户主人家,他们摆手:“我不要钱,但你有大板楼吗?我跟你换,你住我这里,我住你那里。”

余切说:“我没大板楼给你置换,只能给你钱,你自个儿想办法去找人买。”

“这不成,四合院好卖,大板楼可不好买。”

听说这套四合院有可能卖出去了,还有人出来说:“我有法子买房子,就是没钱,五十五块钱一平方米,只要你买了隔壁那家的屋子,俩屋子合起来,公用的阳台就成你自己的了,你先下手为强,去搭一个大阁楼等于上下二层,这就是一套别墅了……这这屋你拿去。咱立刻去房管所上证,我保管不找你麻烦。”

这时候还没有“产权”这个概念,严格来说,在85年之前,大家只拥有对房子的“承租”关系,而不具备对房子的所有权。

房管所会定期过来收租,价格便宜,约摸一两块钱一个月。

然后在84年末,终于在首都这个地方也开始启动房产改革,一系列安置房、回迁房工程上马,对四合院的翻新改造工程开始进行,逐步推行了“所有权”这个概念。

拥有“所有权”的,基本上就是原先有“承租”权利的那些人。

也有人对余切的身份提出了质疑,保密意识十分强:“你是什么地方的人?我们这里有军工企业的家属,你莫不是敌特过来查看秘密的……”

立马有人反驳了:“——你别特么捣乱了。谁住这地方?敌特不是人吗?年轻人,你有钱吗?你有钱我三十块钱一平方米,我卖你,我早想离开这地方了!”

然后呢,原先价格卖的高的,现在觉得这些傻叉邻居把价格出低了。

价格出的低的,觉得另一些傻叉邻居价格出太高,把买家吓跑了,他们自己就这么吵起来了。于是,从这四合院里面出来五、九……足足二十来个人。

卧槽,这我怎么谈判?

十户人,但凡是有一户人背刺我,那不得恶心死?

八十年代这个时候,因为没有产权这个东西,原本不是四合院里面的人,强行住进去了找房管所变更承租关系,硬占了一间屋子的时有发生。然后蹲到了房改这一年,拿到了产权,把公家的、别人家的变成了自己家的。

这才是真正的改变人生。

余切写的那个《天若有情》才过去不到一年,江湖险恶,他一个人想住大房子,必须得找关系简单的。

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是几十手。

这么一想,余切立刻骑自行车跑路,从这胡同口窜出去了。

“年轻人——诶!跑了,别让他跑了!”

几十号人在自行车后边儿追。

此后的几天,余切除了上课、写,每天就是骑自行车出来溜达,他渐渐觉得自己的能力有限,很难找到合适的房子,这么靠自己瞎几把溜达不是个办法,得从其他渠道想招。

他尝试了张贴广告的办法。

西语系的俞敏宏这厮后来补课的时候,就尝试了这种办法,把他补习班的广告到处拿去贴。

余切趁着夜色在电线杆上张贴广告,顺便也看别人早先贴上去的招贴,有合适的房源赶紧抄下联系方式。

不过,贴广告的方式很短命,过一二天再去看,原来的广告要么被覆盖住了,要么被撕走了。于是新一轮的捣浆糊、抄写、张贴再重新来一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