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文豪1983

作者:小时光恋曲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七十二章 宫雪

书名:文豪1983 作者:小时光恋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2:52

“余切,余切?别睡了,醒醒!”

“咱到地方了?”

“这是前线指挥部,咱今天在这休整,排练节目,见见战士们,明天再去老山前线——也是坐吉普车。”

冯拱拍了拍屁股底下的军用吉普,让余切睁大眼好好看看。

冯拱是余切来这边刚认识的朋友,广播艺术团演员,自作主张申请来前线慰问演出,长得高高瘦瘦、法令纹特明显。

【我想死你们了!】

诶,就是这人,后来的著名小品演员。

“你怎么还能睡着呢?我说你胆子可真够大的。我来这边担忧的要死。”

“冯拱,你这么怕,怎么要来呢?”

“我成分不好啊……”冯拱叹了口气,转而感谢起开车的军装同志。“明天也劳烦你们了。”

“不麻烦!”军装同志朝他俩敬礼,找余切要了个签名,两人连忙回礼。

指挥所前边儿支了个接待小帐篷,上面有红底儿白字:热烈欢迎文艺界人士来老山前线进行慰问演出!

余切四下张望,只见军旗猎猎飘动,将士们跑操的跑操、训练的训练,个个飞檐走壁,堪称是战斗力爆表啊。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在他们面前汇报,战士们都使出了真功夫来:三四米高的墙,两个人几秒钟就翻过去;一条五十米的泥坑道,战士们像多了两条腿的壁虎一样,顺溜就窜过去了。

冯拱说:“这一批兵都是km军区的兵,尤其擅长打山地战——来了这之后,就是练习山地作战。”

“你还挺专业,咋看出来的?”

“我原先也当过两年兵呢,差点儿就赶上打仗了……我悄悄的告诉你,打仗要死人,还好没有来。”

“你现在不也来了吗,冯拱?”

“余切啊……你写那么多,怎么没学点哄人的好话?”

四月以来,前往老山前线慰问的人员分了几个波次,余切他们这一批是从沪市和燕京两个地方出发,到km火车站集合,再坐车到指挥部这儿,大家才各自相聚。

因为余切来的比较晚,冯拱又是临时起意被批准的,他俩凑在了一辆车上。进去后,有人接待了他俩,看了他俩的身份证明,做好记录就放行了。

并且给他俩指了个方位。

“走走走,换衣服。”冯拱非常着急。

营地条件有限,有限的几个大房子都匀出来给了女同志,因此男人们大多在厕所、食堂之类的地方换衣服,就地换衣服的也有。

冯拱脸皮薄,来食堂换衣服,但食堂的人最多。

哟,这不是李双桨吗?

你可生了个好儿子啊!

浓眉大眼的朱世茂也来了!

“许灵均,你是许灵均啊!”

朱世茂发现一个比自己还浓眉大眼的,还挺激动:“幸会幸会!”

这,这是……

一个模样酷似伟人的中年男人笑道:“你也是来参加汇演的?我是古玥。”

古玥谁不知道啊?伟人的特型演员。

有的演员演伟人,尚且看得出是表演,而古玥站那以为伟人真的来了:据说家属看到古玥后,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

“古玥老师你好!我是余切,算是个作家。”

余切话没说完,冯拱趁着换衣服的档口,还能扯上一句,“他是写《未婚妻的信》还有《大撒把》的作者……您还不知道的话,《天若有情》呢?对咯,他就是那个人!”

古玥相当惊讶。《未婚妻的信》在前线大受欢迎,来慰问官兵的就没有不看过的,但大家都没想到,竟然是这么年轻的一个人写出来的。

“《未婚妻的信》是好,情真意切,也很独特……”

“你要不说你是作家,我还以为是文工团的演员呢!”

余切伸手撇了一下冯拱:“我不是,他才是。”

古玥看了看冯拱的样子,笑呵呵道:“文工团各种类型的演员都是需要的……”这话啥意思就不需要再叙述了,说冯拱长得不是大帅哥那一挂嘛。他衣服穿到了一半,让余切来帮他抻直,把衬衫上的褶皱都挤到两边的腰间,显得精神。

“余切,我看起来怎么样?”

“老冯,你穿的挺好看的。”

冯拱穿了套非常精致的深蓝色条纹军装,甚至套上了领带,不中不洋的,他自我感觉挺好。“这是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他得意了不到几秒钟,忽然又担忧起来:

“余切,我之前没敢和你讲,我们这个慰问演出是在人越南阵地前边儿演出的,到时候他们那边抓了个望远镜就能看到我们,要是来几炮……哗,我们全得完蛋!”

余切不以为然:“火炮发射前有校准的试射炮,前几炮打不准的,我们早逃进地下工事里了。”

“那用狙击枪呢?越南人的神射手是很多的。”

余切指了指自己身上的墨绿色通用军装:“我跟你在一块儿,狙击手第一颗子弹肯定不是来打我,你看起来像个高级军官。”

啥?我成军事目标了?

冯拱脑子都快宕机了,余切就劝他:“没事儿,你不是来之前写了遗书吗?你要是真光荣了,就能洗刷掉别人对你的歧视了,全家也沾光。”

冯拱的曾祖父是冯国璋,北洋三杰之一,祖父是个大资本家。

这事儿后来说起来似乎挺有面,但在这年头让冯拱不断受到别人排挤,他之所以怕死也打报告来慰问前线,直接原因就是这个。

祖上如何和我无关,我也可以爱国啊。

冯拱破罐子破摔:“假如我光荣了,那我就是命里面有这一遭!请照顾好我的老婆和孩子!”

有些衣服换的快的演员,已经打扮好,和战士们接触了。他们拉着家常,叙说一些鼓励人心的话。

慰问之旅的行程安排是这样:

头一天休整和排练节目,顺便和退下来的战士们合影、聊聊天。

后一天去到阵地前线,那是在四壁青峰围绕的山谷底下,众多临时帐篷之间隔开的一个小平坡。

没电灯没话筒,就这么面对面的表演。

因为场地实在是太小,很多战士并不能看到这场汇演,也不能来参加,他们只能在战役结束后,通过其他人的口述和照片,才能知道发生了什么。

余切凭借着作家的身份,还有一个代表全国青年宣读慰问信的环节。

茫茫的人海中,余切看到其中一片的人格外多,他问冯拱:“那边是干什么的?”

冯拱打眼一看:“歌舞团的。女的。你肯定比不过,因为你是男的。”

他说:“在军营里,没有任何人能比得上女孩子,这是没办法的,不信你等会儿看看。”

余切虽然在前线鼎鼎大名,但他毕竟不是电影明星,别人不认识他的模样。穿这一身衣服,还以为他是刚来前线的新兵。

这不,随着余切往人群方队中走,这就有人看到余切了。

电影女演员宫雪,走到了他的身边,给了他一张慰问信。上面写着:“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家是哪里的?”

“川省万县的。”

“今年多大?”

“21了。”

“读过书没有?”

“我在燕大读书。”

宫雪正在写她自己的签名,在这儿愣住了。

据说他因为这个衣服,在吉普车上就被狙击手看到,认为他是高级军官,差点被狙死。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