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虎贲郎

作者:中更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89章 伟大友情

书名:虎贲郎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2

日头偏西,阳光不再灼热。

夏侯惇所领军队持续进发,路过赵基、张杨旧营,也不做侵扰。

就是集中兵力,向着战场靠近。

毫无疑问,这是一支远道而来的的生力军。

距离赵基本阵五里时,赵基引着五百余骑抵达。

等赵基到时,夏侯惇又推进大约二里路程,开始变阵,由行军大纵队改为左右翼展开的横阵。

夏侯惇面前,是赵云。

赵云依托张杨借调的两千步兵于道路正中结阵,自引骑士居于步阵两端,属于中规中矩的阵势。

赵基抵达后,赵云来迎,指着夏侯惇说:“敌军先是乘船顺睢水而来,登岸后又大约行进二十余里至此。其阵势越发齐整,可见吏士战意昂扬,不可小觑。”

“曹操那里在等天黑,要借夜色突围。”

赵基观望夏侯惇阵势,继续说:“对夏侯惇来说,应该分兵袭扰我军营地才是。他没有分兵,说明他没有后续援兵。如今列阵不动,显然是要与我相持。以分我兵势,接应曹操破围。”

很不喜欢夏侯惇出现的时机,赵基也无法将夏侯惇直接抹去。

同时也理解赵云的行为,赵云列阵坐视夏侯惇变阵,不是赵云不想打,而是今日眭固、杨丑二部的松懈战斗力给了赵云很不好的印象。

又是借来的河内兵,强迫河内兵上前接战,作战效率低下不说;若是激起逆反心思,就敢临阵溃散。

与其冒风险上前袭击行军状态的夏侯惇,还不如相持不动,让夏侯惇摸不清虚实。

这些夏侯惇带过来的军队,敢于野战的军队,肯定是曹军精锐。

贸然碰撞,一比三、一比二的悬殊兵力差距,即便河内兵精锐,也容易陷入混战对抗,然后被人数更多的夏侯惇渐渐压制。

所以赵云的应对不存在问题,这也是让赵云来负责这条战线的原因。

赵基观察片刻,就说:“曹操党羽众多,今日若不能大破其军。明日曹仁、济阴兵与之汇合,更难破他。待曹洪、夏侯渊撤军归来,我等只能无功而返,先胜后败。”

赵云左手重新挽了挽缰绳,凝声问:“那强突其阵,击走夏侯惇?”

“再等等,徐晃诸人会率骑士抵达。”

徐晃、荚童、魏兴这里还有生力军,已不足两千骑。

只要击破夏侯惇,依旧能保持对许褚、朱灵的压制,不会耽误受降一事。

完成受降后,再逐个攻拔曹军营垒即可。

已经投入那么大成本,怎么可能虎头蛇尾?

这次中原之行,必须打出并州兵的威势,否则自己回并州,朝廷这边又得搞事情。

赵基战意坚决,反正虎步军主力已经撤回太原。

家中有存粮,赵基自然敢放手一搏。

败的再惨,依旧能通过整合匈奴、诸胡逐步恢复实力。

说白了,他输得起,输不起的是吕布、陈王、张杨、陈宫、孙策这些人。

同样的道理,曹操、刘备、袁术也输得起。

观望之际,后方两三里外的徐晃、荚童、魏兴各自引领五六百名骑士渐渐靠过来。

不需要赵基指挥,这三人各引骑士迂回绕击,迫使夏侯惇分兵变阵。

缺乏墙垒工事,夏侯惇所部渐渐被包围,形势越发窘迫。

夏侯惇居中调度,渐渐将三横阵扩建为空心方阵。

他来这里,可能就没有全身而返的想法。

如果他来的时候,曹操优势,自然能配合曹仁一起重创赵基、吕布;若是战场双方是均势,夏侯惇能打破均势。

现在曹操颓势,他也能为曹操争取到宝贵的喘息之机。

赵基不由思索,如果自己遭遇被围,谁肯这样倾尽一切来援?

随着骑兵运动,多面围困后,河内兵士气也高涨起来。

人都喜欢打顺风仗。

赵基驱马到河内兵阵前,领兵都尉苟桓引着十几名军吏骑马来迎,赵基展臂持鞭遥指半里外夏侯惇阵地:“我希望你们正面强冲,只需要强冲一阵,吸引夏侯惇弓弩。相持之际,我三千余精骑从四方冲击,敌阵自溃。”

苟桓瞥一眼夏侯惇阵地,当即点头:“愿效死力!”

“我也不会亏待你们,战后给你们五百匹战马,五百匹驽马。此战缴获物资,你们拿六成,可好?”

赵基做着许诺,苟桓询问:“侍中公,那俘虏呢?”

“你们拿回去也很难养活,我拿钱粮赎买。”

赵基环视这些军吏:“河内今年冬季缺粮,你们可以携带家眷来太原就食,明年夏收后去留自便。我想我在张将军那里,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从张杨麾下讨要这批军队,有没有难度?

苟桓等大小军吏相互看看,不觉得这件事情有多难。

赵基慑服了匈奴各部,只要准许张杨雇佣匈奴骑士,或仅仅只是准许张杨能获得与匈奴各部贸易的资格,张杨并不在乎这两千士兵的归属。

苟桓一跃下马,向赵基俯身长拜:“愿为侍中效力。”

“很好,以后虎步军若有缺额,诸君麾下军士优先擢入虎步军。”

“喏!”

苟桓再拜,也不上马,从亲兵手里接过头盔戴好,当即号令大小军吏,开始擂鼓。

赵基从阵前离开,返回自己的骑阵,这时候百余铁骑队才缓缓抵近,完成了马匹热身。

从交战之始,铁骑队就出战三次,每次都更换一次战马。

率领铁骑队的常茂勒马,就问:“侍中,何时冲阵?”

“等河内兵先攻。”

赵基也重新戴上沉重全覆式头盔,常茂瞥一眼整队、擂鼓的河内兵:“他们能成?”

“我答应他们战后优先补充他们去当虎步军。”

“便宜他们了。”

常茂笑着评价一声,撤军后,春耕前,虎步军会进行分田。

赵基不做回应,扭头对赵云说:“夺取夏侯惇战旗为要,我要拿这个威慑许褚、曹操。”

“喏。”

赵云应答一声,见没有其他嘱咐,就引着乡党亲骑脱离赵基,去寻找合适的冲阵点位。

河内兵鼓声齐整,开始向对面曹军缓慢压去。

推进不到七十步,曹军弓手就开始发射,河内兵举盾在前,临近三十步时遭遇一轮曹军强弩攒射。

即便这样,河内兵依旧维持推进的阵列,缓缓与曹军贴在一起,矛戟对戳。

几乎同时,各队骑军奔跑起来。

先是游骑小队,向着曹军阵列撒放箭矢。

游骑小队并没有对射的心思,都是贴着曹军阵列机动射箭,这样能最大概率躲避曹军步射。

曹军空心方阵内,五百余骑簇拥着夏侯惇,夏侯惇一双眼睛左右观察。

他实在是不擅长指挥军队,此刻只能用最保守的空心方阵消耗时间。

周围地势平阔,又没有友军提供掩护,一交战就全军陷入挨打的状态。

支撑到天黑,他就会安全很多。

奈何空心方阵过于单薄,阵内弓手射击不到十轮,随着伤兵出现,一些阵线显得单薄。

随即,并州突骑开始冲锋,二三百骑一股,地动山摇一样冲卷过来。

赵基身边三百余骑围绕观战,就见铁骑队最先从北侧凿入、贯穿三四排人组成的战线。

常茂引着百余铁骑队不做转向,直接撞到夏侯惇本阵。

赵基看在眼里,也知道常茂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如果贴着夏侯惇本阵骑士去冲击南边曹军阵线,那么就会遭遇夏侯惇的冲击。

但很快,赵云紧随铁骑队造出的缺口灌入。

有常茂铁骑队遮挡夏侯惇本部骑士,赵云突然调转方向,引着二百余突骑冲击与河内兵厮杀的西线曹军,眨眼间撕碎战线。

几乎同时,徐晃、荚童、魏兴引领的突骑队伍也冲破当面曹军战线。

他们顾不得扩大优势,陆续冲向夏侯惇本阵。

赵基看在眼里,对身边韩述、高阳龙说:“他们应该分出人手冲击各处敌军阵线,搅乱敌军后,夏侯惇又能逃到哪里去?”

韩述点头:“是,我也去冲阵。”

赵基不反驳,韩述持矛一招,扭头大喝:“第七队跟我走!”

近百骑士跟随韩述发动冲锋,赵基对左右说:“夏侯惇要走,也是往西北汴水岸边而去,跟我走。”

他驱马而走,高阳龙持旗跟上,二百余骑也跟着向北前去截杀。

阵中夏侯惇再如何大声呼喝也是无用,各种声音将他淹没。

他的卫队牵着夏侯惇马匹开始突围,就如赵基预料的那样,向西北方向突围。

曹军各处战线已经搅乱,河内兵也四散追杀。

游骑也放弃跑马骚扰,调头追逐大股的曹军溃兵。

原野之上,又能往哪里跑?

赵基渐渐勒马,张弓引箭,瞄着穿戴金盔金甲的夏侯惇就是一箭射出。

相隔百余步,夏侯惇扭头观察时,侧脸精准接住这一箭,正中左眼窝。

箭矢力道极大,还射穿眼角眶,贯穿而去,又中一名卫士。

疼的夏侯惇趴伏在马背上,不顾一切打马狂奔。

赵基也不追杀,就在原地向着夏侯惇旗兵所在射击,又是六箭,被保护旗兵终于中箭。

这时候赵云追击抵达,抬手一矛扎中旗兵后背,连着战旗一起跌落马下。

残阳照映之下,随着夏侯惇战旗坠落,最后顽强抵抗的一股曹军战意瓦解,在步骑呼喝逼迫之下,陆续弃械跪地。

而赵基抓着弓,扭头看夕阳,不由长叹一声:“若有三千虎步精锐,何至于拖延到此时?”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