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虎贲郎

作者:中更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85章 渡口争夺

书名:虎贲郎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2

赵基中军,绯紫伞盖之下。

赵基注视北面,上游淳于琼已经开始释放火筏。

这些火筏顺流而下,木筏在前,堆积柴草,其后才是芦苇筏。

北岸曹军骑士组成小队,贴近河岸投掷火把,企图提前引燃。

而南岸涌出营地的河北兵弓弩手依托堤坝,从容射击对岸曹军。

准备了太多的火筏,曹军就是焚烧掉一些,又能如何?

这些火筏都是分段投放,对整个渡河行动来说会持续干扰。

为了对抗这些火筏,曹仁搭建浮桥时,这些浮桥隔开间距,有意架设阻流障碍。

可惜的是曹仁军中没有足够的长木,否则早早准备,还能在汴水中钉下木桩,这些木桩能拦截绝大多数火筏。

若是有足够的铁链,也能铁索阻断水面火筏。

他什么都没有,只有老船、木筏。

赵基抬手扯开颌下盔带,将笠盔放在战车座椅上,从卫士手中接过沉重战盔。

戴上这顶大约十五汉斤的铁盔,赵基扎好两指宽的盔带,抬头看幽蓝天穹,天气凉爽:“这样的好天气,正适合厮杀。”

徐晃、魏兴已到车前,也不搭话。

赵基看着徐晃:“曹操现在想接应曹仁渡河,已经迟了。我亲自督兵前去,这里就交给公明。具体怎么打,我不做干预。我若是求援,公明与子昂各分三百骑给我即可。赵子龙撤兵回来,由他自行决定如何参战。”

“末将遵命!”

徐晃、魏兴拱手应答,赵基笑了笑,抬手扯掉项顿束带,反卷立起来的护颈甲片降下,将他脖子、颌下、保护的严严实实,甚至还有三迭甲片搭在两肩,为脖子分摊了头盔的负重。

赵基乘马,引着本队一千二百骑鱼贯而行,调头向北。

徐晃则登上赵基的战车,这时候赵云开始撤军,将俘虏、俘虏轻伤员,连着己方伤兵一起运出来。

赵云见赵基亲自督兵北上参战,难免忧虑,就向徐晃提议:“敌西南东平兵营地三面为我所有,其众不安,已有溃败之状。还请调千余步甲,从北面夹击,可破此营!”

徐晃则说:“东平兵营受我三面夹击,那更不该强攻,宜放缓攻势,迫使曹军救援,如此可持续杀伤曹军。”

徐晃没少经历歼灭战,任何的歼灭战,都要持续给对手放血,直到对方虚弱、疲倦。

全歼,不是尽数斩杀对面,摧毁一切指挥结构,让这支军队彻底消散,就是全歼。

徐晃想了想,扭头看魏兴:“子昂,遣使河内张将军,请他分兵千人来此助战。东平兵营是河内兵在攻,侍中不在,我等不宜插手。”

这有损张扬的颜面,反正东平兵营已经到了即将损毁的地步。

赵云是想一举拔除,这样攻陷的西面四座营地就能构成一个‘卜’字,利于构建新的防御工事。同时攻拔曹军大营南北两面的外围营地,拔掉这些营,就能与吕布合围曹操中军。

合围之势将成,曹军吏士将被恐惧支配。

这些年曹军征战各处,很清楚己方造成多么大的杀孽。

所以也清楚,一旦战败被俘,会遭遇什么样的下场。

即便知道军败身死,但绝大多数并没有殊死抵抗的觉悟,若有机会,肯定会逃跑。

此刻赵云见徐晃竟然考虑的这么周到,不由高看徐晃一眼,拱手:“公明将军所虑极是,是末将急切了。”

“子龙不必自谦,侍中若在这里,自会同意子龙提议。”

徐晃用温和语气讲述:“只是我等不好专断,就该顾虑张将军颜面。”

魏兴见这两个人相互谦和的模样,就说:“我这就遣人去见张将军。”

徐晃点头,又对赵云说:“子龙将军先行休整,稍后再战。”

“是。”

赵云拱手,转身上马,引着乡党亲骑离去。

目送赵云离去,魏兴忍不住感慨:“子龙将军勇猛不亚侍中。”

徐晃也是点头,很是认同魏兴的观点。

作为一个尸山血海爬出来的人,当初赵基就让他锋芒在背,大有一言不合就血溅五步的预感。

赵云也给他类似的危险气息,不管是骑战还是步战,大概率不是赵云的对手。

见徐晃不语,魏兴就找来一名虎贲郎中,使对方去给张杨传达作战请求。

反正就是不干涉东平兵营的围攻,具体怎么打交给张杨自己决定,只是通知这个战机。

如果张杨反应快,赶在其他曹军增援之前发动三面强攻,那大概率一举攻破。

若是张杨行动慢,其他曹军已经进入东平兵营协防……那也不重要,三面围攻,箭矢乱飞,东平营内没有安全的角落,守兵会非常被动。

曹军大营北部,外围壁垒距离汴水堤坝大概两里距离。

这片区域的芦苇早已被砍伐一空,一条早年就有引水渠上接汴水,向南引入曹军大营。

为了保护这片自留地,曹军外围壁垒向北延伸,直通汴水。

但这种壁垒,也就起个安慰作用。

赵基抵达时,这些壁垒已被破坏。

他勒马等候后续骑士集结,观望战局。

那支调集过来的曹军精骑正列阵观战,而于禁督率泰山兵、济北兵已经开始与张辽、郝萌交战。

而北岸曹仁搭建五条浮桥,浮桥之间,曹仁麾下步兵以芦苇筏子强渡,已有千余人抵达南岸,结成一个粗糙圆阵,人员蠕动,正持续修补、完善圆阵。

随着赵基到来,引发曹军集体惊骇。

赵基等待后续骑士结阵之际,东面战场,魏越闻讯而动,引着七百余骑树立吕布战旗,也不整队,就那么一马当先,引着长蛇一样的骑军发动冲锋。

张辽、郝萌早已破坏西面壁垒,他们两人各引千人与于禁相攻。

魏越所领骑士从交战区域的间隙中穿插,直突文稷所领千骑。

文稷不敢坐以待毙,只能派遣麾下司马督率五百骑对冲;本人则率余下六百余骑面朝西面。

秋日惨白阳光洒在文稷脸上,他只能遣使督促曹仁渡河的步兵,希望他们离开河岸,上前结阵,一起抵抗西线的并州骑士。

这种时候,圆阵都不稳固的曹仁部属哪里还敢轻动?

北岸,曹仁见状,也只能打旗语,强驱渡河步兵上前结阵,延缓、迟滞西线并州骑士的冲击,给文稷争取反击的时间。

若是文稷被赵基一鼓冲破,那接下来于禁就完了。

若是于禁溃败,那么北岸曹军将被彻底隔绝在战场之外!

曹仁观望之际,他的监军武周提议:“督军,形势危急,需做最坏打算。还请配置弓弩于北岸,如此也可接应曹公渡河!”

汴水并不是很宽,两岸可以对射。

提前将弓弩手布置好,弓弩齐发掩护下,曹操还有机会渡河。

整个汴水南岸,就赵基、吕布的骑兵数量,大营溃败,曹操根本逃不走。

除非坚守到入夜,曹操还能借助夜色掩护。

否则那么多骑士追击、践踏,曹操大概率陷身乱军之中。

曹仁闻言深深望一眼武周:“既然到了这一步,就这样布置吧。”

汝颖战场南部的夏侯渊、曹洪还有三万多人,曹操活着抵达汴水北岸,那还能保持凝聚力,继续与吕布、赵基对抗。

否则的话,曹仁只能北投袁绍。

虽然不得已,但好过军队瓦解,单骑而走时被关津守尉抓住,献首朝廷。

他已经在赵基暗示下重创了臧洪兖州兵,只要他还活着,那曹纯就能存活,并有机会在赵基麾下出仕。

曹纯若是出仕,也能反向提升他在袁绍麾下的地位。

赵基见渡河的曹兵开始移动,扭头看身后旗帜渐渐规整,都组成了一个个百骑阵列,一共十三个阵团,组成鱼鳞阵。

他抓紧手中长槊,扭头看旗车上的高阳龙:“全军突击!”

“喏!”

高阳龙这次没有执旗,而是高举绯紫两色流苏的长麾,左右摆动三次,斜斜朝前一挥。

四台鼓车上八面战鼓擂响,铁骑队最先策马冲驰,后方一个个百骑战队渐次提速、冲锋。

千余骑冲锋,地面隐隐有震动的趋势。

移动中的千余曹仁步兵当即一哄而散,铁骑队不屑于追击、践踏这些溃散的步兵,直冲文稷而去。

文稷也是果断率领梁沛骑士冲锋,冲锋还有生还的机会。

若是原地等待,必然遭受毁灭打击!

冲锋速度越快,冲锋的骑士适应了高速移动,个人反应速度也会提升。

若静止不动,既要遭受冲锋撞击,持矛对戳时反应也会慢一些,起手也慢。

失去冲锋加持的骑兵,那什么都不是!

哪怕是骑将文稷,也不敢硬挡铁骑。

更别说是其他曹军骑士,本能向左右两侧规避,人如此,马匹也是如此。

铁骑队从中将文稷所部贯穿!

文稷骑队分散,随后一队队并州突骑驱驰而过,纷纷持矛扎刺。

而文稷麾下没有多少游骑,也是突骑为主,使用的是中原常见的铁戟。

铁戟较短,长度不如并州突骑的骑矛,就那么三尺的长度差距,便是生与死的距离!

赵基身边伙伴骑士、骑奴争先恐后,以至于赵基被层层裹着,根本没有扎刺敌军的出手机会。

只能挂起骑矛,持弓速射,专射曹军骁骑。

这些骁骑骑术精湛,乘马跑动时往往会脱队行动,以免伙伴干扰到他们。

这些骁骑,就仿佛静止画面中跳动的墨点,很是显眼。

七队突骑后,就是并州游骑。

仅仅一轮对冲后,文稷抵达西面后,就见聚集过来三百余骑,顿时惊骇。

聚集在文稷战旗附近的曹军骑士此刻也陷入惊慌之中,依旧在各级军吏督促下整队,企图再冲一阵。

而冲锋过后的并州骑士一分为二,突骑方向不改,狠狠撞到于禁阵列之中。

也有两队突骑与魏越所领的骑士交错而过,双方都是绯紫混编的军服。

魏越速度不减,依旧一马当先,引着骑群向整队的文稷冲锋!

可惜曹操离开高台,看不到这个场面。

他砸锅卖铁攒下的骑军,已濒临覆灭。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2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