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虎贲郎

作者:中更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79章 别无良策

书名:虎贲郎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2

次日,全军饱餐。

赵基、赵云各引千骑上前压住阵脚,张郃督率本部营兵两千余人贴着汴水南岸进发。

而张杨也督率三千余步骑从睢水北岸营地出发,前来汇合。

随着秋水涨溢,上游陈留夏侯惇与下游乡邑曹军已可以通过睢水漕运、连接。

张杨营地就建立在睢水北岸,负责封锁夏侯惇的粮食补给或军事援助。

大约上午九点半,各军汇合后,又前推两里路程,抵近曹军营地一里外。

几乎是同时,吕布也督率三千余骑、两千余步兵出葛乡,向西来挑战曹军。

昨日分拨给吕布的多余战马,吕布军中很快就将那些无马,不得不转职为步兵的骑士重新武装起来。

吕布这里行动,南边宁陵城的陈国兵也分出两千余人上前助战,声张威势。

一时之间,仿佛要东西夹击一样。

曹军各寨也是整兵备战,却不做迎击准备。

出乎赵基的预料,本以为曹操会接受与自己的斗将,结果曹操拒绝斗将,也拒绝阵前相见。

彼此虽说没有旧交,难道曹操就对己方不感兴趣?

阵前对话,套取部分情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赵基感到无趣,身边张杨提议:“侍中,曹操避战,何不捣毁其甬道?”

张杨抬手指着东南方向,那里曹军甬道向南通向襄邑,每隔五六十步就有两座箭塔。

见赵基思索可行性,张杨又说:“断其甬道,以甬道栅栏为材料,重建一营,遣兵入驻,断曹操与襄邑之间的道路。”

张郃感觉这种消耗的任务可能会落在自己身上,就拱手:“侍中公,营垒草创不甚坚固,驻兵又少,不耐曹军冲击。以末将之见,宜多做准备,断其甬道后,建造坚营,再入驻据守,可保万全。”

“战场相搏,哪有什么万全之事?”

赵基和声询问,就对张杨说:“曹操不肯出来,我们就逼他出来!张将军既然提议,就由张将军前去断其甬道。我再调韩猛一部前来协助修筑营垒,今夜张校尉部驻守此营。”

张杨拱手:“明白,还请侍中为我压阵。”

“这是应该的,张将军与张校尉率兵向南,我与子龙断后。”

见此,张郃也只能跟着张杨拱手:“喏!”

赵基又对身边张瓒说:“传令韩猛,督兵前来助战;此外再取十万支箭,以供张校尉部驻防消耗。”

张郃闻言神情稍稍缓解一下,他麾下弓弩手编制只有三分之一,七百多人的样子。

每个人也就携带五十枝箭,他全军箭矢、弩矢算上运输备用的,也就五万枝。

不是说一场战斗就能射光,基本上是能省就省,能凑合就凑合。

行军休息的时候,还要想办法制作、补充箭矢。

一次给他补充十万支箭,张郃立刻就有信心了。

毕竟曹军夜里来夺营,军队不可能太多,军队越多,夜里越容易出配合问题。

大队兵马参与夜袭,那赵基、吕布从侧翼出骑兵捣一下,曹军误伤而死的比战死的多。

所以夜袭这种事情,只能是小股精锐曹军……用箭矢消耗即可。

曹军营地内,曹操其实也想率军出营会会赵基,奈何赵基的风评不是很好,不是个讲究的人。

不是说赵基会在会面时突然下死手,而是赵基折腾公卿已经有了极大的恶名。

行事随心所欲,肆无忌惮。

连公卿都被赵基那样随意折辱,若战场之上赵基感觉有必要,那会不会阵前对话时射杀曹操?

曹操这里也有神射手,可昨夜赵基袭营,赵基这里神射手展现出来的压制力,让曹军将校忌惮不已。

现在赵基又一大早来斗将?

斗什么将?

越看,越像把曹军将校骗出去,好方便射杀。

东边吕布见曹操避战,也就督兵向南,特意来破坏曹军甬道。

不等他们靠近,甬道内巡哨曹军主动撤离,撤离之际还点燃箭塔。

就在赵基、吕布这里破坏甬道,以甬道材料分别修筑南北两座新营地时,汴水北岸又有新的状况发生。

曹仁率军抵达汴水北岸,就在北岸掘土扎营。

两支曹军间隔汴水,守望相顾,曹军大营内士气稳固,坐视甬道被破坏,粮道被掐断。

曹仁站在北岸土坝,观望南岸远处,大约十几里外就能看到筑造新营的张杨、张郃,而赵基勒兵不动,等待曹军的反击。

见此情况,曹仁松一口气,对左右说:“吕布、赵基急于攻战,说明这二军粮秣匮乏,不得不上前邀战。”

粮食匮乏,说明赵基、吕布打不了消耗战,缺乏围困曹操的客观条件。

其实也不怕他们围困,真当决战爆发时,陈留的夏侯惇自然会出兵参战。

还有抵达汝阴的曹洪,也已经开始脱离战场,率兵北上,六七日后就能出现在睢水南岸,与储粮的襄邑连成一片,就拥有了强行给曹操补充粮食的能力。

曹操大营中,最少还有十日储备。

现在北岸有自己,西侧陈留夏侯惇会择机参战,六七日后曹洪北上参与决战。

因此留给赵基、吕布的时间越来越少。

至于郡县反复、失控这种事情,曹仁根本就不怎么在乎。

击败、驱逐赵基、吕布之后,动乱的郡县自然会老实下来。

唯一让他感到恐惧的就是天子亲征,险些就来到陈留,将夏侯惇所部瓦解。

甬道处,营地渐渐修筑成型。

赵基也开始分派人手,继续拆毁栅栏、鹿角,运输到营地范围内,堆积起来充当燃料。

今晚张郃所部肯定不敢休息,会全军备战。

张郃营地南边一里处,吕布也在建造新的营地,两座营地互为犄角,能增强防守效率。

吕布则在这戎旅途中,与张杨烧火烤肉,当面叙说这两年的经历。

叙旧完毕,吕布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心思一动就问:“今并州多马,匈奴各部又已慑服。可否让赵元嗣准我遣使招募匈奴义从?”

张杨很清楚吕布的心思,就是想占便宜。

把钱到位去招募,招来的就是匈奴兵;以官府名义进行兵役征发,成本较低,这样征来的是匈奴义从。

张杨根本不给吕布试探的余地:“你有几个女儿?这些骑士借调给你,是盟好之义。可那千匹马,又怎么会是白给?据我所知,这千匹马,可是赵元嗣私产。”

吕布悻悻做笑,扭头看风景,就势询问:“他绛邑一战骗来万余匹马,能留下多少?”

当时的匈奴是投降了,投降可没有必须把马匹返回去的说法。

一码归一码,准许你投降,是难得的开恩,当时赵基肯受降,已经让一些人高兴了。

那个时候的匈奴,真就是等待抓捕的奴隶。

按着吕布的心思,那时候就不该受降,将匈奴人尽数抓来做奴隶,调动奴隶做事,可比征发匈奴部族要方便很多。

“赵元嗣本人大约留下三千余匹马,其他马匹都转为公用马,或奖赏吏士,或分给各县公用。”

张杨简单回答,赵基本人的马匹一直在上涨,太原大姓也有马场,数量还不少。

只是这部分马匹分润时,赵基本人只能拿到总数额的五分;后来上党、真定作战,缴获的马匹勉强能弥补折损。

军队中分配战利品,除了看军功、职位外,还要股份。

赵基留在军中支用的马匹,原则上也是可以算股份的;不止是赵基,哪怕一个大头兵带着十几匹马投军,分割战利品时自然能拿更多份额。

吕布很缺马,以他对张杨的了解,张杨说话保守,所以猜测赵基个人持有最少五千匹马。

总感觉自己女儿换一千匹马有些亏了,最少也要换个三千匹!

眉目转动之际,又见张杨神情不耐烦,就笑着说:“我对他没有恶意,你向他答应、许诺的事情,也是为了我好,我不会拒绝这件事情。就算我还想要马,也会与他市价交易,不会让你难做。”

张杨这才有释然之状,两个人少年相交,从贩马,对其他商队提供安全保障,生活私事、团队公事各方面相处下来,他太清楚吕布的为人。

奈何彼此交情太厚,也只是瞥一眼吕布,一副随你胡说的不耐烦样子。

吕布转而就问:“朝中公卿蛊惑天子南下颍川,我以为此战凯旋后,绝不可姑息。又怕此举大失士人之心,有重蹈董卓、曹操兖州旧事的风险。你与朝廷相处日久,如何看法?”

“岂不见太原、上党之事?”

张杨忍不住长叹,告诫说道:“我领河内已有五年,河内残破不堪。我若狠心摧毁大姓宗贼,河内也不会沦落到现在这样的地步。奉先,有些人活着,只会让更多人无辜死去。”

他不敢拼命,所以河内乱糟糟一片,什么都没留下。

乱世经历了六年,就张杨还在原地踏步。

吕布也听明白了,继续放任这些无能、私心作祟的旧日公卿……死不死更多的人,吕布其实并不怎么在乎。

关键的是,他不想经历第二次长安之变。

显然,这些公卿不长记性。

如果是董卓,早就派人去朝廷那里杀人去了。

也就赵基耐心好,静静看着公卿表演。

再好的耐心,等打完曹操,形势稳固后,也会爆发。

偏偏又不能乱杀,杀的多了,天子身边的大儒、名士少了,会导致朝廷的权威、人望衰败,其他人自立新朝的阻力就小了。

这样就算摄政,又能有多大好处?

所以越是思考这个问题,越觉得赵基敲断某些公卿、半步公卿的腿,实属不得已的小妙招。

既能出口恶气,也能让对方短暂退出朝堂去养病。

只要敲够勤快,公卿应该也是能改正的。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9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