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虎贲郎

作者:中更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63章 主次矛盾

书名:虎贲郎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2

天色渐渐明亮,马厩区域内。

马匹拥挤,夜中公马也相互撕咬,扰的公卿五人难以安心入睡。

生怕躁动的马群将他们践踏,故而都缩在马厩角落里,躲在草料堆里入睡。

他们不怕成群的乱兵、盗匪,就怕马群。

被马群践踏而死,这种死法过于委屈、窝囊。

随着夜禁解除,马群被驱赶出营,去营外放牧。

而厩内马粪堆积,一夜拥挤,反复践踏,甚至看不到颗粒完整的马粪球。

想到要铲除、清扫这黏在地面一层的马粪,五个人一同摆烂了。

之前都是一早上清理马厩,然后就会给他们分发早餐。

今天就是累死在马厩里,也打扫不干净,自然不会有早餐。

反正料定赵基不会饿死他们,就在这巨大困难面前躺平了。

五个人抱了几捆干草,就在马厩外通风处躺下,晒着清晨阳光,一副悠闲模样。

赵基闻讯,顺路过来察看,这五个老头躺在草堆里仿佛没有察觉。

似乎也不怕桓典的命运降临到他们头上,他们又不是沛国人,怕什么怕?

“这就是有恃无恐,村中老无赖也就这等模样。”

赵基对随行的裴秀感慨:“他们连动动手脚的事情都不肯装模作样做一做,还指望他们匡扶朝廷于危难之际?”

五个人仿佛没有听到,裴秀见此也是一叹:“你也……”

实在不知该怎么形容赵基的惩罚手段,可列位公卿大儒的表现又实在是让他很难与风骨、刚正不阿联系起来。

给他的感官就如践踏一夜的马厩一样,到处倒是稀烂的马粪。

赵基也就是现在全副武装,否则怎么也要解下裤带,给这些老头浇点水。

当即嘱咐典厩:“既然他们辟谷有术,那就让他们多晒太阳,或许能研究出风餐露宿的仙家技巧。”

“喏。”

典厩拱手应下,他自然是积极执行命令。

军中马匹暴涨,哪怕以后分配出去一些,可马匹越多,他负责管理的人、马、物资就多,本身地位就跟着上涨。

马匹很重要,这位典厩就是闻喜籍贯,现在必须重用乡人。

绛邑城头,刘协也终于登上了城墙。

伞盖之下,刘协眺望城邑东北。

陉城匈奴南下,赵基也将前后斩获的匈奴首级运输过去,交给匈奴人自行处理。

并开始重组黑狼、羌渠二部,并委派司马、长史,同时选拔义从。

没有并入黑狼、羌渠的闲散部落,自然就成了他的直属部落。

带裴秀过来,就是让裴秀来管理这支即将不断壮大的部落联合体。

一直忙碌到午间,才大致完成整编。

也划分了黑狼、羌渠二部的大致牧场,选在了汾水东岸的襄陵、杨县。

赵基直属的匈奴各部,则安置在汾水西岸的平阳。

至于贺赖部、大楼部与去卑的独孤部,则安置在河东郡西北部吕梁山区域的北屈、蒲子,蒲子城将成为独孤部的驻地,也是匈奴右部王庭所在。

只要是河东境内的匈奴,就要服从于这个制度。

要么主动迁徙离去,要么击破后拆解,补充到各部,补为奴隶。

赵基会赎走大量的男女,之前是这些人充当部落里的廉价劳力、奴隶、润滑剂;匈奴各部想要维持稳定,就必须补充奴隶,让奴隶来承受生活的沉重负担。

蒲子城被另一个匈奴名王控制,未来还得打一场。

对方若主动退去,自然能消弭战争。

可各地草场有限,本就闹的不可开交。

内迁、南迁是主流大势,你违背主流大势向北迁徙,谁肯给你让出那么大范围的草场?

所以蒲子城的战争无法避免,匈奴其他部落唇齿相依,注定会介入进来。

游牧部族的战争就这样,只要打起来,会将周围部落卷进来。

战争越持久,如似风暴酝酿一样,会吸引越来越多人的部落搅合进来。

赵基整编完陉城匈奴,带着千余骑返回军营。

然后,城上的刘协又见赵基率两千虎步军渡河,前去整编北岸匈奴。

几乎是眼睁睁看着舟船往来,将大约五六百匈奴人送到南岸军营中。

一直驻守在南岸军营的去卑也率部渡河,他将率领独孤部、大楼部、贺赖部扫荡汾水西北、吕梁山南部的匈奴各部,以及董卓迁徙、安置来的羌胡。当年董卓以胡制胡,安置羌人来抵挡匈奴内迁,也预防羌人作乱。

这些年里,这些羌人依托城邑顽强生存。

匈奴人终究缺乏攻城技巧与决心,也没有长期围城的客观条件。

只能压缩这些镇羌城的活动、生存范围,无法消灭、兼并这些羌人。

羌人也不信任匈奴人,而现在情况有变,羌人已经失去了选择余地。

此前匈奴各部相争,谁都没有攻城的决心,也没有围城的条件。

如今统一调度,即便不攻城,仅仅是包围,也能困死这些羌人。

所以留给羌人的选择余地不多,早早派遣使者来谈判,争取有利条件后归顺朝廷,接受朝廷节度,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起码有朝廷调解纠纷,羌人依托城邑,可以扩大活动、生产、开发的范围。

而代价无非就是缴纳血税,分出一部分人来效力。

此前匈奴各部与羌人长期对立,羌人再擅长防守,也守的很辛苦,大量劳动力要投入军事。

生产力不足,要养活的人口不减,生活物资匮乏,自然都是贫困状态。

每年派三五百人去服役,却能换来整个部族的稳定生活……这个选择并不难。

匈奴与诸羌,以及乌桓、巴人,都有类似的传统。

对羌人来说,这些部落首领不需要什么特殊理由来说服自己或部众,几百年以来,给强势的汉军服役,本身就是他们的生活文化中的一环。

年轻人给汉军服役,学习文化、技术,退役后返回部落,成为部落的中坚力量。

年龄大一些,就是部族长者、领袖。

羌人首领并非固定的世袭,外出历练增长见识,对羌人自身发展来说也有好处。

所以不管是去卑,还是赵基,又或者贾诩,都没将河东的羌城视为敌人。

把条件开诚布公的谈好,羌人缴纳血税,派人服役,那一切都将如过去那样。

在边郡,汉军强势,在汉军主导之下,反而各部诸胡大小部落都能过上稳定的生活。

打仗才能抢多少?

如果不是天灾,或别的原因导致活不下去了,大多数牧民也不想离开妻子,外出打仗。

赵基现在主要想要收拾的是太原人,匈奴、羌人这里谈判的条件都可以放宽松一些,自然不难达成。

就这样,刘协不知疲倦,在城上待了大半天。

他实在是费解,还打生打死、被赵基阵斩三千人的匈奴,怎么投降的这么爽快。

整个绛邑城外,完全就是一种他难以理解的逻辑在运转。

他身边的司马防、伏完自然是理解的,可都不怎么情愿说明此事。

这两个人也就一副费解的模样,陪同刘协观看城外整编匈奴。

午后,刘协乏了,准备下城,左右不见裴茂,就问:“裴侍中何在?”

“回禀陛下,裴侍中跌伤脚踝,出城医治去了。”

伏完低声解释:“臣已派人慰问,伤势不轻。毌丘羽林出城送他就医,与虎贲起了冲突,似乎被殴伤。”

“竟有此事?”

刘协瞪大眼睛:“那他伤势如何?”

“只是误会引发,他也是关心裴侍中伤势,与守营虎贲起了口角争执,互殴之下,伤了面容。怕惊扰陛下,这才告假。”

伏完贴心解释,给毌丘毅开脱。

想到毌丘毅脸被打伤,刘协也是无奈,就说:“那就让他静心养伤,不要催他。赵卿在城外,城内安稳,朕并无忧虑。”

“唯。”

不管刘协怎么想,伏完也只是行礼应下。

不想刘协又问:“赵卿斩首三千,又破降匈奴数万,该如何封赏?”

三省制度已然名存实亡,刘协主动关心这个问题,伏完无法推辞,就说:“陛下,臣以为赵侍中之殊功,宜封县侯,食邑万户。不过元明公这里还要主持过嗣、冠礼,封侯一事不必急切。”

刘协点着头,顺势说:“嗯,既然匈奴已定,可召元明公护送皇后等人来绛邑。”

司马防俯首而立,闻言微微抬头看一眼皇帝稚嫩、清瘦的侧脸。

刘协察觉,故作无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