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虎贲郎

作者:中更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34章 无欲则刚

书名:虎贲郎 作者:中更 字数:2.7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2

上党,涅县之北的道路上。

天子车驾有序进发,每日就行四五十里。

斥候、信使往来不绝,每一个信使、斥候,都是‘综合国力’的体现。

信息传递是有成本的,越追求效率,成本就越高。

为了避免马前失蹄,赵基处理过的军书都会抄送给贾诩,仿佛交作业请老师审阅一样。

这跟面子不面子没关系,打输了仗,枉死很多人,这才是赵基眼中丢脸的事情。

哪怕军情会泄露,赵基也不怎么在乎。

道路状况决定了这一战的性质,自己与袁绍都很难玩招。

真定这里,赵范作为朝廷使者,每日都会向赵基这里进行汇报。

当赵范的信使抵达时,赵基正与刘协一起在涅水边上钓鱼。

道路之上,军队还在有序进发,这不妨碍他们钓鱼、消遣时光。

这条涅水是北涅水,属于浊漳水的支流,向东而去;入魏郡后,就与北面而来的清漳水合流,然后流经邺城。

浊漳水主要支流在壶关盆地汇聚,这条北涅水也是曲折一番后向南汇入盆地。

赵基对钓鱼不怎么感兴趣,他更喜欢处理各种军书,只有处理信息,掌握各处变化时,他才有一种安全感。

当赵范军书摆在面前时,赵基不由眯眼,没想到惊喜来的这么快。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或引发其他意外变故,他没有嘱咐赵范着重去‘探索’赵云字子龙的人。

没想到袁绍这么不得人心,赵云当年就反抗袁绍,今年还反袁绍。

或许,袁绍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刘协见赵基沉眉观察军书,就问:“何事让赵卿如此为难?”

“是常山国的军情,常山国吏民憎恶袁氏,闻朝廷诏令纷纷举兵,惊恐袁氏侵攻、杀害无辜男女。因此向臣请命,请安排兵士接应,以便常山民众能迁入太原躲避袁氏兵锋。”

赵基说着,将帛书双手递给刘协,又说:“我已经知道袁绍想要干什么了,常山人也知道袁绍是什么人,他们将要做殊死抵抗。”

刘协并不在乎这份军书上的一串串举义的豪强、义士姓名,他在乎的是赵基在军情描述、讨论的时候有没有骗他、误导他。

刘协很清楚自己无法越过赵基指挥军队,但依旧认真思考:“依赵卿之意,袁氏这是要故技重施?”

“嗯,讨伐贼臣高干,看似战场在上党,实际在常山,甚至就在于真定一县。”

赵基感觉鱼竿晃了晃,随意持杆一抖,技能增幅之下,一条三四汉斤重的河鱼被甩出水面,鱼尾凌空扇动,刘协还能看到那一串水珠在阳光下飞过,折射闪光。

取下鱼,赵基捏一只新鲜小青蝗挂在鱼钩,甩钩下去:“我不认为袁绍能成功,张燕也非无能之辈。当年吃过的亏,今年又怎么会重蹈覆辙?”

就挖土木工事来说,各方军队都擅长这个。

袁绍想的是放纵黑山军抄掠,激起民愤,消耗黑山军的锐气。

最初下山的黑山军是作战意志最强烈的那批,可随着抄掠进行,这些人的锐气迅速消退,抄掠的越多,这些黑山军就越臃肿。

而后续下山的黑山军综合素质更低,战斗意愿也低靡,他们就是来抢东西的。

遭遇战斗,极有可能一哄而散,反而会扰乱精锐黑山军的秩序、士气。

放任黑山军抄掠,当黑山军越聚越多的时候,蓄势待发的袁军能打出凶猛的攻击。

具体杀伤多少黑山军也不重要,袁绍想要的是在士气上,心理上形成碾压,并固化这种优势。

所以黑山军抢就抢吧,抢的越狠,反抗黑山军的义兵就越多;袁绍一战击败黑山军的概率就越高,战后对黑山军造成的心理打击就强。

袁绍有袁绍的盘算,张燕也有张燕的应对。

反正赵基不着急,他的想法就是抓住高干。

哪怕袁绍大破张燕,可他保不住外甥高干,为了高干的命,也为了挽回名誉损失,袁绍就必须上表朝廷请罪。

先打一架,再请罪,那袁绍还能维持基本盘,甚至还能历练队伍,增加对朝廷大义的抗性。

若是听闻朝廷讨伐就低头请罪……这才会崩。

刘协思索着这些事情,忍不住问:“朕听闻河北多有智杰之士,岂会对张燕无备?”

“有备又能如何?”

赵基忍不住露笑:“袁绍从来都不怕张燕,现在若是出兵与张燕锐气之众交战、厮杀,待臣与陛下督兵出井陉,袁绍如何应对?陛下不可自轻,当天子旌旗出井陉之际,燕赵震动,袁绍如何抵挡?”

只有干净利索击溃数量很多、士气又低的黑山军,才能强化袁军上下对朝廷大义的抗性。

听赵基这么说,刘协也露出笑容。

近世以来,皇帝绝嗣都是从河北诸王谱系中推选,帝室姻亲也多是河北人。

就如刘协的母族,就出自邯郸王氏。

如果袁绍这里稳不住,当皇帝旌旗出现在井陉口、真定时,那袁军各部极有可能纷纷倒戈!

赵基要做的就是……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如果袁绍这里表现的足够稳定,赵基才敢放天子出井陉,给袁绍上点劲儿。

天子亲征,给地方官吏的心理压力太强了。

而这些人的压力,也将转移到袁绍与他主要的支持者身上。

这些人抗压成功,就如淬火一样,肯定会变的有些不一样。

袁绍都这么的难堪,更别说他的外甥高干。

高干最大的失误,就是高看了自己的重要性,也高看了上党的重要性。

就高干这点影响力,还想鼓动上党吏民与天子亲率的王师对抗?

自出征以来,汉室历代先帝的魂环就悬聚在赵基所督兵马上空,太原宗贼尸体还没有腐烂干净,现在谁敢对抗?

除非高干现在立刻自刎谢罪,否则不管最后怎么处理,陈留高氏的门声就会因此败坏,难以收拾。

可高干这里顶不住压力自杀,那袁绍身上的压力立刻剧增。

所以赵基真的很担忧袁绍这里会像玻璃一样瞬间碎裂一地。

袁绍固然解脱了,可就轮到自己为难了。

赵基的沉稳,让刘协羡慕不已。

自他记事、懂事开始,就对军队有一种恐惧。

哪怕强如蹇硕、何进,也被人反手诛杀;还有董卓,处理军事时也往往会用杀戮的方式来震慑敌人。

集中处死降兵用来威吓公卿百官,甚至抓住关东叛乱的郡守、将军们会当众烹死。

而赵基这里行军打仗一切都井井有条,就仿佛不是打仗,而是去上党巡视。

就连目前聚集无数人精力的真定战场,赵基也抱着一种无所谓的姿态。

这种淡定、从容心态,刘协是真的羡慕。

当年董卓看似接连攻破关东联军,可对孙坚存有恐惧,派人求和、联姻,就差拉着孙坚结义为兄弟,拜孙坚为大哥了。

那时候董卓像赵基这么沉稳,想来也就不会有迁都一事了。

他不是赵基,无法理解赵基的心态。

现在各方军队对天子的神圣性还有一种难以消除的虔诚……如果这次一拳打碎袁绍,那这股神圣性立刻暴涨,赵基自己也要跪。

所以袁绍不能碎,纯粹就是带着皇帝来旅游。

袁绍别太过分,赵基也不会把袁绍往死里逼。

拖着袁绍,给公孙瓒争取时间。

到了九月下旬以后,才是公孙瓒表演的时刻。

张燕不过是开胃菜,黑山军各部若无法迅速突破袁军防线,那么降雪前肯定会撤兵返回各处山谷。

他们撤走,公孙瓒的幽州汉胡联军杀过来,这样袁绍的生活也能充实起来,不至于无聊枯燥。

这样自己也就有精力介入中原,去瞧瞧曹操裤子下面究竟有多大。

至于天子的神圣性……多带着天子遛几圈,各方适应后,也就那么一回事了。

再把天子放回雒都,才能扼杀朝廷迅速扩张的可能性,免得挖出一个大坑将自己埋了。

思索着这些,赵基垂目看看手里的鱼竿,面无表情。

邀请自己一起钓鱼……自己有这么好收买?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3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