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黄巢挽天倾

作者:平生假寐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十八章 谈笔生意

书名:黄巢挽天倾 作者:平生假寐 字数:4.2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5

晨曦初破,县衙脚步声四起。

黄举天早早起身,换上一袭崭新的绿色圆领官袍。

这袍子在形制上本应稍显宽松,可穿在黄举天身上,反倒衬得他肩宽腰窄,笔挺利落。

他昂首阔步走进堂内,视线扫过堂下神情各异的衙役;

留意到县尉陈延风并未到场,陈家仅来了司仓佐陈延雷。

黄举天并未多言,双手按在公案上,开始今日议事:

“……即刻号召百姓填平洼地、疏通沟渠,最大限度减少积水;

“定期对村落周边的树林、灌木进行清理,减少蚊虫栖息地。”

“鼓励百姓将房屋地基加高,用石灰或是草木灰洒扫庭院,保持环境干燥。”

“大力推广燃烧艾草、菖蒲等驱蚊植物,倡导百姓在黄昏时分于屋内熏烟。”

“提倡使用麻布蚊帐,可用油脂或草药浸泡布料,以增强防护效果……”

司法佐郑翊与他家的几个庶族子弟,听得格外认真。

郑翊手持毛笔,快速记录要点;

而那几个不识字的庶族子弟,耳朵都竖得老高,似乎还真听出了门道。

“黄县丞!”

一名郑姓衙役举手发问:

“岛上的老百姓用不起麻布蚊帐,更没钱购置油脂。”

黄举天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赞许地朝这衙役点了点头:

“问得好——诸位可有解决之法?”

黄举天正打算将目光缓缓扫向全场,鼓舞众人积极发言;

方才的郑姓衙役就急不可耐地开了口:

“可以用竹篾和芭蕉叶!把竹篾编织成框架,再铺上晒干的芭蕉叶,做成叶子席蚊罩。”

郑翊手中的毛笔瞬间停住,不满地斜睨了这族弟一眼,暗自抱怨:

“都教你多少回了,等县丞再次开口后,再装作冥思苦想的样子想出办法,怎如此没眼力!”

原来,这场治瘴动员会,郑翊早在前天就参与过了。

郑家族议刚结束,郑勤与郑汪轮父子俩,便催促郑翊连夜返回县衙,向黄县丞表明忠心。

郑勤一心想着借黄举天的背景,打压陈氏家族;

哪怕自己去世之后,家族也能在黄举天的庇护下继续昌盛。

郑汪轮则另有所谋。

他把金榜题名寄托在李景让身上,盼着李景让将来重返朝堂中枢后,能成为自己科举之路上的助力,帮忙写张条子。

所以,郑汪轮满心想与儿子一道前往县衙。

可忆起在长安的过往,他心里就没来由地泛起自卑,担心这位状元郎会对自己的才学瞧不上眼。

所以,他打算这几日专心整理自己的诗文,等准备得妥妥当当,再正式拜访。

郑翊则以为,祖父和父亲所谋求的东西都太过长远,难以触及。

哪像自己,只盼黄县丞离任之时,能在节度使面前美言几句,将自己举荐到广州府。

犹记得那夜,黄县丞听闻他的想法后,惋惜地摇起了头:

“我见郑君关爱百姓,不惜以身入局庇护赌民,便知你绝非池中之物。

“等此次治瘴大功告成,何不同我一道北上长安,在更广大的天地里施展拳脚?”

刹那间,郑翊的内心被渴望填满。

不仅斩钉截铁地承诺,自家会倾尽所能,全力配合黄县丞的各项事务;

甚至还隐晦暗示,自家有一对貌美的双胞胎妹妹,愿意送来伺候黄县丞,权当侍女。

黄举天听闻,脸上满是感动,却还是婉言拒绝了他的好意。

不过,这份拒绝并未让郑翊感到失落;

因为紧接着,黄县丞便对他委以重任:

“还请郑君多安排些帮手,衙役和百姓都要用上。这对治瘴一事至关重要。”

郑翊听完黄举天的详细计划,面上大为震撼,不住地夸赞治瘴必定能成功。

至于这些治瘴方法有没有用,他不知道。

之后,郑翊便反复叮嘱族中几个兄弟,今日在大堂上务必机灵些,该配合的时候千万不能掉链子。

谁知还是出了差错。

早知这般,还不如自己亲自上场,替黄县丞打配合。

好在黄县丞面色如常,非但没有不悦,反而继续对族弟赞不绝口。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黄举天和颜悦色地问道。

“小的叫郑大力。”

“你的主意甚好,赏!”

黄举天顺手掏出腰间的荷包,取出五枚开元通宝,扔到郑大力帽子上。

数额不算多,但价值的衡量标准向来因时而异。

至少对当下的琼州百姓来说,日常交易以实物为主,铜钱仅在官府和少量商贾中流通,且质量混杂。

黄举天给出的这五文足值足量的铜钱,对于收入来源有限的当地人来说,无疑是种既实惠又极具鼓动性的激励。

果不其然。

众人见这位新到任的县丞,是真心诚意地褒奖下属,提出好主意还能实实在在地拿到赏钱;

一时间,在场的几十个衙役全都热情高涨起来。

黄举天几乎没做过多的引导,他们便你一言我一语,踊跃地给出了两套可行方案。

第一套方案是制作蕉麻蚊帐。

蕉麻与芭蕉同属芭蕉科,却是不同的种;

其树皮纤维柔韧,县衙可以组织百姓动手剥取蕉麻皮,把皮浸泡之后反复捶打,再编织成蚊帐。

虽说在细密程度上比不上麻布蚊帐,可对百姓来说,有总比没有强。

第二个方案是制作椰子纤维帘幕。

这想法颇为新奇,连事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黄举天,都未曾想到。

“用椰棕搓绳编织成网状帘幕,悬挂于门窗或床铺周围,夜间配合艾草熏烟,烟雾透过帘幕缝隙驱蚊……”

黄举天认真听完,不自觉地摩挲着下巴,随后高声说道:

“办法太妙了,赏十文!”

紧接着,黄举天沉稳有序地,将在场五十多名衙役分成二十五个小组。

他不厌其烦地叮嘱众人,一定要结合之前教的口诀,深入县城的大街小巷,细致地宣传、指导。

任务分配完毕,众人四散而去。

只有郑翊和陈延雷留了下来。

陈延雷正要开口话,郑翊却抢先一步,大步跨过陈延雷,面带笑意地凑到黄举天跟前:

“县丞统御有方,手段高明,属下佩服。

“只是属下心中有个疑惑……

“布帐之物古已有之,并不罕见,当真能防瘴么?”

郑翊可以小觑蚊帐,但黄举天作为后世来客,却不能不重视。

以非洲为例,全球疟疾死亡病例中,约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非洲。

而使用经杀虫剂处理的蚊帐,则可令当地儿童的疟疾死亡率,降低百分之二十。

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简易又经济的“蚊帐”,最能被大量制作和使用,是性价比极高的治瘴措施。

“此事毋庸置疑。”

黄举天背着手,来回走了几步,加重语气道:

“蚊帐看似平常无奇,然若运用得宜,便能使瘴气难以近身。”

“郑君可知,在西域大非国,曾有疫病大肆蔓延?

“当地民众巧用布帐等遮挡之物,隔绝飞蚊,患病之人便大幅减少。

“虽地域有别,疫病之名各异,其中道理却是相通的。”

尽管郑翊从未听闻西域有这样一个国家,却不妨碍他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县丞博学强知,属下佩服!属下这就去监督他们。”

郑翊嘴上这么说,离开前又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脚步停顿:

“陈兄,你不一起吗?”

陈延雷低着头,漫不经心地抠掉指甲下方的倒刺:

“县尉身体抱恙,无法前来,特意托我向黄县丞告假。”

而后慢悠悠地抬起头,露出副憨厚可掬的笑脸:

“我得向黄县丞好好赔个不是,哪能走得开哟!”

郑翊又将目光投向黄举天。

黄举天微微抬手,示意他尽管前去。

待郑翊的身影消失在门外,陈延雷微微欠身,语调透着几分讨好:

“实不相瞒,我原本还琢磨着,县丞治瘴所需的钱粮该如何筹措……

“如今见您自带财货,我这颗悬着的心呐,可算是落了地。”

黄举天神色一凛,直直地望向陈延雷,质问道:

“县衙库房,就没有半点余钱?”

陈延雷脸上的褶子一抽,立马换上一副苦瓜脸,哭诉道:

“县丞有所不知啊,库房如今当真空空如也。

“前些日子刚刮了飓风,多地受灾严重,库房里的钱都拿去赈灾了,一文都没剩下。

“我这些日子为了这事,愁得头发都白了好几茬,县丞您可得体谅体谅我啊。”

“赈灾是要紧,可库房怎会连一点储蓄也不留?”

陈延雷脸上依旧赔着笑,辩解道:

“我哪敢欺瞒您呐!”

说着,还从腰带上取下一串锈迹斑斑的钥匙,递到黄举天眼前:

“县丞,库房的钥匙在这,您随时能去查验。

“那场飓风实在百年一遇,许多百姓们失了住处。

“县尉与我不得不拿钱去买木料、砖石,组织工匠搭建临时住所。

“还有粮食。您想想,庄稼全被飓风毁了,百姓没了收成,肚子可不能饿着。”

“每笔钱都花得明明白白,用在刀刃上……”

黄举天冷笑道:

“知道了,本官治瘴,决不找司仓佐要钱。”

闻言,陈延雷暗自思忖:

‘北方佬如此轻易就被我糊弄过去,看来也不过如此。’

他开始怀疑自家陈公,之前是否过于高看此人。

陈延雷用衣袖揩去并不存在的眼泪,另一只手作势要把钥匙系回腰上:

“县丞深明大义,实乃澄迈百姓之福啊!此次天灾,县库实……嗯?”

话还在嘴边打转,一只骨节分明、修长有力的手,突兀伸到他眼前,直接取走了那串钥匙。

“县丞?”

“库房本官就不看了,但这钥匙,先放本官这里。”

“?”

陈延雷下意识地伸出手,像是想要夺回钥匙。

可动作到了一半,又猛地缩了回去,再次堆起看似温和的笑脸:

“并无不可。往后需要用时,我再来向县丞请示便是。”

实际上,澄迈县库房被陈家牢牢把持了几十年,私配的钥匙在家中怕是都数不过来。

他才不想因为这点小事,就与黄举天起正面冲突。

“黄县丞,若无其他吩咐,我便下衙了。”

“等等。”

黄举天不紧不慢地开口,左腿抬放至右膝,双臂展开,懒散地搭在椅背上。

陈延雷停下脚步,不知这北方佬又要搞什么名堂。

“本官要与你陈家谈笔买卖。”

“哦?”

陈延雷挑了挑眉,只觉得对方许是见强硬手段行不通,决意放下身段主动讨好示好了。

可瞧黄举天那肆意张扬的坐姿,怎么看,都更像是明晃晃地挑衅。

“黄县丞要谈什么买卖?”

“买官。”

“什么?”

陈延雷忍不住惊呼出声,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你买,我卖。”

黄举天字字清晰地说道:

“陈延雷,你被革职了。”

这回陈延雷笑不出来了。

他细细看了看黄举天的脸色,见此人真不是在打趣,立即正色道:

“黄县丞,按我大唐律令,任免皆有定规,需经吏部铨选、朝廷敕授。

“哪怕是六品以下官员的黜陟,也得按章程行事,哪能由你一个县丞随意定夺?”

“司仓佐是流外官,与吏无异。”

黄举天缓缓降下左腿,一步便跨到了陈延雷跟前,轻笑道:

“即便本官强行革你的职,又当如何?”

那当然是上报州府,向刺史告发你黄巢滥用职权——

可就在念头闪过的瞬间,他猛地想起:

‘等等,大父说,崖州刺史今早已去广州述职,或将一去不回……’

至于琼州刺史,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自上任以来,在岛上统共就没住过几天!

如此一来,他陈延雷一旦被革职,若想伸冤,再往上就只能去节度使府告状。

可如今整个崖州,有谁不知道黄巢是奉卢钧亲命,前来岛上治理瘴气?

‘这是看兄长这县尉不好动,特意针对我来了。’

陈延雷心中暗自叫苦。

可既然在谈钱,就证明双方远没到撕破脸的地步。

别无他法,眼下他只能咬咬牙道:

“好说,好说。黄县丞想要多少?”

“二十贯。”

黄举天淡淡地吐出这几个字。

陈延雷暗暗松了口气。

看来此人还是忌惮他们陈家的,不敢狮子大开口。

连忙应道:

“行,属下回去就……”

“别急。三十贯只是司仓佐的价。”

哪怕成竹在胸,黄举天仍煞有其事地取出一把算盘,飞速拨弄算珠:

“本官查阅旧档,发现陈家在县里有九个衙役……”

黄举天抬眸,似笑非笑地看向陈延雷道:

“你是按一口价支付,还是分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