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黄巢挽天倾

作者:平生假寐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十一章 治瘴计划

书名:黄巢挽天倾 作者:平生假寐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5

是夜,明月高悬。

卢钧特意设宴,款待黄举天二人。

李景让却因连日旅途奔波,疲惫不堪;

稍坐片刻后,便早早向卢钧告退,回房休息。

如此,宴上便只留下黄举天与卢钧二人。

卢钧对眼前这位性格坦荡直率,实具状元之才的后生,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二人推杯换盏,相谈甚欢。

不知不觉,便畅饮至三更时分。

卢钧兴致勃勃,向黄举天讲述起闽南地区的风土人情;

从广州热闹非凡的市井街巷,到崖州独特的民俗节庆,无不描绘得绘声绘色。

只是不知怎的,话题一转,竟提到了令人谈之色变的岭南瘴气。

卢钧的酒兴瞬间淡去了几分,脸上浮现出一抹黯然。

“黄县丞有所不知,岭南这瘴气,着实害人不浅!”

卢钧轻轻放下酒杯,长叹一声道:

“唉,便说卢某幼女,正值芳华,怎奈两月前突染瘴气之症,遍寻名医,皆无力回天……”

黄举天先道了一声“节哀”,接着神色凝重道:

“实不相瞒,在下曾研习西域医术,对这瘴气也算是略有研究。

“依在下之见,这瘴气并非朦胧不可知之物,实则是疟疾、痢疾、脚气病等多种病症的统称罢了。”

卢钧微微皱眉,疑惑道:

“竟有这等说法?疟疾、痢疾倒也听过,只是这脚气病,与瘴气又有何关联?”

黄举天点点头,耐心解释道:

“卢使君,脚气病多因饮食失节,致使体内缺乏某种养分所致。

“加之环境因素,与其他病症一同发作,便都被归结于瘴气了。”

卢钧连忙追问道:

“那疟疾一症,又为何与瘴气相关?”

黄举天答道:

“疟疾,乃是由蚊子叮咬传播,可谓瘴气本尊。

“岭南之地,水泽众多,蚊虫滋生。

“人一旦被带有疟虫的蚊子叮咬,便可能染病。

“症状为时而恶寒战栗,时而高热汗出,反复无常。”

卢钧听罢,手中酒盏微微一颤。

“黄县丞此言,某为官数载,竟是从未听闻!”

他皱眉沉思片刻,迟疑道:

“依某之见,这瘴气之患,当从整治街巷始?”

黄举天含笑颔首,五指轻扣茶案:

“积水之处,蚊虫滋生;蚊虫肆虐,瘴气横行。

“若能清除街巷积水,疏通沟渠,便可断其根源。”

他略一停顿,将“饮食多样化除脚气”的建议咽回腹中——

在岭南百姓吃穿皆愁的年代,此言无异于“何不食肉糜”。

卢钧猛地一拍桌案,震得盘中荔枝滚落:

“妙!妙极!”

他眼中精光闪烁,胡须因激动而颤抖,索性连称呼都改了:

“贤侄真乃经世之才,某今日方得拨云见日!有贤侄相助,何愁瘴气不除?”

黄举天见时机成熟,当即整衣起身,长揖及地:

“使君明鉴,下官愿请缨主持此事。”

他目光坚定,心中早有盘算。

其一,琼州瘴气肆虐,不仅关乎即将自山东而来的百名义子性命,更系几十万大唐百姓的福祉;

其二,自己初来乍到,政绩簿上空空如也,难以服众。

当地豪强盘根错节,岂能坐视一个外乡官员指手画脚?

民众又凭什么相信,你这个上任新官,与那些尸位素餐的不同?

想要同时获得豪强与民众两边配合,在正常情况下,几乎是天方夜谭。

毕竟,双方没有共同利益纽带。

唯有瘴气——

是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无不深受其害。

一旦在此事上有所作为,黄举天必能快速打响声望,聚拢民心;

为日后扫清掌权障碍,铺平道路。

“好!”

卢钧猛地站起身来,衣襟翻动间,内里的补丁若隐若现。

他难掩激动之情,万万没想到这寻常的接风宴上,竟能问出如此绝妙的治瘴良策。

“此计若成,卢某之功,或可配享凌烟阁矣!”

卢钧当即唤来书吏,取来文房四宝。

他亲自执笔,笔走龙蛇间,一封加盖私印与官印的亲笔信便已写成。

信中明令琼州刺史及各级官员,务必全力配合黄举天的治瘴之策。

黄举天见状,不禁微微挑眉。

他虽料到卢钧会支持,却未想到这位观察使竟如此放权,连半点掣肘之意都无。

待墨迹干透,卢钧又拉着黄举天的手,细细询问治瘴细节;

从蚊虫习性到药方配伍,事无巨细,一一过问。

黄举天觉得此事无需保留,便将所知之法悉数道来。

哪怕卢钧只听个半懂,都够他在岭南救下无数性命。

翌日清晨。

李景让在老仆的搀扶下,缓缓走出广州都督府。

他下意识地拍了拍黄举天的胳膊,随后伸出手指,指着前面那一支十来人的队伍,以及大包小包行囊箱子,问道:

“你昨晚到底跟卢使君聊什么了?”

怎么一夜之间,还让岭南节度使送了副如此大的阵仗?

他李景让,在野都能有这么大的面子?

“是治瘴所需物资。有些在琼州当地难以筹备,所以卢前辈特意准备了这些,好让我们的治瘴计划能顺利开展。”

卢前辈……

这竖子,昨天不还在言辞激烈地质问卢使君吗?

为何今日如此亲切?

“还有,何为治瘴计划?”

一行近二十人,缓缓朝着珠江边的码头前行

黄举天简明扼要,数语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阐述清楚。

李景让听后,眼中满是狐疑。

他寻思,这竖子莫不是盼着早日做出政绩,寻机调往别处,才瞅准卢钧为人宽厚,便想诓骗于他?

这般想着,李景让神色一沉,压低声音,十足严肃地道:

“莫怪老夫事先没告诫你,卢钧虽脾性温和,为官清正贤德,可若无过人手段,又怎能坐到节度使的位子上!”

黄举天自然明白。

一旦他立下的治瘴计划不见成效,以卢钧的身份和手段,自己怕是难以全身而退。

但见黄举天底气十足,自信笑道:

“恩师放心,我非仇慕阳。”

听闻此言,李景让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些许。

可转瞬之间,他像突然想起什么,开口道:

“对了,往后莫要这般见外,直接称呼老夫为‘先生’即可。”

“?”

黄举天闻言,微微一怔。

不过很快便回过神来,嘴角上扬,恭敬应道:

“是,先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