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货币战争

作者:宋鸿兵 | 分类:其他 | 字数:0

2.7 拔掉QE呼吸机,股市还能蹦跶吗?

书名:货币战争 作者:宋鸿兵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11:07

sp500指数与美联储持有的5年以上的

债券规模同步增长美国财政部

2009年1月2013年4月美联储每周购债

量与sp500指数变动美国财政部

在金融危机之后的5年里,每当美联储停止qe操作,美国股市是如何变化的呢

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直观地显示了qe的购债规模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力。美联储购债行动的后果,就是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大幅攀升,其中期限在5年以上的债券持有规模,与美国股票市场的走势高度正相关。

尽管相关性并不代表因果性,但qe的购债行动对股票市场却有强烈的推动作用。sp500公司所发行的公司债券,主要是5年以上的中长期债券,而债券融资的主要目的正是用于股票回购,当美联储执行qe政策时,它将大举印钞以在债券市场中集中购买中长期国债和bs债券,特别是两轮扭曲操作ot和qe3更是如此。债券投资人将手中的中长期国债和bs卖给央行,一方面获得了大笔现金,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将现金进行中长期投资,在国债供应有限的情况下,中长期的公司债券必然成为显而易见的替代品。

正是由于这种以公司债替代国债的资产转化行为,将美联储的印钞机与股票市场的连接管道完全打通,qe所创造的新增货币,得以源源不断地涌入股票市场,刺激了股市的飙升。

在美国财政部的分析报告中,美联储的购债规模对股市的影响力,甚至可以精确到单周。从2009年1月到2013年4月,在美联储的周购债规模大于50亿美元的159周里,sp500指数大涨了540点,涨幅高达54;在小于50亿的62周里,股市只上涨了141点,仅为15;在美联储停止购债的29周里,股市下跌51点,跌幅为2。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股市上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从2009年初到2011年9月为第一阶段,可以称之为货币刺激下的“反射型复苏”。在这一时期内,sp500公司出于条件反射立刻裁员增效,本能地抓住低利率和低汇率的救生圈,在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中,稳住了阵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充分利用了美元汇率的红利,增强了利润家底,股市出现了强劲反弹。

从2011年9月以后,股市上涨进入了第二阶段,在持续宽松的货币环境中,股市出现了“亢奋型上涨”,股价表现与经济现实开始脱节,而且渐行渐远,推动股价上涨的主要动力不是源于公司业绩的实际增长,而是源于股票回购的“会计革命”。

股市繁荣靠的是货币刺激

由于资本逐利的天性,上市公司账面的巨额现金,并未投入巩固公司长远发展潜力的资本性支出,而是虚耗于满足股东短视利益的派息和回购,绝大多数公司为此不惜背负巨额债务。这不仅加剧了资产老龄化的恶化趋势,削弱了未来盈利的能力,而且还将公司暴露在巨大债务和利率突变的双重风险之下。

股票回购的资金很大比例是来自于银行系统和债券市场,在qe政策的操作过程中,债券市场中充斥着极其廉价的资金。在疯狂追逐收益率的基金经理眼中,sp500公司的高品质债券,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使回购股票的融资成本跌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

在一个“亢奋型上涨”的股市中,“亢奋”能否持续下去,不是源于公司自身的业绩增长,而是要看持续进行股票回购的资金链是否会断裂。

资本不仅具有逐利的天性,同时还有厌恶风险的本能。qe的廉价货币政策,已经使股票市场对充裕的资金供应习以为常,超低的利率环境也麻痹了债券市场对风险的定价,债券市场已成为一个远比股票市场更加泡沫化的赌局。

如果美联储真的开始淡出qe,那么首先面临崩盘危险的就是债券市场。对风险的重新审视,将要求更高的利息补偿,如果利率飙升突破了一个心理底线,风险就会超出债券投资人的忍受极限,抛售浪潮将导致债券市场失血过度。如果债券市场无法持续提供廉价的股票回购资金,过高的融资成本会吓退股票回购的们,支撑股市繁荣的资金链将最终断裂。那时,无论每股收益的故事如何动听,也不管pe值是否具有投资潜力,一个断掉主力资金链的股市已注定成为人们争相逃离的屠宰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