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货币战争

作者:宋鸿兵 | 分类:其他 | 字数:0

2.5 举债买股票,未来天知道

书名:货币战争 作者:宋鸿兵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11:07

2013年4月,坐拥1440亿美元现金的苹果公司,宣布了史上最大的股票回购计划,金额高达600亿美元同时,苹果公司宣布举债170亿美元来帮助完成股票回购。这就奇怪了,苹果公司的现金多到没处花,何须举债进行回购呢原来苹果公司70的现金1023亿美元都在海外,在美国国内的现金不过424亿美元,不足以完成回购计划。那为什么苹果不将海外现金调回国内呢这是因为美国有35的联邦收入所得税正张着血盆大口等着这些应税收入的回流。让苹果上缴350亿美元的所得税给政府,除非苹果公司的脑子进水了。

有人说,只要美国搞一个“海外收入回流免税假期”,将美国公司在海外滞留的收入吸引回来,美国的经济复苏就指日可待,这种想法过于天真了。2004年美国的确搞过这样的“免税假期”,吸引了3120亿美元回流,但研究表明,这些钱没有用来创造就业,而是主要投入了股票回购和分红。

苹果公司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收入增长迅猛,但在美国国内的销售最近两年都处于停滞状态,2013年第一季度甚至开始萎缩。sp500公司的整体销售从2011年9月起就开始逐季减速,如果扣除通胀,2013年6月已跌至负数。资金永远是逐利的,美国国内的实体经济状况相当不妙,海外资金凭什么回流即便回流,也是用于炒资产赚快钱,而不会投入前景黯淡的实业。

公司举债的妙处,不仅在于用于回购能够快速推高股票价格,还在于借债分红派息,可以享受股息和债息之间的“套利”好处。中国的上市公司很少现金分红,但80的美国sp500公司都会派发现金股息,股息也是投资人热捧某家公司的主要动力之一。

英特公司2011年账面趴着250亿美元的现金,几乎没有债务。在qe带来的超低利率的诱惑下,英特公司在2012年举债60亿进行股票回购和发放股息,如果没有更好的投资机会,未来回购金额还可能大幅提高。英特的逻辑很简单,发放股息的成本大约为4,而举债的成本仅155。换句话说,借债发放股息还能“套利”245在这种情况下,谁不借债,谁就是傻瓜

于是,股息和回购形成了上市公司向股东输送利益的两大通道;而且,在qe政策所形成的超低利率环境中,借钱分红和举债回购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的一股潮流。在股息和回购两种选择中,股息的财务成本更高,回购则明显偏低。

美国的税法具有明显的债务偏好,债务利息可以抵扣应税收入,而对股息则双重征税。如果一家公司的收入是100元,联邦税先拿走35元,企业剩下65元进行分红,这笔钱还要交20的利得税,股东拿到手中仅剩52元。相比之下,举债就美妙多了。公司负债的利息可以抵扣未来的应税收入,联邦税后的65元则通过债券利息的方式输送给债权人,债权人最后落袋65元。

公司债务融资与股票回购高度相关

在qe人为制造的低利率环境中,上市公司无论是进行回购还是发放股息,都会刺激负债规模的增加。美国公司的举债规模和股票回购的活动高度正相关,简单地说,公司以高度举债的方式来进行回购和股息发放。

从美国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变化中,同样可以看出实体经济近年来的恶化趋势,2012年以来,美国银行系统的信用创造的速度开始下降,这是经济降温的明确标志。需要注意的是,在经济降温的曲线中,股票回购所刺激的巨额信用创造已经包括在内,如果扣除这些投机性债务膨胀,真正的实体经济信用萎缩的速度将更为糟糕。

美国银行信贷增长从2012年开始萎缩,

实体经济降温信号明确

无论是通过银行贷款,还是借助债券融资,普遍的股票回购行为已经大幅提高了sp公司整体的负债水平。股票价格是浮动的,而负债则是刚性的。在qe营造的低利率温床上,投机与贪婪的病毒正在快速滋生,股市价格与真实经济已分道扬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