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货币战争

作者:宋鸿兵 | 分类:其他 | 字数:0

7.4 沃尔克的货币“化疗”,美债帝国转危为安

书名:货币战争 作者:宋鸿兵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11:07

1979年10月6日,刚上任两个月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在美联储大厦召集了公开市场委员会的秘密会议,商议如何对通胀动刀子。沃尔克乃是洛克菲勒帐下的悍将,发迹于洛家旗下的大通曼哈顿银行今天jp摩根大通的前身,后被洛家重臣罗伯特罗萨robert roosa看中,选拔到财政部进行历练。这个罗萨正是60年代使用美债套牢欧洲美元储备的总设计师,欧洲人被迫接受美国国债而不是黄金作为外汇储备的主要投资选择,罗萨堪称是美债帝国的奠基功臣之一。在罗萨的调教下,沃尔克曾在尼克松时代担任财政部副部长,亲手策划并参与了废除黄金的“政变”。大功告成之后,沃尔克被洛家提拔到纽约美联储银行行长的关键位置,掌握着美联储的“兵权”。

为了有效阻击通货膨胀,沃尔克决定从根本上改变美联储控制美元货币供应的方法,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而不再以利率来间接调控货币。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就是按住的增长,放开利率,无论利率飙升到何种程度,也绝不动摇,这种治疗方法更像直接杀死癌细胞的“化疗”,很酷、很暴力。而控制利率,则是通过对联邦基金利率fed fund的调整,用资金成本来影响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意愿,间接调整货币供应的总量,它的思路就是按住利率,放开货币,信用扩张顺其自然。间接控制好比吃中药,重在调养,靠激发经济的内在机能来发挥功效。直接控制货币供应的好处就是见效快,力道猛,不过,由于利率将出现剧烈波动,对经济的副作用很大。

为什么传统的利率控制手段会失效呢其根源还是美元的过量超发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长期和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意味着美国不断地印刷美元输出到海外,套购别国物资,支付成本庞大的海外军事基地运转和越南战争费用,结果形成了一股惊人的欧洲美元投机势力,其规模从1973年的3150亿美元,迅速膨胀到7年的4万亿美元这些游荡在海外的“无根”美元,演变为一种超越主权边疆的“金融异度空间”。它们虽然存储于主权国家的金融体系之内,但其内在的扩张驱动力,则脱离了各国经济增长对信用扩张的需求,而主要体现为跨国投机资本对追逐利润的贪婪。它们在国家之间横冲直撞,它们不受任何主权国家中央银行的监管,它们迅速地自我繁衍在一个独立的金融空间之中。

这是20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国际金融格局嬗变

正是由于欧洲美元的存在,美国的银行体系在70年代发生了巨变。在正统的部分准备金制度下,中央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将10左右的存款“冻结”为准备金,这些准备金可以存于中央银行,也可以由银行自己保管,以应付储蓄者提取资金的不时之需。当银行进行放贷时,准备金率对其信用扩张形成了制约。但是,当欧洲美元可以方便和低成本地借到,银行的放贷就不再受制于居民存款和准备金的束缚,它们往往先放贷,再从欧洲美元市场借钱补足准备金的要求或满足储户的提款,这就是所谓“管理负债”anaged iabiities的金融创新。

美联储在欧洲美元的冲击下,突然发现传统的利率政策无法约束货币供应的扩张,源源不断的美元从海外涌入美国的银行体系,银行根本不差钱

当沃尔克明白了利率政策为什么会失效之后,便将全部的注意力转向了货币供应,特别是的增长。所谓的,就是居民手中的现金和他们在银行的支票账户unt中存款的总和。支票账户在美国非常普及,人们一般将很快要花掉的钱存于支票账户中,例如房租、按揭还款、水电气费用和日常生活开支等。所以,代表着人们即将消费的货币总量,它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更加直接。

沃尔克设计了一个通胀“化疗”方案,他将的增长目标锁定在46。5之间,以“高能货币”为调控手段,如果投机需求导致的信贷扩张,超过了的控制目标值,美联储将收缩“高能货币”,导致银行拆借资金紧张,联邦基金利率将自动上升,遏制投机信贷扩张。当增长回落到目标区后,利率也将自动滑落。

为了加大力度,沃尔克同时宣布将再贴现率从11提高到12,对银行的欧洲美元借款、大额定期储蓄和其他“管理负债”的小把戏,通通要求执行8的准备金率。

当第一个疗程结束后,沃尔克发现,联邦基金利率已经从11。5飙升到14,投机信贷仍在加速扩张,到19月,通胀已经高达17从2月到4月,联邦基金利率继续飙升到,银行对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同步上升到20

结果,沃尔克“化疗”的第一个疗程非但没有杀死通胀,反而把经济搞得奄奄一息了。

0年第二季度,美国的gnp暴跌了9。4,失业率从6。1上升到7。5。货币供应的增长目标原计划是锁定在46。5的区间之内,此时却已突破了15

面对如此糟糕的局面,沃尔克百思不得其解。其实,问题还是出在欧洲美元上。飙升的美国利率,对海外的“金融异度空间”产牛了强大的套利刺激,海量的欧洲美元涌入,不仅填补了“化疗”造成的货币短缺,突破了的上限,而且加快了货币的流动速度,刺激了通胀的加剧。

通胀不仅取决于货币规模,还受货币流动速度的巨大影响,而货币流动速度的变化,远非教科书中设想的那样简单。这就好比美军的快速投放能力,使100万的军队能在各个战区中快速调动,从而发挥500万军队的战斗力。货币流动速度加快,将使一美元发挥几美元的作用。对欧洲美元的加速涌入所导致的货币流动速度的突变,沃尔克显然没有预料到。

当联邦基金利率达到的惊人水平时,所有负债的人面临着灭顶之灾,他们不得不加快偿债速度,银行的资产在偿债的同时自动缩减,与之相对应的货币供应开始逐步下降。

关键的时刻来到了。只要沃尔克坚持下去,的利率好比超大剂量的“化疗”,持续足够的时间后,将对通胀癌细胞产生致命的杀伤力,从而消灭通胀预期,的持续下降最终会导致利率的下降。不过,此时经济体在剧烈的痛苦中扭曲翻转,民众在声嘶力竭地呼救,政治家们开始破口大骂。美国议员发出了严厉警告:“沃尔克,你将是被游街示众、惨遭暴打的首要人物”

这是一场豪赌敢不敢继续下注如果6个月内还不见效,沃尔克就将成为美联储历史上最可悲的主席,颜面丧尽,信用无存,最终必然惨遭社会鞭挞,永世不得超生。

沃尔克的手软了,信用开始放松。

此时,任何畏缩都将被市场超级放大,美联储反通胀的决心被解读为“不过尔尔”,于是整个市场的通胀预期立刻翻转过来,投机心理再度咸鱼翻身在随后的两个月里,联邦基金利率大幅下挫了一半,降到了9,在通胀仍高达11的情况下,长期和短期利率都跌到了负利率的水平。

市场中的信用扩张再度沸腾了,美联储顿时失去了控制

到0年夏,经济在信用扩张中快速复苏,通货膨胀卷土重来。货币供应的增长居然突破了22。8,两倍于通货膨胀。沃尔克“化疗”的第一个疗程彻底失败了。

反通胀,亡经济;不反通胀,则亡美元权衡利弊之后,沃尔克再度立下了反通胀的决心。

从2年夏,沃尔克第二次启动了反通胀的“化疗”。0年9月25日,沃尔克将再贴现率再次提高到11,联邦利率回升到14。卡特总统的连任梦想,成了沃尔克斩杀通胀的第一个刀下之鬼。

整整一年的高利率政策,使得美元的汇率开始大幅飙升,特别是沃尔克启动了第二次“化疗”之后,市场开始相信这个拼命三郎是玩真的了。此时,在沃尔克的威逼利诱之下,德国和日本开始降低利率。为了进一步强化美元升值的预期,沃尔克在19年5月,再度紧缩货币供应,从5月到11月,的增长率第一次降到了零,而联邦利率则攀升到了19欧洲美元加速回流,美元升值加速。这一次欧洲美元却没有引发货币供应总量的剧烈膨胀,因为已

经没人敢贷款了。

此后一年中,美元汇率飙升了34

沃尔克的第二轮“化疗”,不仅继续紧缩货币供应,维持了高利率,更开辟了“升值反通胀”的第二战场。美国的进口占gnp的比例大约为7,升值所产生的进口商品价格下降效应,本来不应该影响美国整体物价的水平太多,不过,沃尔克已经搞明白了反通胀的本质,就是打心理战在超高利率的环境中,人们对进口商品价格的下跌,将会产生错综复杂的心理变化。偿债的人越来越多,货币供应开增长几乎为零,此时,进口物价的下跌,会让人们开始相信物价的进一步上涨恐怕有点悬。这时的汇率升值,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力

美联储对此的综合测算是,当美元升值10,将导致通胀下跌1。5,其中一半可能源于进口商品价格的下跌,另一半则是纯粹的心理作用。而34的美元升值,将使通胀下跌5。1。从1993。5降到了6。1,在这7。4的降幅中,美元升值贡献了大约23。

沃尔克第二轮“化疗”的思路是,坚守货币供应的目标,维持高利率,迫使人们偿债,减少同时,高利率导致欧洲美元回流,强化美元升值预期,迫使德国与日本降息,导致美元剧烈升值;在货币供应减少和高利率的“货币负压”之下,汇率升值产生的物价下跌效应,将被市场心理高倍放大,最终逆转了通胀预期。

不过,里根总统开始实施的大幅减税、巨额赤字、星球大战计划,以及供应学派的经济理论,都让沃尔克担心,反通胀战争胜利所赢得的宝贵机遇,恐怕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