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货币战争

作者:宋鸿兵 | 分类:其他 | 字数:0

1.9 货币起义:贸易结算用本币,美元需求成问题

书名:货币战争 作者:宋鸿兵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11:07

在中国的历史上,每当中央集权的实力下降,都必然催生地方割据,军阀混战。在国际货币争霸的过程中,情况也是一样。当货币霸主实力萎缩,就会出现储备货币供过于求,导致通货膨胀、资产泡沫、经济困顿和金融危机,结果就是“货币叛乱”此起彼伏。20世纪50年代卢布与美元对抗,60年代法郎挑战美元,70年代黄金揭竿而起,80年代日元咄咄逼人,90年代相对平静,而后就是欧元的分疆裂土。

受到欧元“货币起义”成功的巨大刺激,一些小国争相废美元而图自立,结果遭到了无情的镇压。

第一个被美国拿来杀鸡儆猴的就是萨达姆,欧元的出现让备受美国打压的萨达姆看到了一线光明。2000年11月,伊拉克央行放出风来,准备以欧元替代美元作为石油结算货币,并把100亿美元外汇储备调整为欧元。欧洲人大喜过望,欧元区开张大吉。美国人则恼怒异常,加强了对伊拉克的制裁。12月,伊拉克副总理兼财长阿扎维宣布,鉴于美国对伊拉克的敌视立场,伊拉克决定自2002年初开始,正式以欧元替代美元作为贸易结算货币。为确保落实,伊拉克政府还要求国有和私营企业必须遵照规定,使用欧元进行贸易结算。2001年夏,欧元对美元持续升值,萨达姆的欧元结算政策让伊拉克从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随后,很多欧佩克国家也纷纷响应,准备向欧盟出售石油换取升值的欧元,而对弱势美元敬而远之。

美国此时已经出离愤怒,如果中东石油出口国都学萨达姆,那美元霸业就塌了一半,假如美元买不到石油,那天下人谁还愿意持有不断贬值的美元

萨达姆审时却不度势,他看到了美元霸权的命门,准备搏命一击,但他不懂得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的道理。弱小的伊拉克只有借助大国之间的激烈角力,甚至战争冲突,才能坐收渔翁之利。被萨达姆当作保护伞的欧盟和俄罗斯,既没有与美国爆发冲突的意愿,也没有这样的实力。在中东非常不得人心的萨达姆,同样不可能得到欧佩克国家的鼎力帮助。如此孤家寡人地挑战美国的命门,必将遭受致命的报复。

2003年3月,伊拉克的欧元生意刚开张一年多,就横遭灭国之祸。

另一个试图挑战美元霸权而命丧黄泉的就是利比亚的卡扎菲。

卡扎菲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一个梦想,他认为中东和非洲都处在世界体系的边缘,这里有丰富的石油,众多的人口,广阔的市场,如果能将中东和非洲从信仰到市场都整合在一起,将欧美势力赶出这片大陆,就能改变这一地区边缘化的地位。后来,由于石油美元体系的建立,中东国家对他的梦想逐渐敬而远之。卡扎菲一气之下退出了阿拉伯联盟。从此,他开始倾力打造非洲联盟。

要实现他的非洲梦想,没有资金是万万不能的。卡扎菲敏锐地将其经略非洲的重点锁定在货币上。他积极筹划一种新的货币体系,试图与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和其他伊斯兰国家联手推出新的伊斯兰通货――黄金第纳尔。

黄金第纳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32年,直到1922年土耳其帝国灭亡,第纳尔一直是伊斯兰世界的贸易结算货币。根据伊斯兰法律,1第纳尔相当于4。22克0。135盎司的纯金。卡扎菲的黄金第纳尔计划,在伊斯兰世界显然拥有某种历史回归的使命感和强烈的现实需求。

2003年黄金第纳尔正式面世,它虽然没有引起一场货币变革的风暴,但美国和if已经被这一设想所震惊,黄金货币化不仅与if的规定激烈冲突,更是为了完全绕开if而另起炉灶。特别是黄金第纳尔的概念既有世界性的号召力,更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足以在阿拉伯世界引起广泛的共鸣。

卡扎菲在推进新货币的同时,还积极筹划建立非洲中央银行、非洲货币基金组织和非洲投资银行这三大金融机构,准备发行以黄金第纳尔为价值基准的非洲统一货币,将非洲与阿拉伯世界从货币上结为一体。

卡扎菲希望黄金第纳尔能够在中东和非洲出售石油和其他资源时作为标准的结算货币,从而彻底摆脱美元与欧元的控制。可以说,卡扎菲的货币雄心比萨达姆还要高远,他考虑的不仅是打击美元和欧元,更试图建立独立的非洲与阿拉伯世界的货币体系。

不过,卡扎菲的计划同时挑战了美元和欧元,而他的身后也没有大国强有力的保护,面对两大强权的联合绞杀,卡扎菲的雄图大略最终灰飞烟灭。

美元,是美国霸权最重要的基石,无论是谁,想要撼动美元的地位,都必须有强大的国际联盟作为后盾,同时还要有可信的战争威慑力,否则不过是秀才造反,十年难成。

2013年3月27日,号称“金砖五国”的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在保护自身利益的共同需求下走到了一起,决心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准备用本币来进行金砖国家之间的相互结算与贷款业务,从而减少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

金砖五国终于走上了“货币起义”的道路。

除了金砖五国,南美洲12个国家组成的南美洲国家联盟,也对“美元暴政”心怀不满,已于2011年11月25日宣布“货币起义”,成立南方银行,推动地区贸易本币结算体系,逐步将每年1200亿美元的区内贸易进行“非美元化”。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无论是金砖五国,还是南美洲国家联盟、上海合作组织、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要想真正实现货币独立,只有团结起来才有成功的希望。如果这些地区最终脱离了美元的版图,这将是美元霸权以及美国霸主地位的终结。

这才是美元的心腹大患。

美元值此危难之时,德国人又开始捣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