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贫道应个劫

作者:黄笔鹤 | 分类:仙侠 | 字数:0

二三二章仙人下山

书名:贫道应个劫 作者:黄笔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3

刘樵一拍脑门,这才想起来自己大徒弟可是蛟龙出身,解释了一句。

“徒儿,这是你师傅的坐骑。”

常龙面色这才稍稍缓和,但心中依旧是警铃大作,生怕眼前这个鹏鸟夺走自己在师父心中的地位。

“是徒儿多虑了。”

“嗯,误会解开就好。”

刘樵寻思自己接下来也无事可干,自己再过几日就水到渠成的成为真仙,而更进一步则是需要水磨功夫。

掐指一算,眼睛瞬间亮起。如今正是春秋战国末期,正好可以看到嬴政振长策而御宇内,四海归一的景象。

那个历史上第一个自称“皇帝”的男人,横扫六合,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

无数件让人热血沸腾的功勋聚集在一个人身上,被后世之人称为千古一帝的始皇帝。

经过上千年的岁月变迁,无数惊艳才绝的皇帝只是在他所创建的框架上增砖添瓦。

刘樵没有想改变历史的想法,滚滚的历史长河,对于他而言大事不可逆,小事可改。

听到刘樵祖师下凡,整个青云门上下欢聚一堂。金鹏摇摇身子,庞大的身躯猛然缩小如麻雀。

金鹏浑身鳞片精致,就算缩小了无数倍依旧神俊非凡。两双利爪紧紧抓住刘樵的肩膀,跟随他一同来到大殿。

刘樵一行人来到古色古香的大殿中,门人弟子整齐有序站好。

刘樵上前一步站到中心瞩目位置,对着所有弟子注视道:“见到青云门蒸蒸日上,我很是欣慰。”

所有弟子,无论外门还是真传弟子入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见刘樵的神像。

心中早就对这个传说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祖师仰慕不已,今日看到仙人真面目,更是激动的浑身颤抖。

刘樵一瞥之下,竟然激动得晕厥过去。

“我知道,所有弟子在心中都憋了一股劲。同时惊艳各个诸侯国的青年才俊,也想一展自己的抱负和学识。”

刘樵声音似乎带着种种魔力,让人为之沉浸在他话语中描述的场景。

下面的弟子云集响应,声音震耳欲聋,直穿九霄。

“是!”

刘樵右手往下压了压,场面瞬间鸦雀无声,站在刘樵肩膀上的金鹏啧啧称奇,这是何等的威慑力以及凝聚力。

“从入门开始,大家就知道青云门是隐世宗门。如今一个璀璨的时代即将来临,今日起,青云门所有弟子允许下山传播宗门道法。”

刘樵此话一出,所有人都为之兴奋。刘樵看着热闹的气氛,也笑了笑。

“人前显圣可以,如有违规门规,定斩不饶!”

下方有些弟子的小心思瞬间就收了起来,他们可是知道面前这位祖师是真正的仙人下凡。

前几年甚至直接把,在天劫中陨落的真传弟子从轮回之中捞了出来,觉醒了前世的宿慧,活出了第二世。

据说当时仅存的几位真传弟子,当时哭的闻者伤心,见者落泪。一时之间,真传弟子们的兄弟情成为一则传说在宗门中流传出来。

而那个传说中将他们从轮回中捞起来的祖师,更是被他们传的神乎其神。

看着面前几位熟悉的真传弟子,刘樵笑了笑,修炼正是去挽回那些珍贵的风景而变得有意义。

眼前这七个真传弟子修为早已经达到了千年,受困于天资只能止步不前。

岁月变迁,更有一代才人辈出将空位补了上去。唯一不变的是这些真传弟子,有一句老话,在门派里亘古流传。

“铁打的宗门,流水的弟子,青云真传看古今。”

但对于凡间界这样的地方,享受一方山谷百姓供奉成为神灵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好了,真传弟子以及核心弟子随我一同下山。内门弟子和外门弟子取三百弟子,凡间扬名。”刘樵一句话,将现场的气氛点燃起来。

人来到这个世上,总要毕生去追逐一样为之奋斗的目标。

权利,财富,美人,力量,名誉。这五个名词让千万年来有恒河沙数的文人墨客,文人武将为之追逐,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看着内门弟子和外门弟子相互之间激情对视,眼神之中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刘樵终于有种自己孙子熬成爷的爽感。

什么主角拼命地去争取名次让大人物高看一眼,刘樵直接成为这种经典情节的制造者,坐看云起时,岂不快哉?

刘樵走时就定下了,门派之中最多只有九名真传弟子,一百零八位核心弟子。内门弟子控制在三千,外门则是控制在三万。

这样成金字塔形层层递进,保证了门人弟子制定的同时,也兼顾了资源的分配问题。

大会落下之后,门派中间的气氛瞬间焦灼起来。所有人都卯足了力气去准备这一场武道大会,浙江是真正意义上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经过了十天十夜的角逐,优中选优终于从外门和内门选拔出三百精锐弟子一同跟随。

至于外门和内门弟子之间的大战,刘樵表示不会有人想看一场菜鸡互啄,最后角逐出最后的胜利者。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刘樵本人都看不上眼的淘汰弟子都足以称得上是百人敌。

而其中挑选出来的精锐,更是各个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名将级别。

刘樵看着江湖间战力的排行榜只觉得十分无趣,青云门中随便一个内门弟子都能吊打所谓江湖英雄榜,前一百名的大侠。

刘樵感慨万千的是,孔夫子也就是孔圣人,一双肉掌可开城门。手下弟子三千,各个虎背熊腰,膀大腰圆。

想来也是,能在如此混乱的春秋时代周游列国,肆意的发表自己的理念和门派学说,若说没有一点武力护身早就被打出门外,哪儿能如此快活?

刘樵一改孔夫子文弱书生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身形魁梧,善于君子六艺,年过七旬依然可以驾着马车为弟子示范的猛人形象。

孔夫子口中的君子六艺,可不是后世传下来的那套文绉绉的理念,而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射箭和御马正是战争中所必备的军事要素。古往今来,凡用弓箭者无不是力大无穷之辈,一身武艺比起行军打仗的将军有过之无不及。

刘樵随后将目光聚集在,秦始皇准备的泰山封禅大典上。对着早已经准备好的门人弟子大喝一声:

“自此,随我出山!”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