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贫道应个劫

作者:黄笔鹤 | 分类:仙侠 | 字数:0

六十八章 讲经

书名:贫道应个劫 作者:黄笔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3

听说周老太公连夜要开无遮大会,哦不…是讲经大会!

虽然这些门客,庄丁、仆妇不知老爷发了什么头风,半夜三更的要宴请俩道人讲经,还得劳师动众。

但也不敢违背老爷,只好匆匆穿上衣履,布置宴会。

不多时,周家张灯笼,结彩联,几十张圆桌,酒水菜肴备好,上首一方法台,摆上经书蒲团。

四个丫鬟,十一个庄客,两个老妈子,七个仆妇,并着太公小妾,发妻三人。

还有一个教书的老夫子,少年郎周清。家眷这些,有二十九个大人,加上些仆人庄客的孩子,共是三十五人都齐了。

十人一桌,并上乡里的周家佃户,百余人共坐了十桌,就在周家院子里。

周太公问旁边心腹庄客道:“都到齐了没有?”

“回老爷,都在这儿了。”庄客道。

周太公转过身,面对众人,抬了抬手,下面百余人喧哗声渐渐安静下来,显然这老儿在乡里,还是颇有威望的。

“太爷,你这么晚召大家过来作甚?”一个青年乡勇问道。

“哈哈,今天乡里来了两位贤者,他有《黄庭经》一卷,实乃智如渊海,道德福寿,修真证果之径…”

周太公娓娓道:“所以老夫以三斗三升米粒黄金,请来此贤德,至吾庄中,为大家宣讲道经,也超我等难人脱苦,渡下界亡灵升天…”

众人皆对那劳什子脱苦升天不感兴趣,唯独听那三斗黄金,却纷纷愕然道:“三斗三升黄金,拿去换这经文,祖爷爷好舍得呀!”

“这么多钱,要是给我多好…”有人眼冒贪婪道。

周太公那娇俏小妾闻听此话,也是眼里冒光,又垂下臻首,默不做声。

而在那法台杏黄帷幔后面,刘樵、常龙也正拿眼从缝隙处,观察众人反应。

“师父,我看那妖精,定是附在那妇人身上了。”常龙小声道。

“嗯…”刘樵沉吟一声。

师徒二人一进庄,其实就觉得那个妇人有问题。

只是未成发现丝毫妖气,且不知根底,不好去捉拿它而已。

而今庄中失落人口,确定就是邪祟干的,那邪祟自周家飞出,又钻回周家,如此,十有八九可以确定,是附在这妇人身上。

“我直接摸上去,一枪先戳死她!”

常龙提上枪,就要出去,刘樵阻止道:“她身上又毫无妖魔附身的迹象,着实堪疑,你就这么出去戳死她,冤枉好人怎么办?”

“那…那这如何是好?”

常龙焦躁道:“莫非师父真要把个《黄庭道术》只三斗三升黄金便贱卖给这些凡人?”

自家作为师父目前唯一的徒弟,可还没传承到这黄庭道术呢。

“只讲些道经,能清心定神的功夫罢了…”

刘樵摇头笑道:“你现在出去,定要打草惊蛇,那妖精善架阴风,要是把它惊跑了,你上哪儿去寻?岂不又是后患。”

常龙郁闷道:“这个泼魔,忒不禁打,也无甚本事,也不知是个什么成精,一手逃命的功夫却是不错,师父有何办法?”

这个邪祟只敢卷些小孩儿,还得偷偷摸摸,论武艺本事,差着常龙十万八千里。

只是它能隐现随心,打上去好似一片虚无,又能避白骨幽魂幡,着实奇异,刘樵师徒一时没防备,才让它走了。

如今又附在凡人身上,且能隐蔽气息,不知是个什么法术。

“这些凡夫,没有慧根,听之云里雾里,若是妖精,既然练成法术本事,多少是有根性的道字门中客…”刘樵捻须道。

又叮嘱常龙:“一会儿你就看他们神色,若是有所悟的,便是那妖精。”

讲些阐教道术的浅薄道理,把个野妖精引出来,倒也是个办法。

至于那妖精会不会藏在墙角,瓦檐之中,这个就得看运数了。

如果妖精没附在人身上,那这一会儿可能早就从阴沟、烟囱、水井里遁走了。

那也只得作罢,刘樵师徒可没这个闲心,再跑去寻妖精,至于这一段儿《黄庭经》,就当念给这些凡人听,也算普渡功德。

反正周太公也确实用家里最珍贵的东西来换了,三斗三升黄金,也算诚心诚意。

刘樵师徒这边定好计策,外面周太公也于众人讲好了,当下便大声道:“焚香点炉,请法师登台讲经!”

台下一片寂静,刘樵自杏黄帷幔后走出,登上法台,常龙束双丫髻,捧道经侍立于莲花台下。

见台下百余人,一副众生相,或疑惑,或惊奇,或轻蔑,或崇敬的看向自家。

刘樵淡然一笑道:

“老君闲居作七言,解说身内诸神仙;上有黄庭下关元,前后命门幽阙间…”

此乃《黄庭》外景,共一百九十六句,三卷,分二十四章。

念一句经,说一会儿玄,经法配合本自然。

说经解句归诚理,指引众生了性玄。

那怕仅一卷清心定性,初步言明身内神的外景,常龙都挺得如痴如醉,只是一边还得分心,去观察下面众人反应。

下面听讲的,神色不一,左顾右盼者有之,小声交头接耳,亦有人两耳不闻,只管夹菜,带起阵阵咀嚼声。

能专心在听的,不过寥寥数人,且还大多云里雾里。

那周太公也许是之前见识了刘樵师徒本事,所以听得格外认真。

还有一个小丫鬟,满脸崇拜的看着法台上侃侃而谈的刘樵。

此外,便是少年周清,与那娇俏妇人,时不时露出明悟、恍然之色。

常龙捧着经书,不着声色的凝视着那妇人和周清,他基本已经确定,妖魔必是这二者其中一个。

“敢问法师,这‘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易’此经何解?”那娇俏少妇忍不住出言道。

刘樵也一直在观察众人反应,见那妇人发问,心下道“满座皆凡夫,就等你露马脚!”

沉吟片刻,便道:“要做难的事,从易做起,要做大事,从小做起,事事从细,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那妇人却露出懵懂思索之色,似有所悟,又不解其真意。

刘樵观察其反应,心下正琢磨不定,那周清却道:“先生,小人有一言不解?”

“讲…”刘樵颇觉意外。

“先生即言身内有神,为何又说能沟通外界?这身内与身外,有何联系?”周清直言道。

这外经,只讲了身内有神,不讲如何存思,亦不说神在何处,又多少个,是何模样,如何入手,只是浅薄的托出一些道理。

然这周清竟能举一反三,直达根本,问出最核心的内经,着实令刘樵意外。

这般的,不是根性颇深,慧力极高之辈,便是积年修行,灵性通透之妖魔、炼气士。

上下打量了周清片刻,刘樵愈发不惊讶,其眼神澄澈,精神饱满,面相正气。

并无邪魔之气,亦无阴暗之像,可着实不似鬼怪附身。

难道真的天生慧力,是个大有根性的?

沉思片刻,便凝视其双目,解释道:“地有五岳,六渎,人体有五脏六腑;天有三百六十清福,人有三百六十大窍。

人托天地而生,身与天地无异;上圣者,与天同寿,与地同君;如何没有联系?

人有祸福灾愆,天有阴晴圆缺,此皆损益之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便是…黄庭!”

“轰…”

刘樵话音刚落,天际阴霾汇聚,晴空打了个霹雳,一声炸响,仿佛隐约有鬼神惊诧,豺狼畏惧嘶吼之声在众人耳边。

这一段儿,刘樵自了悟《黄庭》,只在心中知晓,还从未讲出来过。

然而众生根性不一,七情牵扯精神,这般大法,百余人几乎无一个在意的,都左耳进右耳出,恍似未觉。

反倒大多惊呼道:“半夜打雷,莫非有雨,快去收衣服了…”

那些佃户,乡人,一时走了大半。

那周清,听得不明觉厉,似有所得,但只觉刘樵讲得镜花水月,摸之不着。

事实上,黄庭中、内景,刘樵自己还在摸索阶段,神圣图谱只画了一个天杀星,半成不成。

又未讲具体入手关窍,莫说周清,就是十二仙在这儿听,也得水里捞月,镜里摸针。

“贫道观你们都有灵性,且上前来,吾有神符一道,你们得之,增福增寿,灾厄不侵…”刘樵朝周清几人道。

周清与那丫鬟、俏妇人俱都大喜,忙不跌跑上台,道:“谢先生指点…”

刘樵并不答话,转头道:“周太公,我也给你一张吧!”

“我也有?”周太公一愣,也埋开老腿就往台上爬。

只是他身子着实老迈,区区二尺高的台阶,都半天抬不起腿,跨不上来。

常龙连忙走上前,搀着周太公右臂,扶道刘樵面前。

“妖孽!还不现形!”

不料一直趺坐莲台的刘樵突然暴起,捻咒掐决,手掐法印,竟是直接朝周太公胸口打去。

————本章正文已完

前古有异人号刘祖,寿不知几千岁许,作《黄庭三景》道术,曰玉景,内景,外景三篇。

名虽曰黄庭,实则迥异之,再非清静空言之经文,实乃修真之上径,证果之门庭,化身万千之大法。

此术仅在东海国周家讲过外景,换得三斗三升米粒黄金,空言口困舌干,而众生无一能了悟性命者,皆愚钝之辈。

这般机缘,着实贱卖———佚名《古仙记:异人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