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贫道应个劫

作者:黄笔鹤 | 分类:仙侠 | 字数:0

一百章 煮酒论道

书名:贫道应个劫 作者:黄笔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3

刘樵谦卑道:“大仙缪赞了,小道尚未脱俗体,那算什么真流…”

“道友神炁清和,身中隐有神人伏藏,貌似…还不止一个神人,这般的,贫道自闻道以来,还从未见过,当真玄妙…”黄角大仙啧啧称奇道。

随即不待刘樵再说,便打断道:“你既然寻我论道,咱们不计年头长短,平辈论交,亦称我道友吧!”

“大仙…这…”

话未说完,黄角大仙脸一沉:“嗯!…”

刘樵犹豫片刻,也只得改口叫:“道兄,我微末道行,区区无名之辈,这只怕于礼不合…”

“哈哈哈…修仙之士,何时在乎繁文缛节,何况我观你不凡,早晚吾辈中人。”黄角大仙豪气一笑。

刘樵也就不再矫情,转过话题道:“道兄一眼能看出我有神圣藏身,我观道兄,却是如看一团清炁,莫非…道兄业已修成真仙?”

道德真君离成仙只一步之遥,法力道行高深莫测,亦不曾看出自己身上的异样,当然,也有可能有所察觉,但并未指明。

黄角大仙只一眼,就能看到自己身神,只怕道行法力,犹在道德真君之上。

那么刘樵能猜测的,也只有真仙一流了。

黄角大仙却摇头叹道:“炼气士修三花五气,妄求混元一体,想把神炁和形质皆带走,但这条路,自开天辟地至今,能成者又有几人呢?”

没有正面回答是否修成真仙,但侧面回答,自古修证真仙者寥寥无几。

貌似,又说的是真仙之上的事。

刘樵听得着实有些懵然,不知如何回应。

气氛正沉寂间,黄角大仙大笑起身道:“难得与你一见如故,来来来…去后山虎伏崖,我二人小酌几杯,如何?”

“道兄盛情,怎敢推辞?”刘樵亦起身道。

早闻黄角大仙好客,果然名不虚传。

只是不知这个一见如故,对多少人说过?

两人携手同行,出后门,往山中行去,登崖过岭,不多时,上一片高崖。

崖订上有观云亭,亭中有桌有墩,二人对坐观云海。

崖前几树榔梅花正放,满山瑶草色皆舒,清灵之炁,飘然于山崖,寂静清幽,果是个聊天访友的好去处。

大仙谴门人送来火炉木炭,把宫中埋藏多年的酒取来一坛,便与刘樵在亭中煮酒。

古时的酒,纵然仙家采百花,诸果或草药酿造,但多少有些浑浊杂质,何况深埋多年,一般须得烫热才喝。

大仙一边舀酒添火,一边笑道:“不知道友是阐还是截?尊不尊三皈五戒?”

“自然是阐教。”刘樵颔首,也笑道:“饮酒乱人神炁,修行之辈,本是不当饮酒的,倒不干戒律的事。”

据说阐教弟子,正经去昆仑玉虚宫学道的,要尊初真戒、中级戒,以及最终的三坛戒。

根据很严格的考察,或数年、数年不等,才能传授玉虚炼气术。

目的主要是养出一股纯净清炁,所谓三皈五戒,道妙高真,就是说这个。

然后一直修行到十二仙首那个地步,授予辈分、仙号,方算二代真传,开辟洞府,才不用遵守太多戒律。

刘樵则是直接从姜尚身上得法,属于走了很大捷径,教外别传,可遵守,亦可不尊守这些。

当然,姜尚自己也是因为某些原因走了捷径的。

他在昆仑学道数十载,还在持戒考察中,就被元始天尊破格提拔,收为弟子,传授玉虚法门。

黄角大仙不待酒热,便先舀来尝了一口,才美滋滋笑道:“你不持戒就好,免得你回去元始老儿又责罚你,还说我带坏他门下弟子…”

刘樵有些尴尬道:“额,我是子牙公门下,恩师姓姜名尚,别号飞熊,教主算是我师祖爷了。”

“辈分这么低?”

黄角大仙心直口快,刚想问姜尚何许人?自家怎么没听说过?

又想起当面问候人家师父,多少有些不好,便生生止住了。

只好转过话题,指着壶中酒道:“这杯中物,便是扫愁帚,最是妙哉,贫道我忘情绝性,被呼为神仙,依旧难忘这一口,哈哈…”

黄角大仙未开创一道前,便有太平清圣之名,这清圣,即酒之别称矣。

刘樵也只好笑道:“仙人好酒,古有所闻,但似道兄这般的,应当世上少有。”

“那可不!说起来,我当年差点就跟十二仙首同门!”

黄角大仙带起几分追忆之色道:“我未成道时,便去拜过元始老儿,祂还亲手为我束发持戒哩…”

这黄角大仙还拜入阐教过??

怪不得一眼看出自己身上玉虚法力。

刘樵愕然道:“那道兄为何?”

“阐教有戒律重重,养炼一口清炁,依我看什么都好,就有一般不对,至少,这酒不能停…”黄角大仙摇摇头,算是侧面解释。

随即啧啧怪笑道:“所以贫道我根本就没持过戒法,趁元始上天讲宴,把那玉虚宫但凡沾点酒气儿的,都给它偷喝个精光,啧啧…”

刘樵心下震惊,这不是闯了泼天大祸嘛,怎么活下来的?

“当时喝醉了,躺麒麟崖上睡觉,还是南极仙翁弄醒我的…我一想,元始老儿回来不得吊起来打我几百鞭?”

“又一想,这事不妙,得赶紧溜…”

似乎知道刘樵好奇,黄角大仙自顾说道:“玉虚学法半年,什么本事都没学到,被我饱饱的喝了一顿酒,就此跑下山去了。”

刘樵心下惊愕,都不知道怎么形容这黄角大仙才好。

别人千辛万苦,想着拜入教主门下。

你倒好,进了玉虚宫半年,白嫖一顿酒,然后就这么溜了?

这大仙…着实有些…有些混账了!

呆了半晌,刘樵才平复心情,苦涩笑道:“道兄你还是豁达,我虽学道,但还未拜过玉虚宫呢…”

“哈哈哈,早晚有这么一天的,我还有好些陈年旧事,倒不提也罢。”黄角大仙微微一笑。

刘樵也摇摇头,望着火炉上咕咕冒气的酒壶,不知该说些什么。

忽而想起黄角大仙之前所言,自开天辟地之今,成仙者寥寥无几,不由有些疑惑。

按刘樵想来,十二仙应该都离成仙不远,可能不久之后,就是玉虚十二“真仙”了。

再远的不说,除了眼前这黄角大仙,疑似已成真仙外。

此前指点自己?灭神幽处士,自称神农座下的青茗子,貌似也是真仙。

有这么多“前车之鉴”“珠玉在前”,怎么能说成仙者寥寥无几呢?

心下疑惑,便问了出来。

黄角大仙听完后,大笑道:“你可知,成仙意味者什么?了道又是何解?”

煮酒论道,正式开始。

想起此前姜尚所言,便回道:“成仙者,长生不死,与天地同寿,至于了道者,不知,亦未闻。”

“嗯,与天同寿,天寿几何?地寿几何?”黄角大仙不答反问。

“这…”这问题着实难住刘樵,修行才不过数年,如何知道天地寿有多久?

“成仙,又是为何?”大仙继续问道。

刘樵思索半晌,依旧答不上来。

这与真正大神通者论道,高下立判,人家一眼看透本质,自家简直跟不上节奏嘛。

最后只能凭想象,回道:“或许是为了无寿命之忧,无灾劫之难,自在逍遥?”

“哈哈,无寿命之忧,何必苦修,在天宫为神,食蟠桃,仙杏,岂不好过洞中苦熬?”

“无灾劫之难,更是简单,不出去,自然无灾劫,或专炼一门神通,也能渡过劫数…”

“至于逍遥自在,只要有情众生,不论仙、凡,都没有完全的自在,如果心里满足,就算当个凡人,亦快乐逍遥。”

黄角大仙一边添火煮酒,一边似随口闲论,不答反问。

一连三问,可谓字字珠玑,刘樵再也答不上来。

扪心自问,这些话,说的确实没问题。

欲要长生,就在神道上功名利禄,欲要无灾,当神也无灾,欲要逍遥,自家玩自己的,岂不是逍遥?

似乎,当个神,这些要求完全可以全部解决!

添好炉火,见刘樵依旧哑然沉思,黄角大仙摇头道:“你得道尚短,好些关窍,并无师长传授,说是大教,倒似个散人一般,问这些,着实难为你了。”

“还请道兄指点!”刘樵忙拱手道,这叫打蛇随棍上。

“凡炼气士,皆以求修成真仙为要,但他们不知,真仙只是起步而已,长生容易,不死却难。

一切目的,都是为了不死,真正的万劫不死,所以,这些一心只求真仙之辈,多半无法成仙,更遑论不死。”黄角大仙淡淡道。

刘樵若有所思,道:“如此说来,真仙之上,还有功果?那不死的,又是何功果?”

“真仙,有与天同寿之体,但不能万劫不磨,再之上,才是最终目的。

各法门称呼不同,但殊途同归,三教称为混元道果,西方称无上大觉。”

黄角大仙道:“所以说,真要追求这个,与天同寿才是堪堪开始。”

刘樵听得神往不已,问道:“这个混元大觉,如何修证?”

“我要知道如何修证混元,也不会在此跟你闲谈这些了。”

刘樵一想也是,又问道:“那修成混元大觉的,又有多少呢?”

“你觉得应该有多少,那些人该是混元大觉?”黄角大仙反问道。

这个问题,刘樵刚好答得上来,毕竟其它不说,前世洪荒,电视剧《封神演义》还是看了不少的。

只是如此谈论这些大能,怕又有些不好。

毕竟这些人皆能感应诸天,法眼观三界毫末,如掌上观纹,呼其名号,祂们就立刻知道。

所以刘樵有些欲言又止道:“这般谈论,有些不好吧…”

黄角大仙见刘樵欲言又止,只他顾忌,抬手一指,“呼呼”一阵雾气,霎时裹了观云亭。

亭外景色变幻,一厢海岳波澜,一边亭台楼阁,金碧红墙,似须臾间,已到一方洞天之中。

大仙捋须笑道:“此乃太虚黄天境,贫道黄天大法虽未大成,但在这里说话,完全不用顾忌,祂们不会在意,也探查不到的。”

刘樵半信半疑,不过黄角大仙有句话说的很对。

根据自己摸索,这些教主,就算知道有人说他,应该也不会在意。

皇帝天子,尚不因言论治罪,何况仙人祖师?

一路修行,见过炼气士说教主,凡人因烦扰,辱骂圣帝,娲皇等神圣的也不少,也没见祂们真现身,把人揍一顿,或者打杀了。

况且只是论述,言谈而已。

这些教主神圣,如果真这么小家子气,反倒令人看低。

刘樵拜了这么多年的元始祖师,不见回应,但祖师肯定是知道的,要是真现身,反倒求之不得。

想着许多前世所知的大能,刘樵试探开口道:“我修行时日甚短,所知不多,许多都是凡人时听的传闻,若有误差,还请道兄不要在意。”

却是先打个预防针,免得说一个神圣,但此界没有,也有的解释,是凡间听的话本传说而已。

见黄角大仙颔首,刘樵便问道:“我听闻有一神人,得道上古,号杨眉大仙,不知有无此圣,可称混元?”

“神圣之中,并无此辈,且上古时,人类蒙昧,仙道不昌,亦无人会称某某大仙,纯属缪言。”

黄角大仙得道年头不在十二仙首之下,地位很高,前些年还赴过蟠桃,龙华,见多识广。

连三教教主这些,他都有交往。

他说没有,那便没有吧。

刘樵又问道:“据说还有一神人,号红云老祖,听道于紫霄宫中…”

“并无此辈。”话未说完,黄角打断道:“紫霄宫,只出过三个大能,便是三教教主了。”

“听闻有一地,曰血海,有一冥河老祖…不知有无此圣,可称混元?”

这下黄角大仙倒是不曾打断,听罢,思索许久道:“确有此圣,只是与你说的,有些不同。”

“哦?”

真有冥河老祖?刘樵有些惊讶。

大仙解释道:“那地方是三界污秽之地,有一位魔道大圣,称阿修罗教主,又称血海老祖,倒不是冥河…”

“此圣非同小可,祂修到极数,炼有四万八千血神子,但独一个,就水火不侵,风雷难灭,合身一扑,便把人化为血水人皮。”

刘樵若有所思道:“那祂即称教主,可是混元?”

“传闻祂乃魔之极致,已由魔转善,不仅净化血海污秽,约束血神部众,每隔六个甲子,还出关一次,开法会,讲述道法。”

黄角说罢,随即又摇头道:“虽称教主,但应该未证混元大觉,最多…最多沾了点边儿。”

又看向刘樵,称赞道:“此老隐于血海,多年不出,连我也是成道之后,听其他大圣讲的传闻,你是如何晓得的?”

“额…以前似乎听家师讲过,或是在典籍见过,也是些传闻,传闻而已…”刘樵讪讪笑道。

连忙转过话题,又问道:“我曾听闻上古有神女娲皇,补天倾,如今庙宇享受凡间王朝世代祭祀,不知此圣,可称混元?”

“嗯,女娲是上古神女,当时神魔混战逐鹿,水元上圣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祂乃采五色石,以补青天,确实是个慈悲的女圣。”

大仙说罢,却依旧摇头道:“虽于天地有大功,可称圣人,但此圣离混元大觉,尚还远呢。”

“这…有补天浴日的大神通,也不是混元大觉?”

红云、杨眉没有,刘樵不意外,毕竟是二设洪荒,血海祖师未成混元,也不意外,毕竟以前看的,貌似祂就没有“成圣”

但女娲不是混元大觉,刘樵着实有些意外,也想不通。

“补天浴日?这算什么大神通,你修他们这个地步,那不是有手就行,踢天弄井,掣拿日月,挪移乾坤,随性而已。”黄角大仙也有些意外刘樵的反应。

随即道:“不过是恰好是在那个时候,神魔大战,天天都有大能身陨,许多大圣都不敢出洞。

而她身为妇人女流之辈,竟敢挺身而出,补青天以救苍生,此功此德,神鬼敬佩,就算那些教主见了,也礼让数分。”

刘樵听得默然,补天,还有手就行…没见过这么凡尔赛的。

那照这么说来,能成就混元、大觉者,貌似真的不多。

那干脆就略过前世所知的次等人物不问,直接道:“好像三位教主,尚有师尊,不知此老祖,算混元大觉么?”

鸿钧老祖,前世神往已久的人物,幕后黑手,天道掌控者,分鸿蒙紫气等等。

但根据此世见闻,貌似跟鸿蒙紫气相似的道炁,有三百余种,而且没听说过此圣曾第一个成道,似乎一切,都与前世了解的,有误差。

刘樵也颇为好奇,能教出三位教主的人物,是不是混元大觉。

黄角大仙皱了皱眉,沉吟道:“好像是有这么个前辈,唤做鸿钧老祖的,但名声不显,我得道太晚,具体此圣修成混元与否,亦未可知。”

黄角大仙学道于天皇年间,进过阐教,也拜过碧游,但一直没练成什么本事。

按说得道不算晚,但当时地位不高,能见识的,知道的,其实也不多。

随后了悟大法,一直苟着闭关,直到百十年前,才初步修成,开山授徒,自此享誉三界,各种名头都闯出来了。

也交往了许多古圣高人,平辈论交,所以眼光颇高。

------题外话------

额,第三卷,算是结束了,这一卷封神即将开始,这两章略微介绍一点世界观,想来与其干枯的直接写出来,不如以论道的方式托出。

还有大家应该注意到了,我把章节名换成四个字了,主要是太过简洁的章节名,已经完全无法衬托此书之牛逼了,必须得四个字才行。

好吧~_~,我承认写的垃圾。

其实是两个字,又能清晰映照出一章内容的,实在不好想,四个字能简绍清楚一点,希望有强迫症的同学,不要介意。

7017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