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贫道应个劫

作者:黄笔鹤 | 分类:仙侠 | 字数:0

五十一章 镜中

书名:贫道应个劫 作者:黄笔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3

几个青衣童儿撑梢划船,把武吉载上,船儿在池中荡起微微水波。

武吉如坠梦中,伸手摸了摸水,一点冰凉,掐了掐自己,疼得倒吸凉气道:“嘶…好疼,这不是梦!”

那船儿似慢实快,好似横渡时光河流一般,转眼便到对面。

“哒!哒!”童儿在船弦敲了敲木浆,清脆响声,惊醒了恍如梦中的武吉。

他忙不跌登上岸,“扑通”跪倒在地,悄悄打量庭中三位“仙人”。

早有童儿上前,摆好桌案蒲团,端上瓜果,斟上酒水。

“请贵客入座!”一位青衣童儿道。

武吉见三位仙家皆自饮自酌,不曾看他,思索片刻,躬身一礼,跟着童儿拘谨落座。

少顷,席中恢复热闹,三位仙人,也不曾理他,只是你一句,我一句的自顾言谈。

壮头陀道:“老师祖的亭台楼阁,华庭莲池虽好,却有些昏暗了,待我施法…”

话未说完,白发老叟便止住道:“变这些死物,何劳我乖孙,老夫自还有妙术,且看!”

言罢,耄耋老者从袖里掏出一张白纸,剪成圆形,念声咒语,吹一口气,把那圆纸往天上一抛。

那圆纸竟无风自动,摇曳着飞上天口,且放出毫光,恍然间,便已是一团明月,照得亭中纤毫毕见。

“妙哉,移形换景,剪纸为月,师父奇门妙术,弟子佩服。”那黄衣道士掌赞叹道。

白发老叟闻言,得意的一捋长须道:“皆系遁甲奇门,不值称道,不值称道!”

“尝闻天界有霓裳仙娥,每逢月圆便奔月而去,一曲霓裳舞,进献天帝,侍奉天宫上真…”那头陀摇头晃脑言罢。

朝黄衣道士拱手道:“今日正逢师祖驾前,他老人家是难得的高真,师父不妨一展妙术,与祖师看看!”

黄衣道士颔首一笑,默运十将灵光,吹口法气,把两根筷子抛出去,叫道:“变来!”

“呼呼…”阵阵风声响起,亭中雾气弥漫几乎不见五指。

那一点灵光,乃肝窍神将龙玉,此时得了仙家法力一口,出了躯壳,便籍筷子显圣变化。

少顷,氤氲仙雾收敛,原地显露出一个流云长袖的云髻宫娥出来。

若问这仙娥如何,武吉已经看得口水横流,呆呆端着杯盏,只是词穷难以形容其美貌,只是心里直呼天下难寻此妖娆。

却是刘樵根据记忆,存思前世一个女明星的样貌形态,变化出来的。

怎生模样:

青姿妆翡翠,丹脸赛胭脂。星眼光还彩,蛾眉秀又齐。

下衬一条淡素褶罗裙,上穿一件烟红绛纱衣,綉鞋弯凤嘴,绫袜锦拖泥。

妖娆娇似天台女,不亚当殷纣宫中俏妲姬。

仙娥纤腰扭转,秀项转动,顾盼之间,尽显娇媚,轻移莲步,翩翩作“霓裳舞”。

“仙仙呼…奔月而还呼,而幽我于广寒呼!”歌声清越,烈如箫管。

一曲舞毕,那仙娥端起酒壶,与列位仙家斟上酒水。

走到武吉边上时,他已是呆呆神色,只是看着这肤如羊脂的纤纤玉手,为自家斟酒。

鼻尖嗅着丝丝如兰似麝的阵阵香气,才恍觉这一切都是真的,连忙抹去嘴角口水。

那仙娥见他憨憨模样,朝他嫣然一笑。

武吉自生身以来,何时见过这等美人,一时竟然痴了,就要去扯那仙女衣袖。

“公子,你却是醉了,咯咯…”那仙娥从扯开袖子,呵呵一笑道。

言罢,转身渡步于亭中,朝三位仙家鞠躬道:“众位上仙畅饮,奴家恐天帝相召,就先走了…”

“呼呼…”

又是扑飕飕一阵雾气闪过,武吉擦了擦眼睛,原地那还有什么仙女共娥。

只有一根筷子,蹦蹦跳跳,落在黄衣道士桌案上。

白发老叟抚掌笑道:“吾徒此术妙矣,惟妙惟肖,形神皆俱,纵是三教,亦少有如此精妙的变化之术。”

“师父过誉,不过侥幸初步炼成罢了,堪为歌舞还好,若是攻伐护身,尚顶不了大用。”黄衣道士谦虚道。

武吉听得云里雾里,不知他们说这些名词是甚意思,不过这许久倒是听明白一点。

这三位仙家,从各自称谓来看,显然各是一个辈分。

白发老叟姜太公,乃是祖师,那黄衣道士是徒弟,胖壮头陀却辈份最小,是徒孙辈的。

武吉思索片刻,按照他的逻辑,年岁愈大,辈分愈大,修行愈久,恐怕法力也最高。

他想起自己还有性命之忧,也顾不得欣赏这些仙家妙术,见这三位许久都不理他,只好壮着胆子起身“扑通”一声跪倒在亭中。

“诸位仙长容禀,小的武吉,家住西岐南郊,恕小的此前肉眼凡胎,真仙当面,竟不能识…”武吉颤巍巍把此前遭遇讲了一遍。

那胖头陀闻言,冷笑道:“你这凡人,有眼不识金玉,我等俱好心提醒,你先骂吾师祖,后又想打我师父,如今有何话说。”

武吉听得大恐,忙以头呛地道:“还请三位大仙,大人莫计小人过,怜我生存不易,若是死了,无人侍奉家中老母,救我一救吧!”

姜尚似未看见,依旧端着杯盏,自饮自酌。

刘樵笑了笑,朝上首道:“看他本性不坏,师父且舍个慈悲,给他个活命法子,再观日后品行。”

姜尚见大徒弟发话,也是颔首点头,转过身打量武吉两眼,说道:“定数难移,要我救你,你须得拜我为师。”

武吉听闻此话,转忧为喜,能拜仙人为师,定能活命了,忙磕头拜道:“师父,师父,请师父救我!”

姜尚只是颔首点头,却并不答话。

还是侧边黄衣道士捻须一笑道:“武师弟,你且速回家中,在床下挖一坑,与你身等长,躺在里面睡着,让你母亲洒些生米,茅草盖上。”

“是…是!”武吉连忙记下。

姜尚这才道:“你速去吧,这厢自有我等作法,待子时过后,你再出来就没事了。”

武吉又朝姜尚叩头三匝,朝刘樵大礼一拜,与常龙拱了拱手。

走到亭边,看着微波荡漾的池水,却又犯难,他是个吃山里饭的,自幼不会划水行船。

“啊…”

正愁着如何渡过,忽然背后被踹了一脚,武吉吓得一声大叫,“扑通”掉进水里。

“啊…厄…我没事?”

武吉惊慌失措,手脚乱舞,直以为将要溺死,待回过神,却发现那还有什么庭台楼阁,荷叶池塘。

四下一打量,却是站在篱笆院儿里,天空艳阳高照,身后几间茅屋,轻掩着门扉。

“莫非撞鬼?”

看着四周空荡寂静,竹林雾气弥漫,绕是武吉胆大,也是是有些毛骨悚然。

“不可能,晴天白日,何来鬼怪,那姜太公我认识,绝不是鬼怪一类…”

武吉摇摇头,甩开脑中荒诞的想法,思及仙人交代的事,忙一溜烟朝回赶去。

……

茅屋中。

一切异象皆恢复平静,那还有什么几十亩庭台楼阁,水榭花亭,只有几个鬼怪小童侍候茶水

一方竹桌,围坐刘樵三人。

刘樵捻须道:“师父这移形换景,剪纸为月的手段,着实厉害,我等炼气士入了彀中,也分辨不得。”

“短短几年,你竟炼成道炁法力,还学来一身道术,福缘不浅,妙哉,妙哉。”姜尚满意的看了刘樵一眼,不住啧啧称赞道。

唯有常龙疑惑道:“师祖想要收他为徒,直接说就是,为何要我们演练道术,哄他眼睛?”

姜尚笑而不语。

刘樵道:“武吉此人,根器不错,但心性太差,怼天怼地,爱管闲事,且心有怨愆,立场不够坚定,若不如此吓唬他,恐他日后不听管教。”

姜尚也颔首点头,还是大徒弟懂我心思。

笑道:“如今他见了我仙家法术,必定心中神往,如此一心一意,才能诚心学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