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贫道应个劫

作者:黄笔鹤 | 分类:仙侠 | 字数:0

二零九章三辞天子

书名:贫道应个劫 作者:黄笔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3

姜子牙刚与诸侯商议该如何工程之时,忽然有喜报传来。“元帅,摘星楼上大火四起。”

姜子牙虽然算得是如今这个结果,却依旧激动的带着三位诸侯往高处望去。

直见辕门城外火龙翻滚,火势连绵不绝噼啪作响。冲天的火光映照着四位年过半百的老者,让四位忍不住的喜悦之色怎么都止不住。

只见轰隆作响,摘星楼上的一根二人合抱有余的大梁砸了下来惨叫之声是此起彼伏。

“这烟雾之中是周天子和他的奸臣吗?”武王扶着胡须问着左右。

左右诸侯那是各顶各的人精,一个比一个大声的回答“此乃正是那无道之君,正所谓是人在做,天在看。自作自受罢了。”

姜子牙激忙给武王搭台,让这出好戏得以延续下去。“这纣王作恶,残害生灵,使至民不聊生。大王仁义,救百姓于水火,乃奉天成命也。”

经过一路颠簸沧桑的武王终于仰天长啸,“传令下去!但凡军士只许救火,不可搜刮民脂民膏。告诉城中百姓待我登上鹿台,吾亲自散财招告天下。”

左右诸侯会意:“传下去,不可动摇民本。若有违令者,斩首示众!”

武王吩咐下去百万大军像是浑若一体的手足臂膀,那是令行禁止,纪律严明。

刘樵笑了笑,不管在哪个时间段散财总是一种让双方都非常开心的行为。

散财的人高兴,收钱的人更高兴。

姜子牙跟随武王等人一起来到朝歌城下,大殿中有二十根通天黄柱摆列其间,黄澄澄,滑溜溜的。

武王指正黄铜柱询问姜子牙。“此柱是为何物?”

姜子牙看后心有余悸的说。“此乃纣王所制炮烙的刑具。”当初要不是机缘巧合之下他逃脱升天,这炮烙之下的尸骨必有他师徒二人一份。

武王看后直呼纣王暴虐,如此残忍的刑具任凭他想破头也想不出来,更别说实施了。

天下诸侯跟随二人,只见二人领着入了后宫。摘星楼下尸横遍野,惨白色的粉末足有三尺来高,看到在场所有人冷汗涔涔。

见多识广的诸侯们此时也哆哆嗦嗦的说不出话,这哪里是粉末?这明明就是人的尸骨化成了骨灰。

方眼望惨白一片,黑白分明的另一边,那分明是蛇蝎上下翻滚。阴风肆虐,怨气冲天而起。

若有妖魔鬼怪得此机缘,凭着这天地怨气敢于真仙较量一番。

刘樵见此情景倒是心中五味杂陈,他法宝晋级也需要这冲天天怨气。

但是想起是脚下黎明百姓皑皑白骨化成的,刘樵就过不去心中这个坎儿。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刘樵虽然自忖不是君子,但也过不去心中的良心。

叹息一声后,刘樵盘坐在地忘我的念起了自己的《黄庭道经》。不急不缓的声音,携带某种神秘力量将此地的怨气一寸又一寸的化解。

姜子牙见此情景也是心中悲凉,这白骨之中到底埋藏了多少忠臣和无辜百姓?大商早该灭绝了。

武王见到这种场景之后也未打扰,专术有专攻,他还是好好做他的周武王就可以了。

摘星楼下有无辜宫人遭此劫难,在土地上疼的惨叫连连,来回打滚。

水火无情,只是不一会儿密密麻麻的宫人尸骨七横八竖的排列着。周武王见此于心不忍,奔赴将士将其好生埋葬,下辈子投胎个好人家。

道教的渡人经就有化解愿力的作用,更别说刘樵以阐教《黄庭经》母本脱胎的《黄庭道经》。

一个个黎明百姓,前朝忠臣显化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他们只是严肃的朝刘樵施了一礼。

刘樵盘腿威坐接下了这份因果,自然担的起这一礼。

随后一个个消失不见,投胎转世去了。此时准提道人若是望向一眼,必然会发现其中端倪。

刘樵本来就福源深厚,根性匪浅。面前这些芸芸众生投胎之后,一道道金光没入他的气运之中。

刘樵日后修行更是顺风顺水,举手投足之间都有天地之力加持,刘樵此时才算有了玄幻主角的气运光环。

姜子牙捻着胡须目光之中带着骄傲,看见没?这就是我弟子。

和煦的对着左右将军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后,就静静等待着事情有条不紊的发展。

“将纣王的尸体好生安葬,不得毁坏。此乃武王的仁义之举,彰显武王的高洁道德。”

刘樵心中跟明镜一样,什么仁义之举?只不过是前车之鉴罢了,你毁坏前人尸骨,后人就会刨你坟墓,不过是为了一举两得维护利益。

天下黎明百姓听说周武王登基,要广洒财源。早早的就收拾好来到鹿台下前,热闹非凡的讨论。

“周武王当真乃人之君呀!仅仅是登机就给我们广散财源,日后怕不是能好过不少。”面容疲惫的中年农夫如此说道。

“就是,就是。早就说了,应该听我的速速献城说不定还有个一官半职当当。”一旁的年轻书生急忙回应。

当周武王携带天下诸侯缓步走向鹿台,登上台后所有人都被眼前这繁华景象惊的是目瞪口呆。

登台之后,琼楼玉宇坐落其间,明珠异宝,珊瑚宝树几乎溢出国库,美玉做瓦,金作梁。璀璨阳光下更是闪耀着万条瑞彩,让人目眩神迷。

周武王叹息道:“周天子如此奢靡,安有不亡国身死道消之危?”

姜子牙在一旁提点:“古往今来者,亡国之君无不是奢靡始起,亡国身死而终。”

周武王躬手:“多谢元帅提点,吾等今后自当以史为鉴。”

随后后方一阵吵闹,惊醒了众人。“报告元帅,我等抓住纣王之子武庚。”

姜子牙左右诸侯皆是咬牙切齿,恨不得生撕此子。“元帅,此子定当昭告天下斩首示众。”

姜子牙也是点点头。

武王倒是没忘了他此时的人设,对着左右说道:“不可!纣王所作所为与其子有何关联?我等若是滥杀无辜,又与那纣王有何区别?”

姜子牙倒是有些左右为难的说:“大王所言有理。只是这乱臣贼子尚有谋反之心,更何况这纣王之子?”

周武王急忙阻止:“贤如比干上不能救其君,区区一个稚童又能如何?吾等切不可枉行杀戮,走了那纣王之路啊。”

这时候又是东伯侯姜文焕这个老狐狸,出演一出好戏。“元帅在上,诸位且听我一言。如今四海平定,天下归心,我等现在应该早立君臣之位,让武王登基。”

周武王急忙摆手,诚惶诚恐的说:“承蒙诸位厚爱,我每日如履薄冰重视名声,但求无过矣,有其敢妄图天位?”

此话一出,东伯侯姜文换带头跪服一大片。“大王至人至德,救民于水火之中。如今我们跟随您的脚步行仁义之师,您又何必推辞?”

有眼色的一个小诸侯带头:“请大王登基,不然我等跪死于此。”

君臣之间开始左右争辩,双方人马各不相让,好似有什么生死大仇一般。

姜子牙上前一步说:“诸位且听,纣王霍乱天下是大王率领诸侯,还这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如今天下归周,正是应对天机,今日大王推辞恐怕这天下又生变乱。故请您登基。”

周武王闻言,推辞不得这才“不情不愿”的登上鹿台首座之位。

左右急忙抬出三大袋铜钱,周武王招呼着姜子牙等人一同往下方撒币。

刘樵此时也算是体会了一把拿钱不当钱的快乐,瞬间明白了有钱人的快乐简直让他都想象不到。

鹿台之下,百姓们人山人海,围的那是水泄不通。见到天上下起了光雨,掉在地上定睛一看,是个铜钱这才慌忙争抢。

这场金钱雨足足下了三炷香这才停歇,台下百姓呼声如雷贯耳。

“请武王登基!”

姜子牙扶须笑道:“大王如今民心可用,还请早日祭告天下。”

一众诸侯早知姜子牙之意,让一旁的周公旦亲自造台。

周公蛋画了图纸,刘樵等人直见到一座庄严肃穆的高台眨眼间变成为现实,与图纸对应丝毫不差。

下面的百姓那儿见过这种虚空造物的手段,直呼神迹!周武王就是真命天子。

只见这座高才有三层,意三才之相,八卦之形建成。正中间是“黄天后土天尊之位”,旁边矗立着“山川社稷之神”。

台下左右以“十二元神”为旗号,按天干地支排列期间。台上设有四季正神太昊,炎帝,少昊,颛顼,中间正是皇帝轩辕。

台上奇珍异宝数不胜数,香烧宝鼎,花插金瓶。

周武王于正中间,旁边八百诸侯分立两旁。周公蛋在台上高读祝文:“大周元年壬辰,。。。。”

周公旦读完了,焚烧祭告天地。香烟笼罩,异香扑鼻。漫天支离破碎的云霞席卷,天地上下一清。

百姓拥挤着欢呼周武王继承天子之位,乐奏三番之后,诸侯直呼“万岁!”

武王随后传旨,大赦天下。

刘樵一直带在身旁,不敢离开半刻中的封神榜化成一道金光。一个个他熟悉记录的字符,此时足有巴掌大小,金光璀璨宛如实质。

随后天生异象,地涌金莲,漫天紫霞足有三万里。姜子牙和刘樵等人见之,急忙低头。

正是两位圣人天尊来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