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贫道应个劫

作者:黄笔鹤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十三章 长者

书名:贫道应个劫 作者:黄笔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3

说来也怪,前半夜乌云沉沉,雨如瓢泼,后半夜却是星斗灿烂,明月满乾坤。

刘樵挎行囊,杵着剑,披星赶月,翻山越岭,渡溪跃涧,到天明时分,才走出丛林。

借着微暗天色,见前面一座好山脉,大小山尖耸立如云,绿葱葱是松,竹,乔,杉,缤纷采各样奇花争艳,山脉绵延不知几千几万里,一时也望不到尽头。

“那山上云遮雾绕,深谷幽涧,溪水潺潺,不错不错,有树林不差松子,黄精,可以采来饱腹,谷中霞雾腾腾,正是藏风聚气之处。”

“再兼着深山老林,无凡人打搅,不染红尘之气,妙哉,妙哉,当在此山寻一处结芦炼法。”

此地盛景,恍惚回到了原始森林之中,到处都是千年古木,万载杉松,苍鹰盘旋,仙鹤飞舞,鹿儿,獐子林中窜,遇见刘樵也不害怕,反而自顾自喝水吃草。

刘樵看得欣喜不已,当即决定便不再往南走了,便选定这山,修行仙术。

“只是若要居隐于深山,我还不能辟谷,却还得先去置办些家当,我记得方才过来不远,有个庄子,正好去买些柴刀,锅碗,粮食盐巴之类…”

在心里下了决定,刘樵也不急着往深山里走,又转身折回去。

走了约莫七八里功夫,转过一片山坳,大片水田,耕地跃然于眼前,一片村舍,约莫十几户人家,却是个避世的寨子。

见了有陌生人进庄,早有村外耍的小儿报于大人,几个村汉携老扶幼,都出寨门来迎。

许是这寨子处于山坳中,少有客商来此,那些村人也当稀奇,盯着刘樵打量个不停。

“诸位善信,贫道这厢稽首了…”一路上刘樵早挽了高髻,做道人打扮,是以也以道家礼数见人。

“嬢嬢,贫道是个什么东西,能吃么”

几个垂丫髻的光屁股小孩儿咬着手指,一脸懵懂的问身旁父母道。

几个村人也是满眼好奇,不知这自称是个甚意思,倒有一村妇连忙拍了一下孩儿道:“别乱说,许是城里的贵人来了”

“道家多礼了,瞧道家风尘仆仆,到寨中可是要借宿的?”

刘樵一脸无语,正要解释,一个白发老叟杵着杖闪出人群,应该是村老一类,威望很高,见识也广,他一开口,众村人皆闭了口。

刘樵摇摇头道:“衲子到贵宝地,无意打搅,只是想买些粮食盐巴,不知寨中可收青蚨钱么?”

此时这“衲子”一称,并不是佛教专有,指四方行走的散人,甚至还有道人爱戴发箍,做头陀打扮的。

这村寨一副与世隔绝的模样,刘樵还真怕这寨里自给自足,不用朝廷官钱,那时有钱也花不出去。

好在那老头闻言一愣,转而朗声笑说:“道家真是说笑了,离此往北一百三十里,便是邓州城,我们这寨子并非世外,我等也是伏朝廷管的国人,不是世外野人…

粮食我寨中积存不少,盐巴虽不多,但也能匀出来,就是不知够不够道家使用…”

刘樵大喜,只有不是野人那就好办,忙道:“我不要太多,独身一人,能用几个月的就足矣,只是我还要铁锅一个,坛坛罐罐若干,柴刀一柄。”

“山野之中,铁器家伙常备的倒有,请道家先入寨内奉茶…”

老叟点了点头,唤刘樵入寨中饮茶歇息,一边吩咐后生收拾粮食,盐巴过来。

老叟看了正在喝茶的刘樵一眼,有些意有所指的问道:“不知道家从何而来,怎么到这深山幽谷之中,莫不是官家请来伏妖的?”

“不瞒老丈,衲子姓刘,原是朝庭命官,因倦了世间勾心斗角,遂辞官挂印而去,到此是想寻个地方,逐日读书抚琴,采药服饵,以避世俗也。”

老叟闻言愕然,半晌才感叹道:“道家真高洁之士,老汉活了七十有六,似道家这般有官不做,有富贵容华不享,朱衣紫袍不受用,反到深山劳苦的还是头一遭听说…”

“哈哈,老丈,你即云:活七十有六,岂不知那争名的,因名丧体。夺利的,为利亡身。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走。红尘权势,紫袍玉带,与我道家何干?”

刘樵不顾老者脸色,几句话压在心中很久的话一出口,顿时觉得身心舒畅很多。

他跟着姜尚时,不过是想搞些事情,把名声弄大,以后也好封神,倒不是真对名利二字有多看重。

对于姜尚常给他讲的,好好干,以后辅佐圣主,紫衣玉带,加官进爵,荣华子孙云云,那是半点兴趣都没有。

作为一个现代人,什么福没享过,前世吃的穿的用的,此世凡人一辈子也见不到,真正能吸引他的,不过神通伟力,长生不死而已。

如今有了仙术传承,虽然不确定能不能修炼成仙,但至少封神的几率已经大了很多,以后长生不老,卧洞中,观世界万物之生灭,看天下,人如蜉蝣争龙逐鹿,朝生暮死,岂不妙哉。

说罢,刘樵心下畅快,见那老叟被说的神色惭愧,也是有些不好意思,暗骂自家不会做人,怎么能去当面说教一个长者呢。

便赔罪道:“衲子心直口快,长者万勿怪罪,只当是孩童说闹,大人莫计顽童过。”

“哈哈,不敢当长者,道家有如此见识,足见看破红尘,老朽枉活七十六,不过利禄凡夫,竟看不透这些关窍…”

老叟也是心胸宽广,闻言不仅不恼,反倒笑着回应道:“只是有一桩,须得与道家讲明,欲要入山修行,出了此地数百里外,那一座名山皆可,只是寨前十里外那山,却是万万莫去…”

刘樵一听这话,知山中定有蹊跷,不是有怪,便是有宝,便笑问道:“可是山中有什么妖怪,或是豺狼虎豹么?”

“道家果然聪慧,不瞒道家说,这世道混乱,豺狼虎豹不过枪来剑挡,那些妖魔,可是非人力能阻…”

“哦?既有魔怪盘踞,你们怎么还敢住在此地,莫非这怪是个潜心懂礼的,不吃人么?”

老头有些无奈的苦笑道:“道家说笑了,即是妖魔,那有不吃人的,只是它不吃窝边草罢了,我这寨中无几个人丁,它以前吃了几个,我们便给他立了庙宇,供奉些牲畜血食,它便不再管了,只是人丁一旺,它才又来吃几个。”

“怎么不搬走?”

“天下反了两镇大诸侯,外间日日打仗,征赋甚重,能到那里去呢?且世道混乱,妖魔披朱衣,穿紫袍,入朝为官的也不在少数,焉知他处无妖魔?”

对这话,刘樵也是深感认同,便问道:“你们可见这妖怪会使那些神通,是什么根脚,住在那座高峰,何处洞府么?”

“这…它云里来雾里去,皆是黑雾缭绕,离地数丈,伸手便把人捞起吃了,抓起来吃上几个,饱了便又架风钻入山中。

也看不清身形面貌,更不知它在什么山峰洞府,但从它来时的踪迹来看,应该是在南山桃林里,那厢有乱石崖,壁缝洞口不少,但也不好说是不是…”

刘樵听罢,心下也是有些怯怯,他自谓一身仙家武艺娴熟,宝剑锋利,就是遇上虎豹熊罴也能对付,但若是云来雾去的妖精,很难说能不能斗得过。

毕竟不是每个妖怪都像昨天哪怪物那么好打,他仙术还没修炼,碰上本事不济的还好,要是惹了硬茬子,跑路都来不及,难逃葬身妖腹。

有心算了,再去寻个好名山,然又想到自己与这老叟所言一般,看似天下皆可去,然而外界天天打仗,妖魔遍地都是,没有法术,又独自一人,天晓得能走几百里,几千里,便被过路妖魔抓来吃了。

这且不说,名山胜地虽好,但早有仙人异士插旗修行了,那轮的到他,这虽说是前古时代,灵机充盈,但寻个藏风聚气,又无妖魔的地方休行,还是挺难的。

但凡有点灵机之处,不说妖魔,多有左道之士盘踞,他们虽然不是妖魔,却绝对比野妖野怪更难缠,性格古怪,蓬头冼足,狡诈凶残,喜好吃人炼法的比比皆是。

刘樵叹了口气,心下道:“大不了进山后不往南山去便是,我躲着它,只有它不会些厉害神通,凭我剑术,奇门遁甲,布个迷阵,自保应该无虞。”

思量那妖怪若只会腾云暖雾,以及在云里伸手抓人的话,刘樵还真不怕它,胆敢伸手来捞,直接一剑斩了其手便是。

若要落地打斗,那就更不会怕它,刘樵也自谓一身武艺不弱于人,只是怕那妖怪会些喷火吐水,使毒放烟的奇术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