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贫道应个劫

作者:黄笔鹤 | 分类:仙侠 | 字数:0

四十三章魔法

书名:贫道应个劫 作者:黄笔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3

茅道人没有与常龙争辩,只是大笑三声,强运元神顶住黒煞气,用指头在地上刻下几行字。

写完之后,喃喃道:“道兄稍待,贫道来矣…”

言罢,茅道人眼中渐渐失去神采,垂首趺坐于地,再无声息动作。

“师父,他是自散魂魄而死!”常龙连忙跑上去探了探道。

刘樵也走过来颔首道:“我看见了,他好似写了什么?”

常龙忙搬开尸体,见那地上,几排文字,是用指头在青石上硬生生摁下。

几载同窗求道,费他兔睹铅丹,经书法本尽蹄荃,不过蹉跎岁月,磨针滚芥,徒留纸上陈言,难得上圣真仙。

一朝顿悟至道,临云崖下共参学,挽定虚空结,扭出铁中血,莫认贼为子,把心法都忘绝…

常龙见了,不禁直摇头:“死便死了,还卖弄些文采,这尸身倒是完整,正好祭了师父宝幡旗。”

刘樵却捻决弹出一朵三昧火,将那尸身烧为灰烬。

收了火,地上只有骨灰一堆,丝條一根,朝常龙道:“不必了,你去把他骨灰埋了吧…”

常龙不敢反驳,忙用寨里笤帚簸箕,将骨灰用陶罐装了,将那金丝條亦塞入罐中封住,有些不解道:“他方才还嘲讽我们哩,这般邪魔,正该祭炼神幡,师父埋他作甚?”

“无他,感谢传法之恩。”刘樵随口应答一句,便兴冲冲朝外走去。

茅道人虽是炼气士,骨骼躯壳远超凡人,但并不是天生异人,炼不成幽魂金刚之术。

用尸首祭了幡,只能更给这旁门法器增添几分邪气,并不能祭炼禁制,亦炼不成道术,并无大用,刘樵还怕用人祭炼太多,污了法器。

常龙又仔细看了地上几行字一眼,撵上来疑惑道:“他此前还说休想得他道术,而且我看了那词,只讲了他修行事迹,师父怎么说传法之恩?”

“我也不知对不对,但他词中说临云崖下共参道法,一朝顿悟炼成神通,想来临云崖中必有机缘,咱们过去看看才知道。”刘樵有些不确定道。

茅道人这些左道性格乖戾,做事风格着实古怪,令人看不懂,谁知道他是不是假借遗语,想把刘樵二人引入陷阱。

但看他临终之言,“莫认贼为子,把心法都忘绝”又好似劝人迷途知返,莫重复他的老路。

不管从那方面来看,两家已是生死之仇恨,临终传法,可能性不大。

但词中提到悟透至道,共参临云崖,其实应该就是闾茅二道悟透魔法,在临云崖修成,刘樵便想过去看看,他二人倒底悟了些什么。

常龙又疑惑道:“那师父怎么知晓临云崖在何处?”

“我去救人时,见土牢那崖前有碑,上书临云,闾道人常期隐于其中修行,想来那便是了。”

刘樵言罢,转身朝常龙道:“我先过去仔细探探,你把这骨灰埋了,过来寻我汇合。”

言罢,纵遁光而起,须臾飞到哪土牢崖下。

四处转了转,不见丝毫异样,洞窟虽多,但大都很浅,是人工凿开,用来关押“人丹”的。

又想起那闾道人出来时,似是崖后一片峭壁里腾起紫雾,想来闾道人洞府不在土牢这边,而在崖后。

刘樵又架遁术,绕了一圈,赶至崖后。

这临云崖,正面靠着山陂不过百十丈高,背面却是深不可测的一道深渊。

崖壁似刀削,条条青藤覆盖,几株盘虬老松,弯弯曲曲,扎根崖壁,底下是云雾层层,不可见底。

刘樵站在顶上,抛了个石头下去。

那石头从陡峭崖下滚落,“叮…咚…”清脆声响,声音由大到小,直至太远,太深,隐约听不见了,亦不闻沉重坠地之声,这崖下果然深不可测。

“临云耸立,深不见底,果然不愧临云二字。”刘樵感叹道。

少顷,常龙亦架云雾过来,道:“我把那骨灰埋了,寨子用火烧了,师父可寻到什么?”

刘樵转头一看,那寨子黑烟缭绕,火光四起,摇头道:“那闾茅二道的洞府皆在崖下,这涧不知多深,我不会腾云驾雾,专门等你过来。”

却是五行遁术,虽然迅捷神速,但只能起,不能落,一但落下,须得再借五行才能腾起而遁。

所以空中打斗,空中停转,游走,还是腾云雾稳当,随时能停,不借五行,也能随心应用。

尤其是这种潜下深渊,更须得云雾稳当,若用五行遁法,要么就遁下深渊底部,才能再腾起。

而且中途无法悬停,强行停住,若无金木水火土五行,可就只能被困在崖间。

常龙闻言自无不可,张口吐出一团云霞,载着刘樵,二人缓缓朝渊下落去。

耳边呼呼风过,身侧渺渺云腾,不知下坠多深,只觉落了有一柱香时间,顶上光亮渐渐变小,朝上天看,只能见一线天色。

“师父你看,那半崖间有草坪…”约莫朝下坠了有十余里,常龙指着前面道。

那崖中间,有一方平台,约莫十几丈宽,地上奇花异草,左边有药圃,又边有一株胳膊粗的弯曲老松,枝丫伸到崖外,松下有石墩,石案,棋盘。

二人在那平台上落下云头,刘樵转眼四顾道:“就是这儿了,四处找找,看有无书册道经。”

这地方不大,一眼就可看尽,不多时,就在一方茅草堆后面,发现一个半人高的洞窟。

二人佝偻着身子子钻进去,行四五丈,豁然开朗,洞壁高二三丈,四周方圆有十几丈宽广的一片水潭。

潭中栽有无数莲叶,水呈碧色,淡淡白雾罩在水面,人一进去,那莲花就含苞绽放,异香阵阵。

水深不过数尺,每隔一步,便有石墩,像桥一般,连接潭对面一方丈许宽法台。

法台上有几尊怪异神像,高不过尺许,皆青面獠牙,或臂绕双蛇,或手撑地,脚蹬天的倒立模样。

“这是天魔法坛,用来召役、祭祀天魔的,小心些,可别乱碰。”刘樵乍一见,就认出根底,忙提醒道。

却是他那白骨幡法器,若祭炼迷天七圣大法,也得这般搭建法台,以血食祭祀,勾引天魔下界。

只是各家魔法手段不同,有的是要役使魔头,有的却是祭祀魔头,有的是跟魔头做交易,有的干脆以身饲魔,望得魔王引渡,超升他化自在法界。

但不管是哪一种,这天魔一类,都不是目前常龙刘樵能惹的起的。

莫说召来,就是心里念起某尊魔头真名,魔头就能感召之,让人心心念念,越想越深,彻底坠入邪道。

只敢走进看了看法坛,上面有些坛坛罐罐,腥臭扑鼻,龙肝凤髓一类祭品,无甚特殊的。

当然,这个龙肝凤髓可不是真用龙凤,乃道书所言,龙肝,即童男之心肝,凤髓,即童女脊髓,多是炼延寿金丹常用的。

“师父,那壁上好似有字!”常龙倒曾注意法坛,而是四处乱瞟,猛然见那壁上光影,忙提醒道。

刘樵转眼一见,心下惊喜,却是那一面光滑洞壁,约莫丈来宽,经潭水映照,显现一片光影,上面龙章凤篆,尽是前古玉书,皆蝇头小字,粗略一看,有上万真言。

常龙见刘樵面露喜色,也是开心道:“师父博学,竟然识得这前古文字。”

“都是你师祖教的,我未学法,便先学了两年字,如今却又派上用场。”

言罢,又道:“你去找些书简来,我把这些抄下来,这里祭祀魔头,修行魔法之处,非悟法之地,不可久待。”

常龙答应一声,化作一阵风烟,径自出洞去了。

刘樵大略看了看那壁上书,分做一章魔法,两篇道术。

魔法唤作《炽魑延生》,皆愉悦天魔,摄形影迹的魇胜之术。

便是欲要害某人,预先当面摄其气息,或用铜镜一面,晃人影子进去,再开法坛,以祭祀愉悦魔头,分三日,九日,二十一日,索人性命。

这魔法极为厉害,不仅能害凡人,纵然炼气士也能咒得,只要代价够大,愉悦得魔头心里爽快,就是仙家亦难逃一死。

共有几十种死法,或使仙家迷迷糊糊,或使仙家天天昏睡,或是魂飞魄散,或是浑身生秽臭,或是七孔流血,或是肠穿肚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