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贫道应个劫

作者:黄笔鹤 | 分类:仙侠 | 字数:0

三十七章 闾茅

书名:贫道应个劫 作者:黄笔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3

那一众喽啰,削木为扛,编滕为网,将那些捉来的贵人,家丁,管他男女,皆用藤网兜了,朝山上抬去。

刘樵二人隐于雾中,缓缓飘在山峦叠嶂之间,观察那一众贼徒行迹。

天上飘着觉得慢,但地上跑的贼众却是很快。

大抵那些匪类啸聚绿林惯了,走在险崖,陡峭的群山中,奔走如飞,数百贼子,好似林中燕,盏茶便走过七八里蜿蜒山道。

如此走了约莫半个时辰,翻过两三座山头,便到了一巍峨山岭下,远远望见山中炊烟袅袅,四周山巅皆有塔楼拱护。

巡山的,挑水的,打柴的,明哨,暗桩,遍布山中十余里,大略一看仅这些明面上的杂役,就有百十个。

只在那山中间有一城寨,通体木栅搭成,四面寨墙高约二丈,长约里许,上有望楼,角楼,各有悍匪持刀枪巡守。

寨前还专门挖有一渠,宽约丈许,引水灌满,深不见底。

此外寨前左右空地,还有乌泱泱一片大小贼匪,正演练军法,敲鼓而进,鸣金则退,削竹为枪,折木为兵,左右少说得有上千人。

“好一个匪窝贼寨,经营的铁桶一般,怪不得没有官军来剿…”刘樵隐于雾中赞叹道。

“这寨虽险峻,且守备严密,但通体用木料搭建,岂不怕火?”

常龙小声轻笑道:“依我看,咱们管它三七二十一,直接放上一把火,叫这一窟妖人贼匪,尽数烧死。”

“这法儿虽妙,但不是现在,焉知寨中还有多少良家子弟,若是一通大火尽数烧死了,也是你我的罪孽。”刘樵颇无语道。

常龙到底是异类得道,在他看来,如今正值夏秋干燥之季,直接放火烧山,把这些妖类匪人都烧死多简单,多省事。

至于里面被掳去的良家子弟,那不好意思,常老爷只能算他们为天下百姓捐躯了。

山上一把火,山下派出所。

刘樵还惦记着捉了妖人,拷问法术的事情,那容他做此想法,要烧山,至少也得解救了百姓之后。

那绿袍汉子大抵是首领头目一类,此时领了贼众俘虏回山,惊得那寨门大开,无数大小山匪都涌出来迎他们入寨中。

刘樵师徒二人隐于雾中,只敢飘在数里外一方陡崖顶上盘旋,却不敢飘到寨前去。

主要是天公不作美,夏日炎炎,万里晴空无云,若是突兀的飘一团数十丈宽的雾霭过去,纵然那些山贼妖人在傻,也会看出蹊跷。

隔得太远,只隐隐见得以那绿袍汉子为首,寨前几个头目嬉笑攀谈几句,也听不清说的什么,便被众人拥簇着进了寨中。

“师父,这山崖底下,似是一方溪涧,咱们隐在涧中,待有贼过来打水吃,便正好捉了问个寨中底细。”

常龙是个水蛇成精,对于水气异常敏感,隔着老远,便知何处有水脉,那里有溪泉。

刘樵自无不可,二人自那陡峭崖壁间落下云头,果然见那底下泉水叮咚,一汪潭水清幽幽。

“管他们吃不吃这潭水,先下点料进去…”常龙嘿嘿一笑,默运法力,张口淬出一口黑水,吐到那潭水中。

却是他修行多年的一口蛇毒,若人沾之立即昏厥,若吃入腹中,或入了肉,那便是肠穿肚烂,见血封喉。

刘樵摇摇头:“这寨里少说有几千丁口,这么多匪类,寨中定有泉眼活水,这般没多大用处…”

正说着,忽有所感,二人立即静了声息,藏在潭边一人深的草丛中,不动声色。

少顷,却是来了一个头挽草绳,外穿麻衣的瘦小个子,口中嘟嘟囔囔,挑着两个木桶,晃晃悠悠走来潭边打水。

“啊…呃”那瘦个儿正舀水,忽然草丛一晃,脑后风声大起,还未来得及惊叫,便觉脖颈生疼,喉咙似被铁钳夹住。

却是常龙得刘樵授意,自丛中跳出来,一把揪住那瘦小土匪脖颈,好似提小鸡仔儿一般,拎到溜到草丛中。

那挑水土匪只觉一阵窒息,被人拎在手里,好似腾云驾雾,天旋地转。

好不容易脚触地面,稍缓过神,抬头一看,上首一个,面如冠玉,眼神慈祥,俊逸不凡,左边一个却是青脸獠牙,竖瞳凶睛,这强烈反差,一时吓得他魂不附体,脊背发寒。

“这,呃…大王莫吃我”

那土匪还以为是遇上山魈木客一类,连忙跪地磕头道:“我身躯佝偻瘦小,浑身熬不出二两油,莫吃我…莫吃我…”

“啪…”常龙挥着蒲扇般大手,一巴掌拍在他脑袋上,把那土匪打得晕头转向,只觉好似一个炸雷响在耳边,脑袋嗡嗡作响。

正懵然间,那靛青脸却凑道他耳边,冷喝道:“休得嚷嚷,什么大王小王,看清楚了,俺是你爷爷,那坐着的,是你老祖爷,哼…”

这瘦小毛贼虽说是妖党匪类,但到底是个凡人,那见过这些神魔本相。

此时常龙跟他脸贴脸讲话,血盆大口,只闻腥风扑面,两对獠牙,晃来晃去,吓得浑身哆嗦,忙不迭改口道:“啊…是,是老祖爷…老祖爷…”

“叫你莫嚷,听不清话是怎的?”常龙说着,挥手又要打他。

却被刘樵阻住,朝那哆嗦小贼道:“小哥儿,我见你这模样,身无血腥气,可不似个啸聚山林的,姓甚名谁,怎从了贼?”

“老…老祖爷容禀,小人牛二,原是山下种地的,去…去岁老母有疾,入山采药,着众大王拿去…”这牛二见刘樵仙风道骨,和言悦色,不禁心下稍安。

见刘樵这模样,不似那家山头来火并的土匪,倒像是剿匪的官军,怕受牵连,忙把自己出身来历挑拣些清白的,九真一假尽数说出。

言自家并非自愿上山做贼,只是山下连年打仗,赋税沉苛,老母又生病,去年秋天,入山采药侍奉母亲,却被寨中悍匪拿去。

本待要吃他做秋粮,幸好有寨中做匪的老乡保他。

但也自此被迫从贼,山中数千贼众,大多是为首一干妖人,贼头携裹良家百姓而来。

若不是常龙怕他啰嗦,他连自己小时候偷看寡妇洗澡的事儿都有托出来说,以证自家清白。

对于其所言,刘樵虽然出道不久,但又不是少年侠客,江湖小白,当然不会尽信。

但看他行为模样,不似个悍贼,且身无血腥气,眼神懦弱,确实没杀过人,也就没打算为难他。

听他说起寨中头目,刘樵和熙问道:“牛二,这寨中有几个大王,你可知他们会甚手段,武艺如何?”

“太好了,你们果然是来剿匪的…”牛二半真半假,满脸惊喜的道。

那表情,好似久在贼营心在汉,一副直等王师来搭救忠良的模样。

常龙幽幽盯着他眼睛道:“在吾师面前,莫耍小技俩,我们知你清白就是,你也别让俺下辣手,这寨中情形,凡你知道的,如实招来…”

“哼…若撒虚捣鬼,某便知之,到时你可求生不得,想死亦不能了。”常龙见他吓得脸色煞白,冷哼道。

“不,不敢瞒爷爷,寨中有两个大王,平常皆做道人打扮,领着几百彪悍贼众,役使我等数千喽啰。”

“哦?”刘樵闻听是道人打扮,心下便是一紧,知是左道,忙闻道:“他们叫甚名号,洞府何处,有甚道术神通么?”

“这山叫毛山,这二位大王就常在山中修行,来往的异士高人,皆称他们为二圣。

大大王生得青面长须,黄冠赤袍,使双勾叉,神力惊人,能倒拽九牛,叫闾道人。

二大王生得黑脸虬髯,莲冠绿袍,使九环刀,亦有神勇,万军中能纵横捭阖,叫卯道人,又称茅道人。”

牛二想了想,又道:“他们又称闾茅二圣,各有奇术,善能变化,至于到底有多厉害,小人也不曾见过,只是听寨中老人讲过传说…不知真不真,恐误二位爷爷大事,也不敢讲…”

刘樵捻须道:“空穴不来风,传说亦有根底,你且讲,纵有夸张疏漏,也不怪你。”

“寨中说闾圣活了一百二十岁,茅圣活了九十八岁,却皆面如青年,身姿壮硕,都是仙家长生之辈。

闾圣擅能开坛,凡有人要害他,他皆能知之,或有心向正道,想下山反正的,都会七窍流血,要么迷迷瞪瞪,自己跌落山崖,且能降龙服虎,腾云驾雾。

茅圣擅召劾鬼神,凡出山,必有山精地神,鬼魈木客一类迎送,他若施法,折茅草能成兵马,断袖带,能化蛇虫,吹须发,能化虎豹雄罴。”

刘樵和常龙二人对视一眼,皆是颔首,从活的年岁来看,这所谓“二圣”定是得了根本长生法的,非一般左道只靠法术逞凶。

按苦修年头来算法力,这二圣少说皆有百十年法力。

而且左道不比太乙玄门苦修,多吃凡人灵性,以增功力,如果百十年每月只吃一人,那法力少说也得在千年往上。

至于这标准从何推断,常龙未归正教时,也偷懒走捷径,靠吃人增功溢寿,吃一个灵性好的凡人,便能省数月之功。

再加上牛二所言,虽有传说夸大之嫌,但这闾茅二道的法术也着实玄妙,难怪敢于穷山僻壤,称祖为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