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贫道应个劫

作者:黄笔鹤 | 分类:仙侠 | 字数:0

一一四章 九牛二虎

书名:贫道应个劫 作者:黄笔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3

这篇秘术,总纲主讲采炁法门,下面则讲了如何画符咒,何日开坛,如何设坛,取天罡炁一道,画成神符,人即得九牛二虎之力。

于丑日北斗下安炉设棹,供时新五果,净符三道,净水三盅,九分新笔三支。

用面做牛或虎九只,每重九钱七钱,取天罡炁一口吹入符,又掐北斗决念咒四十九遍,焚入水中,伴九牛以水蒸而吞下。

自觉有风行之状,可拔树扛鼎,力负千钧矣,其后武艺自通。

这个秘法,刘樵一看,有些耳熟能详之感。

貌似后世传说,有很多武将,本来武艺平平,一朝迷路入山,误吃了仙人蒸的面包子。

吃上九个面牛,就有九牛之力,再吃俩面虎,就有二虎之力,一出山就纵横无敌。

“其实只要天罡符足够,一次可以做几十只面牛面虎,但最多,只能吃八九个,多了再无增益。”刘樵合上道书,心下暗道。

这篇秘术,其实不算什么大神通,刘樵看过之后,是略有些失望的。

唯一的亮点,就是其中摄炁之法,给了刘樵一点启发。

宇内有无穷罡煞之气,妙用各不相同,天罡炁只是其中一种罢了。

既然天罡炁能增人气力,那么其余罡炁,如乾天罡炁,斗天罡炁,甚至地煞炁呢?

别人要摄这些外炁入体,肉身必遭损害,除非如黄角大仙一般,抛却肉身,专炼罡煞。

但刘樵身神若成,专门有对应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身神,若能与天地感应,倒是可以试试摄来这些罡煞之炁,以身神御使。

若真能行得通,就是三十六种异能,加七十二种道术已经再望了。

所以这个摄炁、取炁之术,对刘樵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炁无处不在,但没有钥匙,就取不来。

刘樵想到此处,失望之色一扫而空,反倒是豪情万丈,暗道:“原来祖师是这个用意,秘术不秘术,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指引这关键一点…”

元始天尊何等高明,却传授刘樵这么个秘术,虽然也算玄妙,但其实是另有所指。

你刘樵不是能自创道术,外表谦虚卑微,实际自谓孤高,不需要我玉虚法门么?

那祖师我就不传你什么庆云金灯,万朵金莲的道术了。

指明关键一点也就够了,至于以后如何,成于不成,就看你自己了,老祖我拭目以待。

刘樵起身,遥望东北稽首礼拜三匝,一言不发,又自坐下。

采其余罡煞之炁,是身神炼就之后的事。

现在说这些还太远,虽有了摄天罡炁之法,若贸然采入身中,罡煞暴虐,入身则人必死无疑。

唯有可行的,还是这门秘术记载,用符法祭炼天罡炁,炼入面团里面,将罡炁变得柔和,才能炼入身中。

但这个也不一定稳当,里面有些咒语符式都有些草率,刘樵怀疑这个法子根本就没人用过。

“莫不是祖师现想出来的,这有的地方也太草率了,我不会是第一个试验品吧…”

刘樵不得不生出这个怀疑,毕竟除了黄角大仙丧心病狂直接把肉身抛弃,还没人敢引罡煞之炁入体。

有的罡煞之炁,极为狂暴,那怕一丝丝,不说爆体而亡,但也能让人五脏俱碎,比死还惨。

想了想,还是觉得不至于,到了师祖这个层次,哪怕随手想出的秘术,纵然看起来有些草率,应该不至于有大问题。

而且总得来说,这门秘术,于现在的刘樵来说,征战沙场,也还是有大用的。

毕竟于仙人斗胜来说,武艺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甚至武艺高了,则能将敌手打得没机会施展道术。

如孙大圣一般,打得满天神佛关天门闭地户,瑟瑟发抖概莫能挡,什么神通道术,在碾压一切的武艺面前,根本没机会使。

尤其是刘樵这类人身得道,气力有个极限,最多双臂各担百十斤。

再多就得是天生异人,或圣神转劫之人。

但按秘术所言,若把天罡炁服入身中,能增益数十倍的气力,原本臂担百斤,可以增益到数千斤的力气。

其实这个秘术,本质上说,主要就是祭炼面牛面虎这一步,使之合天罡炁变得柔和,才能服入身中。

因为天罡炁虽然有无穷威能,但过于刚烈暴躁,若直接服入身中,普通人也承受不住。

炼入馒头里面,使符祭炼之后,天罡炁就柔和下来,服之,对凡人、仙人都能起作用。

刘樵第一时间想到,常龙本就有数千斤的力气,若服天罡炁,岂不是立马有万钧巨力?

那可就真有和孙大圣看齐的武艺了。

“正好有些空闲时间,趁督造封神台,就把这门秘术炼了,日后征战沙场也有底气!”

至于是不是丑日,于刘樵来说,并不重要。

秘术是给凡人炼的,所以需要特定时日,凡人无法力,需要以坛法收纳天罡炁。

炼气士身具法力,且能以元神感应天地,加上秘术中将天罡炁的方位,咒语、口诀指明了,只要掐诀念咒就能引来天罡炁。

对刘樵来说,这里面许多步骤都可以略过,直接开始蒸一笼面牛,取天罡炁炼入就行了。

唯一可虑的就是师祖传的这个法子,以面牛面虎祭炼,到底能不能把天罡炁降服。

要是有一点疏忽之处,或是秘术有误差,天罡炁暴虐,有瞬间把五脏搅成齑粉的风险。

如今坐镇岐山,不能轻动,刘樵便扯根须发,吹口法气,一点毫光身神,须臾点个化身。

也与刘樵一般容貌,一般衣着,趺坐于树下,似在打坐炼气,其实是肝神变化,代为坐镇岐山。

刘樵自身则化虹腾起,须臾过几十里,去了西岐城中。

虽然城外打仗,但城内依旧人流如梭,街边商铺、小贩叫卖声不绝,好似太平年间一般。

刘樵兜兜转转,寻个小巷里,一间生意惨淡的面饼铺子。

那铺子里,几个蒸笼热气腾腾,老板是一对青年夫妻,一个架火蒸,一个正捏面,但生意颇为惨淡,许久也无一个客人来买饼。

此时见个道人走来,那青年连忙放下手里活儿,主动问道:“道长要买饼么,刚出锅的,还冒热气儿哩。”

刘樵顿住脚步,颔首道:“是要买饼,多少钱一个?”

“一个青蚨,道长要几个?”

那青年说着揭开蒸笼,一边道:“我这饼凉了也不会硬,多买点赶路带着最好,合着水,越嚼越软。”

刘樵抬手止住道:“我不要现成的,你让你夫人给我现捏几个,我加些钱,如何?”

许是店里少有客人来,那青年道:“现捏的也行,要馒头还是馍?”

“十只面虎各重七钱,三寸来长,拳头大小,外面要用彩绘,十只面牛各重九钱,五寸来长,碗口大小,也要用彩绘。”

刘樵说着,递一袋钱道:“你的饼有脸盘大,才一钱一个,做我这个生意,捏一个,只要我看了可以,一个面牛十钱,一个面虎二十钱!”

“这…”青年有些为难的看向那正捏面的清秀妇人。

那妇人停下手中活,转声道:“还是一钱一个吧,咱们岐人,最礼敬道家,本是不该道家收钱的,叵耐家中尚有老幼待哺。”

刘樵也不客气,只取二十钱,放在案上。

若有深意的笑道:“二位,即如此礼敬我道人,必有福缘的…”

妇人一边和面,一边道:“说什么福缘,道长回庙里后,多烧两柱香便是,只盼神仙保佑,不再跟朝廷交兵,落得百姓清平是幸。”

这些面牛、面虎,皆有形制,多一分不行,轻一钱也不行,每一个捏好后,刘樵都要查验,才算过关。

“你们捏好了放着,先不必上锅蒸,都按我说的形制来,不能差错一分。”

“这钱算定金,晌午后贫道来取…”

刘樵说罢,走出巷子,眨眼已不见踪影。

那青年擦了擦眼睛,有些疑惑道:“怎么眨眼就不见了,莫非是个鬼?”

说着,取出那十枚钱看,个个黄澄澄的,都是朝廷制钱,并无问题。

“不是鬼,倒像是个庙里供的神仙,莫疑神疑鬼了,着紧些烧火吧…”那妇人温婉一笑道。

……

刘樵又再城里采买了些符纸、朱砂香烛一类,架土遁,须臾回到岐山。

看了一眼封神台,五路神依旧忙碌,大概还得一两天才能完工。

刘樵寻个清静平坦的山谷,召黄巾力士布置法坛。

坛上一叠符纸,朱砂毫笔,法水六钟,并五果供奉鬼神。

五果者,枣、李、杏、粟、桃。

刘樵解冠巾,披散头发,步罡仗剑,丹书咒水,先咒坛,再咒水,把坛上物件,依次咒过。

丝丝缕缕气息,绕坛而飞,此皆符纸、净水、五果等物件受咒祭炼,已带有一股异力。

天罡一炁,虽是秘术,但元始天尊所传,乃道门正宗,里面有净口,净香,净坛,净纸笔、净五果供奉等咒。

虽不算大法神通,但也着实神异,咒过之后,笔墨纸砚,俱带法气,才能承受天罡炁。

这些步骤过后,刘樵转换咒语,指决,一手舞剑,按秘术所言咒语,朝北斗,颂咒四十九遍。

咒语不长,一段数百字,随着念颂,刘樵渐入忘我,身随剑走。

十余遍咒语后,杳杳冥冥,似有鬼神掌控身体一般,不自觉的剑舞浑圆,脚踏魁罡,口里依旧喃喃有词。

“呼呼…呜呜…”天空乌云汇聚,遮蔽日月星斗,似有鬼哭之声。

本是清空万里,却似突然化作黑夜一般。

方圆千里,无数百姓,异士惊讶自不必提。

少顷刻,咒语念把,刘樵放下手中间,呼睁双目,执笔书符。

北斗星大亮,似一汪银盆挂于天空,丝丝缕缕斗煞之气。

如氤氲银辉,肉眼可见的封入符中,刘樵存思北斗,一口气,笔走龙蛇,一道天罡符书毕。

“呜呜…”四下里,黑影幢幢,好似有许多诡异不明的东西在坛外游荡。

其实受法坛吸引而来,想趁刘樵全神贯注书符时,吸其精气。

书天罡符须得法天地升降,全神贯注,不能分神,正是阴魔、鬼魔暗害施法者的时机。

刘樵早有准备,趁一道天罡符书罢的间歇,忙把坛上供奉等五果捻两把洒像坛外。

喝道:“诸位自受法食,超升鬼界,莫在坛边侵扰,如若不然,定有雷霆霹雳临身,万劫不复!”

“饹馇…啯啅…”四下再无声息,只有阵阵咀嚼声想起。

那些五果受法咒祭炼,奉于鬼神,鬼神心里想吃什么,五果就能变什么。

若想吃琼浆玉液,就在法界变琼浆玉液,若要仙果蟠桃,就能变仙果蟠桃。

却是以魔头惑人之法,反制其人之身。

不过此时听那咀嚼之声,却是撕咬血肉,咀嚼筋骨之声。

不用说,定是这些鬼神魔头想着吃人,所以五果皆变成血食。

刘樵也不再多管,全神贯注,凝聚全部精神,法天地之升降,宇内明暗之功,籍北斗降无量星光,书就天罡神符。

全神忘我,笔走龙蛇,不觉又是一符书罢,刘樵额上隐有汗珠。

炼气士性命坚固,寒暑不留汗,可见已经损耗精神到什么地步。

但笔不能停,少顷,又是九道天罡符书罢,刘樵已然浑身略微颤抖。

法天地之功,对于元神尚未大成之辈来说,着实艰难,相当于一瞬间强行观照天地,籍法坛定住北斗。

从画符开始,到现在,天空犹如日食一般,尽是一片黑暗,唯有一颗北斗星摇曳生辉。

刘樵当然没这么大本事,但所谓功力不够,法坛来凑。

其中大半依靠法坛之功,但刘樵也是要耗费精神的。

本想一口气画个百十道天罡符的,但看着略微颤抖,已险些握不住笔的手,刘樵心下苦笑。

强忍疲惫,又画出五道天罡符。

“咔擦…”法坛塌陷一角,刘樵也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呼呼…”同一时间,天空乌云散开一角,已有天光透云而下。

西岐无数百姓惊讶不已,叩首者有之,颤抖惧怕者有之,纷纷道:“天没了,是天狗食日,希望太阳能打败天狗…”

至于那些异人、炼气士倒无甚惊讶。

如姜尚、哪吒等人,都只当看个稀奇,知道是有仙家做法,强行该换天象。

姜尚幸灾乐祸道:“这人怕不是个傻的,强行改换天象,可是要犯天条的,若是给天帝发现,岂不得遭雷劈死…”

言罢,幸灾乐祸的捋须等着看好戏。

哪吒也啧啧称奇道:“强行召北斗星,莫非是想给亲人、弟子续命么?”

“这也太大胆了,啧啧…不过小爷就喜欢这种胆大包天的!”

所谓北斗主生,南斗主死,贸然引动,一般都是给人强行续命一类,但这可是犯天条的。

一经发现,就得遭天谴。

纵然罗天仙真,没有特别重要的事,也不会这样去干,虽然没事,但这是在公然挑衅天宫威严。

要是刘樵听见,一定会大呼冤枉,他得道年浅,还根本不知道这些天条规矩。

岐山,刘樵手脚已经冰凉,似乎无所知觉一般,强行画完最后一张符咒。

连忙并指一掐,持剑又踏罡斗。

“…呼…呼…”天空黑云渐渐散开,露出中间一轮日光,重新照耀乾坤。

北斗星光在这轮大日下,渐渐隐去。

似乎一切都恢复平常,刘樵起身收拾法坛。

忽而眼前一黑,冥冥之中,一声冷哼道:“哼…下不为例!”

声如洪钟大吕,震得刘樵五脏六腑俱颤,好在只是一瞬间,那声音已经隐去。

随即天璇地转,眼睛一亮,自家依旧还是在站在法坛前。

刘樵心下有些惊惧,又有些懵然,不知方才发生何事?

“方才那个声音…是谁?”

“我练个法而已,又得罪谁了,这真是…”说着说着,刘樵一愣。

手摸摸唇上,竟有丝丝血迹顺着鼻孔流下。

这才察觉异常,是方才那道声音,震伤了五脏六腑。

不过,好在只是略微惩戒,刘樵存思检查内腑,并未受损,只是受了震颤,血气上涌。

“是天帝么?”刘樵皱眉沉思。

心下也有些明悟,做法更改天象,貌似唯一能得罪的,只有天宫了。

但应该也不是真的得罪了天帝,要是天帝真的计较,估计刚才那一下,自已经已经从世上消失了。

只是一次警告,念自己无知,下不为例。

刘樵朝天拜了三匝道:“上帝慈悲,弟子不会了。”

言罢收拾好法坛,径往西岐城里去。

反正法术已经练成了,画出了整整二十道天罡神符,也够用了,至少短时间内,不会调动天象,取天罡炁炼法。

至于以后,或许下次再取天罡,黄庭身神已成,刘樵便不需要法坛借天象采天罡炁了。

直接以身神悄无声息摄来天罡炁就是。

到西岐城,刘樵到那面饼铺子里,见那夫妻俩正忙碌,问道:“贫道要的东西,可准备好了?”

“道长看看,这般的行不行?”那妇人用木盘端面牛过来道。

盘里只摆了两只面牛,两只面虎,俱都用彩笔绘过,栩栩如生。

“小娘子好手艺!”刘樵称赞道。

娘子,小娘,也是对妇人的称呼,他人也用此称,可不是专指自己妻子。

刘樵轻轻拿起一个,掂了掂重量,又看了看,问道:“好,就是这般的…”

“道长能用便好,可是要供神?”那妇人问道。

“哈哈哈,一般都是神供我的…”刘樵摇摇头,也不解释,只是稽首道:“还得借你们锅用用,该多少钱,我照着给。”

那妇人以为刘樵在说大话,神人居于冥冥,怎么会供人,也不在意,笑道:“举头三尺有神明,道长可不敢乱说…”

言罢,对那青年道:“三郎,你收拾口锅灶,给道长蒸一下。”

那青年答应一声,三两下,就清理一口备用的锅灶,架上蒸笼。

刘樵则取朱砂符笔,挨个给面牛、面虎画上符咒。

又将二十道天罡符,悉数烧成符水,一道符,化一碗水,共二十碗符水。

符水呈灰黑色,好像纸灰混水一般,但用法眼去看,却是一碗碗青气缭绕的符水,天罡之炁,尽在其中。

用这符水掺入锅中,就不用其余凡水,架起炉火整煮。

那夫妻俩忙他们的,一天也没几个生意,便都绕有兴致的看刘樵蒸这一笼面牛。

说来也奇怪,那灶里烈焰雄雄,柴都烧了几大堆,锅却还是凉的,一丝丝水雾都没冒起。

那叫三郎的青年道:“奇了,还有这等怪事,就是煮冰,这么许久,也得化了呀,他这怎么好似煮不热般?”

那妇人也是称奇,小声道:“瞧这道人言语怪异张狂,定是红尘异人一流,莫惊扰他,需要什么你跑勤点,与他置办上。”

“欸…”三郎答应一声,也是觉得这道人不简单。

这厢刘樵招手道:“店家,还有柴没有,尽管拿来,该多少钱我照给。”

三郎去后院一看,满满一堆柴,足有数百斤已是烧得磬尽。

想起媳妇嘱咐,也不问刘樵要钱,自有跑上街,买了几大捆柴,着人搬到店铺来。

就这般,不断添火煮,时不时还看刘樵口里念念有词,摇头晃脑,也不吹火扇风,倒似再念咒。

一直煮了四五个时辰,烧了几大堆柴,那锅中终于咕咕似沸腾之声,丝丝白气腾起。

里面蒸的面牛面虎,虽还没熟,却有一阵阵异香,径自飘香。

“好…好香啊…”三郎嗅一口,只觉神清气爽。

明明才吃过饭,也忽觉的饿了,莫名生出想一口气吃下几十个馒头的感觉。

那异香飘出巷外,不仅夫妻俩个闻的馋,那些邻里百姓,也纷纷推开门,循着香味赶来。

却见那店里夫妻两个不去蒸饼,躬敬侍立一旁,一个青衣道人正烧火添柴,滚滚热气,腾腾自笼中升起。

“好香啊,陈三郎,把那道长蒸的饼卖我几个,先解解馋!”有邻居说道。

另一个老叟也道:“给我也卖俩个,我家孙儿哭着要吃…”

也有个似富贵人家下人打扮的过来,大手一挥道:“我家将军打仗,里饥了,这一笼馒头,我家将军全买了!”

言罢,抛下一大袋钱“哐当”砸在案上。

“这…诸位…”陈三郎嘴笨,见众邻里,还有巷外闻香来的客人,不知该怎么说,吱吱捂捂一时急得说不出话来。

心里也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发愁。

倒是他媳妇陈氏,出来解释道:“里面是个道长借我们锅蒸的面饼,你们要买,我们也做不得主,只外面这些许多笼面饼,倒是可以卖给你们。”

这时刘樵转过身笑道:“贫道这个饼,无福之人,闻着香,却吃不得,若是吃了,脑袋晕,肚子痛,一时三刻,命绝而死…”

先前说话那老叟不解道:“莫非放了铅汞毒药,我常闻黄老道家,善炼金丹,人吃了即死哩!”

那个下人打扮的,却不依道:“你这道士,撒虚倒鬼,既然有毒,你蒸它做什么,莫非想戳害良人,且拿了见官!”

“非是害人,乃渡人也,我又不卖给你们,怎么说害人?”刘樵豪不在意的笑道。

“我家将军想吃些素的,你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那下人打扮的喝道。

陈三郎一听,连忙劝道:“这…道长,民不与官斗,你这一笼几十个,也吃不完,卖他两个,也当消灾。”

刘樵摆摆手,并不做声,却是懒得理会他们。

那下人打扮的见此,大声道:“不是两个,是一笼,钱已经扔这儿了。”

刘樵看那案上一袋钱,约莫有一贯钱,差不多都能买这半间店铺了。

便捻决一指,一点毫光,悄无声息,飞入那下人打扮的身中。

“额…”那人只觉喉咙一紧,口不能言,身不能懂,好似突然被鬼神附体一般,愣愣动弹不得。

却是刘樵施法,一点身神,附于其身,如同鬼压床一般,他自然动弹不得,但也不曾伤他。

刘樵笑道:“莫聒噪,你这狗奴,亏得你家将军有诚意,若为非作歹之辈,凭你方才言论,焉还有命在?”

这人言语嚣张,但其主人既然出一千钱来买,可见奴虽恶,主却非欺压良善之人。

所以刘樵只是略施惩戒,倒不曾伤他。

要真是奴仗主势,四处欺人,且其主也是为非作歹之辈。

说不得刘樵还真有这个闲心,顺腾摸瓜,给他们个报应尝尝。

让他们知道,举头三尺不仅有神明,还有仙人。

那下人模样的,中了神将压身,如同鬼神附身一般,浑身颤抖,就差口吐白沫了。

刘樵见此,想着也没必要叫他当众出丑,一挥袖道:“还不退去!”

袖口一阵清风拂过,悄无声息收了身神。

周围的陈三郎夫妻,与众老百姓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只见那威风凛凛的锦衣仆人,先前吵吵嚷嚷,忽然闭口不言,浑身抖如筛糠。

道人一拂袖,那锦衣仆人又能动了,只是神色惊恐大呼:“妖术…妖术…”

一边连滚带爬的跑出巷子去了。

众人看得面面相觑,那老叟愣愣看向刘樵,喃喃道:“怕不是妖术,这是仙人当面啊…”

言罢,躬身要叩拜,发现似有鬼神挚肘,拜不下去。

老叟便也不多说,颤巍巍在陈氏这儿买了两个面饼,转身走了。

余下一众老百姓也看出这道人不简单,不是仙人,就是妖人。

估计是在练什么邪法,也不敢招惹,免受牵连,一个个都在陈家买了些面饼走了。

只一会儿,陈三郎便赚的盆满钵满,陈氏却有些不安,拉过陈三郎道:“家里来的那个,怕是仙人了,咱们今天也不做生意了,且先掩了门吧。”

陈三郎正高兴的数钱,不解道:“这一下卖了好多钱,生意正好,怎么要关门?”

“许是仙人在做法,或是要炼什么宝物,咱们做生意事小,打搅仙人事大呀…你好生想想。”陈氏道。

三郎一听,也觉有理,仙人高来高去,落到俗人家里,也不容易,钱什么时候都能赚,但可不能耽搁了仙人的事。

于是夫妻二人麻利关了店面,只一心搬运柴火,免得又有客人闻香赶来,打搅仙人。

不觉又是几个时辰过去,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

柴火都烧了几贯钱的,几乎花尽了陈三郎的积蓄。

正坐灶前添柴的刘樵掐指算了算,眼睛一亮,起身道:“总算蒸好了,不容易啊…”

揭开蒸笼,里面二十只面牛面虎,个个松软饱满,热气腾腾,彩绘上丝丝光华留转,底部符咒彻底炼入馒头中。

阵阵香气,扑鼻而来,让人一闻,肚子咕咕叫。

那怕刘樵炼气士一流,不知饥寒,闻这香气,也觉腹中饥饿,好似能一口气吃几十个馒头一般。

更不说那陈三郎夫妻俩了,也是看到口水欲滴。

其实是法术祭炼,有这个神异作用,哪怕不饿,看到这馒头,也会想吃。

刘樵用干净绢巾,包了两只面虎收好,准备留给师父。

随即指着笼里,朝陈氏夫妻道:“别客气,快来趁热吃,能吃多少,都是你们福气…”

说罢,刘樵已经拿起一个面牛馒头开始啃。

陈氏夫妻不知吃馒头与福气有啥关系,但仙人都这么说,那也就不多客气。

陈三郎早按捺不住,告声罪,取一个面牛面虎,递给媳妇一个。

一时间,屋中只有三人吃馒头的咀嚼声。

那一个面牛蒸之前,只有拳头大小,蒸熟过后,就有斗来大。

就算小些的面虎,也有脸盆大小。

绕是只闻那香气,腹中饥肠辘辘,好似猫在抓一样。

但真吃起来,其实没什么感觉,比普通面馒头,还略硬,略干些。

不仅不好吃,还噎人。

但就是闻那异香,又让人忍不住不停下嘴啃。

陈三郎才吃了小半个,就有些吃不下了,转身就要去寻水混着馒头吃。

却被刘樵止住道:“一口气吃完,不能喝水!”

见仙人说的严肃,陈氏夫妻也不敢怠慢,虽吃了小半,就觉撑得慌,但也不敢喝水,就一口气吃完。

那个馒头,确实不好吃,哪怕刘樵炼气士,又是习武之人,真敞开吃,能日食十只羊。

但吃了一个下肚,也觉有些撑得慌,好似一口吃了半边天一样,撑得人恶心。

全靠其中法咒香气,如同勾人馋虫一般,催着人吃。

更别说那夫妻二人了,只半个,就已撑的好似怀胎三月,但越吃,身上越有劲。

筋如虎,皮如牛,颇有种一拳能打碎一座山的错觉。

刘樵吃左右一手面牛,一手面虎,几口下去,又吃光两个。

吃到第八只面牛时,也是有些撑不住了,口干舌燥,恶心欲吐。

心知此乃天罡道炁入体,以人身驾驭神力,还不适应,倒并非真撑着了。

但也快到极限了,真有吃不下去的感觉。

感觉这次过后,自己一辈子都不想再吃馒头了。

“还有差一点,怎么也得凑个九牛二虎之力出来…”刘樵心下发狠。

又捞一牛二虎,强自往肚里吞,就是硬塞,也得塞进肚里去。

看得陈氏夫妇目蹬口呆,暗惊道:“天哪!果然是仙人,这般斗来大的馒头,凡人谁能吃得十一个来?”

那陈氏夫妇,也硬撑着,各吃了一牛一虎,也终于吃不去了。

锅里还有五只面虎,刘樵催他们道:“还有五个,你夫妻还能吃就尽数吃了…”

“着实吃不下了…”陈三郎连忙摆手道。

陈氏也是摇摇头,亦是撑得难受,再也吃不下了。

“唉…即然如此,也是你夫妻二人只有这个缘分…”

刘樵叹口气,依旧用绢巾把那五只面虎包好,连同先前装的两只,共还有七只面虎。

刘樵自己也是吃不下去了,虽然感觉浑身充满了力气,从没这么精神充沛过。

但现在,看着带面的,就想大吐特吐。

一笼十只面牛,十只面虎,最终陈氏夫妻各吃一牛,一虎。

至于刘樵,硬吃了九牛二虎,简直非人哉。

把剩余面虎收入囊中后,刘樵朝夫妻俩道:“贫道走也,若有缘,还能再见…”

“仙长!仙长…”

声音过后,陈氏夫妻二人再看,那还有刘樵身影。

陈氏道:“仙人来我们家,也是缘分,那口仙人用的锅灶,你洗刷洗刷,以后不再挪动,传诸子孙后代。”

“是啊,仙人用的锅,蒸出来的饼,岂不是不愁卖?”陈三郎眼睛一亮。

拿起刷子,就要收拾锅灶,然而手刚抓起那竹刷,还没用力,就给捏得粉碎。

“噫…”陈三郎惊疑一声。

陈氏嘟囔道:“你怎么不知轻重,这般的不小心?”

“娘子,你有没有感觉浑身都是劲儿?”陈三郎忽然道。

陈氏闻言,也点头道:“是啊,以前常弯腰织布揉面,腰膝酸疼不断,今日却没这个感觉了,只觉神清气爽,浑身有劲!”

“我也一样,以前干苦力重活,现在腿疼的老毛病貌似也没了…”

说到这儿,陈三郎跑到后院,四处打量。

见墙角牲口棚下,有个舀谷子的石碾,约莫三尺圆,二尺厚,重有七八百斤。

陈三郎眼睛一亮,跑上去,撸起袖子,抱住石碾,蹬地使力。

“呀!呀…”

“吱吱…”那近千斤的石碾,竟然被陈三郎抬了起来。

感觉才有八分力气,又一使劲,如同举鼎一般,竟将个千斤石碾,用双手举起。

“哐当!”一声,抛到地上,连地都砸了个坑。

“娘子,娘子,那真是仙人的馒头,我现在力气跟牛差不多,竟然把那七八百斤的石碾举起来了…”陈三郎激动不已,连声大呼道。

陈氏刚进来正好看到了,也替夫君高兴道:“真是天大的福气呀!仙人保佑!”

陈三郎兴冲冲道:“娘子,我吃的面牛,所以有牛的力气,你吃的面虎,不知有啥作用?”

“你去试试能把那碾子搬起来不?”

陈氏点点头,也去搬哪石碾,但不知是妇人力弱,还是其它原因。

任凭陈氏咬碎银牙,用尽力气,也只能把那碾子稍微抱起,倒是能轻松刨开,但就是举不起来。

但绕是如此,夫妻俩也是高兴不已,心下激动。

值此乱世,人命如草芥,相比其它,这如牛如虎般的力气,才是真正有用的仙家缘分,至少有自保之力。

夫妻俩在院儿里打趣起来,陈三郎道:“娘子,让俺抱抱…”

说着扑上去就要搂陈氏,陈氏扭捏躲避。

但不知怎么,只是轻松一躲,身形迅捷如豹,任由陈三郎力大如牛,却也抱不住她。

原来这一个面牛,食之,力大如牛,不知疲惫,能耐奔波,猛力绝伦。

一只面虎,则能让人机警如虎豹,扑跌之间,尽得虎豹之真形,如同象形拳一般,不仅同样有力气,且轻灵迅捷。

所以元始天尊所传秘术曰:“自觉有风行之状,可拔树扛鼎,力负千钧矣,其后武艺自通。”

果然不愧玉虚秘法,道门正宗。

7017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