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20章 各自造反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崇祯位面这边,就见崇祯皇帝和赵大牛看着从后堂转出来的朱媺娖,不由得非常惊讶。

原本是独臂的朱媺娖,在转出后堂时,带着一脸的笑容,双手互搭,向崇祯皇帝福了福说道:“女儿见过父皇!”

崇祯皇帝盯着她的两只手,只是这么一看,根本看不出来有一只是假手。

于是,他便连忙问道:“这假手如何?”

朱媺娖听了,走近崇祯皇帝,伸出她的假手给他看,同时说道:“眼下还不是很熟练。听天师说,用多了之后,这假手能记住我经常干什么,就会更容易用了!”

边上的赵大牛听了,惊讶地说道:“这只假手还能有脑子,竟然能记事情?”

朱媺娖听到这话,转头看向自己未来的夫君,笑着说道:“天师说这叫人工智能。他还说,要是国家级的特工,就是兵王的话,还可以把这只假手做成枪,只要一个心意,就能连续开枪。”

赵大牛一听,脸上顿时有些尴尬,连忙惊叹道:“这可真的太厉害了!”

崇祯皇帝看看赵大牛,然后转头看向女儿,笑着训道:“胡闹,你又不需要上阵厮杀,要什么枪。父皇看着这个手,挺好的!”

朱媺娖也只是开个玩笑而已,终于有了假手,虽然和自己真正的手,还是有些差距,但是有了这个假手之后,自己终归是方便了很多。

崇祯皇帝看看他们两个,越看越满意,然后便说道:“等平定了四川之乱,就班师回京,给你们操办婚事!”

四川这边,其实局势已经非常明显了。张献忠所部根本不可能是太平军的对手,要不了多久就能平定。甚至都不用崇祯皇帝亲征,让曾英和王祥所部整编后的太平军,就能平定四川之乱。

崇祯皇帝之所以还留在这,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要收编张献忠的手下。别人不知道,他心中可是很清楚,国内平定之后,一边要休养生息,一边还要军队继续往外打,继续开疆拓土。

或者夺取他国的资源来加快国内休养生息的进度,或者把藩王分封出去。因此,军队不嫌多。

三天之后,崇祯皇帝便领着太平军第一军,第三军,第十二军,第十三军以及第十七军,连同水师第二军,分兵几路,向成都府进军。

在路上的时候,参将杨展领兵迎驾,崇祯皇帝便接见了他。

这个杨展,也是一个传奇人物。就在崇祯十七年张献忠攻入四川的时候,他和曹勋就三千兵力守成都,兵败被俘。

然后,就在他要被砍头之时,奇迹出现了,史载,他夺刀断索,砍死两人,跳江游到新津逃脱。

崇祯十八年的时候,也就是去年时,杨展连续收复失地,打得张献忠装了金银珠宝准备跑路。彭山之战,他杀了张献忠弟,焚烧了张献忠的船,一直追击到保宁府时才吃了败仗,正好又有满清军队杀到,他才退出了成都。

不过遗憾的是,川中明军也分派系,杨展是属于曾英这一派的,虽然曾英战死殉国,但是他和曾英的部下关系都好。于是,就和王祥这派,还有另外几派不合,最终他在赴宴时被他收留的李乾德、袁韬杀害。

四川为什么会这么内乱,内斗,归根结底是没有一个能服众的领袖出现,都觉得自己了不起,谁也不服谁,没有配合,反而互相争斗,最终是便宜了满清。

对于杨展这样一个人物,崇祯皇帝自然是要用的,同样整编了他的军队,是为太平军第十八军,随驾杀向成都府。

成都府周边,北方有松潘卫,龙安府,保宁府,但是除了最北方的松潘卫之外,龙安府和保宁府已经落到了太平军第二军黄得功,太平军第五军阎应元手中。

东边的其他各府,则是崇祯皇帝亲领的大军杀到。兵锋所至,大西军要么直接投降,要么就逃回成都府。

张献忠这边,几乎就没有一个好消息。每一次禀告,都是丢了某某地方,某某叛变投靠朝廷去了。

张献忠在这样的局势下,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整个人也暴虐起来,看谁都像是要背叛他的。

当几路太平军都杀入成都府时,张献忠终于暴虐到了极致。

军议上,张献忠扫视在场的每个人,看到他们一个个都是士气不振,便厉声喝问道:“怎么,朕问你们话呢,一个个都聋了,哑了?不肯再为朕谋划,你们是不是已经打定主意向明国狗皇帝投降了?”

站在前面的孙可望听到这个话,看到张献忠的眼睛看向他,顿时吓了一激灵,连忙出列抱拳奏道:“父皇,儿臣绝无此念头,只是朝廷官军兵锋太盛,手下人又无士气,实在不知该如何应对!”

其他人听了,都想附和,结果没想到,张献忠却拍了桌子,厉声喝道:“别以为朕不知道,那狗皇帝只要朕的脑袋,但却愿意赦免你们,所以你们是不想抵抗,这其实才是你们的应对之策对不对?”

张献忠都称帝了,崇祯皇帝就不可能会赦免他。

孙可望一听这话,吓得单膝跪地,连忙回答道:“儿臣岂会背叛父皇!”

他心中非常后悔,早知道如此,就算被张献忠盯着,也还是当哑巴,说不定就没这事了。

此时,张献忠听到他的话,却是继续冷笑说道:“你又不是朕的亲生儿子,就算是朕的亲生儿子,大难来时,也未必不会拿朕的首级去领功!”

明末这个时候,义子真不值钱!

东江的毛文龙,手下能打的全部收回义子,人数非常多,但是他一死,这些义子就改回自己的姓了。

张献忠也是,他也收了很多义子。只是在他所有义子之中,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是最能打的四个人,所以才会被他重用。

同样的,在他死后,他们也恢复了自己的姓。

从某种角度来说,明末时候的义子,更多的有点像明军将领手下的家丁,认了义子,就有这么一个依附关系。

你要说义父和义子之间有多亲,那也是未必。

此时,张献忠在暴虐之下,直接便说了揭破脸皮的事情。

孙可望听得大惊,抬头看去,发现张献忠两眼通红,犹如嗜血猛兽一般,马上要择人而食。

他肯定是了解张献忠的,一看张献忠这个表情,他便知道,张献忠这是要杀人了。

顿时,孙可望吓得急忙辩解,赌咒发誓道:“儿臣真的对父皇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儿臣可对天发誓!”

张献忠听到这话,却是一声狞笑,当即厉声喝道:“来人!”

门口顿时冲进来几个军卒,等待旨意。

就听张献忠宁笑着喝道:“不用对天发誓,没个鸟用。朕把你的心挖出来看看便知,你是不是真的对朕忠心耿耿!”

说完之后,他便一挥手命令道:“取他心上来!”

那几个军卒一听这个旨意,顿时就愣住了。

孙可望是张献忠四大义子之首,这心要是取出来,那岂不是活不了了?

皇帝,这是要杀人啊!

如果杀其他人,他们不会犹豫,但是杀大西军中最有名的将领之一,他们就还是犹豫了。

看到他们如此,大西国的左丞相汪兆麟见此,便立刻喝斥道:“陛下已经下旨,你们敢抗旨不遵?”

至于右丞相严锡命,在张献忠路过他家乡发现他家豪宅,是当地乡绅时,便直接把他杀了。

听到左丞相的话,又看到张献忠那血红的眼睛盯向他们,这几个军卒便不敢怠慢了,连忙要上前拖走孙可望。

孙可望一见之下,他想反抗,但是反抗的话,岂不是证明张献忠说他说对了;但是,要是不反抗的话,他很可能就会没命了!

一时之间,孙可望顿时有些绝望了。

正在这时,忽然听到殿内有人大声喝道:“且慢!”

听到声音,所有人都转头看去,却见是张献忠的四大义子之一的安西王站了出来。

安西王便是李定国了,此时才二十五岁,身高八尺,相貌英俊,做事有度,在军中以宽容和仁慈而出名,作战时则一马当先,英勇无比,被人称为“小尉迟”或“万人敌”,是大西军中智勇双全的战将。

就见李定国出列,向张献忠奏道:“父皇,明国皇帝领大军杀到,人心惶惶,将士多有溃逃,此乃实情。平东王没有对策而不说话,再正常不过。”

“其实不止平东王,父皇可以问问,如此局势之下,何人有应对之策能打败明国皇帝所领之军?”

孙可望对于李定国站出来为他说话,很是感激,但是,他又感觉有点怪怪的,怎么感觉好像在说他无能呢!

张献忠听到李定国竟然为孙可望说话,违抗他的意思,顿时大怒,正要说话时,却听汪兆麟大声对李定国说道:“如何对敌,陛下心中自是有数。问你们,乃是考考你们。结果你们没有对策不说,还振振有词,甚至还敢顶撞陛下,此乃人臣本分乎,亦或你等心中所想,真被陛下料中?”

李定国一听,气得大怒。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却见又一人站了出来,指着汪兆麟喝骂道:“皓首匹夫,我们跟着陛下打天下的时候,你在什么地方?天天什么事情都不干,就知道搬弄是非,让陛下胡乱杀人,你到底是何居心?”

汪兆麟转头看去,却见是定北王,他当即脸色一变,还没说话时,就见抚南王也站了出来,大声说道:“我猜你这老匹夫的心才是黑的!”

汪兆麟见此,立刻露出委屈状,向张献忠告状道:“陛下,老臣只是遵从陛下旨意,不敢有丝毫违背。他们不但抗旨不遵,还污蔑老臣,还请陛下给老臣做主啊!”

张献忠瞪着血红的眼睛,盯着站出来的四个人,怒气越来越盛。

手握重兵,一起站出来反对他,如果不打压下去的话,这皇帝之位,说不定也是什么时候就没有了!

于是,就见他一拍御案,厉声大喝道:“朕今日就要杀了这东西,谁敢抗旨不遵?”

说着话时,张献忠的血红眼睛便盯向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还有其他武将,也都一个个盯过去。

所有人被张献忠这充满杀气的眼神盯着,都不敢和他对视。

但是,站在最前面的李定国却没有退却,他身后的刘文秀和艾能奇便也都站在那。

就在这僵持时候,宿卫四都督之一的刘进忠却站了出来,向张献忠劝说道:“陛下,大敌压境之时,最忌内乱啊!”

他在历史上就因为劝谏张献忠不要乱杀而被疑心,此时,他这一劝谏,顿时引爆了张献忠的怒火,就见他当即哈哈狂笑起来,势若癫狂。

笑完之后,就见张献忠一下拔出了自己的佩剑,大步走下龙椅,向孙可望走去,同时厉声喝道:“左丞相说过,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朕看谁敢造反?”

如果今天的事情不压下去,那他的权威便会荡然无存。哪怕张献忠怒火冲天,这其中的关键却也是想得清楚的。

他又何尝不知道明国皇帝领兵前来,手下人心惶惶。因此,在他看来,就必须要杀一儆百,让他的手下不敢再生异心。

看看,连孙可望都杀,谁敢有异心,他定然也不会轻饶的。

或许张献忠清醒的时候,不会这么想,但是在面对明国皇帝御驾亲征,人心惶惶的压力之下,他的压力也是极大,精神又极度疲惫,就有些失去理智了。

此时,张献忠自己握着配剑,大步走向孙可望,显然是指挥不动手下人,他要亲自动手了。

为了防备其他人,他的眼睛盯着站在最近的李定国和艾能奇两人,只要他们两人敢有异动,他绝对也会杀!

正当他走近了孙可望,举剑要刺孙可望之时,突然,异变顿生。

就见一直沉默,有些惶恐的孙可望,此时表情却是非常冷静,不但没有躲避,反而弯腰向张献忠一个地滚翻,扑到了张献忠怀里,两人贴在了一起。

张献忠的脸上,顿时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随后露出痛苦之色,却又咬牙举剑劈了下去。

但是,孙可望并没有给他机会,而是用力一推张献忠,然后自己猛地一个侧滚翻,躲过了那一剑。

所有人都看着这一幕,看到“噔噔噔”向后退去,勉强站稳的张献忠胸口那,正有一个伤口,鲜血犹如泉涌。

他们再转头看向孙可望,就见他手中不知道何时多了一把匕首。那匕首上,还有血红的鲜血。

所有人看着这一幕,都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他们惊讶于孙可望什么时候带了一把匕首,又震惊于张献忠竟然会被孙可望这么简单地刺到?

他们自然不知道,张献忠本身精神就非常疲惫,此时震怒之下,他的注意力又去防备李定国他们,被装出任人鱼肉样的孙可望所骗,根本没想到他会暴起反杀。

此时,张献忠带着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低头看着自己的伤口,使劲捂住,却根本捂不住鲜血往外冒。

他终于知道,原来他不是死在朝廷官军手中,而是死在了反骨贼的义子手中。

抬起头,张献忠举起剑,想再对准握着匕首戒备的孙可望。但是,此时的他,感觉这把剑忽然变得有千钧重。

最终,“哐当”一声,他再也握不住剑,掉到地上发出了清脆的声响。

然后,张献忠想说话,嘴巴里却也涌出了鲜血,用手指指孙可望,满脸不甘心,最终却是向后倒去,重重砸在地上,手脚抽搐着,眼看着便没命了。

一代枭雄,在蝴蝶翅膀的效应下,最终落得如此结局。

直到这时候,所有人都回过神来,认清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的大西国皇帝,被平东王给杀了。

大殿内,非常安静,没有人哭,也没有人喊,就只是急忙去看其他人,看他们是个什么意思?

此时,孙可望转身面对他们,大声说道:“陛下被这老贼挑唆,已经是疯了。我无罪,却要被杀。那他造明国皇帝的反,我就造他的反!”

他的脸色,也是有点狰狞,扫视所有人,又再说道:“明国皇帝所领的太平军,天下无敌,满清鞑子,还有大顺国都已经被灭得灭,归顺的归顺,又如何是我们能抵抗的。”

“我决定了,归顺朝廷,接受招安。要是有兄弟不愿意一起的,我绝不阻拦,任凭离去!”

他的话说完之后,大殿内的人又一次互相看了起来,没有第一时间说话。

但是,这时候,有一个声音却响了起来:“平东王杀了反贼张献忠,杀得好,明国皇帝肯定会有重赏。”

孙可望转头看去,发现说话的人竟然是汪兆麟,他不但没有欣喜之色,反而露出了狰狞之色,握着带血的匕首过去,一下就刺死了汪兆麟,顺带着,还“呸”口吐沫。

在原本的历史上,张献忠死后,孙可望等人也是杀了汪兆麟和张献忠的皇后,然后恢复各自的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