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87章 井底之蛙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又是快两个月,万历皇帝不理朝政。虽然说皇帝好像是在捣鼓什么改良火枪,甚至还很嚣张地鄙视过当前的火枪,但是,已经有一些御史言官上奏劝谏皇帝了。

当然了,这些奏章都被留中,万历皇帝忙着打造后装枪,理都没理。不像以前一样会生气,会处罚。

骗不到廷仗,就无法刷声望。于是,很多文官就都在等着皇帝忙完。

等到皇帝忙完了,拿出他改良之后的新式火枪,再喷就是了。

只要存心想找问题,那问题就一定是存在的。

因此,当内阁和六部尚书收到皇帝旨意,说武英殿议事之时,六科给事中,都察院的御史言官,顿时闻风而动,纷纷上奏要求面圣。

理由当然不是说你这个boss出来,赶紧刷声望,而是各有各的理由要上奏。

万历皇帝在之前发飙之后,他母后再也没有管过他,让他感觉身上少了一座大山。如今手中握有改良后的火枪,底气十足,听到文官的要求,二话不说,立刻就答应了,也不在武英殿议事了,改金銮殿。

对于这些文官,动不动就顶他的,他也早就想治一治他们了。

朱海军因为事先知道,便在他开朝会的时候,也时空通讯,连上万历位面看热闹。

金銮殿上,见礼完毕之后,内阁首辅王家屏先出列奏道:“陛下,青海蒙古已被击退,大军凯旋,封哱承恩为辽东总兵,并调离宁夏,但其向朝廷上了奏章说患病无法成行。”

“哱承恩之依仗,在于他的两千多家丁。朝廷所虑,也是其两千多家丁。”

万历皇帝知道,如果是在原本的历史上,那哱承恩已经造反了。但是因为他得到恩师的提醒,事先派了大军过去坐镇,所以哱承恩还没有造反。

内阁的处理意见,本来是把哱承恩调离老巢,正好倭寇要入侵,就让他去打倭寇,消耗他的手下家丁。结果哱承恩不上当,竟然借口生病不肯去。

宁夏巡抚党馨也有奏章,说他派人去看过,生病是真,但是其不想离开也是真。按照党馨在奏章中的意思,哱承恩已经尾大不掉,对朝廷又没有忠心,不如趁机解其职。

万历皇帝听了之后,便问道:“内阁是什么意思?”

“陛下,一个哱承恩并不足为虑,所虑者为西北归化将领皆有不少家丁,一旦反叛朝廷,则声势极大。不止西北如此,各路边军,皆是如此。”

包括有名的李如松,甚至之前的李成梁,同样都是有几千精锐家丁。他们忠于朝廷,那还没什么。要是像哱承恩一样对朝廷没有多少忠心的,那问题就大了。

在正月里的时候,皇帝把这事揭开了锅盖,暴露出了这个问题,王家屏等人仔细统计各地情况之后,就甚为忧虑。

这一次,他先上奏西北之事,最根本的目的不是说怎么收拾哱承恩,而是这個家丁制度,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时候了,但是,该怎么变,还没有结果。

首辅一说完,另外一个内阁辅臣张位便也站了出来,向万历皇帝奏道:“陛下此前所言,要重建京营,如若京营真能强大,则进行家丁制革新,或可考虑。然陛下一直在宫中,不见京营动静,不知可有章程?”

兵部尚书石星看了户部尚书一眼,也跟着出列奏道:“所谓京营强大,非一般强大便可。九边边军,各将家丁,皆是能征善战之士,京营久未征战,要想威压边军,非一般想象便成。微臣以为,还是要从边军抽调精锐之士才行。”

京营不能打仗的问题,从嘉靖朝一直头疼下来的。也从边军抽调过,但是没过多少年,京营就又不能打了。

事实上,从土木堡之变之后,京营就一直被边军压制,战力根本就不能看,这是公认的事实。

石星显然觉得万历皇帝怕是不知道边军和京营的差距有多大,因此特意提醒了一下。

他们两个人带了头,其他文官便也纷纷上奏。虽然一开始的时候,还是革新军制的问题,但是,到了后来,矛头就开始慢慢转移,变成了攻击皇帝不作为,又缩在宫中不好好处理朝政。各衙门官员的空缺不补,衙门运转不灵。

甚至还有的御史言官,开始攻击皇帝假借太祖皇帝之名,行怠政之实。要求皇帝为祖宗江山社稷计,每日理政,尽快补足官员之空缺。

朱海军听了一会之后,也不得不摇头,就这样的场景,在洪武朝或者永乐朝哪有见到的。

他不是没看过洪武皇帝上朝,那些文官哪个不是规规矩矩的,皇帝说什么,他们就跟着议什么,绝对不会出现这样说着说着就开始指责皇帝的事情来。

朱海军也知道,归根到底,还是万历皇帝的威信不够。

于是,他便对脸色有点不好看的万历皇帝说道:“你不用担心,你先拿出后装枪震慑他们,至于其他事情,我都有计划,我们一步步来,等到你有初步的威信之后,我再让太祖皇帝显灵一次,给你撑腰。”

如果皇帝没有一点威信的,哪怕放朱元璋的视频,这些文官也不会毫无保留的相信,反而会从各个角度挑刺,发疑问。

就如同之前一样,他们还想核实太祖皇帝到底是不是太祖皇帝。只有建立了威信,这些文官才会时刻认得自己臣子的本分。

说到底,还是文官体系已经膨胀到很强大了,不要说武将了,就是皇权要想治文官体系,那也得是英明的皇帝才行了。

万历皇帝听到这话,心中感激,连忙说道:“那就真得麻烦恩师了!”

听到他突然说话,金銮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不少之前没有见过的,便都有点诧异地观察了起来。

他们都听说过,皇帝有一个神仙当老师,也不知真假?

万历皇帝看到他们都不说话了,便冷声开口说道:“朕在恩师的帮助之下,在太祖皇帝的指点之下,已经改良出了新式火枪。这是强大京营的第一步,其余事情,也都已有章程,就等朕在恩师和太祖皇帝的指点之下,一步步来便是!”

石星一听这话,心中叹了口气,当即出列,向万历皇帝奏道:“陛下,军队之强大,非是靠火器厉害便能强大的。就算火器再厉害,遇到久经战阵的精锐之师,怕也难有多大用处。”

理论上来说,确实是这样。

但是,万历皇帝听了之后,却是冷笑一声道:“火器再厉害,也不能决定战场胜负?”

石星自认为,对此是有发言权的,便自信地回答万历皇帝道:“陛下,决定战场胜负的,从来不是武器!”

听到这话,万历皇帝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让金銮殿内的文官都闻之色变。

皇帝这是癫了么?

兵部尚书这话说得一点都没错,皇帝自己不懂兵事,怕不是要露丑了!

正当他们这样想着时,却见万历皇帝把笑声一收,然后冷然喝道:“那是你们没见过,真正厉害的火枪是怎么样的。或者说,你们怕是做梦都没想到,原来火枪还可以这么厉害的!今日,朕便让你们瞧瞧!”

说完之后,他便一挥手,站在他身边的太监就立刻示意内侍端着一个长条形的托盘上前,上面还盖着一块红色绸缎。

金銮殿内的文官看到这一幕,不由得都看向那托盘,不是很长,又能托住,如果盖着的是火枪的话,就不会很粗大,应该和现有的火枪差不多,既然如此,这火枪的威力,又能大到哪里去?

他们在想着,万历皇帝却已经指着那托盘,带着骄傲之意大声说道:“这便是朕花了差不多两个月的心血,在朕恩师和太祖皇帝的指点下打造出来的新式火器。石卿是兵部尚书,那就让卿先鉴赏一下,下次说话就不要无知者无畏!”

石星一听这话:“……”

明朝中后期,皇帝直接叫大臣名字,都可能会被大臣顶回去,因为不礼貌。而如今,皇帝竟然说石星无知者无畏,一般情况下,石星必然要做出反应,至少是辞职做要挟,要求皇帝收回这话。

但是,他看到皇帝竟然如此信誓旦旦地说他改良的火器有多厉害,石星也是好奇,便决定看过之后再说。

很快,内侍端着那长长的托盘到了石星面前,其他文官,顿时都好奇地看了过去。

他们倒要看看,到底这新式火枪有多厉害!

石星没有犹豫,是皇帝让他看的,因此,他也不客气,当即揭开了红绸缎。

他定睛一看,初一看之下,似乎和他所认知的火枪差不多。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了,这火枪的击发装置确实不同。

这时候的火枪,还都是火绳枪,连燧发枪都还没有的,而后装枪的击发装置,石星第一次见,说实话,他都不知道这个击发装置到底是什么情况?

他并不笨,一下就知道这个火枪的奥妙之处,怕就在这击发装置了,因此便盯着这击发装置看。

但是,看了半天,他依旧想不明白这把火枪的激发装置,到底是怎么回事?

万历皇帝看到他一直盯着不说话,便大声说道:“石卿可以拿起来看,要是伱能说出这新式火枪的优势在何处,朕就收回刚才的话。”

石星一听,也不客气了,便伸手拿起这把枪,当即看了起来。然而,就算他拿在手中,看来看去,他还是不理解,这个击发装置到底是怎么击发的。

从火绳枪到燧发枪,只是前进了一步而已,在场懂火器的人,应该是能看出来的。但是,从火绳枪到针击式后装枪,那是跨时代的进步,没有看到子弹,不知道底火的存在,他们就算想破脑袋,都不可能想出来是怎么回事的。

石星手中拿着这把火枪,脸色慢慢地变了,越来越不自在。

万历皇帝看到这一幕,心中高兴起来,便又大声说道:“此新式火枪乃是朕的恩师和太祖皇帝指点,你们任何一人,要是能识破此枪奥秘,朕就重重有赏,否则皆是井底之蛙,以后做事,便要实事求是,做好自己本分,别再当井底之蛙!”

这话一说出口,顿时,金銮殿内就响起了嗡嗡声。

皇帝这是向他们所有人挑战,下战书了啊!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如果抛开皇帝身份这个因素的话,他们其实都是比较看不起万历皇帝的。如今竟然被万历皇帝说成是井底之蛙,这怎么能忍!

明朝的很多文官,不管是基于什么原因,哪怕是没上过战场的,很多在兵法兵书方面都能侃侃而谈,甚至有不少人还著书立说。

懂不懂火枪,在这个时代,也算是一件时髦的事情,大部分文官也都会了解一二。

因此,大部分人想着:不就是火枪吗?又不是多复杂的东西,看看不就看出来了?

石星还在看着,就有其他官员凑过去看了,顺带着,还鄙视了兵部尚书一把。

坐这个位置的,竟然连火枪优劣都分辨不出来,还好意思当兵部尚书?

然后,这把新式火枪便在这些官员的手中传递,官员的职务由高到低,换句话说,这把新式火枪从御前传到了殿门那,然后再传到前面。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官员觉得自己还没看明白,就被别的官员给抢了过去。这不是他看不明白,而是看的时间太短了,于是就又要看。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越是别人看不出来,说不出什么的时候,很多人就越是想自己看明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万历皇帝一点都不慌,就看着新式火枪在这些官员手中传递,脸上还露着得意的笑容。

朱海军看到这一幕,便笑着对万历皇帝说道:“你这是作弊啊,不把子弹拿出来让他们配套着看,鬼能看得出来。”

万历皇帝听了,得意的一笑道:“他们以为进士出身,就一个个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朕这一次就要给他们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最为关键的是,朕要让他们知道,朕的身后有恩师您,和太祖皇帝。”

对此,朱海军笑笑,也不反对。

他明白万历皇帝要强调这一点,就是要让他的臣子都知道,以后不要用祖制来顶撞他。

过了好久之后,新式火枪又回到了石星手中,在这个过程中,就没有人提出有价值的观点。

于是,万历皇帝便淡淡的问道:“怎么,都看不出来?”

听到这话,兵科都给事中张栋便站了出来,向万历皇帝奏道:“不知陛下所言此枪之奥妙,是为奥妙之奥妙,还是确为玄妙之奥妙?”

他虽然说得比较拗口隐晦,但是万历皇帝还是一下听出了他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新式火枪其实是故弄玄虚,胡乱改动而已,还是说,这种改动之后,这火枪确实厉害了不少?

如果是嗯。故弄玄虚而改动的话,鬼看得出来。如今金銮殿内的这么多官员都看不出来,指不定就是这种情况了。

万历皇帝听到这话之后,也不生气,因为在他眼里,这就是无知者而已。

于是,他反而笑着说道:“朕这新式火枪装配的军队,天下无敌!”

华夏一直以来的传统,都要讲究个谦虚。就算真有本事,那也得谦虚,要不然,会被人看成是恃才傲物之类的反面典型。

如今,万历皇帝竟然说出了天下无敌这种话,顿时就让金銮殿内的这些文官都大为震惊。

说他们井底之蛙,还有吹这新式火枪天下无敌,都没听到兵部尚书之前说武器不是关键,关键的是人吗?

一时之间,文官们都有些气愤了起来。要不是因为万历皇帝的身份,估计一个个都喷上了,口水都能淹死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看得就更高兴了,当即问道:“怎么,你们以为朕的恩师和太祖皇帝指点打造出来的新式火枪,还会是普通之物?”

说到这里,他胸有成竹的又补充道:“朕早就料定了,你们没有人能够看破这把新式火枪的厉害之处!”

说完之后,万历皇帝用手一指石星手中的新式火枪又说道:“朕不妨告诉你们,此枪的枪膛里面有学问,枪后面的击发装置又是学问。另外,此新式火枪还不是完整品,枪口那还缺刺刀,这个还有几天时间才能打造好。”

“朕就是告诉你们这新式火枪的关键之处,你们也难解其中奥妙,更难以想象此新式火枪的威力如何!今日,朕让你们见见,朕说你们是井底之蛙,到底是朕说错了,还是朕没说错!”

万历皇帝说完,便立刻下旨道:“移驾皇极殿前,试射新式火枪!”

文官们听了,心中不由得都是憋着一股气。一而再地被皇帝说是井底之蛙,那就真要看看,这火枪到底有多厉害!

要是也就那样的话,非得喷“死”皇帝不可!

于是,万历君臣,全部到了皇极殿外,虽然春风吹来还是有些凉,但是每个人心头都是一股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