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20章 爹看好你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3

朱元璋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先看看朱棣,再看看其他儿子,然后才认真地点头说道:“得海军贤侄之助,我们才能知道外面的世界,知道什么地方的地下有宝贝,什么地方在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要是浪费了这么好的机会,浪费了海军贤侄的热心,简直就是暴殄天物了!”

没等他的儿子说话,他继续扫视儿子们的眼睛,接着说道:“想爹白手起家,那是历经千辛万苦,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才为我们朱家挣下了这份基业。你们有爹的支持,想要占住外面的那些宝地,会比爹当年容易万倍!”

虽然说,朱元璋压根没有回答“是”或者“不是”,但是他的意思已经非常直白,并且还点出了这是神仙的帮助,才有这么好的机会!

朱棣听了,立刻把目光投向那副世界地图,眼睛就盯着好几个地方,来回转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其他人感受到了朱元璋的决心,想想他们的父皇让他们做得那道算术题,于是,他们也都看向了地图。

一会之后,周王忽然问道:“父皇,那美洲和我们大明朝隔着这么大的大海,我们怎么过去?是要走最上面么?”

朱元璋听了,转头向朱标吩咐道:“你来回答!”

“是,父皇。”朱标听到,答应一声,然后走近世界地图,用手中细棒指着世界地图说道,“五弟看这里,这些线,称之为太平洋暖流,这是走向。也就是说,这里的海水,就是这么一个流向。因此,船沿着这条线航行的话,速度会很快,很容易到达对面的。”

说到这里,他把细棒举高了一些,然后继续解释道:“这里虽然离得很近,但是离我们大明太远了一点,并且这里的气候很冷。不是说不能过,要说方便的话,还是沿着太平洋暖流过去为佳!”

朱海军有给他们解释过,说再过一两百年,有个叫西班牙的国家,就从墨西哥湾那掠夺了白银,然后运到了他们占领的吕宋,购买了大明朝的丝绸、瓷器等等商品之后回去墨西哥湾,这支俗称西班牙宝船的船队,就是沿着太平洋洋流跨越太平洋的。

此时,他不方便说这个事情,就只是讲了下这洋流的作用。

周王等人听得非常惊讶,你要说这等有用的消息,不是神仙告诉的,打死他们都不会相信。

有了朱棣和周王开口问话之后,其他人也开始问了,大殿内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朱标很乐意为他的弟弟们解答问题,并且不厌其烦,尽量详细。

这个时候,也亏了朱海军没看到。要不然,他看到朱元璋的这些儿子们,就着世界地图在哪指指点点,要这个,要那个的,绝对会有瓜分世界的感觉。

此时,虽然只有朱元璋的五个儿子参与讨论,但是依旧有不可避免的情况发生,那就是几个人都想要相通的地盘。

“我要这个南美,我稀罕那边的气候,不冷!”

“不,南美这么大地盘,伱占着太多了,我应该比你能生,回头家里人多,地方要大点才好!”

“不是,你别和我抢啊,这边这块地盘不行么,也很大,离父皇还更近一些。”

“不要,刚才大哥说了,这里有很大一块是不毛之地。”

“……”

这还只是五个儿子而已,要是朱元璋的二十一个儿子都成年了,那这大殿内估计会吵翻天了!

朱元璋等他们吵了一会之后,忽然冷喝一声道:“够了!”

听到声音,秦王等人,便立刻闭嘴,转头看向他们的父皇,等他发话。

在他们想来,该是他们父皇来指定他们新的封国了。

结果没想到,就见朱元璋表情严肃地对他们说道:“就你们现在这能耐,爹怀疑你们不但没法去称王称霸,甚至还可能死在当地人手中!”

说到这里,他看出儿子们不服气,便指着二儿子喝道:“你看看你自己,一天到晚在西安干什么事,别以为爹不知道。就你这德行,去了异国他乡,被人弄死都是轻的。”

看到老二又挨训,老三便在心中笑了,老二肯定没法第一个选地盘,少了一个劲敌。论资排辈,就该他先选了。

可谁知,朱元璋接着转头看向他,同样毫不留情地训道:“还有你,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打人,你要是去了异国他乡,和你二哥就不会有两样!”

晋王:“……”

朱棣见他父皇挨个批下来,便低下头准备挨训。

结果,朱元璋看了他一眼,却直接跳过了他,开始训老五:“平时让你练兵打仗,你自己说说,你有没有上心?要想当开国君王,不是靠爹支持就够的,还要自身硬。别的不说,军权一定要握在手中。手中有兵,腰杆子才会硬!”

最后的楚王看到他父皇的目光转向他了,便连忙说道:“儿臣有带兵,正准备去平定叛乱呢,就被传来京师了,我回去马上平乱!”

朱元璋听了,没训他,转头看看其他几个,然后严肃地说道:“爹的儿子,也不止你们几个。不能任由你们挑剩了。为了一碗水端平,为了你们出去之后不用爹娘操心,爹决定,当爹认为你们谁做的不错,已经可以就藩于外时,爹才会让你们选一块地方去就藩。”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特别看了秦王和晋王一眼,然后又严厉地说道:“你们也是有儿子的人了,为了你们的儿子,也要有个当爹的样子。有海军的帮助,这机会千载难逢,你们要是不好好表现,争取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拥有一块好的地方,就等着被你们子孙埋怨吧!”

晋王听了,抬头看向他父皇,低声问道:“那要是父皇一直不满意怎么办?”

朱元璋一听,立刻转头看过去,那眼神犹如实质,直刺晋王,盯得晋王一下低下头,有点后悔自己开这个口了。

大殿内,顿时又安静了下来。

过了好一会之后,朱元璋才开口,带着那种恨铁不成钢地语气说道:“要是一直不满意,那就留在国内,爹总不能让你们出去送死!”

晋王一听,顿时有点意外,立刻抬头看向他父皇,确认道:“真得?”

朱元璋一听,下意识地举手,就想一巴掌打过去了。

晋王一见,吓得立刻缩头,躲到了身边朱棣的身后。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没有追过去,而是放下手,淡淡地说道:“凡留在国内的,爵位不再世袭,降爵承袭,世子也不例外。”

不给他们一点待遇,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他能想到的,既要顾全亲情,又要顾全大明江山,就只能是这种法子了。

秦王等人一听,顿时脸色一白,他们互相看看,明显不想要这种降爵承袭的。

要是这样的话,几代之后就是平头老百姓一个,那怎么能行!

边上的朱标一直没说话,他对他父皇的处置很满意。这么一来,都不用他,或者他儿子去削藩了。

一想到这,他忽然想起来了,他儿子中也只有一个可以继承皇位,其他的都是藩王,然后又得来一次眼前这一幕。可到那个时候,好地盘都被这些叔叔们挑走了,他儿子怎么办?

想到这个问题,朱标不由得看了他父皇一眼。不过他没胆子,敢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想法。

毕竟眼下是他父皇是皇帝,对他父皇来说,孙子终归是没有儿子亲,肯定是要先安排儿子们的。

他正在想着呢,就听朱元璋又开口,带着严厉说道:“你们谁要是不思进取,连自己儿子的将来也不上心,继续像以前那样气你们爹的,就不要怪爹心狠。凤阳高墙内的房子,会给你们留一个。“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似乎觉得还不够,便又严厉补充道:“反正爹的儿子够多,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你们自己看着办!”

这个话,说得就有点绝情了。秦王等人听了,顿时噤若寒蝉,不敢去看他们父皇,却是转头去看他们的母后了。

结果,马皇后见到之后,便转过了头,没有看他们。很明显,他们母后支持他们父皇的做法。

这一下,秦王等人便低下了头,变得很蔫。

当然,也有人例外,比如燕王,还有楚王,都还是抬着头,没有回避他们父皇的目光。

这其中,燕王是有底气,他就喜欢带兵打仗,而文事方面,得道衍和尚相助,也是如鱼得水,因此,他最是不怕挑战了。

而楚王则刚成年,也才就藩而已,属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种.

朱元璋把他们的反应都看在眼里,缓和了一点语气说道:“爹都有给你们安排长史的,那就是辅佐你们的。平时收敛脾气,要听劝。你们都是爹的儿子,相信虎父无犬子,你们只要认真干,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听到这话,秦王等人,又都抬起头,看向朱元璋,明显多了一些斗志了。

朱标却是看向朱棣,心中有点嘀咕:还真是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朱元璋忽然走向自己的儿子,走到了秦王面前站住,伸出了手。

秦王一见,脸色一变,便想往后躲。结果朱元璋眼睛一瞪,他就僵在那里不敢动了。

随后,朱元璋伸出的手,拍到了他的肩膀上,开口说道:“我朱元璋的崽,会是孬种么?”

秦王一听这话,脸一红,脖子变粗,大声回答道:“我不是孬种!”

朱元璋见了,转身走到了晋王身边,还没伸手,晋王就大声回答道:“儿臣也不是孬种!”

朱元璋听到他的喊声,只是淡淡地说道:“每次想发脾气的时候,自己就好好想想,大业未成,得忍!”

晋王一听,连忙回答道:“是,儿臣记下了!”

随后,朱元璋走到朱棣面前,看了他一眼,也不伸手,只是说道:“继续保持!”

说完之后,他便走去周王那边了。这情况,让秦王和晋王都不由得有点侧目,盯了他们四弟好长一会。

另外一边,周王见他父皇走近了,连忙表示道:“儿臣定会好好努力的。”

朱元璋看着他,认真地说道:“你是文武都不行,那你要记住,一定要学会用人!”

周王:“……”

朱元璋没去楚王那边了,反身走到世界地图下面,再转回身看着他的几个儿子,严肃地说道:“爹对你们每三年一次考核,分文武两途;武能开疆拓土,文能安邦治国,最重要的事懂得用人。考核通过,便可先挑自己的封国。考核不过,再等三年。“

说到这里,他又分别盯了几个儿子一眼,然后才说道:“爹提醒你们,人生就短短几十年,没有多少个三年的。努力后得到爹认可的,便能有自己真正的封国,成为一地的开国之君;努力后还得不到爹认可的,便在国内降爵承袭,几代之后,便去卖草席;但要是不努力的,不听爹的劝,那就去凤阳高墙内待着,不要出来替朱家丢脸!”

越说到后面,他的语气就越严厉。

等到说完之后,朱元璋就没有犹豫了,最后说道:“三年之后,爹会公开此事,但是在此之前,不得泄露。不管是对你们枕边人还是谁,没有爹同意,都不能说。谁要是泄露了,就让他去凤阳高墙待着!”

然后,他一挥手道:“走吧,返回你们的封地,好好准备!”

秦王等人听了,便答应一声,而后又和马皇后告别,然后就走了。

只有朱棣有点犹豫,问道:“父皇,那福建的事……”

朱元璋听到他的问话,脸上露出了微笑,回答道:“福建的事完了,你再回北平,不急。”

朱棣一听,小声地说道:“可只有三年时间!”

朱元璋一听儿子竟然犟嘴,便把眼一瞪道:“爹把道衍和尚指派给了你,还要和爹讨价还价?”

边上的朱标一听这话,顿时“啊”出了声。

别人不知道,他当然是知道的,这个道衍和尚在原本的历史上干了什么好事!

他没想到,他父皇听了原本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之后,竟然还把那个道衍和尚指派给了朱棣,这是要干什么?

或许是听到他的“啊”声了,朱元璋和朱棣同时转头看向他。

朱标见了,看看他四弟,又看看他父皇,然后说道:“道衍和尚有经天纬地之才,翻云覆雨之能,儿臣还想着以后用他呢!”

就是道衍和尚鼓动了朱棣起兵造反,还帮着朱棣守城,朱棣能当皇帝,他可是第一功臣。说这和尚有翻云覆雨之能,并不为过。

并且在朱棣当了皇帝之后,又尽力辅佐,绝对的宰相之才。称一句经天纬地之才,也是合适的。

此时,朱元璋从朱标的回答中听出了一些不满,便淡淡地说道:“你有海军相助,还要道衍和尚干什么?老四能干,把道衍和尚配给他,还能为我们朱家打下另外一份基业。只要你们兄弟齐心,以后这世界都是我们朱家的,不好么?”

朱标一听,连忙点头道:“好,当然好,儿臣很看好四弟!”

道衍和尚确实厉害,但是绝对没法和海军贤弟比。

朱标见他父皇这么说,他想想便算了,有海军贤弟,可以了!

朱棣听到他们的对话,还是有点懵。听这意思,好像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在给自己谋划了?

他正在想着,就见朱元璋走到了他面前,带着一点感情说道:“老四啊,爹的这些儿子中……”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朱标,然后才看回朱棣说道:“……除了你大哥,其他人都不及你,像爹,因此,爹给你派了当事第一谋臣,好好用他,另外,也要好好培养你的儿子,爹看好你!”

朱棣听到这里,顿时激动了,没想到他在他父皇眼中是这样的,便连忙表示道:“父皇放心,儿臣绝不辜负父皇之望!”

说完之后,他见他父皇没有别的交代,便又告别母后,快乐返回福建去了。

朱元璋这边,看到儿子们都走了之后,便对朱标说道:“海军的事情,你要操心起来,那个传送功能可以用后,需要他不断给我们东西,那都是要花钱的。”

朱标听了,连忙点头。

如今他已经知道他父皇把道衍和尚给了他四弟,他就更是在意朱海军了。说句不过分的话,为了他的将来,为了他的子孙后代,就算是抱朱海军的大腿,那也得抱紧了才好!

时间很快到了第二天约定通话的时候,朱海军如约打开了视频通话,看到朱标的时候,他便笑着先对朱标说道:“标哥,你看我给你准备了这个东西,就是帮你学拼音的,学汉字什么的都成,总之,哪里不懂点那里,它都会告诉你的。”

朱标听到这话,一时之间,都忘记了要说先把海军的事情忙了,而是睁大了眼睛,看着朱海军手中的那个东西,非常诧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