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7章 科技动力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3

刑部尚书开济上奏所说的选拔人才依据,有经明行修,也有工习文辞,还有通晓书义,甚至把人品俊秀、练达治理和言有条理也都作为依据,而朱元璋已经批准了。

按理来说,他在随后正式选拔人才用的科举内容上,应该也是以之前这些选拔人才的依据当科举内容的。

但是,在原本的历史上,朱元璋最终还只是定四书五经,并且是以朱熹批注的版本作为科举内容来选拔人才。

为什么会如此?

因为朱元璋批准了刑部尚书的建议之后,选拔出来的人才,他依旧是不满意的。如此一来,也让他认为经明行修、工习文辞、通晓书义等等,都不是很实用。

可如今,朱海军的这些话,却是证明除了四书五经之外的学问,其实是有大用的。之所以以前不知道,只是因为以前的人还不知道怎么去用那些学问!

朱标的每次对话,都有给他写成奏章。在这些奏章里面,朱标甚至还会描述他看到的那些内容。因此,朱元璋通过那些奏章,对于未来那个年代的不少东西,也是有个印象的。

这么一来,他就不可能去否认后世的学问,那是真正有用的学问!

不过刚才朱元璋有在听,再次让他意识到,什么叫做术业有专攻!

他是听出来了,从烧水开始的学问,到车能跑得飞快,其实并没有说得那么简单,而是涉及了很多学问。

换句话说,要想达到后世那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就需要各方面各种各样专门的人才才行!

这么一来,朱元璋原本定好选拔人才是以四书五经为主的方式,肯定就不合适了!

想着这些,朱元璋便尝试着问朱海军道:“如果叔想改变如今这个……时代,发生更多好的变化,那该怎么选人为官好?”

朱海军听了,想也不想,顺口就说道:“这还不简单,就是……”

本来的话,他是想说你那個科举就不要考四书五经,考科学知识就好。但是,在刚说出口之后,他忽然就回过神来,顿时感觉有些不对,话就说不下去了。

因为古代和现代的国情根本不一样,并且朱元璋所问,是怎么选人为官好,而不是怎么选拔人才。这其中,是有区别的。

想了一会之后,朱海军便表情郑重地重新说道:“叔,我只是一个普通百姓,怎么选人做官好的话,要我来说,那肯定是一个能爱民如子,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来当官才是最好的。”

“在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懂科学技术,不一定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懂科学技术,也未必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因此,这个话题方面,其实会很大,我可能也说不好。”

“至于改变时代,发生更多好的变化这边,我可以根据历史上的发展说下。”朱海军说到这里,看到朱标传话之后,朱元璋并没有反对,才继续说道,“这是科学技术驱动了时代的改变,从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如说,纸张的出现,就改变了我们华夏以竹简来记录文字的历史;随后纸张技术的进步,不但纸张变得更便宜,而且纸张也更好用,又让读书人变得更多!”

“而之所以会如此,归根结底还是这个科学技术的出现,是让人类有更大的收益,人类才有动力去不断学习、钻研和发展科学技术,再把科学技术学以致用,获得更大的收益!”

“在这方面,按照历史的发展,有很多技术其实都是商人的贡献。这个商人,不只是倒卖东西的商人,而是能把科学技术转变为收益的商人。比如有商人去研究一种病,针对这种病独创了新的药方。他的目标不是去发明这种药,而是为了发明这种药之后去医治那个病从而赚到钱。”

“或者我们再回头来说下倒卖的商人,对他们来说,成本会高在运输上。那怎么在运输上降低成本,肯定会是他们考虑的问题。所以高速官道,运载量更大的车、船都被发明了出来。”

朱海军说到这里,语气诚恳地说道:“当然了,绝大部分倒卖的商人,是不可能去做这种事情的。但是只要有人去做了,并且做到了,那就如同纸张一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活没什么技术含量,不管是什么人,教几下就会做了。但是有些活,是要如同师傅带徒弟一般做才行。而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带会的人还是太少,就慢慢变成了师傅带一群徒弟做,就是老师教学生这种模式。”

“我们这个时代,九年制义务教育,就是保证了所有人都能读书识字,具备了各行各业的基础知识。等到上大学阶段,就开始分为不同行业的学问学习,然后等学完之后,大部分人就在各自的行业寻找工作,小部分人则继续深造。”

“当官的,或许是管理专业的人才,但是也不尽然,还有不少是搞经济出身的,就是怎么让大家都变得有钱的学问。”

朱海军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然后看着朱元璋,认真地说道:“这些大概就是历史发展的过程和我这个时代的现状。明朝这边,如果需要什么学问的话,我可以帮忙。”

朱元璋一直是在认真听着,听到朱海军说到最后,他才认真地问道:“叔有两个不解。其一,你说了那么多,还是没有说清楚一点,就是怎么选拔出人才。这个人才,可以是你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才?”

也亏了他看过朱标写出来的对话,因此虽然有些现代词汇对古人来说有点陌生或者拗口,但是他还是能说出来了。

朱海军听到朱元璋的话,顿时有点不好意思,说了一大堆,其实没说中重点,他连忙补充说道:“当然是考试了,重要的考试,比如九年义务制教育结束后的中考,还有高中三年要入大学之前的高考,那就是全国统考,当然,有些省份特殊,就自己命题考试,最终按照排名选取人才。为了防止作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