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29章 呼叫空军支援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听到这话,周边所有人都羡慕地看着阎应元。这是多大的福报,连皇帝面都没见到,就直接定下独领一军统帅之位了!

阎应元听了之后,也是非常感动,他连忙示意赵大牛按下按钮,然后认真地说道:“陛下如此重用下官,下官感激涕零,然下官乃微末之官,虽以为定不会负陛下之厚望,然下官并无大功,骤然提拔下官,恐有损皇威。故等下官他日立下大功之后,陛下再提拔下官不迟!此乃下官肺腑之言,还请陛下明鉴!完毕!”

听到这话,周围所有人都愣了下。

别人要听到皇帝这么重用,那赶紧谢恩便是了。结果没想到,阎应元这是脑子有病,竟然还不要越级提拔?

对讲机那边,似乎也是愣了下,过了好一会才有声音传来道:“阎卿既有如此想法,朕心甚慰。卿有守江阴之功,又有跨江献策之功,朕准卿设一步兵营,兵力暂定一千。至于兵源,卿自行筹备,皆为太平军将士.完毕!”

赵大牛听到这话,便笑着对阎应元说道:“我们太平军将士的待遇甚好,扩军挑选兵源都是精中选精,有很多人想当太平军将士都当不上。陛下给你一千名额,好好用上吧!”

阎应元听了,这一次没有拒绝,便让赵大牛按下按钮说道:“下官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完毕!”

说话的同时,他对着对讲机跪了下去,郑重行礼。

不过在万万岁之后加上一个完毕,总感觉有点奇怪!

这次的对话就这么结束了,虽然阎应元只是领一个步兵营而已,但是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阎应元前途无量。

一时之间,顾三麻子便羡慕地说道:“阎大哥,可惜你是领步兵,我是混海上的,要不然,就跟着阎大哥混了。”

边上的赵大牛一听,便笑着说道:“太平军第四军就下辖了水师营,等到你阎大哥独领一军之后,便可奏请陛下设立水师营。”

顾三麻子一听,很是高兴,便喊着让阎应元快点立功。

阎应元这边,和赵大牛商量之后,便让顾三麻子先帮太平军步兵营的将士过江,他则立刻返回南岸,赶回江阴去做准备。

和他一起过去的,还有骑兵营这边的部分人马,换下太平军将士的军服,冒充江阴民壮先一步进行战场屏蔽。

换句话说,就是尽量不让鞑子的游骑发现太平军将士在过江。

好在鞑子营地那边,正在忙着聚拢晚上逃离的鞑子,自己就乱的很。

商议完了之后,阎应元第一时间便赶回了江阴城。

江阴城的百姓可不敢出城,都在城头上翘首以待。

见到阎应元回去,顿时,他就被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阎应元骑在马上,兴奋地对他们说道:“陛下所领的太平军确实在对岸,并且我还得陛下准许,设一步兵营,有谁想成为太平军将士的,立刻报名,回头就要打鞑子了!”

他的话音一落,围观的人,特别是那些青壮,纷纷大声问了起来。

“大人,太平军将士有军饷么?有的话是多少?”

“大人,太平军将士的田租会少两成,这是真的么?”

“……”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非常关心待遇问题。

虽然他们确实会打鞑子,但是很明显,要是没有期待中的待遇,那绝不可能会就那么积极参加太平军的。

阎应元当然已经知道太平军将士的待遇是什么,便立刻大声说了一遍,然后说道:“对岸都在抢着当太平军将士,程璧可以作证。我也只有一千太平军将士的名额,报名了也要看我收不收!”

虽然说,太平军将士确实没有军饷。但是在这个时代,管吃饱肚子,就已经吸引人了。更不用说,当了太平军将士之后,家里的好处有多少,退伍之后又有安排。

因此,在听到阎应元的话,还有跟随回去的程璧证明,一时之间,江阴城的民壮,全都沸腾了,纷纷喊着要报名。

只是很短的时间,阎应元就挑选出了一千人。其他没有被挑选到的,都很是遗憾。

城内的物资,自然也是先武装这一千人。在这过程中,苟文雄亲自领着第一批骑军过来了。

于是,忙得脚不沾地的阎应元又去接待苟文雄,亲自领着换装之后的骑军,赶往鞑子营地那边的方向,凭借地形的熟悉,埋伏在关键点位,只要鞑子游骑往江阴这边过来,他们就截杀。

不过,至少上午的时候,他们是多虑了。

满清军营这边,刘良佐和孔有德的人马加起来有五万左右,都在昨天炸营。鞑子兵逃出营地,逃得到处都是。

如果只是这,可能到了白天之后,鞑子兵还会自己回营。

但是偏偏赵大牛也给鞑子营地这边撒了传单,飘得到处都是。

虽然说鞑子兵中十个人中有九個不识字,可只有偶尔有几个认得几个字的,就能把纸上的消息传开。

毕竟天上飘下这么多纸,本身就是一件稀罕事,会引人好奇,不知道这天上飘下来的纸上,到底写了个啥!

因此,一旦有人知道纸上的内容之后,这消息就传的很快了。

“什么,太祖皇帝显灵了?那大清还能打得赢么?”

“朝廷官军都杀到辽东去了?如今的辽东,压根没有军队了吧,那完了,大清的家都没了!”

“原来山东、扬州都丢了,那我们怎么回北方?”

“这纸上说我们这些大头兵只要割了辫子,可以得到赦免,要是再立功,还能行赏哦!”

“……”

如果说,只是单单这么一个传单,那效果估计也不会有多少。

但是关键的问题是,这些鞑子兵都受够了天上掉石头的恐惧。这也证明了,太祖皇帝该是真的显灵了!

要知道,太祖皇帝是什么人?那可是从叫花子乞丐,一路杀到开国皇帝的猛人,谁有这个自信,觉得自己能和太祖皇帝交手而不败的?

因此,知道了传单上消息的鞑子兵,主动再回军营的就比较少了。

这么一来,满清的骑军不得不都用来围堵自己的溃兵,忙死!

就这,还不止!

营地里,营地外的鞑子兵,都在传纸上的内容,完全可以说,军心非常动荡。

一开始的时候,孔有德等人,都在伺候他们的主子,一只脚被砸扁了,昏迷了好几回,醒过来就惨叫,军营这边,根本没有可靠的郎中处理,因此,到了后来,孔有德怕他们的主子死在军营,就不得不派兵先急送他们的主子回南京。

忙完了这些,他们又急着归拢军队。一直到后来,他们才发现,军心士气已经严重不正常。

一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把心思放到了传单内容上。

这一下,不管是孔有德还是刘良佐,都有点呆滞了。

孔有德这边,辽东那边早没人了,他的一儿一女,都是跟随他征战的。不过此时,是在南京城兵不在军营中。

在原本的历史上行,他被李定国打败,他儿子也随之被杀,倒是他女儿躲过一劫,还被有名的孝庄太后收为义女。

因此,孔有德对朝廷官军杀去了辽东,虽然震惊,却不担忧。

不过不管怎么样,崇祯帝这突然冒出来,不但占领了山东、扬州等地,而且还有余力派兵杀去辽东,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本来他都以为,大清夺取天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却没想到,原本以为死了的崇祯帝,却是回光返照了?还是犹如汉光武帝一样要光复大明朝了?

说实话,他有点慌。

而刘良佐,则比他更慌!

好歹孔有德在大清这边都混成王爷了,他却是什么都不是,还得为满清当牛做马。

按照那纸上的意思,像他这样的,皇帝是不会放过他的。真的是没吃到羊肉,却惹了一身骚!

天上落石这招,也让他恐惧。因此,他便发愁地对孔有德说道:“王爷,我们好不容易归拢了军卒,万一今晚又有落石怎么办?”

孔有德听了,不敢相信,真要这样,那估计军队又要崩了。

因此,他便强硬回答道:“不会,上次落石之后,不也停了好多天么?只要趁这个间隙,早点拿下江阴,就算完成这次的事情,我们也可以早点回南京!”

刘良佐听了,还是愁眉苦脸地说道:“上次天上掉的石头可不多,这次可是掉了好多石头,是上次的好几倍啊!谁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又会掉多少石头呢!”

孔有德听到这话,也是一个脑袋两个大。

不可否认,刘良佐所说,那是真有可能存在的。但是,他能有什么办法?

再挪军营么?这都离江阴十里之外了。要是再挪,还打不打江阴了?

早上去进攻江阴,到了地头就要返回,要不然天黑没法回营,这叫打仗?能是打仗么?

可要是不把军营再挪远一些,军心不稳,都在担心晚上再挨石头砸,这又怎么办?

而且要转移营地,那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粮草辎重都要重新打包,然后再安营扎寨,非常折腾!

这种情况下,按照孔有德本意,那肯定是撤军了。但是多铎又下了严令,让他尽快打下江阴的,如果撤军的话,免不了会被多铎找事!

所以,孔有德真的很头大!

正在烦着之时,忽然,他有手下前来禀告,说长江上发现很多明国旗号的战船,正逆流而上.经过辨认,该是郑家船队。

孔有德眼珠子一转,顿时有了想法,他立刻便带着刘良佐赶赴江边去查看情况。

几十骑,离开军营的动静,并不是很大。

毕竟这个时候,鞑子的骑军是在外搜寻鞑子兵,归拢军队的。

但是,阎应元和鞑子打了这么长时间的战事,加上他又是神箭手,眼睛那叫一个尖,立刻便被他发现了。

于是,他立刻便对苟文雄说道:“往长江边过去的好像是鞑子主帅,不是刘良佐就是孔有德.我们前去偷袭一把?”

苟文雄听了,当然愿意,不过也有顾虑道:“我们过去会不会被发现?要是被发现的话,鞑子骑军包抄过来,这兵力相差就悬殊了!”

这个时候,他们身边也就一百来骑,其中还有十来骑是阎应元的手下而已。因此,苟文雄的担心,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不过阎应元听到他这话,却是没有一点担心,再对苟文雄说道:“看鞑子将领的方向,该是郑家船队经过长江被他们发现,所以是去看情况的。这一带的情况,我们最是熟悉。我们可以避开鞑子,绕过去。要是大人担心危险的话,可以留在这里继续看着鞑子,等下官去去就回。”

苟文雄在归顺崇祯皇帝之前,是大顺军的探马。现在要做的事情,其实就是探马的事情,又岂会是怕的。

因此,他听阎应元的话,就有点不满,当即回道:“不就是那些投靠满清的假鞑子么,走,一起!”

阎应元一听,便不再废话,带着苟文雄等人开始绕路。

没过多久,他带着人到了的地方,果然清楚得看到那群鞑子正在长江边,对长江上的郑家船队指指点点。

阎应元看了一会,便对苟文雄说道:“那些鞑子里,为首那人就是什么恭顺王孔有德,站他身边的是刘良佐那奸贼。”

介绍了下身份之后,他又说了自己的看法道:“郑家船队没有继续逆流而上,反而要往靖江县靠去,估计出乎他们意料了。这是我们的好机会!”

说到这里,他很有把握地说道:“我们这边突袭这些鞑子的话,我有把握,至少留下孔有德或者刘良佐其中的一人,或者缠住他们,让他们没法回营。”

“刚才就看到,鞑子营地那边,根本没有一点士气,估计连建制都没整完。我有一计,可破这支鞑子军队!”

苟文雄一听这话,立刻抛开了之前对阎应元说他的不满,连忙问道:“你有什么计策?”

他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功劳证明自己,如今要是能一举击溃这支鞑子大军的话,那正是他需要的了。

阎应元见苟文雄感兴趣,便连忙说道:“早上之时我看天上落石,砸沉了几艘鞑子战船,由此看来,天上落石,在白天也是可以的吧?”

说完这话之后,他看到苟文雄点点头,于是,他就更兴奋了点,立刻又接着说道:“如此,让天上再落石,则鞑子营地内的鞑子士气,必然会再次崩溃,说不定就会又逃离营地。然后,以太平军为首,江阴民壮跟随,一起杀向鞑子大营,只要我这边能缠住鞑子主将,此战就必胜!”

说到这里,他的脸色又有点郑重起来,补充说道:“就是这战机难得,但还要联系江北那边,怕会延误战机。”

苟文雄听到他的这些话,心中很赞同,感觉阎应元的这个对策确实很有成功的可能性。

于是,他便笑着说道:“这个不难,我现在就联系大牛!”

说完之后,他就从自己的盔甲里取出了对讲机,立刻开始联系起赵大牛。

这就是太平军把对讲机配备到营统领的好处了。要不然,就如同阎应元所说,战机稍纵即逝,因为联系起来麻烦就白白错过战机了。

阎应元其实看到赵大牛有这个千里传音的东西之后,他就猜测,说不定苟文雄也有。结果没想到,苟文雄还真得有,这让他很是惊喜,同时也是羡慕。

有这么一个东西在手,那真得是太方便了!

很快,苟文雄就当着阎应元的面,把情况一说,请求空军支援,赵大牛听了,当然不会拒绝,立刻表示,他会把所有大型无人机都用来投放石头,尽量制造多一些鞑子的恐惧。

苟文雄说完之后,便收起对讲机,然后带着一点兴奋对阎应元说道:“一刻钟之后,便能让鞑子知道落石的恐惧了。”

阎应元自然听到他们对话的内容,此时再听,便连忙说道:“那我们兵分两路,大人立刻回江阴,换回军服,和其他赶到的骑军一起,再带上江阴民壮,尽量声势大一些,进攻鞑子营地,我在这边盯着鞑子主将,等他们要离开之时突袭他们,缠住他们不让他们能有指挥鞑子的机会!”

苟文雄一听,有些犹豫地说道:“鞑子那边有五十多骑,你才十来骑,要不,我给你留下四十骑吧,至少兵力相当。”

阎应元得崇祯皇帝看重,他也是知道的。因此,这兵力相差太悬殊,他也是担心地。

但是,阎应元听了他的话,却是想也不想,立刻便自信地说道:“大人尽管放心,我不会有事的。攻打鞑子营地最为重要,太平军将士越多,鞑子就越恐慌,效果就越好!”

就这个时间点,过江的太平军本来就不会多,因此,他的意思,能尽量多一些,就多一些了。

苟文雄听他这么说,不由得心中也是佩服,不管如何,至少这阎应元确实是个汉子!

于是,他也不多说,立刻带着手下,还有阎应元的一个家丁,回江阴城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