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58章 包藏祸心的三个条件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中军帐内,崇祯皇帝和一众将领,心情是很轻松高兴的。

只是远程操作,就把京师搞乱了,鞑子要逃跑,可以预见,京师能轻松拿下来,唯一要考虑的是,鞑子逃跑之前,会对京师造成多大的破坏!

可正在这时,对讲机里突然传出了赵大牛的消息,顿时让欢声笑语般的中军帐一下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第一时间看向崇祯皇帝,见他脸上也是露出了愕然的表情。

作为父亲,怎么可能会不牵挂自己的儿子;作为大明皇帝,自然也担心大明朝的太子。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崇祯皇帝的心中,一直对朱慈烺牵肠挂肚,也派人去找过,但是一直没有音讯。

有好几次,他梦见自己的儿子和皇后去团聚了。但是,他不愿意相信,希望有一天,能有儿子的消息。

这时候,突然听到自己儿子的消息,真的是非常意外。

崇祯皇帝回过神来之后,他立刻拿起对讲机,连忙问道:“你是说,慈烺在皇宫?完毕。”

说完之后,他没听到赵大牛的回话,这才发现,是自己激动之余忘记了按下对讲机的对话按钮。

于是,崇祯皇帝又急忙按下按钮重复说了一遍。

“空降兵总旗钱大从宫里传来的消息,鞑子说太子殿下在他们手里,让我们不要砸石头了。末将已经下令停止轰炸皇宫里集结的鞑子,完毕。”

崇祯皇帝听到这个消息,连忙又追问道:“能确认慈烺真在鞑子手中么?还有其他人么?完毕。”

“末将可以让钱大确认,但是钱大没有见过太子殿下,怕是不好确认,完毕。”

赵大牛说完之后,想到了什么,便连忙又补充说道:“就算大型无人机低飞观察,可这是晚上,看不大清楚的,要是鞑子找了个比较像的,那也没法确认。完毕。”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知道赵大牛说得有道理,正想说话时,中军帐内,郎中营统领坤兴公主,一直不说话的,此时立刻上前,用唯一的一只手抓着崇祯皇帝,激动地说道:“父皇,女儿去吧,女儿可以坐大型无人机进宫,是不是皇兄,女儿一看便知。”

崇祯皇帝听了,转头看向自己的女儿,见她非常激动的样子,反而犹豫了。

女儿也是自己的宝贝,要是入了皇宫,鞑子一旦发狂,要是儿子没在鞑子手中,反而女儿会落入鞑子手中了。

要是女儿手臂没有被自己砍断,那冒充宫女进宫确认,也还行。但是,女儿少了一条胳膊,那就太明显了。绝大部分人一看这情况,就肯定会知道女儿的身份。

崇祯皇帝在犹豫着时,王承恩站了出来,对他说道:“皇爷,奴婢进宫一趟吧,要是太子殿下在,就算拼了老命,也会救太子殿下出来的。”

说完之后,他马上补充说道:“奴婢就一百来斤,坐大型无人机该是可以的。而且就算有事,奴婢只是一名宦官,鞑子也不会在意的。”

崇祯皇帝一听,确实是王承恩最合适了。

于是,他大步走到王承恩的面前,伸出双手按住王承恩的肩膀,真诚地说道:“大伴,你也是朕的亲人。记住,一定不要冒险,活着回来!”

在一群从小陪伴他长大的宦官中,王承恩证明了对他的忠心,在他最艰苦绝望的时候,始终不离不弃。不是亲人,却也胜似亲人了!

此时,王承恩听到崇祯皇帝的话,非常感动,立刻便回答道:“皇爷放心,奴婢还想着回来继续伺候皇爷的!”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王承恩乘坐大型无人机入宫,核实鞑子所说大明太子的身份。

………………

再说宫里头,朱慈烺被鞑子扛在肩膀上跑着,颠得他感觉有些晕头转向,才发现鞑子把他放到了地上。

他好不容易站稳,却发现同样被放在地上的李邦华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于是,他连忙去扶起李邦华。

在这过程中,就听到那黄马褂在复命。

于是,他转头看去,正好看到那个鞑子的摄政王也看向他。

不过多尔衮并没有说话,而是吩咐他的手下说道:“去喊话,就说他们的太子已经到了,不信可以派人过来核实。”

一名黄马褂听了,当即回应一声,然后大步走向乾清宫门口,往里面大声喊道:“你们的太子在这里,可以派人过来核实。”

朱慈烺对皇宫不要太熟悉了,只是一看环境,就知道自己在哪里。

他看着鞑子竟然冲着乾清宫喊话,好像里面有朝廷官军,顿时便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这宫里不还都是鞑子么,朝廷官军怎么会在乾清宫里面的?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宫里并没有什么地道,要不然,当初京师城破之时,他和两個弟弟就肯定会走地道逃离。

那朝廷官军怎么会在乾清宫里面的?总不可能是从天上掉下来吧?

就连边上的李邦华,看到这个情况,也是傻眼了。

这是什么情况?

他看看鞑子包围着的乾清宫,然后还看到广场上有鞑子血肉模糊的尸体,真搞不懂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会后,那传话的黄马褂返回,向多尔衮禀告道:“主子,里面的明军说他们不认识太子,但已经向他们的皇帝禀告了。”

明国皇帝肯定不会在乾清宫里面,那多尔衮就好奇,乾清宫里面的明军,是怎么向京师城外的明国皇帝禀告的?

但是,天上确实不掉石头了,这是明军给出的反应。想想明军会那么多法术,再来一个千里传音的法术,似乎也不是很奇怪的事情。

不过多尔衮一想到明军会更多的法术,他的脑袋就痛了,这还怎么打?

不管他的脑袋有多疼,眼前的事情,也还是要处理的。

于是,他又吩咐手下道:“去,告诉里面的明军,就说来一个能做主的,朕要和明军谈判!”

边上的朱慈烺和李邦华听到这话,不由得都是惊喜。朝廷官军竟然要逼的鞑子谈判,那就说明,这乾清宫里有鞑子的重要人物。

结合乾清宫一般都是皇帝住的地方,那大概是什么情况,也就不言而喻了。

很快,传话的黄马褂又返回,向多尔衮禀告道:“里面的明军说,明国皇帝已经派人来了,很快就到!”

多尔衮一听,抬头看看漆黑的夜空,心中又是叹了口气。

明军的手段,真的是太匪夷所思了,以后怕是睡觉,都睡不安稳了!

如今皇太后,皇帝和自己的女儿都在明军手中,急也没用。多尔衮心中如此想着,便转头对豪格说道:“这里还有时间要处理,你去多召集下我们的人马,能召集多少是多少!”

说真的,他是真头大。

因为害怕营地被明军砸,竟然全都跑回家去了。那可是大清精锐啊,竟然也怕成这样!

要集结人马,真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特别是这大晚上的,还到处都是乱象,就更难收拢人马。

如果不尽量把大清的兵力带走,留在京师就只会成为明军的战功,而且大清兵力更少,损失就更大了。

豪格听了,便立刻去了,他才不愿意等在这广场,万一天上又掉石头怎么办?

李邦华观察着鞑子的情况,看到鞑子的表情,总之,他们越是不舒服,那就说明朝廷军队的优势越大!

要是能安全救出太子,大明朝国本稳固,相信太子经历了这番磨难,也会比一般的皇帝做得更好!

李邦华心中正琢磨着未来的事情时,忽然就听到有鞑子惊呼了起来。

于是,他也立刻抬头看去,顿时,他也看得目瞪口呆。

就见乾清宫上空,有个非常奇怪的东西正从空中缓缓落下.那东西的下面,还有一个人。从他的衣裳情况看,风很大!

这是什么情况?

李邦华看得有些傻眼!

多尔衮等人,之前其实并没有看到先前的明军空降,但是,这一次是看到了。

离得有些远,看不清楚,但是多少能看到一个轮廓,肯定不是什么鸟,会刮起狂风的,这到底是什么?

所有鞑子,包括身为人质的朱慈烺和李邦华,全都忘记了自己在干什么,目瞪口呆地看着乾清宫方向。

在他们还没回过神来时,就见那怪东西又从乾清宫飞了起来,飞到天上去,消失在夜空。但是,那东西下面的人,已经不见了。

转眼,就见乾清宫大门那走出了一个人,在和围着乾清宫的黄马褂说话,然后由一个黄马褂引着,让多尔衮这边过来。

从身形上看,这人应该就是刚才由那怪东西送过来的人。

于是,很多人都非常好奇,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因此都盯着那人看。

离得近了之后,太子朱慈烺忽然惊喜地叫道:“王承恩,王公公,是你么?”

作为他父皇身边的几个大太监,朱慈烺肯定都是认识的。因此,这看到熟人,自然是惊喜了。

当然,他被鞑子抓住,也是因为熟人。但是这个熟人不同,不但李邦华说过,就王承恩陪同皇帝身边,而且王承恩是从乾清宫出来,和那些叛变的熟人不同!

王承恩听到熟悉的声音,转头一看,顿时惊喜,连忙说道:“殿下,真的是您。”

随后,他也看到了李邦华,见他和太子在一起,顿时便明白是什么情况了,于是,他也打招呼说道:“李大人,好久不见!”

李邦华见了,也是激动地说道:“王公公,好久不见!”

虽然有很多话想问,问问王承恩,去年分别之后,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又是怎么打回来的。

但是,此时此刻,并非说话的时候,因此,千言万语,只能化成一句再普通不过的问候。

多尔衮听到他们的对话,心中不由得微微有点失望。

他希望来的人,虽然不至于是明国皇帝,但是至少是明国军队中位高权重的。这样一来,万一有什么不如意的话,突然翻脸,说不定还能捡到便宜。

结果没想到,来的竟然是个宦官。

没错,在明国朝堂上,宦官确实可以位高权重,甚至都有做到九千岁的。但是,宦官就是宦官,是皇帝的家奴,一旦被扣押,皇帝要舍弃,并不是非常难以取舍的。

换句话说,如果情况有变,想要扣押一个宦官,并没有太大的价值。

他在想着时,就见王承恩已经来到了他的面前,看向他说道:“你们伪皇,伪太后,还有你女儿都在我们手中,我们太子和左都御史在你们手中。直接开门见山,伱是伪摄政王吧,有什么想法?”

每个官衔前面都有一个“伪“字,让多尔衮等人听得非常刺耳。

但是,站在明国的角度上,并没有说错。大清的开国皇帝原本就是大明的建州卫指挥使,一直以来,大明并没有承认大清是独立的国家。

更让多尔衮皱眉的是,明军那边竟然知道了他女儿的身份。这一下,就更麻烦了。

听到眼前这个宦官开门见山说话,他便没有拖拖拉拉的心思,说出他一直在考虑的打算。

“朕可以释放你们太子,还有这位左都御史,但是,你们也必须要答应朕的条件……”

王承恩听到这话,只是吐出一个字道:“说!”

这个“说”字,让多尔衮顿时郁闷了下。虽然只是这么一个字,但是感觉他开口的话,就是听这个宦官的话了。

可他本来就要说话的,又不能不说。因此,此时的多尔衮感觉像吃了一只苍蝇一般。

但是,多尔衮没办法,只能继续说出他的要求。

“第一,你们必须释放我朝太后,皇帝,还有朕的女儿。”

”第二,朕可以把京师让给你们,但是要给三天时间。期间不得骚扰我们!”

“第三,我军撤离京师,你们不得追击。”

说到这里之后,多尔衮便盯着王承恩说道:“麻烦禀告你们皇帝,同意不同意?”

他的这些条件中,隐含了陷阱,要是明国皇帝答应了,说不定这次的战事,他还能反败为胜!

第一点,是最正常的要求,没有什么陷阱。关键点,就在第二点。

多尔衮预计,敖汉部族的军队,三天内一定是可以赶到的。其他蒙古部族的军队,也有可能。

如果援军赶到的话,明军毕竟只有五万人左右,他便集合全城的军队,汇合援军和明军全力一战,赢得机会非常大。

而之所以提第三点要求,其实是为了迷惑明国皇帝,让明国皇帝以为,他是真得一心想撤退。

多尔衮没有幼稚到,凭一个太子就要求明国皇帝退兵,或者议和之类的。

毕竟大清都占了明国的都城,并且还派兵几乎拿下了大部分明国国土,还俘获了一个明国皇帝。如此种种,人家皇帝再度打上门来,会言和?

就眼前这个皇帝,大清曾经几次提出言和,都没有答应的。到了如今,他会答应?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一个,太子的份量再重,也抵不过大清是一个太后,一个皇帝还他自己唯一的女儿落到了明军手中。

除非如今的皇帝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并且没有了生育能力,那这样的话,这太子的份量才足够重。

但是多尔衮也知道,明国是有传统的,对外敌,连皇帝被抓,他们都能另外立过皇帝而不会屈服。

所以,多尔衮压根没有提其他.如今条件提出来,就看明国皇帝那边怎么个说法了。

想着这些,他盯着眼前这个宦官,看他怎么回事?

要是能近前看看那奇怪的怪鸟,说不定能想出什么破解之法,那就再好不过了。

他就感觉,如今大清之所以感觉非常艰难,就是因为明军有那种怪鸟的缘故。

但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就见眼前这个宦官从过年身上掏出了一个黑不溜秋的东西,然后对着这个东西说话道:“皇爷,奴婢确认是太子殿下,还有左都御史李邦华李大人。”

随后,他又把多尔衮提出的条件也禀告给了崇祯皇帝,最后才加上“完毕”两字。

在这过程中,不管是多尔衮还是朱慈烺,又或者是其他人,全都傻眼了,就看着王承恩在对那个黑不溜秋的东西说话,直接目瞪口呆。

如果不是明军之前就展现了非常奇怪的东西,他们肯定会更加不可思议。

就见王承恩说完之后,那黑不溜秋的东西里面传来了崇祯皇帝惊喜地声音道:“我儿还好么?完毕!”

虽然想不明白,父皇的话为什么从这个东西里穿出来,但是朱慈烺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关心地话语中带着激动之色,顿时眼泪便夺眶而出,连忙大声说道:“父皇,儿臣没事。“

王承恩听到这话,便转头看向多尔衮说道:”能让太子殿下和皇爷说几句话么?”

多尔衮一听,巴不得,最好明国皇帝对这个儿子宝贝得不得了,那样对接下来的谈判,就会更加有利。

因此,他连忙说道:“随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