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19章 纵火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石柱的普通人,其实想不明白,为什么秦良玉那样为国效力?

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迫于秦良玉的压力,他们是没办法才为朝廷打仗的。

完全可以说,很多人家,从万历末年开始,到天启朝,再到崇祯朝,都死了几代人了,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高。

这一次,秦良玉还下令,女人在家务农,男人都要练兵,随时等候皇帝旨意出征,这个消息,对他们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要再这么下去的话,石柱的男人,迟早都会打光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肯定是不乐意的。

但是,当皇帝驾临石柱之后,很快便宣布,石柱会重新分田,就按人均来分田,并且每个人从田里的收获,只需要上交朝廷两成便可,再无其他赋税。

并且,石柱的这个两成赋税,是永为定例。这就意味着,子孙后代,都只需要向朝廷交两成赋税就可以!

这消息一出,石柱的普通百姓,顿时就感觉,他们家人以生命为代价的付出,值了!

一时之间,远远看到皇帝的御驾,石柱的百姓,便都早早跪下恭迎。

这和一开始的时候,皇帝不到近前就不会理的那种状况,改变的非常明显。

可以看出,从这时候开始,石柱这里的百姓,不需要有秦良玉的命令,他们都会忠心效忠大明朝!

对马家来说,也是非常好的改变。毕竟石柱才多大一点地方,去了海外建国,当大明的藩属国,这根本就不用选的事情,肯定是当藩属国更好了。

马家能有如此待遇,不但是秦良玉的面子,更有马祥麟张凤仪夫妻战死殉国的功劳!

当然,石柱上下,之所以会成为大明朝绝无仅有的待遇,归根结底,还是秦良玉!

是她忠君报国,并且带动了她身边的人忠君报国,崇祯皇帝才会对石柱上下另眼相看。

太平军上下是最先知道这份旨意的,知道之后,一个个在羡慕石柱上下的同时,也都有了向秦良玉学的念头。

一个女人尚且能取得如此成就,自己不应该更努力一些么?

又或者,巾帼不让须眉,秦良玉能做到,自己将来有一天也能做到!

总之,随着崇祯皇帝对石柱上下封赏圣旨的消息传出,所有人都为之振奋了起来!

崇祯皇帝在石柱待了两天,没有让秦良玉再出征,不过把她的三个侄儿,即秦翼明、秦佐明、秦祚明三人以及不是土司的马万春编入了太平军中,让他们随驾出征。

随后,他便继续沿江逆流而上,下一站,便到了重庆。

这时候,崇祯皇帝领军入川的消息已经传开。重庆这边迎接皇帝的,不但是在重庆的曾英等人,还有驻防綦江的王祥。其他地方的官军,离得远,就还来不及赶过来。

川军的士气,随着皇帝的到来,那是猛然高涨起来。

上到将领,下到普通军卒,都是昂首挺胸,拿出了他们最好的精气神。

每个人都想看看,拥有传奇经历的皇帝,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崇祯皇帝到达重庆之前,石柱的消息也已经传过来了,所有人都受石柱消息的刺激,更是想在皇帝面前表现一下。

重庆原巡抚衙门大堂,崇祯皇帝坐在主位上,看着单膝跪地在那里给他见礼的川军将士,他特别注意最前面那个将领,脸上有刀疤的这个。

四川这边的情况,朱海军也有给他说过,因此,他不用别人介绍,一看这名将领脸上有刀疤,就知道他便是朱海军很是夸奖的曾英了。

曾英是白身,散尽家财募集几百义军起步,为朝廷征战杀贼,保家卫国。每一战,皆是身先士卒,勇不可当。

他带出来的兵,自然也都是随他,全都是战场骁勇之辈,杀得张献忠为之胆寒。

对待百姓,又是极好的。因此,在他兵败落难之时,有僧人藏匿他,让他养伤,又资助他东山再起。

他的旗帜所在,百姓闻风而至。因为他们都知道,在曾公子这边,他们不用担惊受怕。

曾英占领重庆之后,王应熊让他严防死守,但是他却不禁止百姓出城砍柴,引得王应熊大怒也不顾。

就是这样一位将领,可以说是乱世所出的英雄,可惜他在张献忠死于满清之手之后,追杀张献忠余部时大意轻敌,中箭落水而死。

死的时候,曾英才二十六岁。

崇祯皇帝的脑海中,快速过了一遍曾英的事迹,此时看他,要不是脸上那道疤痕,真的是位三国赵子龙一般的将才。

不过崇祯皇帝并没有觉得那道疤痕可怖,反而觉得,这道疤痕,便是曾英骁勇善战的见证!

他心中很是欣赏这位年轻将领,在让他们平身之后,便对曾英说道:“朕有听天师提起过曾卿,做得不错,朕很欣慰!”

曾英没想到,神仙竟然在皇帝面前提起他了!

他的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不是说他被皇帝知道了,而是神仙竟然都知道他了,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这震惊之余,都让他忘记了要谢恩,说真的,有点御前失礼了。

不过崇祯皇帝并不在意,微笑着对他说道:“朕新设太平军第十二军,整编卿的部下,卿任第十二军总兵官,随朕出征。”

这个时候,曾英才回过神来,得到皇帝的认可,连升两级,甚至可以说,是从地方军成为御林军,可以伴随皇帝打仗。

他顿时大喜过望,当即领着他的手下一起跪下向皇帝领旨谢恩。

随后,崇祯皇帝看向另外一侧的将领,为首那人,叫王祥,他同样听朱海军说过。

可以说,在这个历史时期,朝廷官军中,曾英的声势第一,接下来便是杨展和王祥两人了。

王祥在永历四年时,总督秦、蜀、楚、豫、滇、黔、汉土官兵恢剿事务,任行军大将军,兼招讨事,加太子太师、中府左都督、左柱国,晋忠国公。

没有能耐,是到不了这个位置的。

不过他因为反对孙可望封王,被孙可望派刘文秀追杀,最终走投无路自刎而死。

他没有投降满清,甚至大破多尼、吴三桂的军队过,但和曾英相比,还是有所不如,不是说他是家仆出身低,而是他参与了南明朝廷的内斗。

此时,崇祯皇帝看着王祥,脑海中想着他的事情,一时之间没有说话。

王祥见此,不由得有些不安起来。

不过好在崇祯皇帝还是开口了,和对曾英说话差不多的语气,对他说道:“王卿始终坚守住播州司,没有让播州百姓遭受家破人亡之祸,朕亦是欣慰。故也新设太平军第十三军,整编卿的部下,由卿担任第十三军总兵官,镇守四川,清剿流贼残余。”

王祥听到这话,高兴之余,稍微有点失望。

作为武将,最想的,当然是在皇帝跟前效命,立下军功!

不过他在崇祯朝的时候是参将,直接被提拔为总兵,同样是连升两级,也算是皇帝对他越级提拔了。

于是,他便连忙领旨谢恩。

随后,崇祯皇帝所领大军在重庆休整,顺便帮助曾英和王祥完成军队整编。

朱海军这边,又给崇祯皇帝传送了四架小型无人机和两台手摇发电机,两支新军对半分。至于其他,暂时没有了。

不过就算是这样,当曾英和王祥知道了小型无人机的用法之后,都是大喜过望。

有了这小型无人机的侦查之后,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他们能提前知道敌人的情况,而敌人没法发现他们。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以他们两人的统兵能力,绝对是有很大的把握打胜仗了。

结果他们还没高兴完,崇祯皇帝又给他们分配了一些对讲机,使得一军总兵官能随时指挥手下军队,这更是让他们如虎添翼,恨不得立刻出发去暴打张献忠。

在军队整编的时候,四川的文官,也终于赶过来觐见了,主要有王应熊和吕大器。

这其中,吕大器在崇祯朝就是南京兵部右侍郎,因此,他见崇祯皇帝是没什么心理障碍的。

但是,王应熊不一样,他在崇祯朝时并不被崇祯皇帝所喜,削职为民的。因此,他来见皇帝,心中就有些不安。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崇祯皇帝并没有厌恶他,和以前一样甚至都不肯见他,而是让他和吕大器一起觐见。

吕大器在弘光朝被削职为民,但是如今,在崇祯皇帝面前,他却是激动地奏道:“微臣南京兵部右侍郎吕大器见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王应熊,在弘光朝为兵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总督川、湖、云、贵军务,此时却只能奏道:“草民王应熊,见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皇帝见了,便伸手示意,和蔼地说道:“两位爱卿平身!”

如今的他,对于这些文武官员的分辨,一大依据是他们在原本历史上的表现。别的不说,就看他们最后是怎么死的,总能区分一下情况的。

投靠流贼,投靠满清的,他不可能再用。

而以死殉国的,哪怕他以前对他们印象不好,也会有改观。

就比如说眼前的王应熊,崇祯皇帝因为被周延儒欺瞒,就连带着厌恶周延儒举荐的王应熊,根本不见他,更不给他官职,让他回家。

但是,崇祯皇帝通过朱海军知道,王应熊回到四川之后,起兵和张献忠打。

如果说他和张献忠打,还可能是张献忠会杀官。那他到了后来,满清派使者劝降他时,他依旧斩杀来使而不肯降于满清时,就赢得了崇祯皇帝的好感。

于是,崇祯皇帝对于眼前这两个文官,都是一番勉励,然后任命吕大器为重庆巡抚,坐镇重庆,负责目前朝廷官军已控制地区的土地新政。

之所以不是让王应熊来做,是因为王应熊就是重庆人,不能让他在本地负责这个事情。并且大明朝的官场规矩,也是要异地为官的。

崇祯皇帝任命王应熊为成都巡抚,负责目前还被流贼控制的土地新政,将会随驾出征,一直到他负责的区域都被收复。

在此期间,就是要和吕大器一起学习崇祯皇帝定下的各项新规,也就是之前在荆州府修订之后的册子。

在这个期间,高桂英不负圣望,说服了夔东十三家归顺。

于是,崇祯皇帝又整编了四支太平军,是为太平军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军,总兵官分别是郝摇旗、刘体纯、袁宗第、李来亨。和曾英他们的区别是,他们是代总兵官,并且军中混编了部分官军。

总之,待遇就和高一功、李过他们差不多。

其中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军由吕大器指挥,屯兵播州司,伺机策应堵胤锡那边,从四川杀入云南。

崇祯皇帝坐镇在重庆,不断地整编军队,消息自然传到川西张献忠的地盘去。

一时之间,就如同大顺军残部一样,大西军的很多军卒,也偷偷跑了,并且这个情况越来越严重。

张献忠这边,度日如年。更让他不安的是,黄得功所部竟然从陕西那边杀过来了,和阎应元所部在保宁府会师,占据了川北之地。

此时的张献忠,就感觉自己是瓮中之鳖,逃都没地方逃了。

再说崇祯皇帝这边,他正忙着呢,同时也在等待着呢,这天,终于得到了好消息,于是,他连忙派人传了朱媺娖过去。

只是一见面,他便欣喜地说道:“天师已经到地方了,现在就传送你过去。”

这一日,朱媺娖自然也是在盼望着的,听到这消息,顿时很是欣喜。

等她传送过去时,发现是一处空房间,地上放着她的一套衣裳。

正在这时,朱海军的声音从木墙后面传过来道:“我知道你不方便,不过没关系,慢慢来好了。”

坤兴公主一听,有点脸红,轻轻答应一声,然后便用一只手穿了起来。

以前传送的时候,春兰,或者夏荷等人会帮她穿。如今在倭国这边,有身份证明的春兰在带孩子,其他人都是黑户,没法坐飞机过来,就只能坤兴公主自己穿了。

不过好在,坤兴公主还有一只手,虽然不方便,但是也只是穿得速度慢了点而已。

一会之后,坤兴公主脸红扑扑地拉开了门,向朱海军说道:“叔,我好了。”

她来到现代,叫朱海军都是叫叔的。

朱海军看她穿好了,便对她说道:“我们现在是在倭国,你就当一个沉默寡言性格的侄女。”

坤兴公主来到现代,面对一切都是很新奇,因此问的比较多,性格也开朗了很多。

此时,她自然是听朱海军的。

等她走出房子之后,她才发现这里好像是一个农村。朱海军看到她在打量,便对他说道:“这里是江户郊外的一个村子,方便你突然出来。”

他是怕有摄像头什么的,会留下踪迹,毕竟他这次来倭国,可不只是坤兴公主这一件事情。

要去的那家私人医院,早已派了私家车过来接,就在门口。

随后,坤兴公主便去私人医院装了义肢,因为是定制,试了之后很合适,就是坤兴公主需要适应而已。

半天时间搞定,朱海军带着坤兴公主假装在江户旅游,逛到了狗厕所在地。他事先联系过永乐皇帝,交代过事情的,因此,到狗厕的一处院墙外面之后,用手机语音的方式,其实是联系了方孝儒,让他开始传送。

随后,他一边还是假装用手机语音,但是却朝向了墙壁。

在院墙的那一边,白光一闪,多了一个人出来,然后白光再闪,又多了一个人出来,一共传送了三个人。

传送完成,朱海军就假装结束了手机语音,带着坤兴公主扬长而去。

他没在江户逗留,直接去了机场坐定好的飞机回国。至于坤兴公主,传送回去就很简单了。

比如坤兴公主去上到厕所里,崇祯皇帝那边结束传送,人就回去了。

等到朱海军的飞机落地之后,便第一时间打开手机刷新闻。

他这飞机,是直飞杭城的,也就两个半小时就到了。

就只是这点时间,互联网上,特别是华夏的互联网已经爆了。至于亚洲其他国家的互联网爆不爆,他就不知道了。

江户的那个狗厕,被火烧得一塌糊涂,据说纵火犯有两三个,亚裔面孔,但是,不知道躲哪里去了,一个都没抓到。

到最后,有一个隐蔽的摄像头拍摄到,有一个纵火犯忽然凭空消失。

有人说这是谣言,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也有人说,这是鬼神报应,这狗厕的存在,终于引得冤魂现身,才有这报应!

至于真相如何,就只有朱海军一个人知道了。

他进了在停车场里自己的车之后,便立刻联系了永乐位面,心情很痛快地表扬了一阵,让永乐皇帝好好奖赏下那三个特种兵,毕竟好歹也裸奔了下,到后来才抢了衣裳穿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