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22章 靖康之耻倒过来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但是,汤和又岂是一下就被问住的人。表面上他不动声色,露出那种你是井底之蛙的表情,故作淡定。

要知道,如今可不是一个皇帝,一个国公;而是一个俘虏,一个胜利方的国公,他有资格摆谱,不马上回答俘虏的问题。

天元帝见了,心中有些不喜,堂堂大元皇帝,什么时候遭遇过这种表情待遇了。

带着气,他正要再说话,嘲讽一番之时,就感觉有点不对,再转头看向窗外,他就明显发现这個车子的速度比刚才快了不少了。

这一下,他就说不出话来了。只能继续看着窗外,等到这车子的速度稳定下来再点评了。

此时,已经是七八月份,正是中原的夏季,秋收没到,外面是平原,全都是绿色的麦子,似乎有一望无垠之感。

可以预见,要是没有意外的话,等到秋天,便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看到这一切,他心中有点复杂。他也曾在中原待过,但是那时候烽火连天,哪有什么丰收的场面!

忽然,天元帝又看到不远处的地方,出现了一条官道,和他这个车子行驶的方向,基本上保持了平行,能看到官道上的情况。

这一见之下,他又有点诧异。因为他发现,这官道的地怎么那么平整,完全看不到任何的坑坑洼洼。

照理说,不应该啊!

官道就是压得再平整,雨水之后,马车过路,总有车轮痕迹或者冲击出坑洼的。像他这样的皇帝出行,那都有人事先填平这些官道上的坑洼,是能比较明显得看出来的。

但是,这条明国的官道上,他是真看不出来。

说真的,天元帝有些不信,便盯着看。

结果,看了一段路之后,他发现自己硬是没找到有坑洼或者车轮痕迹。这是怎么回事?

官道上的来往行人,车子上面的,不多,也只是偶尔有见到而已。

天元帝就盯着那些人车走过的后面看,也没看到官道上有什么痕迹。

这是怎么回事?

他正在想着呢,就听到了边上的汤和问他道:“如今你还有什么疑惑,觉得这车子不快?”

都不用转头去看,天元帝就听到这个话中带着的得意之情。

听到这话之后,天元帝也是回过神来,注意到了车子的速度。

然后,他就有些傻眼了。

你要说这个车子的速度有多快,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他骑马快跑的速度,绝对比这个车子速度要快。

但是,问题是这个是车子,并且还是拉了三千来人,比巨型蜈蚣还长的车子,还看不到牛马之类拉的,竟然动起来不说,还跑这么快了?

这个速度,基本上是骑马小跑还要快点的速度!

这个车子,能不能日行千里,他还不大认可,但是,这个车子能动起来,就已经让他非常震惊了。

汤和见天元帝愣在那里,心中非常得意,便又问道:“还有,你觉得坐这个车子,和骑马哪个舒服?或者说,坐这个车子,和你以前坐的马车,就这么一个速度,哪个坐得更舒服?”

天元帝听到这话,当即回过神来,便不由得又是一愣。

骑马就不用说了,肯定不能比。如果说坐车的话,他坐的车子,也是四平八稳,算是最好的车子了。

但是,要跑到这个速度的话,就算是他坐过的车子,也难免有些颠簸。虽然这个车子也是有点,但是明显比他坐的马车要好一些,更舒服一点。

虽然说他的车子很宽敞,可以躺着,可以干任何事情。但是他也不傻,如今他是俘虏,如果是明国太子的话,估计也和他以前一样,整个车厢里面都是他一个人用,想怎么样也能怎么样!

想到这些,天元帝基本上可以确认,这么好的车子,这么奇怪的车子,确实不应该是凡间能有的。哪怕他都已经坐上车,坐了这么久时间了,也一样想不明白这个车子到底怎么回事?

沉默了一会之后,天元帝便向汤和问道:“那条官道为何会如此平整?”

汤和听到他转移话题,倒也没多想,有点好奇什么官道,便向外看了下,随后就明白过来,当即又是带着一点自豪说道:“因为那官道是水泥官道,不知道这是什么了吧?”这水泥也是神仙赐下的法子,遇水不泞,平整持久,是修路铺桥,修建房子的好东西!”

洪武皇帝下旨在各地都有修建水泥厂,北平那边当然也有。因此,汤和对水泥是很熟悉的。

此时,天元帝一听他这话,发现又和神仙有关,顿时就不说话了。

他基本可以肯定,那个神仙绝对不是路过,要不然不会有这么多和神仙有关的东西。这每一样都是好东西,难怪明国能赢啊!

他不出声了,但是他身后的残元太子天保奴却不甘心,见他父皇好久不说话,便开口对得意的汤和说道:“你们不是说日行千里么?那就看着,到底能不能日行千里?”

他说出这个话,当然是认为,这个车子带着这么多的人,绝对不可能做到日行千里的。

日行千里是什么级别了,千里马啊!

说这个车子能达到千里马的级别,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信的。

刚才他也不算了下,这车子大概一个时辰也就百里左右,加上吃吃喝喝,休息休息,等到夜幕降临,看不见路,没法跑起来,速度就会降低,所以怎么算都不可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

汤和听了,都是懒得理他。

其实,在汤和心中,也是有疑惑的,带着这么多人,真要能日行千里的话,就太可怕了。

他是带兵打仗的将领,想象下兵力调动,如果可以这么快捷的话,简直难以想象了。

到了午时左右,火车在一个站点停了下来,早已候在车站的当地官府便立刻安排人给每节车厢送吃的,全都是肉夹馍。

因为这车厢里面的,可都是班师回京献俘的,都是这次大捷的功臣代表,当然就值得肉夹馍的待遇。

至于俘虏,也都是高级别的俘虏,顺带也给他们吃个肉夹馍,并不是多大的事情。

与此同时,火车头那边,补充了水和煤,只是停了十分钟不到,就继续行驶了起来。

于是,天元帝等人就见识到了,吃喝拉撒,都可以在车上解决。

等到了快傍晚的时候,车子竟然出了山东,还没见要休息的迹象,天元帝等人,都不由得很吃惊。

就这个行进速度,并且是拉着这么多人的,说真的,这是非常了不起了。

但是,天保奴等不甘心的俘虏,就只能抓住日行千里这最后一根稻草来说事了。

天色快要黑下来的时候,车子终于又在一个车站停了下来。

天保奴见了,便有点得意地对前面的汤和说道:“这就是日行千里?五百里都还没到呢,怎么说?”

他们能反驳一下明国这边的,也就只有这一点了。

汤和虽然是第一次坐火车,但是他当然听说过有关火车的事情。特别是火车的一个特点,那就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日夜兼程。

因此,他此时听到这个残元太子的话,便露出鄙视的脸色说道:“井底之蛙,休要这么快下定论,且先瞧着!”

说话间,有传令兵过来,每节车厢通知,休息两刻钟,所有人等,皆可下车休息一下,不过只能待在各自车厢警戒范围,不得外出。

天保奴等人听了,有点诧异,休息两刻钟,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两刻钟之后还要继续坐车出发?又或者,是回到车上睡觉?

不管他们想不想明白,反正他们就没人身自由。汤和自己走出去的时候,也让手下押着这些俘虏下车。

下了车之后,天元帝等人就发现,每个车厢的外面,都有地方官府的人拉了一条线。一看就知道,该是下车的人不能出那条线。

当他们下车的时候,那些地方官府的人便好奇地看着他们,就像在打量什么稀罕物一般。这让天元帝等人感觉非常不舒服,却也没办法。

在那条线的外面,摆着一张张桌子,放着一筐又一筐热气腾腾的肉夹馍,猪肉馅的。

天元帝等人,哪怕以前身份尊贵,可此时却都是俘虏,只能领一个肉夹馍吃。

至于那些明军将士,则是一个人两个肉夹馍,分到他们手上,吃不完,带上车也没问题。

而汤和在下车之后,便由传令兵领着走了。天保奴盯着他,发现他最终好像是和明国太子他们汇合之后,去了一处房子里。

不用说,他们肯定不是吃肉夹馍,有专门安排吃的。

看到这一幕,想起自己身份的变化,每个人都没了心情。

和他们不同,下车的明军将士,则都在警戒线内,一边大口吃着肉夹馍,一边大声说着话.不用看他们的表情,就能听到他们是很兴奋的。仔细听听,该是都在谈论这个蒸汽火车的事情。

天元帝等人默默地听着,当然,他们不想听也只有听着的份。

他们就听到,这些明军将士都在惊叹这个车子。谈论着的话语中,都对那个神仙充满了尊敬。

听了一会之后,他们发现,那神仙自从显灵之后,真的一直在帮明国,赐下了很多法宝,传授的神学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听着听着,天元帝等人就更沉默了。

两刻钟很快就过去了,传令兵到来,各车厢的人,有如厕的排队去如厕,不如厕的就上车。

大约一刻钟之后,所有人便都上了车。包括汤和,也回到了他的位置上。

天保奴等人见了,没说什么,也没问什么,因为已经没什么可以问了。看这个架势,这个车子应该是能摸黑跑的。

果然,他们等了一会之后,车子真的又重新开始动了起来。

看着外面天色越来越黑,天保奴等人虽然有些震惊,觉得这都要看不清了,这车子竟然还真能继续跑起来,但是想想看,这真的是根据神学打造的,那就跑个夜路,似乎也不是特别奇怪的事情了。

果然,车子慢慢加速之后,等到平稳跑的时候,速度和白天差不多。

天元帝和天保奴等人互相看看,表情明显都麻木了。

然后,等待他们的,便是漫长的黑夜。困意袭来,只能坐着睡觉,这就难受了。

也就汤和的位置宽敞,可以躺着睡。看得天元帝和天保奴等人非常羡慕。

要不是这一次的人实在太多,说不定他们也可以分到宽敞点的位置。只是很可惜,两场大捷之下,一口气解决了漠北残元王廷和辽东纳哈出,顺便灭了高丽,虽然已经精简入京献俘的队伍,这三千人还是少不了,就只能坐着睡了。

半夜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天元帝等人发现车子停过一会,然后继续在黑夜中前进。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总之有点难熬,终于等来了天亮。

车厢内的人先后醒来,第一时间,当然是想知道车子到了哪里?

他们看看车窗外,打量了之后,忽然,有人就震惊了.

“咦,不会吧,不可能吧?”

“这是过了徐州,不对,是快到高邮了吧?”

“没搞错么,快到高邮了,这不可能啊!”

“有什么不可能的,火车日行千里,可不就是这个速度!到高邮又有什么奇怪的?”

“真得,我认出来了,当年我就参与过高邮战事,没错了,估计很快就要到高邮了!”

“……”

高邮是在哪里,天元帝等人当然知道的,这里还是张士诚控制的地盘时,大元王朝曾围攻过高邮,发生过一场大战。

说是日行千里,那也只是说说而已,估计就没几个人经历过日行千里的事情。想当初,他们逃出关内的时候,也没有日行千里。

结果,如今他们差不多就要达到日行千里的成就了。虽然晚上坐着睡觉有些难受,但是还是比起真正的日行千里,要舒服多了。

不客气地说,就仿佛是在一个移动的房子内,吃吃喝喝睡睡,然后就到了千里之外?!

要换成以前的日行千里,那绝对会累的半死。

车厢内,正在热闹着呢,就见车子又慢慢地降低速度,到了一个新的站点。

车厢里的老兵果然没说错,就是到了高邮。

不过站点都在城外,并没有进城。等火车进站的时候,已经有军队在这里警戒了。

当车子停下之后,又有传令兵来传令,可以下车休息两刻钟,活动手脚,吃早餐,解决个人问题,一如入夜之前的那一次。

还没到中午,火车便到了铁路终点站扬州。

在这个站点,天元帝等人发现了新的这种车子,不过没有他们这个车子长。

在他们进站之后,那个车子就像他们来时的方向出发了。

这个时候,他们才看到,这个车子最前面的车头,竟然会冒烟吐雾,发出尖锐叫声的也是这个车头。

看着那车子慢慢远去,天元帝等人可以确信,这车子真不是他们能想出来,能打造出来的。

在火车远去之后,天元帝转身看向不远处繁华的扬州城,默默地看着,似乎很有点感慨。大概是没想到,他这辈子竟然还能再看到这座繁华的扬州城!

在警戒线外,全是扬州府这边的百姓,听说太子殿下班师,只要有时间的,当然全都拥过来看了。

元朝,曾经奴役着他们,把南人定为最低等,被他们欺压。

虽然洪武皇帝把这些蒙古鞑子赶走了,但是这些蒙古鞑子还在草原,还在辽东盘踞。会不会像以前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又突然杀入关内,说实话,谁都没敢说不可能出现这种事情。

蒙元曾经的强大,那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如今太子亲征,四个藩王深入漠北,竟然把蒙元王廷一举围歼,甚至连他们的皇帝、太子、妃子之类全都给俘虏了,有点像前宋时候靖康之耻倒过来一样,这如何让大明百姓不为之振奋!

外加盘踞辽东的二十多万鞑子全部归顺,还顺道灭了个高丽国,如此辉煌的战绩,旷古未有吧!

大明的强大,已经毋庸置疑,从此以后,可以不会被蒙古鞑子突然又杀入关内的噩梦惊醒。

太子殿下班师,押解了蒙元的皇帝、太子等等回来,谁不好奇,谁不想着亲眼看看?就算他日,等到老了儿孙绕膝之时,也有自豪的事情可以说说。

扬州府的火车站,就在运河出江口不远。早两日的时候,京师这边收到消息,就已经派了渡船在这里等着了。

胜利之师从火车站下了之后,只是小走几步,就能到码头这边坐船。

当然了,此时沿途,都是军队在警戒。

扬州府的百姓,把短短这点路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就为一睹胜利之师和蒙元俘虏。

火车到站之后没多久,所有人等,就开始往码头而去了。

朱标身为太子,名义上的主帅,走在最前面。

在他的身后,则是四个藩王,分别是秦王、晋王、燕王和周王。

随后,便是各位国公.

当他们出现的时候,扬州百姓顿时发出了如雷的喊声:“大明万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